2012-厚朴药证与方证.ppt_第1页
2012-厚朴药证与方证.ppt_第2页
2012-厚朴药证与方证.ppt_第3页
2012-厚朴药证与方证.ppt_第4页
2012-厚朴药证与方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厚朴方证谈经方之魅力,天津中医药大学袁红霞,经 方 之 魅 力,厚朴其药,厚朴其药,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树皮和根皮,以四川所产者质量最优。 厚朴为传统的理气药,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张仲景用厚朴多为除满、下气、平喘。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厚朴的方共有15个。如厚姜半甘参汤、厚朴麻黄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半夏厚朴汤、大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均以疗效确切而流传至今。,厚朴药证,1. 腹满配枳实行中有破(厚朴七物汤、栀子厚朴汤);配人参益气健脾、温中除胀(厚姜半甘参汤 )。 2. 便秘配大黄芒硝行气破结以攻下(大、小承气汤) ;配麻子仁宽肠润燥以

2、通便(麻子仁丸)。 3. 胸满配桂枝薤白温通阳气,降逆除满,治胸满胸痹疼痛(枳实薤白桂枝汤)。 4. 咳喘配麻黄杏仁宣肺平喘(厚朴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5. 咽堵配半夏降逆化痰(半夏厚朴汤)。,厚朴方证,方名有厚朴者,伤寒中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姜半甘参汤、栀子厚朴汤3方;金匮中有厚朴麻黄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半夏厚朴汤5方。 方名无厚朴者,伤寒中有大、小承气汤、麻子仁丸3方;金匮中有鳖甲煎丸、枳实薤白桂枝汤、王不留行散3方。,厚朴方证 1,1. 理气宽中导滞治以腹胀腹满或胀痛为特征的疾病,方如厚朴七物汤、栀子厚朴汤 。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

3、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君以厚朴(半斤)理气宽中导滞以治腹满,合大黄、枳实、甘草而取调胃承气汤之意以扶上通下;更有桂枝、生姜,调和荣卫,和解表里,以表里兼顾。,病 案(厚朴七物汤),宋某某,男,8岁,2009年9月29日(周四)初诊 主诉:感冒1月余。发热、呕吐、腹胀腹痛2天 (怀疑H1N1休息在家) 。 症状:昨天因饮食不节致呕吐3次,呕吐水状物,体温37.4,头晕头疼,心悸,纳呆纳少,腹胀腹痛,大便2日未解。舌红尖甚,苔薄白,脉数滑。 治法:表(太阳)里(阳明)兼治 药物:厚朴10熟军6枳实6甘草5桂枝5生姜3大枣5(厚朴七物汤)2剂,水煎服,频服。 30/10/

4、2009(周五) “疗效明显,腹胀疼痛基本消失,体温正常,体力基本恢复,今已上学。感谢妙手神医!”,厚朴方证 2,2. 温中化湿除满治以脘腹胀满食后或晚间明显为特征的疾病,方如厚姜半甘参汤。 伤寒论太阳病篇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临床可见:大腹胀满,朝轻暮重,重时不喜温按,舌淡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沉右弦。 脾主大腹,大腹胀满;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昼日充足傍晚渐衰,故腹满表现为朝轻暮重;重时以邪盛为主,故不喜温按。,厚朴方证 2,厚姜半甘参汤主治脾虚气滞所致的腹胀(虚三实七之证)。方中君以厚朴(半斤),温中化湿,行气消胀;配以人参补中益气,则消中有补,胃气得复,胀

5、满自除(补三消七之法)。 医宗金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需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厚朴方证 2,相传张锡纯曾治一少妇腹胀食不化,短气,处以苓桂术甘汤加厚朴2两,病家自作主张,将厚朴加至8两,才觉舒适,可见厚朴用至24克甚至更大是完全可行的!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一人患腹胀,一医处以厚姜半甘参汤,服后腹胀依然,乃请陈慎吾老大夫高诊。陈老认为处方恰当,但剂量不适。原方不变,只将厚朴由9克增至18克,党参炙甘草由9克减至3克,服后其胀霍然而除。 盖陈老增厚朴之量在于消胀除满,减参草之量是恐其助满碍中,颇洞仲景之旨。,厚朴方证 2,原方厚朴为8两,人参为1两,厚朴与人参比例为8:

6、1,但人参再少也并非可有可无,这是虚胀的治疗原则!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克绍教授对此有深刻见解。“消食宽胀药,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不算太虚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如胃肠虚弱程度已很严重,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奢望撇开胃肠功能,单靠一包神曲麦芽就把食物消化掉。” 多应用于反复吐利误治伤正以后的腹胀满,如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 案(厚姜半甘参汤),尹某,女,34岁。2012.1.11初诊 主诉:胃脘及腹部胀满多年,近日加重。 患者常因饮食不节致胃脘及腹部胀满,嗳气后舒,口干口苦,四肢怕冷,寐差,常年便秘,自服通便灵一周2次,双下肢浮肿。舌红胖齿痕、苔黄厚,脉沉细无力。 处方:半夏泻心汤

7、+大柴胡汤+枳术汤+当归芍药散 二诊2012.1.18 药后胃脘胀满口苦双下肢浮肿等皆缓,寐转佳,但仍腹胀晚间明显,大便2日一行,质较干。 处方:上方去当归芍药散,加厚姜半甘参汤 继服7剂。 2012.3.12 腹胀消失,大便转常,遂以丸药善后。,病 案(厚姜半甘参汤),曹某某,女,41岁。初诊2011年9月13日 2012.2.28 腹胀饱食后加重,晨起口苦,纳少。每于下午发热37C一月余。舌暗胖瘀点齿痕,脉弦沉细。 处方:厚姜半甘参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 厚朴45半夏15甘草6党参15柴胡30黄芩10生黄芪30白术15升麻15当归15陈皮10生姜10大枣5 2012.3.6 药后体温正常

8、。胃痛及腹胀均减,口苦消失。 2012.3.13 胃痛腹胀均消失。经前浮肿明显,量少痛经。 处方:上方加当归芍药散+益母草60(“血不利则为水”),厚朴方证 3,3. 下气导滞通便治以便秘为特征的疾病,方如大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麻子仁丸等。 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热结重证”,重以厚朴半斤,厚朴倍大黄,以气药为君,配用枳实大黄芒硝,合为“破气散结,泻下清热”之方。 小承气汤主治“阳明热结轻证”,君以大黄,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故其以攻下为主,其治为大便不通而胀者。 厚朴三物汤主治“阳明热结气闭症”,重用厚朴八两,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故以行气消胀为主,其治为气滞不通而胀者。,厚

9、朴方证 3,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小便数,大便硬”为本方的应用指征。 麻子仁丸用大黄1斤,而厚朴仅用一尺(2两),取其下气除满,温通气机,防止大黄寒凉太过,主治老人慢性习惯性便秘。与大承气汤证相比较,本方证之大便不通,腹部症状及全身表现并不突出。,病 案(厚朴三物汤),赵某某,女,27岁(研究生) 2010年03月29日 无明显诱因三日未解大便,发病前一日偶感风寒,就诊时发热39.3C,恶寒,头痛头晕,颈项不舒,周身乏力不适,腹部胀满不痛。舌淡苔厚略黄,脉浮数。 麻黄12桂枝10芍药10葛根30甘草10熟军10(后下)厚朴20枳实10生姜3大枣5(葛根汤厚朴三物汤)3付

10、下午取药,晚上煎服,服药时自觉药液甘甜。半夜即大便一次,头干后软,晨起症状几乎完全消失,饮食正常。 2010年03月30日老师:昨晚喝了半付汤药,烧马上就退了,就是头还有点儿晕,厚朴方证 4,4. 行气化湿破结治以胸满胸痹为特征的疾病,方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胸痹心痛云:“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主治胸阳不振,痰浊痹阻所致之胸痹。方中重用厚朴,行气破气降逆以消气结,助枳实栝蒌桂枝薤白以除痰降浊、助阳通脉,开心胸之阳痹,使胸阳得复,闭结得通,胸痹心痛自解。 多应用于慢性胃炎合并冠心病(胸痹) 、肋间神经痛等,见有胸满胸闷、心下痞闷、胁

11、下气逆上冲胸、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者。,病案(枳实薤白桂枝汤),庞炳秀,女,80岁。2011.5.30初诊。 主诉:烧心反酸嗳气、下肢浮肿10余年,加重两月。患者10 余年前出现烧心反酸嗳气,服西药缓解,停药即复作。 2月前因饮食不慎反复发作,伴左侧胸部后背部疼痛不适。舌淡红胖齿痕,苔白厚,脉沉滑。 处方:枳实10 薤白10桂枝10厚朴花15 瓜蒌15旋覆花15(包)代赭石5(先)生晒参10(另)半夏10 炙甘草10 乌贼骨20 大贝20 黄连18 吴茱萸3生姜8大枣4(枳实薤白桂枝汤+旋覆代赭汤+左金乌贝)七付 复诊:2011.6.13 药后症缓,烧心反酸几无,嗳气减少,胸部及后背部疼痛缓解,

12、下肢肿较前缓解。 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应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小柴胡汤、理中汤、桃核承气汤等治疗冠心病有显效。,厚朴方证 5,5. 降逆行气定喘治以咳喘为特征的疾病,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麻黄汤。 伤寒论19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所谓喘家,指素有喘咳之人,因新感外邪而复发。故用桂技汤解肌,调和营卫;佐厚朴(三两)杏子,用其性之苦辛温,善能降逆行气平喘。 多应用于体质虚弱的咳喘病人,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见有心悸或腹胀者。,厚朴方证 5,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即小青龙汤

13、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以厚朴为君降逆消痰定喘,臣佐以麻黄杏仁石膏、半夏细辛五味子干姜等温肺化饮,降逆宽胸,治寒饮郁肺夹热之胸满咳喘证。 本方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其人多见咳喘胸满、倚息不得卧、喉中有声、伴腹胀满、舌苔偏厚等,患者一般体质尚好。,病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患者男,59岁,易受外感四年。肺气肿病史,平素咳嗽有痰,痰质或白稀或黄稀。肺气肿病后极易外感,感则恶寒发热,流清涕,无汗,项背沉紧。舌红尖裂纹苔黄后厚腻,脉紧数,右寸浮。 处方:桂枝15白芍15葛根30炙甘草10厚朴花15杏仁10姜3枣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服药7剂后上述症状均明显好转,服药期间未感冒,唯痰液未见减少

14、,原方加竹茹6g,再服7剂,痰量明显减少,遂以丸剂善后,至今未再复发。,病案(厚朴麻黄汤),王某某,男,82岁 初诊2011.11.2 主诉:咳嗽痰多1年余 咳嗽,咯白粘痰,量多,胃胀食少,大便2-3日一行,解之费力。高血压及冠心病史。 2012.3.7 药后症缓,现仍咳嗽,白痰量多,有沫,易咯,喉中有声,胃胀,寐差,大便需服通便灵。舌暗红,苔黄,脉沉滑数。 处方:厚朴麻黄汤+温胆汤+菖蒲15远志15 厚朴花15麻黄6生石膏30(先)杏仁15半夏10干姜10细辛6五味子10竹茹10枳实10陈皮10茯苓15炙甘草10 2012.3.14 咳痰几无。“痰都没了,哪还有白沫?”,厚朴方证 6,6.

15、行气解郁散结治以咽堵为特征的疾病如梅核气,方如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咽中如有炙脔,自觉喉部有物堵塞,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无碍,即今之梅核气。为七情郁结,气机失畅,不能运化疏布津液,津液凝结成痰,痰气交结于咽喉所致。 半夏厚朴汤中厚朴三两与半夏相配,行气化痰散结而痰气并治为君,与生姜茯苓苏叶(苏梗)配伍,诸药合用,顺气消痰、解郁散结,病自愈矣。,厚朴方证 6,半夏厚朴汤又名“四七汤”,“以四味治七情也”。七情之气,结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主要用于以咽部异物感为突出

16、表现的多种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用于胃肠动力低下性疾病,其消化道表现往往咽喉、食管、胃三个部位的症状合并或交替出现,可以归纳为咽喉食管胃三联征,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xi室、食管裂孔疝、食管痉挛、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案半夏厚朴汤,丁德正医案:文某,女,27岁,1978年1月14日诊。数年来,因家事不睦,患者多愁善郁,渐觉胸脘满闷,叹息不止。八日前,偶与人谈起邻村某女被扼死事,是夜如神鬼所作。始则神情忿郁,自称“扼死妇”,仿其语,泣诉其被害经过,继之做被扼死状而面青目突,伸颈吐舌,顷刻憋闷昏绝。呼醒后,大叫“胸闷喉紧”。不发则一如常人,惟胸闷气急痰多而已

17、。曾诊为脏躁服甘麦大枣汤罔效。 诊之,肤胖,面滑多垢,目光呆凝而惶惑,舌质红,苔白浊腻,脉沉滑,诊为气郁痰阻。予半夏厚补汤加郁金20菖蒲远志各15琥珀6。 服3剂,如神鬼所作得止;继服12剂,愁闷痰多等症亦释。随访未再发作。,病案半夏厚朴汤,邓某某,女,48岁。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多年。饮食稍有不慎即出现恶心呕吐(为食入即吐)、烧心泛酸,每于晨起时胸骨后烧灼隐痛。细询之,其症状以咽喉、食管和胃脘三个部位交替出现为特征。 处方:旋覆代赭汤+大黄甘草汤+半夏厚朴汤 再诊:症状明显缓解,呕吐疼痛均已消失。,厚朴经方剂量,最大剂量为半斤或8两,约合24g,有大承气汤、厚姜半甘参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用于治疗腹胀满。 中等剂量为一尺或45两,约合1215g,为厚朴麻黄汤、枳实薤自桂枝汤、栀子厚朴汤、厚朴大黄汤,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胸闷胸痹等。 小剂量为23两,约合69g,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小承气汤。主要用于治疗咳逆胸满、咽喉不利等。,厚朴经方配伍特色,表里同治厚朴七物汤(桂枝汤治表,小承气汤治里) 攻补兼施厚姜半甘参汤(厚朴消满,人参补脾) 寒热并调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性温,石膏性寒) 升降相因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降气,杏仁宣肺) 润燥相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燥湿,杏仁润肺),经方之魅力,2009.10.29(周四上午十点) (病历厚朴七物汤) 3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