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 ppt课件_第1页
小儿发烧 ppt课件_第2页
小儿发烧 ppt课件_第3页
小儿发烧 ppt课件_第4页
小儿发烧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小儿常见发热发疹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2、概述,发热发疹性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 )是以发疹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3、病因分类。 感染性:细小病毒感染:麻疹风疹婴儿子急疹水痘肠道细小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细菌感染:猩红热败血症非感染性3360变态免疫性疾病药物热血液病引起皮疹蚊虫叮咬等.4,儿童发热疹性疾病诊断要点,流行病学史儿童常见发热疹性疾病的识别要点.6, 麻疹粘膜斑、7、8、9、水痘皮疹、10、麻疹、11、WHO估计,2000年世界约2002年全球麻疹发病3 000万4 000万例,死亡87.5万例。 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占44%;在

2、5岁以下小盆友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的今天,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传染疾病之一。 12、世卫组织(日内瓦)的全球目标-麻疹的驱除被列为继小儿麻痹症之后的全球驱除传染疾病,2010年之前,世界麻疹死亡率比2000年降低90 %:2012年达到麻疹驱除目标的麻疹细小病毒属、血清型、 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直径: 150300nm,包膜有3种结构蛋白h :己糖,识别靶细胞接纳体,宿主细胞球m :促进基质蛋白黏附,细小病毒成分与细小病毒繁殖f :融合蛋白:细小病毒细胞球与宿主细胞球融合,麻疹病毒抵抗力弱的热, 对紫外辐射及一般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耐寒,耐干燥室温生存数日,-70保存活力5年以

3、上,15,中国麻疹流行情况发病率: 1949年前: 5000/10万1949年: 1432/10万19581959年: 1354.74/10万六十年代(66年推进麻疹减毒株):638 10万70年代(74年) 10万05年: 9.5/10万,16、麻疹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麻疹细小病毒的唯一宿主,急性病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从发病2天前(潜伏期末)至疹子5天内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无症状携带者及传播途径:呼吸机(主要) 间接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性,主要易感性人群6个月5岁流行特征:冬春季节,各地均有流行,17,湖南长沙麻疹流行情况,4552例,18 . 麻疹免疫空白:成人麻疹,8个月

4、龄人口增加麻疹强化免疫实行情况麻疹细小病毒基因变异.21,麻疹细小病毒,上呼吸道(眼结膜,鼻咽部)上皮细胞球内细小病毒增殖,第一次细小病毒血症(感染后第23天),细小病毒病毒散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表现出典型的临床表现, 全身病毒载量迅速下降消失,临床为恢复期(感染后第15天),麻疹发病过程示意图,22,临床表现为典型麻疹,潜伏期: 618天(平均10天左右)前期(别名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耳后发生、渐增、渐增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恢复期:疹子后皮肤残留茶色色素沉着和糠麸样脱屑。、23、临床表现非典型麻疹、轻型麻疹:多见于部分免疫者,主要特征为

5、短暂性低热、轻度眼、鼻卡塔尔症状,全身状况良好,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颜色淡、消失快,疹子消退快,无色素沉着和脱屑,无并发症的重症麻疹:主要为营养不良,无营养不良中毒症状重。 黑麻疹。 多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24、25、异型麻疹:主要见于接种麻疹灭活疫苗再感染麻疹细小病毒株者。 典型症状伴高烧、乏力、肌肉疼痛、头疼或四肢浮肿,皮疹不典型,呈多样性,疹子顺序从四肢远端延长到躯干、颜面,容易并发肺炎。 确诊依赖麻疹细小病毒血清学检测。 临床表现为不典型的麻疹.26、并发症、肺炎:细菌、细小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皮疹开始消失,体温不下降,咳嗽加剧,呼吸阻塞,体温

6、下降,又上升,提示并发肺炎。 喉炎:主要表现为嘶哑、犬吠样咳嗽,有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症,重症病例因喉闭塞窒息而死。 心肌炎: 2岁以下多见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少见的麻疹长期并发症,主要为脑组织慢性退行性病变。 多在麻疹217年后发病。 结核病恶化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27、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多核巨细胞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细小病毒分离麻疹细小病毒抗原检测; 核检、28、诊断、疑似病例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热(38以上)咳嗽或上呼吸道卡特尔症状,或结合疑脑膜炎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条件之一:麻疹黏膜斑典型皮疹流行病学史:曾与被诊断麻疹患者接触过,潜伏期为618天。 怀疑确诊病

7、例和一名实验室诊断炎在一个月内未接种麻疹弱毒生疫苗,血清中发现麻疹lgM抗体的恢复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上升4倍以上,或从急性期抗阴性恢复期抗体阳转的鼻咽分泌物或血液分离成麻疹细小病毒,或检测麻疹细小病毒核酸。29、治疗、隔离:发现可疑或诊断病例,应立即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间至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者将隔离期延长至疹子后10天。 一般治疗:卧床体温正常或至少出疹子5天后休息,保持室内适当温度,大气湿度和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饮用多种保持皮肤、眼、鼻、口腔清洁的水,使其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A 2040万单位,每天口服1次,服用2剂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

8、的恢复。 对症处理:退热镇定止咳抗生素:30、并发症治疗、肺炎:治疗同样肺炎,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物易感性结果,选择静脉用药12种合适的抗生素。 喉炎可增加室内大气湿度,医学超声雾化吸入,23次/d,12度喉梗阻者宜选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 缺氧者立即给氧,3次喉梗阻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心肌炎:大量维生素C150200mg/kg,5%葡萄糖水稀释至10%浓度,静脉滴注或静脉滴注果聚糖磷酸钠金属钍100250mg/kg,口服补充酶催化剂Q10。 出现心力衰竭者尽快使用花青素10ug/kg .次、46小时一次、第一天23次、利尿剂用于云同步,重症病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循

9、环衰竭者休克处理。 麻疹脑炎:处理基本与乙型脑炎相同,主要采用解热、止痉、降颅高压等。、31、中药饮片治疗、邪犯肺卫(疹前期、初发期、前驱期):银耀散加减:邪入肺胃(疹期、见形期):清晰透表汤(经验人):或紫草红花饮阴津消耗伤(经验人)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中年幼、体弱或具有麻疹弱毒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的常用10人血丙计程仪球蛋白,接触剂量体重0.2mL/kg或人胎盘血丙计程仪球蛋白,接触剂量体重0.5mL/kg,采用肌肉注射。 其免疫作用通常只能维持24周。 与患者密切接触、不接种麻疹疫苗的易感性儿童应检疫21天。33、预防、关键:易感染人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措施:管理传染源:早期诊断、早期报告、早期隔离、阻断早期治疗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自主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初始年龄: 8个月复种年龄: 46个月(麻疹抗体阴性者)接种禁忌症:妊娠、过敏、 免疫功能低下者(肿瘤、白血病、免疫抑制者以及放射性射线治疗者等)活动性结核在治疗后应考虑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