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3.ppt_第1页
金属材料学3.ppt_第2页
金属材料学3.ppt_第3页
金属材料学3.ppt_第4页
金属材料学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工模具用钢,东南大学材料学院,金 属 材 料 学,2,主要内容,概 述 刃具钢 冷变形模具钢 热变形模具钢 高速钢的研究进展,3,一、概 述,1.1 工模具钢的性能要求 结构钢 用途:制造机器零件及金属构件; 常用机械性能指标(s,0.2, ,k 等)判断能否胜任服役条件 工模具钢 用途:制造刃具、模具和量具(制造加工业) 性能指标:硬度、热稳定性、耐磨性、强度、韧性,4,如何实现韧性-耐磨性 的优化?,取决于M的成分与硬度以及碳化物的性质、数量、形态和分布,判断工模具钢性能主要依据 成分、组织状态 !,5,1.2 化学成分特点,两个问题:含碳量、合金化 1、含碳量 工具破坏方式:切断、

2、磨损高硬度和切断抗力 M:C%,硬度和切断抗力 淬火后获得高碳M;足够多的碳化物 C :0.61.3%,低碳高强度构件用钢: C 0.2% 调质钢: C 0.5%,工具钢含碳量较高 塑性较差,6,改善塑变能力,减轻热处理淬裂,怎么办? 提高钢材纯净度:S 0.020.03% P 0.020.03% 对比:结构钢 0.035% 合金化:减小热变形,7,2、合金化,主加:碳化物形成元素Cr, W, Mo, V等 碳化物 高硬度、高耐磨性 辅加: Si, Mn 热处理变形 淬透性、回火稳定性,8,结构钢: 主加: Cr,Ni,Si,Mn,B等 F的强度,淬透性 辅加:碳化物形成元素Mo, W, V,

3、 Ti 消除钢的回火脆性,细化晶粒等,结构钢: F的强度,细化晶粒 调质钢: 淬透性 工具钢: 淬透性 + 改变碳化物,合金化的作用,9,1.3 热处理特点, 热处理方式: 预备热处理:(正火)+球化退火 最终热处理:淬火 + 回火 正 火:消除网状碳化物 球化退火: 使钢中碳化物球化、细化、均匀分布 工具钢切削性、耐磨性和韧性,以及 热处理工艺性(过热敏感性、变形、淬裂倾向) 组织: 铁素体基体+细小均匀碳化物,高速钢、高铬冷变形模具钢等,粒状P中 一次碳化物分布状态主要取决于轧制或锻造工艺!?,10, 淬火+回火:关键加热温度的选定!,淬火:加热至A+碳化物两相区 ? 防止A粗大,获得细小

4、晶粒,获得高硬度和一定韧性 剩余碳化物有利于工具耐磨性 调节淬火加热温度,可变更溶入A中碳化物量(即合金元素含量) 改变淬透性 回火:消除有害应力,尽量保持高硬度 具体加热温度有较大差异 ? 各种工具钢含有的合金元素种类和数量有差别。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使钢回火抗力,结构钢淬火温度?,加热至单一A区,11,1.4 工具钢分类,刃具用钢 碳素工具钢(T7T13) 低合金工具钢 高速钢 模具用钢 冷作模具钢:碳素工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 高铬和中铬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铬系、钨系和钼系,12,二、刃具用钢,性能要求: 高切断能力 高耐磨性 高硬度 高的弯曲强度和足够韧性 高热稳定性,刃具:代表车刀、钻头

5、 车刀:压应力+弯曲应力+摩擦 钻头:压应力(轴)+弯曲应力(径) +扭转应力,13,热稳定性 常用加热时能保持一定硬度值的最高温度来表示 如:高速钢的“红硬性” 即将正常淬火+回火的高速钢加热至600 、625 、650,重复加热四次,每次1h,以能保持HRC60时的温度作为评价其红硬性的指标,14,2.1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 0.61.3% C T7T13,数字越高,含碳量愈高 含碳量,碳化物数量,钢耐磨性,韧性 T7,T8 用于中硬度、较高韧性工具(如冷冲模) T9,T10,T11 高硬度、中韧性工具(如车刀) T12,T13 极高硬度与耐磨性,韧性低(如量具、锉刀) 优点:足够硬度及较

6、好耐磨性, 易锻造及切削加工 + 价格便宜 产量约占工具钢60% 缺点:淬透性低,需水淬,易变形淬裂;回火抗力差,15,16,热处理特点,球化退火:两相区加热( 730800) 加热时仅部分碳化物溶入A内 淬火:选取最低的加热温度 ( 760800)? 因为其对过热较敏感性,晶粒易长大 回火:淬后立即回火,17,2.2 低合金工具钢,对过共析碳素钢T10,T12进行合金化 合金元素的加入先是起到“固溶强化” Fe3C的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与红硬性,必须采取新的方法,改变碳化物种类! 必须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并且是多元合金化,18,合金化,Cr:形成合金Fe3C ,淬透性

7、;加入量约1%(过高淬火后残A多) Si: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仅固溶),高温加热易引起脱碳 加入Mn,W, V等 Mn:淬透性; 然而,过热倾向 W:形成稳定碳化物,细化晶粒,防止过热 V:形成VC,防止过热;回火韧性,19,热处理特点,正火: 加热至ACm以上,消除渗碳体网 球化退火 淬火:加热温度高于碳素工具钢,可油淬 (合金元素淬透性) 回火 常用钢种及热处理规范见表8-5,20,21,2.3 高速钢,高速工具钢,我国冶金工业部门习惯称为高工钢,也称“风钢”或“锋钢”,主要用于机床切削刀具 含多量碳(C)、钨(W)、钼(Mo)、铬(Cr)、钒(V)等元素的高合金钢,热处理后具有高热硬性。

8、当切削温度高达600以上时,硬度仍无明显下降,用其制造的刀具切削速度可达60 m/min,而得其名 应用于金属切削刀具、冷作模具、轧辊、木工刀具及其它非金属切刀、耐磨件、油泵油嘴针阀等。制造高速切削用车刀、刨刀、钻头、铣刀等 通用型、高性能型、经济型(低合金高速钢) 经济型中钨当量W=W+2Mo5%12%,22,发展历史: 18701898 英 Mushet自硬钢(C 2,W 7, Mn 2.5 ),切削中碳钢速度达到8m/min 18981900 美 F.W.Taylor和英 M.White 发明接近钢熔点的高温淬火+高温回火 Cr-W钢(C1.85,W8,Cr3.8),创立高速钢。切削中碳

9、钢速度达 20 m/min。 1900年 巴黎国际博览会 表演高速切削 1903 现代高速钢原始成分C0.7、W 14、Cr4 1904 美 John Mathew 高速钢中加入0.3V 1906 试用电炉冶炼高速钢,23,1910 T1钢(W18Cr4V)成分(C0.75、W18、Cr4.0、V1.0),切削中碳钢速度达30 m/min 1912 德国Becker 加入35Co,提高热硬度 1918 3t电弧炉试炼高速钢成功,替代坩埚炉 可生产较大尺寸的钢锭和钢材 1923 加入Co 达1215,切削速度达40 m/min 1932 美 J.V. Emmons 以Mo代替W 高钼钢M1 19

10、37 美 W. Breelor W-Mo系列钢 M2 1939 美 J.P. Gill 高C高V钢 ( Super HSS ),含V 35,淬回火硬度达HRC6768,耐磨性好,可磨削性差,24,19581963 平衡碳原理提出与应用 美 M40系列超硬钢,硬度达到HRC70,最早为M41和M42 1965 美 Crucible Steels公司 粉末冶金法 高速钢 1970 瑞典Stora-ASEA粉末冶金高速钢投产 电渣重熔高速钢开始用于大截面材生产 高速钢用于高载荷冷作模具 1980 TiN涂层(PVD)用于部分高速钢刀具 使用寿命成倍提高 1990 粉末高速钢新钢种 硬度达HRC70-

11、72 综合性能优良的低合金高速钢重新受到重视和发展,替代部分通用高速钢,以节约合金资源,25,对于更高要求的切削工具,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从合金化出发,加入大量合金元素,改变碳化物的形式与分布 材料的整体使用性能 高速钢分两大类: 通用型(W18Cr4V, W6Mo5Cr4V) 高性能高速钢(高C高V,普通含Co, 高V高Co ,超硬型),26,a) 成分特点,属高合金莱氏体钢 主要合金元素: W, Mo, Cr, V, Co 除钴高速钢外,退火态都含M6C,M23C6,MC碳化物 M6C : Fe4W2C , Fe3W3C , Fe2W4C 此外,可Mo, Cr, V溶

12、解在内,改变其稳定性 M23C6: Cr23C6, 加热时溶解 淬透性 MC :VC 稳定 不分解;HRC83.585 弥散强化 WC 82.5 M2C :回火500 析出 W2C; Mo2C 650 析出 M6C; M7C3 碳化物含量约占30%vol 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对性能影响很大,M7C3,M23C6,M6C,MC (部分溶解),27,b)凝固特点,以W18Cr4V为例,其 二元相图如图8-6 : a.平衡冷却曲线 ( 0.70.8%C) 1 2 :L(先析出相-Fe ,树枝状)。 23: L+(包晶转变) 34: L+ M6C(包共晶转变) 45: L+ M6C (共晶莱氏体) 56:

13、 M6C (析出M6C ) 67: + M6C (共析转变,二元) 78: + M6C + Fe3C 这一系列转变在非平衡状态下可能完成,但凝固并非一个非平衡过程,因此组织也不会均匀,偏析不可避免!,28,b.实际凝固过程,包晶、包共晶转变难以完全进行,代以共晶和共析出转变 L+ L + M6C(Ld增多) L+ M6C + M6C 一般冷却条件下: 67: + M6C 78: + M6C + Fe3C 反应可能受抑制。 共析反应受抑制, M 最终铸态组织:Ld + -共析体+ M+ (黑色),29,c)压力加工特点,铸态组织极不均匀,碳化物粗大,造成强度及韧性。这种缺陷不能通过热处理调整。怎

14、么办? 压力热加工! 反复压力热加工(锻、轧)可将粗大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破碎,并使其均匀分布在基体内。,30,d)热处理特点,退火 锻造后球化退火 硬度,以利切削加工;并为以后淬火作组织准备。 为退火时间等温退火 18-4-1 退火组织:索氏体+碳化物,31, 淬火,奥氏体化加热温度高, M6C部分溶解 合金元素含量(高红硬性); 分级加热(导热性差) 油淬,或分级淬火 淬火组织: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30%) 回火 发生二次硬化(M中析出VC、W2C等) 三次回火,残A和应力。 为减少回火次数,可在淬火后立即冰冷处理,32,e) 瑞典 Assab Steel Ltd,出厂硬度HB

15、淬后硬度HRC C Cr W Mo V Co ASP-60 340 2.3 4.0 6.5 7.0 6.5 10.5 115090 68 ASP-30 300 1.27 4.0 6.4 5.0 3.1 8.5 115080 66 ASP-23 210 1.28 4.0 6.4 5.0 3.1 - 112050 64,33,三、冷变形模具钢,典型模具 拉丝模具:耐磨,高硬度以及热稳定性 冲裁模:耐磨,高硬度,足够韧性 冷镦模:外面高硬度,心部可低一些 冷挤压模:高抗压及耐磨性 冷作模具钢分类 碳素及低合金模具钢: 高铬和中铬模具钢: 基体钢,34,1.碳素及低合金模具钢,碳素钢:T8A,T10A

16、,T12A等 优点:可加工性好,价格低 缺点:淬透性低,耐磨性差,淬火变形大。 适用于尺寸小、形状简单的工模具。 低合金钢: 9Mn2V,CrWMn,GCr15,9CrSi等。 优点:淬火变形较小,淬透性较好,耐磨性较高 适用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易变形、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35,2.高铬模具钢,典型钢号:Cr12 和Cr12MoV C% 1.002.30%;Cr%11.5013.0%; Mo% 0.400.60%; V% 0.150.30% (Cr ,Fe)7C3是主要碳化物。 Ti,Mo,V均在高温下溶于内。 其类似高速钢,属莱氏体钢。铸态组织有网状共晶莱氏体存在,需破碎共晶碳化物以改善

17、其分布。 改善性能的关键是: 改善其中碳化物的分布!,36,性能特点,高耐磨性:存在大量M7 C3型碳化物 高淬透性:经9001000淬火加热,固溶体中含45%Cr,过冷稳定性很高。 淬火时变形量小:淬火温度,淬火变形量。至某一温度变形接近零(与残量有关)。 二次硬化效应:需在一定的温度下化后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如图8-28)。其不需要很高红硬性,因此二次硬化不一定必要。 碳化物不均匀性比较严重。可通过改锻来碳化物级别。,37,热处理特点,一次硬化法:较低温度淬火+ 一次低温回火 Cr12MoV 9801030淬火+ 200 回火 Cr12 950980淬火+ 200 回火 好处:强韧性高,有一

18、定硬度, 但不能在高温下工作。 二次硬化法:高温度淬火+ 多次高温回火 好处:回火稳定性高,硬度高; 坏处:强韧性,工艺复杂。 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 400500 ),且受荷不大的场合。,38,3.高碳中铬钢,典型钢号: Cr6WV, Cr4W2MoV, Cr6WV: C% 1.001.15%; Cr%5.507.00%; W,V 适量 属共析钢,铸态下存在莱氏体共晶(偏析)。 钢中碳化物以Cr7C3为主,并含少量合金碳化物M6C,MC。 热处理:950980热油淬火 + 160200低温回火 Cr4W2MoV:某些场合替代高铬模具钢 处理方法与高碳高铬相似。,39,四、热变形模具钢,典型模具和性能要求: 锤锻模:冲击加压, 热疲劳 热挤压:耐磨 压铸模:抗热烧蚀性,40,成分特点,C% 一般0.5% 低碳保持足够的韧性 合金元素:Cr,Mn,N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