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_第4页
病原微生物呼吸道病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道病毒,第 25 章,呼吸道病毒: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 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 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主要的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正 黏 病 毒,第 一 节,* 对人或某些动物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 有包膜,具有分节段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 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一个 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流行情况,自20世纪以来,有五次造成世界性大爆发的记载,即1900 年、1917年、1957年、1968年和1977年。其中,1917欧洲大陆流感大流行(西班牙流感),

2、死亡人数5000万以上(20亿)。 1933年,首次分离出甲型,1. 形态与结构,* 球形或者椭圆形,80120nm,有包膜 * 包膜上有放射状突起糖蛋白,主要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分子,一、生物学性状,流感病毒的结构,核心分节段的() SSRNA,衣壳核蛋白(NP),RNA多聚酶,包膜基质蛋白(M蛋白):型特异性,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呈螺旋对称,核糖核蛋白(RNP) 核衣壳,1,2,4,3,5,6,7,8,甲型和乙型:8个节段;丙型7个节段,核心分节段的() SSRNA,功能: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PB1、PB2、PA、HA、NP、NA、M1、M2、NS1、NS2。,* HA的主

3、要功能 凝聚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唾液酸) 主要中和抗原 * 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 能水解感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 * 是弱中和抗原 *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分型依据分为甲、乙、丙型,分亚型的依据H1H15、N1N9,1.可溶性抗原:NP、M蛋白(M1、M2)(抗原性稳定),2.表面抗原(甲型):HA(主要)、NA(抗原性不稳定),2、流感病毒分型与变异,分型,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有H1、H2、H3和N1、N2型,且H1N1、H2N2、H3N2曾造成人间流感大流行。

4、 H1H15、N1N9所构成的亚型均可从禽类中分离到,已有H5N1、H9N2、H7N9等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逃逸),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或NA的点突变(基因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一般年发生一次。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基因重组)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一般年发生一次 。,4. 培养特性,* 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 * 红细胞吸附试验(hemoadsorption test) * 易感动物为雪貂,5. 抵

5、抗力,* 抵抗力较弱。 * 不耐热,56 30分钟可灭活病毒。 * 室温下很快丧失传染性。,致病性,* 有季节性、地区性 * 甲型易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 乙型常造成局部爆发流行 * 丙型只侵犯婴幼儿,很少流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动物 * 机理 在呼吸道柱状上皮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 NA可降低细胞表面粘度,使细胞表面受体暴露,便于病毒侵袭 * 致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sIgA抗体有阻断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 * 抗HA、NA特异性抗体为中和抗体 * 抗NP特异性抗体具有型特异性,三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免疫维持时间不

6、长。,免疫性,* 血清学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compliment fixation,CF) * 病毒分离 标本:口腔含漱液 培养:猴肾细胞和鸡胚尿囊腔 结果:红细胞凝集、血凝抑制试验分型 * 快速诊断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鼻咽分泌物,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灭活病毒疫苗,定期注射 * 病毒亚单位疫苗:血凝素 * 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四、防治原则,禽流感(Avian Influenza),1955年证实该病原为甲型流感病毒。 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发生了18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6人死亡。该次暴发的人禽流感,病毒株

7、与当时发生在香港家禽中的禽流感的病毒株一致,均为H5N1型。 1999 年,香港和南中国地区发生了几例H9N2型 人禽流感病例 被列为新出现的传染病,副 黏 病 毒,第 二 节,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es),副流感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腮腺炎病毒 Mumps virus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一、麻疹病毒,1. 生物学性状,* 120250nm,-ssRNA,不分节段 * 包膜有HA和HL两种糖蛋白突起 * 病毒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 唯一自然储存宿主是人

8、 * 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即可灭活,2.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 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012d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d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d后遍及全身 4d后消退,脱屑,麻 疹 皮肤红色斑丘疹,* 免疫性 中和保护作用 HA和HL蛋白抗体 好发于6个月到5岁儿童 麻疹发病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终生免疫,3.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复杂费时,临床不用 * 血清学诊断 * 快速诊断:免疫荧光

9、检测病毒抗原,4. 防治原则,* 隔离患者 * 人工主动免疫(MMR) * 被动免疫,三、呼吸道合胞病毒,1. 生物学性状,* 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 * 球形 * 不能在鸡胚培养,但可在组织培养增殖 胞浆嗜酸性包涵体 * 一个血清型,2. 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行于冬季、早春,传染性强 * 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 潜伏期4-5天,排毒可持续1-3周 * 引起婴幼儿的严重呼吸道感染: 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四、腮腺炎病毒,1. 生物学性状,* 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 鸡胚羊膜腔增殖 * 一个血清型 * 人是唯一自然储存宿主,2. 致病性与免疫性,* 飞沫传播 * 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 病后

10、免疫力持久 * 可用减毒活疫苗,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主要并发症为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冠 状 病 毒,第 三 节,冠状病毒 Coronavirus,CoV,*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 呈多形性,+ssRNA,不分节段 核衣壳呈螺旋状 包膜表面有多形性花瓣状突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 SARS CoV,SARS 2002年底在佛山首次报道 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212天,通常45天 呈显著家庭和医院集聚现象,SARS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 2002 年 11 月:在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个 SARS

11、 病例。 2003 年 3 月12日: WHO全球警报 2003 年 4 月8日:我国法定传染病 2003 年 4 月16日: WHO 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以前未知的新的冠状病毒,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SARS 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 2003 年 8月7日:SARS 疫情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采取果断措施,使SARS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学性状,* 60-130nm,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 * +ssRNA * 在Vero细胞上有明显CPE * 感染灵长类动物,出现典型的SARS症状,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

12、学资料 * 病原学 病毒分离 RT-PCR 免疫荧光、ELISA * 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 BSL-3 ) * 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预防,* SARS CoV比普通CoV抵抗力强,室温下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12天 * 对温度敏感,37oC存活4天,56oC存活90分钟,75oC30分钟 * 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UV均敏感, * WHO推荐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其他呼吸道病毒,第 四 节,风 疹病毒,1. 生物学性状,* 单股正链RNA病毒 * 有包膜,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 * 一个血清型 * 人是唯一宿主,病毒,通过胎盘,2、致病性,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引起风疹(麻疹样表现),症状较轻。 若成人感染则症状较重,还可出现关节炎、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