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新区规划_第1页
西宁新区规划_第2页
西宁新区规划_第3页
西宁新区规划_第4页
西宁新区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宁新区发展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SHANGHAI TONGJI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2012.11,汇报思路,1,2,Part1,一、背景,3,“四化同步”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五位一体”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2、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十八大重要思想,4,“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 ”重要思想对青海省、西宁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一、背景,5,兰州新区(2012)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西咸新区(2010) 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历史文化基地、新兴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银川滨河新区(2012) 以“产城一体”、“全域银川”、集聚现代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为理念,与银川实际紧密结合而启动的高能能级战略。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199

3、4-2003-2011) 建设国家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建成“中国21世纪向西开放、面向中亚的新经济平台”。 成都天府新区(2010)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核心区和现代产业重要集聚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见附件一),一、背景,2、周边省会城市新区建设态势,6,顺应十八大重要思想的路线,青海省必须寻找新的空间来,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实现新型产业化和产城融合发展 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新城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实现信息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一、背景,3、青海省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的实施举措,7,二、西

4、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新区”的内涵“新曲”or“新驱”,意义:城市功能、空间、形象、品质提升的空间载体 新区的作用: 争取发展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城市经济 完善城市功能 拓展城市空间 提升环境品质,新区建设,8,政策层面: 青海省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的重要举措 区域层面 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兰西经济区协调同步发展 完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 推动东部城市群发展 都市区层面 西宁城市空间拓展的唯一选择 西宁城市职能提升的需要 西宁产业转型和产城融合的需要 统筹西宁周边空间的需要,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为何要建设西宁新区(新区建设必要性),9,区域层面西部大开发

5、战略,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9,西宁地处汉藏交界地区,是维护民族团结、服务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西宁作为青藏高原稳定繁荣发展的后方服务基地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依托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实现兰州国家级枢纽向西部(青藏高原)辐射延伸,突出西宁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交通枢纽功能和地位是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青藏服务基地、门户交通枢纽,西宁所处国家区域交通通道示意,10,区域层面兰西经济区发展战略,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0,兰西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兰州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西经济区”成为国家重要城市化发展区域之一。 “兰西经济

6、区”将会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以及承东启西的资源中转站,成为国家重要的城市化发展区域之一。伴随东部的产业向西部的转移,作为“兰西经济区”的极核之一,西宁将成为承载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通过强化城市群的构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11,区域层面青海省城镇发展格局,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要求建设以东部城市群为中心的省域城镇的体系,进一步加强西宁与格尔木的中心城市地位。 西宁是青海经济开发格局中的重点地区,西宁的经济指标占全省一半左右,首位度大,是青海的城镇化中心、经济中心、就业中心。 同时,西宁面临“大城市-小区域”,“大都市-小郊区”的局面,迫切需要进行区域统

7、筹。,发挥西宁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强化综合服务功能,12,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2,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上升为青海省核心战略。 西宁将成为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城市,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大都会区。青海省省会,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区域性现代交通物流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引领青海省乃至西部区域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区域层面东部城市群发展,区域发展“极核”,无论从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层面,未来西宁都将承载着区域中心、区域枢纽、区域服务基地的职能,成为东部地区向西部和青藏高原辐射的重要节点,做强西宁、做大西宁、做优西宁是客观需要和

8、必然选择。,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区域层面看:,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4,14,都市区层面空间拓展需求,西宁原有的单中心 十字型蔓延模式难以可持续发展。从交通与城市互动模型模拟判断,西宁的发展必须走多中心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即交通系统主动与城市空间拓展相协同的发展模式。,15,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5,都市区层面空间拓展需求,在倡导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协同发展思路下,城市空间拓展的选择具有其必然性。 围绕多巴甘河鲁沙尔南川建设西宁新区是未来西宁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必然选择。,16,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6,都市区层面职能提升要求,要实

9、现西宁城市职能的提升,尤其是在建立现代服务业基地、生态宜居新城区、以及现有资源性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现有主城区空间已无法满足新型功能的空间需求,难以寻找职能提升所需的空间载体,因此,西宁新区的建设能够为西宁城市职能的拓展和提升提供新的城市空间载体,充分发掘新区建设的潜力和机遇,安排好城市功能,促进西宁城市整体职能的完善和提升。,17,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7,都市区层面产业转型与产城融合需要,产业结构转型 由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低碳生态、创新驱动、高原特色的方向转变;对基础制造业进行区域转移,西宁工业向高端化、轻型化发展。 西宁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重点区域在甘河工业园

10、区。西宁新区的建设,将对提升甘河工业园区产业水平、促进以甘河工业园区为主的资源性产业升级转型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功能复合: 各城市组团应具有复合功能,组团内部就业岗位与生活空间就地平衡,对外形成多向关联,工业、商业、住宅开发循环滚动,通过功能的多元复合与适度混合,促进城市活力的提升。 产城融合产业城区: 以一定的产业空间承载发展,并以动力单元和配套服务单元共构组团发展核,打造多个增长极,建设新型产业城区,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18,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都市区层面产业转型与产城融合需要,产城一体布局规划图,19,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9,都市区层面统筹

11、周边空间的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需要 由于西宁城市空间有限,未来的发展必然突破市区行政边界,将湟中县的多巴、甘河、鲁沙尔等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因此,在湟中县撤县设区批准之前,这些未来西宁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片区从行政体制上难以与西宁协调与衔接,必须上升至省或者国家层面,建立新区,以消除市县行政边界对西宁市未来整体发展的限制。,西宁四区,突破行政边界,20,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都市区层面统筹周边空间的需要,消除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衔接矛盾的需要 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期限至2020年,根据住建部的要求,目前仅能做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规划期限不变。难以适应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因此,

12、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西宁都市区2030发展战略规划,对远期的城市空间发展做出相应判断和控制,但由于战略规划不是法定规划,且超出行政边界范围的部分依旧需要下层次规划进行落实。 所以,西宁新区的建立能够衔接和协调好城市总体规划和2030发展战略规划在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之间的矛盾,更加有效的促进新区建设和西宁的整体发展。,21,建设西宁新区,是促进西宁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综合服务基地的需要;是增强区域发展极核经济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西宁自身空间发展的必然选择。,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新区建设必要性:,22,西宁新区范围,3、西宁新区范围界定 东至西宁主

13、城区,西至湟中县扎麻隆,南至湟中县上新庄镇,北与大通县相邻,约1124平方公里。,新区由多巴新城、甘河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西川新城、鲁沙尔组团五个片区组成,至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 海湖新区由于已经基本建成,且与主城区完全衔接,因此建议不划入西宁新区范围。,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3,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建设西宁新区的现实条件(新区建设可行性),优势条件: 1、区位与土地资源优势 紧邻西宁城区,便于利用现有资源,并承接主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拥有西宁周边地区相对良好的建设用地资源。 2、特色资源优势 新区内有塔尔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南朔山、水峡

14、、蚂蚁沟水库、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丰富的旅游及体育产业资源。 3、产业优势 新区内现有甘河工业园区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产业发展方向,各产业之间已形成良好的循环互惠的发展模式。 4、交通发展优势 多巴有双寨货站和双寨区域综合物流园区;规划京藏、宁贵和西宁绕城高速从新区通过,对外交通便捷。,新区总用地面积1124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市建设用地31.6平方公里,可建设空间用地120平方公里。,新区现状总人口4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5%。(见附件二),土地资源:,人口现状:,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特色资源:,塔尔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南朔山 水峡森林旅游

15、风景区 蚂蚁沟水库 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产业条件: 现状甘河工业园区和南川工业园区,均属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河工业园区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产业发展方向,现有企业75家,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 南川工业园区发展以藏毯为龙头的牛羊毛绒产业集群;利用青海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培育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现有企业60家,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交通发展优势:,双寨货站和双寨综合物流园区位于多巴; 规划京藏高速 规划宁贵高速 规划西宁绕城高速 多条城市快速路沟通新区内外,联系西宁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

16、城市快速路,双寨货站及 综合物流园区,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8,二、西宁新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西宁新区建设的前提条件来看: 1、新区建设雏形初显,条件具备,发展潜力巨大。 2、具备产业发展支撑,经济基础较好。 3、拥有独特资源优势。 4、相关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启动新区建设恰逢其时,条件成熟。,29,Part2,30,青藏中心,地区枢纽,生态夏都,文化名城,面向青藏高原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青藏地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西北地区的旅游服务基地 青藏地区特色资源产业生产基地 青藏高原联系内地的战略性门户交通枢纽 省域经济格局的重点地区,服务业中心 生态宜居城市 历史文化名

17、城、青藏高原文化中心,二、西宁新区定位与职能,1、西宁2030年发展战略定位,二、西宁新区定位与职能,31,2、西宁总体定位对西宁新区的要求,空间优化的要求 产业转型的要求 区域交通的要求 彰显特色的要求,二、西宁新区定位与职能,32,3、西宁新区发展定位,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西宁推进“四化同步”战略的主战场 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生态产业新城区,4、西宁新区职能,青藏高原现代服务业基地 高原特色产业集聚区 特色文化旅游服务基地 生态宜居新城区,二、西宁新区定位与职能,33,5、西宁新区建设目标,到2020年: 新区城市建设规模达到50-70平方公

18、里; 城镇人口30-50万,城镇化水平70-75%; 新区GDP达到500亿元。 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及区域旅游服务基地功能初具规模; 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完成产业布局,并推进产业转型; 区域货运交通枢纽功能基本形成; 推进绿化环境建设,达到园林城市标准;,二、西宁新区定位与职能,34,5、西宁新区建设目标,到2030年: 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80-105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80-100万,城镇化水平80-90%; 新区GDP突破1000亿元。 建成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及区域旅游服务基地; 建成先进完备的新区基础设施体系; 完成产业转型,推进产业城区建设; 建成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城区

19、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建成生态城区;,再创一个西宁经济、再造一个西宁主城,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35,1、西宁新区布局理念,西宁新区,2、西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跨越发展、双心驱动” 再造一个西宁 ,打造“双十字”结构。“双城联动、双十字结构”,“双城”指多巴新城和西宁主城。 结合湟中设区的条件,将多巴、甘河、鲁沙尔、南川工业园、田家寨纳入中心城区,共同打造 “双城联动、双十字结构”的新老城双心结构。,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37,3、西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2030年西宁中心城区人口220万人,公共及市政基础设施按照230-240万人进行配置。,三、西

20、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38,3、西宁新区与中心城区的关系 西宁新区是双十字之一,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对主城区进行补充和完善,是主城区的拓展空间,承接主城区的辐射和转移。,中心城区,西宁新区,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西宁,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39,4、西宁新区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双心双轴、三区五片”的空间结构。 双心: 多巴综合服务中心和鲁沙尔旅游服务中心。 双轴:湟水河发展轴和南北发展轴。 三区: 水源保护区、核心发展区和山林生态区,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40,4、西宁新区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双心双轴、三区五片”的空间结构。 五片: 多巴新城片区、西川新城片区、甘河产业片区、鲁沙尔片

21、区和南川综合片区。,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41,城市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5、分区发展引导 多巴新城片区 定位: 1、青藏高原现代服务业基地。 依托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打造 2、西宁新区综合服务中心。 3、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社区。 4、国家高原体育产业服务基地。 5、区域货运交通枢纽。 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约38 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约40万人。,42,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甘河产业园区 定位: 1、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和加工基地。 2、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区。 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约29 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约3万人。,43,三、西宁新区空间

22、布局规划,南川综合片区 定位: 1、高原特色产业集聚区。 2、西宁文化会展中心。 3、现代宜居新城区。 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约21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约20万人。,44,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鲁沙尔片区 定位: 1、围绕塔尔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外一流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2、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3、青藏高原旅游配套服务基地。 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约8.0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约7万人。,45,三、西宁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西川新城片区 定位: 1、突出山水之城、绿色之城,建设生态宜居社区。 2、特色低碳示范新城区。 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约9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

23、约20万人。,46,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47,1、中心体系规划 规划西宁新区形成“两主三副”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 多巴综合服务中心 鲁沙尔旅游服务中心 三副 甘河产业园区中心 西川新城中心 南川综合服务中心,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48,2、产业布局规划 西宁新区承担的产业职能 作为未来西宁产业转型的重要拓展区域,新区应以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高端化、服务业提升为发展导向。 西宁新区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旅游服务、物流、商务会展、商贸、教育培训、体育产业等); 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 高原特色产业(藏毯纺织及相关、农副食品加工业) 冶金、化工循环产业。,四 、重

24、大支撑体系规划,49,各片区产业定位 多巴新城以发展旅游服务、体育产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主。 甘河产业园区突出冶金、化工产业的循环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 南川综合片区以藏毯纺织研发、制造、展览和贸易,农副食品加工等高原特色产业为主。 西川新城片区:商贸服务业。 鲁沙尔片区: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50,3、居住片区及人口分布规划 规划两个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区,分别为多巴新城和西川新城。 鲁沙尔组团还将承担部分旅游人口的居住及服务功能。 甘河产业园区和南川综合片区都配备了相应的居住服务设施,体现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四

25、、重大支撑体系规划,51,4、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五廊、多园”的绿地系统结构。 通过加强城市公园、街道、广场及滨河绿带的绿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大绿化基调,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绿地系统,达到“绿色通廊、组团隔离,公园点缀、水绿成廊”的规划目标。,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52,5、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体的快速道路系统骨架。 高速公路以建设绕城高速为重点,疏解过境高速交通需求,并通过G6京藏高速、宁贵高速与外部联系。 快速路包括四横三纵,重点打通多巴鲁沙尔、甘河南川工业园区的十字型快速路,作为区内快速联系的主要通道;多巴南北两侧快速路、西塔快速路、宁贵快

26、速路则负担西宁新区与西宁主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双寨货站以及双寨区域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促进西宁新区实现作为区域综合货运交通枢纽的功能。,双寨货站 双寨区域综合物流中心,53,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6、水源与供水 水源:依托”引大济湟“西干 渠,建立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 为补充的用水格局。西干渠需分 配给西宁新区水量约35万 t/d 。 水量预测:需水量49.5万t/d。 水厂:建成4座水厂,其中3座 规划新建,1座现状保留,总供水 规模37.5万t/d;其余水量由老城 区第七水厂转输,转输水量12万 t/d。,54,四 、重大支撑体系规划,7、能源供应 电力 电源:2座750kV变电站(扩容

27、) 、2座火电厂。 变电站:建成9座公用330kV、13 座公用110kV变电站,330kV变电 站总容量8520MW,110kV变电 站总容量1300MW。 燃气 气源:以“涩宁兰”一、二线天然 气为气源。 设施:建成4座天然气门站、3座高 中压调压站。其中门站全部为现状 保留,高中压调压站1座现状、2座 规划。总供气规模22万Nm3/h。,55,Part3,一、案例借鉴,56,一、兰州新区 管理体制 省级:兰州新区设立中共兰州新区工作委员会、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厅级建制,享有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 市级层面: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10个工作部门,分别是:党政办公

28、室、纪工委监察局、组织人事局、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城乡统筹局、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规划建设管理局、招商服务局和社会事业发展局。 政策扶持 国家发改委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确定在五个方面给予兰州新区政策扶持,允许和支持兰州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一、案例借鉴,57,二、重庆两江新区 管理体制:1+3,三托一 两江新区实施“1+3”管理体制,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 在开发任务上,两江新区党工委、

29、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平行推进。 在开发平台上,采取“三托一”模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承担现有开发任务,鱼石片区由两江新区直接组织开发,三个平台共同拉动两江新区发展。 市组建两江新区开发有限公司,属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负责片区开发。 两江新区的社会管理事务,依然由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管理。,解读: 两江新区是“老城+新区”组合,如果对老城区进行拆并,涉及上百个局级干部、上千个处级干部调整,故采用了此种管理模式。起步力矩最大,摩擦系数最小,是最快把中央要求和本地需求有效结合的最好模式之一。,一、案例借鉴,58,政策优惠 集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

30、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内陆保税港区政策于一体。 对区内所有企业授予在综合配套改革和与国际接轨方面的先行先试权力。 具体制定了十大优惠政策。,一、案例借鉴,59,三、天府新区 管理体制 2011版总规建议成都、眉山、资阳三市将本次规划纳入各自城市的总体规划,按照法定程序上报审批。 2012年3月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公布了新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体制:省规划、市实施。 省级层面成立了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统一规划和监督指导。,四、西咸新区 管理体制 西咸新区管委会+市县区:西咸新区管委会是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有关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管理权。在重大项目、城乡统筹及规划实施方面赋予

31、其市级管理权限及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省市共建,开发建设以省为主”。,一、案例借鉴,60,提前谋划,积极争取 从区域角度提前谋划新区蓝图,积极开展将新区上升为省级、国家级战略的争取工作。 统一认识,全力推进 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举全省、全市之力奠定新区发展基础。 理顺关系,高效建设 新区建设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主体关系复杂,需要构建“力矩最大、摩擦最小”的管理体制,常见方法有(1)以新区管委会协调多个行政区,统一组织规划、协调和实施;(2)行政区划调整,新区单列,具有独立事权。,创新思路,高点谋划 注重对不确定性的预期,预留空间。注重产城结合。实施人才战略,争取专项政策

32、。利用新区“金字招牌”,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先行先试,探索新路 在土地使用指标、融资模式、招商引资政策等重大问题上,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和多级政策叠加,探索新区发展最优道路。 突出重点,基础先行 做好长期建设准备,注重基础设施先行,打造区域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强化枢纽地位。 注重生态,突出特色 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前提,寻找新区亮点,打造特色新区。,新区发展经验总结: (见附件一),二、西宁新区开发模式选择,61,新区开发模式经验: 新区类型 工业新城、教育园区、政务新区、奥体新区、会展新区、高铁新城、空港新城、临港新城、居住新区、综合新城、概念新城 新区开发模式 产业带动开发模式(IO

33、D)、大型公共设施开发模式(SOD)、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TOD)、城市环境营造开发模式(EOD)、住区带动型开发模式(ROD),西宁新区开发模式选择: 建议选择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基础,以新区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为启点,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导向,以大事件承办(如高原体育赛事、民族文化博览会等)为助推,融汇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最新概念,提高居住档次、强化设施配套,打造综合新城。,三、西宁新区开发策略,62,高端定位、先行先试 新区规划需从战略视角审视自身发展现状及未来,在国家、西部等不同层级考虑自身应承担的职责。除承担一定的功能和人口之外,新区应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试验区之一,需在部分领域争取先行先

34、试。 突出重点、滚动开发 新区开发需根据地方政府综合实力稳步推进,宜突出重点,不宜全面铺开;需妥善处理好行政力与市场力的关系,宜滚动开发,维护资金链,不宜操之过急。 低碳转型、创新驱动 新区开发应该符合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语境,以生态、低碳为内核,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特色彰显、提升潜力 新区开发应因地制宜,结合青海、西宁的传统街巷格局、建筑风格、民族习俗、文化魅力等彰显自身特色,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四、西宁新区发展政策配套,63,1、先行先试准许: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

35、试,并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兰州新区) 2、多级政策叠加:集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内陆保税港区政策于一体。对区内所有企业授予在综合配套改革和与国际接轨方面的先行先试权力。 (两江新区) 3、土地指标省市统筹:建设用地按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指标实行单列,需要调整的基本农田和占补平衡指标,可在全市、全省范围内调整统筹解决。(西咸新区) 4、税收分成创新:税收收入在确定基数的基础上,新增税收收入由新区管委会与所在市、县(市、区)实行比例分成。新区管委会的分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用于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 (西咸新区),五、

36、发展新区的措施建议,64,1、加强新区规划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议成立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新区建设,强化对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统筹协调,有效避开行政区划限制,更好地推进新区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工作。 2、研究推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要研究出台全市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和资金、土地等政策保障方面的重大问题。 3、积极拓展新区建设的融资渠道。 建立健全资金来源广泛、投融资方式多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开放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大力培育和健全资本市场,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采取BOT、BT、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并购等方式,吸

37、引省内外企业和投资机构来新区发展。加大建设资金争取力度,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标志性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新区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加大对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六、西宁新区开发时序,65,1、全面启动多巴新城的建设。 2、同步完善优化甘河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的功能。 3、围绕塔尔寺景区的建设,启动老城疏解等工作。 4、仔细研究西川新区的功能定位,适时启动。,西宁中心城区,生态控制区,七、西宁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库,66,从八大方面寻找可以引领西宁新城建设的重大项目、大事件,有针对性的规划策划,申请政策优惠,招商引资,打造西宁新城。

38、(项目库见附表三),西宁新区发展规划汇报附件,67,68,一、国家级新区概述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目前共有6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69,国家级新区共性特征 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引领区域的战略性地区。 兼顾功能与模式的要求,契合

39、时代背景,重点布局高端产业功能。 时序分明,前期以产业区建设为先导;中期城市与产业建设并重;后期向知识经济与消费经济转型,从制造向创新、从产业向服务转型。,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70,一、兰州新区 发展目标 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 战略定位: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012年8月20日国函2012104号 建设规模: 行政区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规划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

40、积约160平方公里。,兰州新区用地规划图,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71,空间布局 两带一轴 东部产业发展带:新材料产业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和装备制造产业片区。西部产业发展带: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一轴:以水系为轴,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片区。 核心功能 十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兰州新区功能结构规划图,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72,二、重庆两江新区 战略定位 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国务院批复国函(2010)36号 建设规模 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规划区2020年规划人口400万人。,附件一、国家级新区案例介绍,73,空间布局 十大组团,四大片区:整合十大组团形成江北金融城、嘉陵知识城、龙盛产业城和空港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