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湿痛中药方一直想把这个药方传上网.也许有人会怀疑,但曾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过两年医的敏感和责任感驱使我一定要这么做。如果你相信我的个人魅力的话,如果你的亲人和邻居饱受风湿和关节疼痛困扰而又医治无门的话,不妨按我下面说的尝试一下.首先去药房购买以下34味中药,大约30元,1. 防风2钱(6克) 2. 独活2钱 3. 苍术2钱 4. 木瓜2 钱 5. 川芎2钱6. 党参1两 7. 附子2钱 8. 肉桂5钱 9. 杜仲4钱 10. 续断4钱11. 当归4钱 12. 怀牛膝1两 13. 甘草2钱 14. 生姜5钱 15. 大枣20个16. 桂园2钱 17. 人参3钱 18.淫羊藿4钱 19.麻黄2钱
2、20.葱白5个21. 羌活2钱 22. 威灵仙2钱 23. 红花1钱 24. 狗脊3两 25. 首乌4钱26. 黄芪8钱 27. 熟地5钱 28. 鸡血藤1两 29. 桑寄生8钱 30. 天麻2钱31. 细辛1钱 32. 乳香2钱 33. 没药2钱 34. 穿山龙2两第二,买一桶10斤装的60度白酒,大约35元。第三,把中药放进桶里,浸泡几天。第四,每顿饭后,依健康状况喝少许。34味药中有大量舒筋活血,止痛化瘀的成份,能大大减轻风湿的症状,据我的观点,我们中国人患此病的比率很高可能与我们的营养结构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取量不够,导致我们的免疫力不足,易患上风湿关节疾病。3、风热型 :关节游走
3、性肿痛 ,痛处灼热 ,筋脉拘急 ,活动障碍 ,日轻夜重。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等症状 ,舌质红苔黄燥 ,脉弦数或滑数 ,血沉明显升高。治以清热祛风 ,活血通络 ;方以白虎加桂汤加味 ;药用 :生石膏 50克 (生煎 ) ,知母 12克 ,麦冬 15克 ,生地 20克 ,忍冬藤 30克 ,羌活 15克 ,地龙 20克 ,细辛 8克 ,蝉蜕 12克,僵蚕 15克 ,乌梢蛇 30克 ,桑枝 30克 ,海风藤 20克 ,甘草 6克 ,秦艽 20克 ,水煎服。川乌,草乌,首乌,千年健,追地风(地枫皮),牛膝,各10克,泡一斤白酒一周。治疗风湿痹痛,特是下肢痹痛或拘挛都有较好效果。通治方:黄传克:
4、痹证未久,邪气尚实,正气尚未大伤,临床症状以关节炎表现较突出,曾选择100例采用四物四藤合剂加减以验其效,有效率竟达100,且具疗程短、药费低的优点。 当归10克 生地15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鸡血藤15克 海风藤15克 宽根藤15克 络石藤15克 独活6克 桑寄生15克 地龙6克 上肢关节酸痛,加桂枝、威灵仙;下肢关节酸痛,加怀牛膝、木瓜;发热及关节肿痛,加生石膏、黄连、丹皮;湿重加苍不。一、风寒痹阻证【临床表现】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证候分析】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风性
5、清扬上行而数变,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关节,而致气血运行不畅,可见肢体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寒为阴邪,阴盛则寒,故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则血脉更加不畅,故痛更剧,香热则气血畅,故痛减;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缓或弦紧为寒邪之象,脉浮为风邪外感之象。【治则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剂】防风汤加减。【方解】防风、麻黄祛风散寒;肉桂温经散寒;当归养血活血,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秦艽,除风湿、止痹痛;葛根解肌止痛;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且生姜有助诸药发表散寒之意;诸药相合,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来源】宣明论方卷二。【组成】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
6、皮) 杏仁(去皮,炒熟) 官桂各30克 黄芩 秦艽 葛根各9克 麻黄(去节)15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用酒、水共300毫升,加大枣3枚、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功效】疏风活络,宣痹止痛。【主治】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9克、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甘草各6克。【主治】祛风湿痹证,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证见腰膝冷痛,肢体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正文】用法:水煎
7、服。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临床应用:1本方用于风寒湿痹痛日久体虚,尤以下肢冷痛麻木证者,如慢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若冷痹日久,一般可加入木瓜、白花蛇、乌梢蛇、海风藤、川乌、千年健,以通筋络,逐寒湿。2本方去桑寄生、加
8、黄芪、续断名三痹汤,补气实表的力量较强。主治气血两亏,感受寒湿而致的脊背疼痛、举动艰难等证。风湿类风湿中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中属痹证范畴但又区别于一般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其病程缠绵、难愈,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对于痹证的辨证,首先要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局部无红肿灼热病程日久者,还应辨别有无气血损伤及脏腑亏虚的证候此型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一)痛痹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药:
9、乌头汤加减(二)行痹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三)热痹主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四)风寒湿痹型主症:肢体关节剧痛酸困,肿胀,屈伸不利,晨僵明显,或痛有定处,或麻木重着,或游走不定全身畏寒怕冷,关节局部发凉,阴天或遇寒痛增,晴天或得热痛减,舌质炎或暗红苔白或滑腻,脉弦紧或沉细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方:乌防黄补汤化裁(五)风湿热痹型主症:关节局部红肿灼痛,屈伸不利,遇凉痛减,常伴发热,汗出口干,便秘溺黄,舌红,苔薄黄或腻或燥脉弦滑或沉数治则:祛风除湿清热,活血通络主方:热痹汤化裁(六)气血虚弱型主症:关节肿胀,酸痛无力,动后尤甚,畏寒喜暖,关节皮色不仁,面色少华,无华,口不渴或口干欲饮,肌肉瘦削,舌红或淡或淡胖,苔少或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补益气血,舒筋活络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补白汤化裁(七)寒热错杂型或形寒肢冷而局部关节灼热肿痛或全身低热,汗出,口干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