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误类型,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2)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2,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与练习为辅。 四、教学课时: 3课时。,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秋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
2、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以上即是典型的文献讹误。由于古代文献先由手自笔录、辗转传抄,唐代才逐渐有刻板印刷,且即使刻印也有精粗之分,所以年代既久,文献讹误势必难免,有些文献文字讹误甚至极为严重。,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脱文现象产生应甚早,且也较普遍。 古代简册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古书脱页现象也较常见,如文心雕龙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增补
3、,已非原貌。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矣。”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情况,如汉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无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十卷)亡佚。,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原稿所无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 衍一字或数字情况多见。如淮南子氾论:“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
4、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王念孙校:“诵先王之诗书,诗字因上文诗、春秋而衍。先王之书泛指六艺而言,非诗、书之书也。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两得字皆因下句得字而衍。高注云:闻圣人之言,不如得其未言时之本意。则闻下无得字明矣。文子上义篇正作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司马相如传赞语,正是。,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
5、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倒指原稿文字并无讹误、衍、脱等,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次序被颠倒之文字称“倒文”,纠正之则称乙正或乙转。倒文较多的习惯称“错简”。倒文分字倒、句倒、篇章倒等,目录、表格也有颠倒错乱情况。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王念孙云:“良马本作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6、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5,文献多重错误概况。 文献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类型即为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 两重错误者,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王士安”实为“士女”之误。是为既衍且讹。 三重错误者,如淮南子说林:“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王念孙曰:“羹藿本作藿羹,藿羹与步行相对为文。诸书多言藿羹,无言羹藿者,此写者误倒也。为车者步行本作车者步行,古者百工各以其事为名,故考工记曰:攻
7、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此言车者,犹考工记言车人也。后人误以车为车马之车,故又加为字耳。陶者本作陶人,与匠人相对为文,今本人作者,因上二句而误。庐与卢同。道藏本、刘本并作卢,庄改卢为庐,未达假借之义。太平御览器物部三引此正作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是为既讹且衍又倒例。,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称:“校书宜广储副本,刘向校雠中秘,有所谓中书,有所谓外书,有所谓太常书,有所谓太史书,有所谓臣向书、臣某书。夫博求诸本,乃得雠正一书,则副本固将广储以待质
8、也。”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 第一,稿本。稿本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勘之最可靠依据。稿本又有初稿与定稿之别,定稿更能代表文献原貌。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原名世琨。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 白雨斋词话共8卷,690余则,是近代词话中篇 幅较大的一部重要著作。
9、本书作者自称撰述的宗旨是“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引以千端,衷诸壹是。非好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为斯诣绵延一线”(词话自序),是有意识的针对词坛风尚提出和阐述自成体系的论词主张。,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二,抄本。稿本为数甚少,留存更少。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以抄写方式流传;印刷术之后,抄本仍是书籍流传之重要方式。抄本特别是旧抄本价值很高。抄本有简书、帛书、纸抄本之分。 旧抄本保留了文献较为原始的面貌,因此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敦煌卷子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古代纸抄本的宝库,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
10、的校勘资料。敦煌卷子对唐诗等的校订作用十分明显。,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三,拓本。将刻石上的文献资料用纸摹拓下来,于是形成了拓本。由于不少拓本所据石刻文献比较原始,因此较为可靠,常被用作校勘资料。拓本越原始、越完整,也越可靠,价值越高。 书法的摹制主要有摹拓和响拓两种。摹拓也称影写、影书,是把纸覆在原作上直接用笔摹写,它适用于摹较小的字;响拓即“双钩廊填”,一般是将纸张覆盖在原迹上,以淡墨作细线依样勾出轮廓,再根据具体情况用浓淡干湿的墨色廊填成字,此法适用于摹写较大的字。,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
11、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比较两者用笔,皆采用描摹的手法,优点是善于表行,可使字的形体酷像原作。清代的翁方纲虽然“考证碑帖名迹甚伙”,并“双勾勒旧帖数十本”,也曾大上其当。他收藏的苏东坡天际鸟云帖即是摹拓的伪本。摹拓并非没有破绽,首先是描摹过程中笔笔谨小慎微,致使所摹字体精神气韵滞顿,笔锋板涩,欠生动精彩。尤其是集字摹拓,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往往存在气势章法不贯通的弊病,缺乏一气呵成之感。 其次是响拓过稿时,多用笔墨,黑铅笔等双钩,填墨不足之处就会有露出轮廓线。于后添补,容易看出破绽。还有些摹拓者不熟悉行、草书的写法,有时会将字间笔画牵丝搞错,如摹拓本王羲之丧乱帖的“咏”字。响拓是中国一种
12、很古老的复制书法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唐拓本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世代家书万岁通天帖等双钩廓填的水平很高,是“下真迹一等”的极为珍贵的文物,不能与伪品混为一谈。,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四,印本。稿本、抄本、拓本总体不多,故校勘之主要资料还是各种印本,包括刻本和活字本。校勘家特别重视那些既早又可靠的本子。,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五,注本。古籍有多种注释方式,注又通常附书以行。附有注释之文献即为注本。注本为文献异本之一,也是校勘的重要资料。 需注意者,注文同正文一样,也会出
13、现各种错误,有无心之错,有被后人改造成错。校勘必须谨慎。,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六,选本。选本可能是抄本,也可能是印本。不少选本编辑较早,较多保留作品原貌,因此可作校勘资料。如文选、文苑英华等。,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七,校本。凡经校勘之书称为校本。今人校勘当充分利用前人校勘成果,校本正是前人重要的校勘成果。校本的优点是:一是前人据以校书的某些版本及相关资料可能已经亡佚,或某些资料难以见到,校本将其保存或让我们易见;二是校勘者多为专家学者,校勘成果多值得参考。,第
14、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2,利用他书的引文进行校勘。 利用他书的引文校勘,引用各书较多者为古代类书、古书注及书抄等。 第一,古类书引文。类书节录各书原文,甚至整部收录,不少类书资料原始,为校勘的较好资料。宋人即已用类书进行校勘,清代乾嘉时期尤为广泛。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成就最为突出。 但引类书也要特别慎重,因类书编纂往往对原文有删节改易,也有传抄错误。 第二,古书注引文。古代有些注本知识丰富、注释严谨,博引群书,较为接近文献原貌。因此古书注也可作为校勘之资料。如王念孙校汉书特别注重利用史记、后汉书、水经注等注释。但古注也有对原始文献进行
15、删节改造,因此也需鉴别。 第三,其他古书引文。其他古书引文虽然情况复杂,检索不易,但仍为校勘参考的重要资料。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者为书抄。汪辟疆读书说示中文系诸生云:“书抄在六朝唐初最盛,但抄而不类,故与类书不同。今存者如群书治要、意林,皆可看。亦因其保存古书至多也。”群书治要为魏征等撰,于原文皆无增损,较接近原貌,故王念孙父子尤为重视。此外,古代小学类工具书引文较多,也可作为校勘之资。 需注意者,古人引书方式多样,加之文献传抄、刻印难免出错,因此引文与原典不符者时有。校勘引用尤需谨慎。,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2,利用他书的引文进行校
16、勘。 3,利用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校勘。 本书异本、他书引文之外,一切相关资料皆可作校勘之资。此类资料与原书关系往往间接,援用当更加谨慎。 一是甲骨文。为古代文献之源头,与后世文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勘时常可作参考。 二是金文。三是石刻。四是古印、封泥。古印、封泥亦属原始文献,多涉及官名、地名、人名,对校勘有特殊之借鉴。,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 1,对校法及其优劣。 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首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比较,把各本异同记录下来。陈垣校勘学释例:
17、“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 对校法优点在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的依据。其发现和改正的错误,均有版本上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武断、妄改原文的弊病;而且若将所有异文汇编成校勘记,则无异于汇聚了多种版本。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即是此种著作。 对校的第一步是广搜异本,以便对照和选择。在各种版本的基础上进
18、行鉴定,确定底本,并按照各本的校勘价值分他本为主校本、辅校本、参校本等。 底本选择为校勘之起点。其选择标准,张之洞归纳为三:一曰旧本,二曰足本,三曰精本(善本)。其余参校本的选择亦可仿此。,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 1,对校法及其优劣。 2,本校法及其优劣。 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即本校。陈垣校勘学释例:“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缪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
19、而数叶,远而数卷,属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一书内容前后相联,语言风格往往一致,故可据此而进行校勘。但有的古籍非出自一人之手,或可能有不同的资料来源,其内容文字往往本身前后不一,因而本校法亦需谨慎从事,以免以此律彼,增加新的错误。,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 1,对校法及其优劣。 2,本校法及其优劣。 3,他校法及其优劣。 他校即引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或相关文字进行校勘。陈垣校勘学释例:“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
20、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 但我们要对他校的资料的可靠程度作出判断。一般而言,时代越早,越接近原貌,也越可靠。应考虑古人引书之不严的通例。,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方法 1,对校法及其优劣。 2,本校法及其优劣。 3,他校法及其优劣。 4,理校法及其优劣。 理校即推理式校勘,是校勘的重要的补充方法。当文献材料存在明显错误,而又缺乏足够资料可供比勘时,可采用推理之法加以合理改正。陈垣校勘学释例:“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 理校通常需要从语言、体例
21、、史实等多方面寻找作为推理的依据。 一是语言。根据字形、字音相近的情况来推断并改正。如陈垣校元典章吏部卷五“合无滅半支俸”,校曰:“滅半当作减半。”卷六“年高不任部书”,校曰:“部书当作簿书。”因不明词义而造成之错误,亦可通过训诂来校勘。有时还可考虑语法习惯、修辞艺术等等。 二是体例。古书通常有一定的体例,可据此校勘。阮元称:“经有经之例,传有传之例,笺有笺之例,疏有疏之例。”古书正文与注释常易混淆,但二者体例不同,据此也可校勘错误。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二诸侯年表:“史记诸年表皆不记干支,注干支出于徐广考徐注体例,唯于每王之元年记干支,此表每十年辄书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子字,不特非史公正文,并非徐氏之例,其为后人孱入,凿凿可据。” 三是史实。文献如有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则可能有两种情况:原稿本身有误,或者流传时致误。校勘之任务即在纠正后一种错误。对于人物、年代、地点、名物制度等的疑问均要详察实际情况,斟酌取舍。,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 校勘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施工合同模板
- 商业大厦租用与物业管理合同协议
- 煤炭仓储合同模板
- 租赁合同管理与执行指南
- 石材采购框架合同
- 植物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合作研发合同样本
- 房地产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 羊水栓塞管道的护理措施
- 标准民间借款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山东潍坊市天成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招聘30人查看职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流程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 5(单元整体+课时教学设计)
-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
- GB/T 27030-2025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2025 南沙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医药企业防静电安全指引
- 近代以来广州外贸产业的发展历程
- DBJ04-T 410-2021城市停车场(库)设施配置标准
- 车站主体结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终稿(专家意见修改的)-副本
- 保洁岗位培训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二级 Pad, Pad, Pad!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