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政治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经济常识)教学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概况;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前 言(1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经济是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
2、,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常识主要讲述与我国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识记:1经济的基本含义。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理解: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一、 商品和商品经济(8课时)商品(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
3、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识记:1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2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3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理解:1比较说明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2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缺一不可。3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
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识记:1货币的职能。2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理解: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运用: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价值规律(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
5、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8课时)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识记: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2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3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理解:1根据典型事例或统计资料,说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2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必然性。3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课时) 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狭义
7、的市场和广义的市场。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方面。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识记:1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2几种主要的市场。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
8、段。4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1从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阐释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3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企业和经营者(6课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市场的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
9、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按经营内容、所有制性质、规模和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市场中依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识记:1市场主体的基本含义。2企业的基本含义。3企业的分类。4股份公司和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基本含义。理解:1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的道理,表明在竞争中,出现企业的破产、兼并是必然的。运用:收集有关资料,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企
10、业的经营者(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在国有企业中厂长(经理)处于中心地位;党组织起政治核心作用;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的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企业的经营者要注意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识记: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理解:1从对国家财产负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群众两方面,说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2从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文化科技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说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1、。3列举不正当竞争的实例,说明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注意企业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四、产业和劳动者(7课时)三大产业(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我国主要的工业部门和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识记:1三大产业的划分。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3科教兴农的典型事例。4乡镇企
12、业的发展概况。理解:1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引用生活中的实例,阐释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运用: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以及提请劳动争议的处理等。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
13、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要符合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识记: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2劳动者的主要义务。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4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5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理解:列举事例,说明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运用:结合个人的职业志愿,谈谈劳动者应该怎样以主人翁姿态坚持劳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五、财政和税收(6课时)国民收入与财政(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国民收入的分配用于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预算是国家的
14、基本财政计划。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预算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预算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识记:1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2我国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范围。理解:1从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两个方面,说明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2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巩固政权等方面,说明增加财政收入
15、的重要意义。税收与纳税人(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有“纳税人”意识。识记:1税收的基本含义。2税收的基本特征。3纳税人的基本含义。4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理解:1举例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从增加财政收入的渠道和调节经济的杠杆两个方面说明税收的作用。3举例说明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明确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应负法律责任。运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
16、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六、银行和储蓄(5课时)我国的银行(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国银行的分类。几种主要信用工具。识记:1银行的基本含义。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各自的主要职能。3支票、汇票、信用卡的用途。理解:从银行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说明银行的巨大作用。公民的储蓄(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储蓄的作用。银行储蓄存取款的基本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债券的特点和作用。我国的商业保险及其职能和作用。识记:1我国银行储蓄存
17、取款的基本原则。2我国现有的主要债券(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金融债券)及其作用。 3商业保险的作用以及购买保险的一般程序。理解: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公民个人经济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储蓄的作用。运用:根据储蓄、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模拟家庭收入,提出一项家庭投资的计划。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6课时)商品服务市场(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商品服务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发展商品服务市场的作用。识记: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理解:1分析几种违背商品服务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明确其危害性。2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发展商品服务市场对于
18、促进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家庭消费包括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劳务消费等方面。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主要权利是: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了解商品和服务;选择商品和服务;要求公平交易;索取赔偿;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消费者要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途径。识记:1公民个人和家庭生活消费的基本内容。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3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机构。4依法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争议、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
19、。理解: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青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应当适度消费。运用:1根据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的原则,模拟一份个人和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伪劣商品的危害,谈谈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八、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7课时)当代世界市场(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世界市场(国际市场)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竞争激烈化、区域集团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世界市场价格是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换的价格,是国
20、际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强行不等价交换。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识记:1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类型。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3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4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含义。5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含义。理解:1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几方面,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2列举实例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高额利
21、润。我国的对外贸易(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进口总额大于出口称为逆差。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对外贸易包括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几种方式。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关税是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征收关税及关税保护的意义。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识记: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2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3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理解:1说明征收关税的道理,以及关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2根据典型实例或统计资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
22、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引用典型事例,说明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三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政治常识)教学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我国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民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23、前 言(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常识主要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学习政治常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阶级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及比较的方法学习政治常识。识记:1政治常识的主要内容。2学习政治常识的科学方法。理解:1分析政治同经济、阶级、国家政权的关系。2列举实例,说明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一、我国的国家制度(16课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国家是经济上占统
24、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依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识记:1国家制度包括的内容。2国体的含义。理解:1从国家行使国家职能的具体事实,判断其属于何种职能。2分析我国对人民
25、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3从领导阶级和阶级基础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4分析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5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阶级性质,认识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6从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运用:1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原理,阐明我国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2列举事例,分析说明现阶段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
26、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识记:1政体的含义及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2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4我国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及其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方式。理解:1分析国体与政体的关系。2列举全国人民代表
27、大会的职权,说明它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主要活动程序,说明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4从体现国家性质和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两方面,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从坚持一国、实行两制,社会主义是主体,说明“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运用:1收集有关人代会和人民代表活动的资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必须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国家职能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施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当代国家机构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
28、机关、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法治原则。识记:1国家机构的含义。2国家机关的划分。理解:1分析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2列出简表,表示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说明中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3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用:1结合我国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事例,分析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2根据我国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说明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29、 求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依法选举产生。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公民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识记: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理解:1从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关法律规定,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2以生活中的实例,简要说明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监督权利。3从公民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公民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公民违法犯罪受到法律追究等方面,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分
30、析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运用:1收集有关资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和行使监督权的重大意义。2分析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谈谈自己对待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想法。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8课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产生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政党的特征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在
3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识记:1政党产生的条件。2政党的特征。理解:1列举若干当代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2从历史形成和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3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4分析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运用:广泛引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证明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政权或
32、干预政治的制度。当代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其主要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识记:1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2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和性质。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活
33、动准则。4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主要职能。理解:1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作用。2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3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4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5简要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运用:从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两方面,说明在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8课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
34、杂居的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识记:1民族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3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自治权。理解:1分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含义和相互关系。2简要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运用:1根据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国情,结合实例,归纳出实行民族区
35、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坚持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的意义。3根据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实行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意义。我国的宗教概况和宗教政策(4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组织是一种社会力量。宗教的作用。我国的宗教概况。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深刻变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基本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我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识记:在我国流传的主要宗教。理解:1简要说明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2分析我国现阶段存在宗
36、教的原因。3简要说明我国管理宗教事务的有关政策。4从保护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方面,说明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5区分宗教与封建迷信。运用:1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2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对待宗教、反对封建迷信的意义。四、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0课时)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哲学常识)教学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
37、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前 言(1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识记:1哲学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一切从实际出发(8课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
38、客观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识记:物质的概念。理解:1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
39、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理解:1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3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运用: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决
40、定物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对客观的符合;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对客观的背离。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1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2联系个人成长的几个事例,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二、联系地、发展地看
41、问题(8课时)坚持联系的观点(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1引用实例,表明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整体。2描述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具体联系。3用具体事例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改变事物,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针对若干基本事实,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并列举若干互为因果的事例。5用实例表述整体与局
42、部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运用:1根据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说明几个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对几个世人注目的当代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2按照整体优化的原理,为办某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设计一个方案。坚持发展的观点(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届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要把事物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理解:1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
43、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的具体实例,概述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2在分析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静止是相对的基础上,明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结合实例,比较新旧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实质。运用:1根据辨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分析一两个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2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按客观规律办事(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与“解
44、放思想”是统一的。理解:1剖析几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说明规律的概念。2比较说明规律与规律的表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比较说明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列举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表述规律的客观性。5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运用:1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2根据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的道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7课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并
45、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识记:1“对立”的基本含义。2“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1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2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运用: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2用“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3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
46、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时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识记: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理解:1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2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运用: 1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2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
47、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做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识记: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2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运用:1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
48、发表见解。2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 状态和趋势(6课时)事物发展的原因(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识记:1内因的含义。2外因的含义。理解:列举实例,分别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运用:1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中应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2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谈谈对我国深化改革
49、、扩大开放的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识记: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列举正反两种实例,说明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运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阐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发展的趋势(2课时)教 学 内 容基 本 要 求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经历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与表现。逐步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识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理解:1采用多种事例,表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2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不同表现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对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乱占建房“零容忍”
- 子母车位买卖合同(2篇)
- 脑卒中护理课件
- 第二单元(复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西南林业大学《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脑连接不了网络怎么办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校本作业13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2024年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温州鹿城区区属国企招聘选调笔试真题
- 封窗安全事故免责协议书范文
- 拆除石笼护坡施工方案
- 2024秋国开《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平时作业1-4答案
- 【7道人教版期中】安徽省怀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
- 管理经济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汽车修理业务受理程序、服务承诺、用户抱怨制度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