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整资料版_第1页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整资料版_第2页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整资料版_第3页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整资料版_第4页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整资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希望对您有帮助!教育学部分一、教育学及其发展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2、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方法、理论成熟的程度,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和现代化四个阶段。注: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习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776年,康德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标志着规

2、范教育学的建立,他的“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运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二、教育及其发展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增强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第一, 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

3、 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 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1、古代学校出现;2、教育阶段出现;3、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教育: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2、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3、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4、方法以严格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修行;5、形成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累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近代社会的教育:1、国际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现代社会

4、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们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媒介建构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2、教育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5、;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内容及体系;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贡献:1、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6、2、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3、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学质量;3、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4、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 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 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4、教育与文化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 文化影响教育

7、目的的确立;2、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五、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里和社会适应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自身内在需求,发展顺序也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的影响)。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

8、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行为主义)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在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积极参与,发展不能实现。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 2、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4、互补性和协调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过程及阶段;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及其在人的身

9、心发展中的作用:1、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2、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地、能动的是实践过程。教育再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 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2、 教育(学校教育)给予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1、 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事物的影响,从而获得个体自身的发展;2、 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的事物作出反映,并为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的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活动;3、

10、正确处理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六、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来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的功能:1、 对教育活动的导向作用;2、 对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3、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卢梭)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2、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赫尔巴特、涂尔干)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气象,强调教学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求。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11、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 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

13、、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 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

14、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八、教师与学生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2、教师的素养和专业发展:教师的素养:1、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a

1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2、 教师的知识素养a、政治理论素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 教师的能力素养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组织教育与教学的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4、 职业心理健康a、高尚的情操 b、愉悦的情感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专业发展:1、 涵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宽和深化 c、专

16、业能力的提高 d、专业自我的形成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从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学生,赞赏学生;5、从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学生,引导学生6、从对待自我上,强调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反思7、从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团结协作(同事及其家长等)4、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a、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b、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

17、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主要体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a具有和成年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b、具有巨大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c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

18、法律权利又承担着一定的法律义务,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意义a、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b、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受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师生关系。 c、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全面提高加油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a、改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学生观,尊重、赞赏和理解学生

19、 b、发扬教学民主,树立为学生的思想 c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师威信,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做好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应当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有好帮助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是很重要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以自己的高尚德行感染和影响老师。九、课程: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的因素: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

20、程和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进程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的意义:课程类型:1、按课程的组织形式来划分,可分成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按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可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可分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划分,可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5、根据课程任务来划分,可分成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b、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1、c、学生的年龄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d课程理论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课程标准的意义a、它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 b、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c、它标志着教材真正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d、它标志着教学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e、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有了保障 f、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重大举措课程标准的功能a、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b、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c、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d、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

22、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案例。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内容: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d、农村中学课程特征:a、学科结构的均衡性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b、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是指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c、课程结构的悬着性 正对

23、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是英语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形式英语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或者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资资源,也包括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又叫素材资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

24、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25、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十、教学1、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的意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表现在一下2个方面:a、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b、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任务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b、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

26、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能力 e、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过程的本质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以知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的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教学原则a、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e、循序性原则 f巩固性原则 g、

27、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原则的运用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

28、方法的运用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收索学法)上课(明确目标、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学生积极性高,主体性充分发挥)课外作业(对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的要求:一是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所布置的作业要有启发性,有助于学

29、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二是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程度要适度,作业时间要控制,不要超过本学科所规定的上课和自习比例所规定的时间;三是作业目的要明确,对作业的质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四是作业指导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五是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发展的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课外辅导(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和问题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对本末倒置,更不能变相搞有偿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方法:考察和考试)6、教学组织

30、形式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a、班级授课制: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的,是大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道德学生,变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a、优点:有利于经济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b、局限性:1、不利于学生主体发挥,影响到独立性,创新精神和能力;2、缺乏实践、探索性学习;3、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多样性,固定化,缺少灵活度;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学生依赖教

31、师,相互间缺乏分工合作,交流启发难以保证。c、改革:1、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能力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设立小组目标;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跟人责任明确;均等成功机会);3、小班教学b、个别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应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容易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关系。要发挥学生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优势,克服缺点。c、分组教学:指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念能力、乘积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d、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

32、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教学组织形式。e、现场教学: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33、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十一、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涵义:教学设计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机制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作用a、诊断教学问题 b

34、、提供反馈信息 c、调控教学方向 d、检验教学效果(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按照评价的作用,可以分成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采用的过程,可以分成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教育评价的方法:一、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二、定性分析评价法与定性综合判断法。三、行为目标评价法和临床督导评价法。四、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五、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集体综合评价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3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十二、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1)德育及其

35、意义: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意义: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b、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c、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涵义: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

36、活动所要达到的语气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小学德育目标要求: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面,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到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 7、民主和法制观念教育 8、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3)德育过程的规律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争斗的发展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

37、逐步提高的过程(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涵义: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运用: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涵义:德育方法就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常用的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38、d、实际锻炼法 e、品德修养指导法 f、品德评价法(6)德育的途径:涵义: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包括: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基本途径)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e、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f、班主任工作(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一)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二)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三)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五)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39、班主任工作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

40、、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十三、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涵义:课外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在课程标准范围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创

41、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审美情操、道德行为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课外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智力和个性特长 4、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5、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任务:1、巩固、扩大和家臣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劳动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存进学生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实践

42、活动的磨练;3、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能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满足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活动的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化艺术活动 5、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1、群众性活动(集会活动、竞赛活动、文体活动等)2、小组活动(学科小组、体育小组、艺术小组等) 3、个别活动(3)课外活动的组织课外活动的组织:(一)学校组织的活动:校级活动应由校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组织领导;班级活动可由班主任组织领导;小组活动可由有关学科教师组织领导。 对各类课外活动,学校要定期检查、

43、指导,及时总结经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二)校外组织的活动由街道组织的活动,一般都设有专职或兼职辅导员,而是聘请离退休的 干部、教师、工人为辅导员。活动内容多为复习功课、开展文体活动,形式 以小型分散为主。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多为单项活动,而且专业性非常强。象群艺馆组织的业余青少年合唱队、民乐队、铜管乐队等等。家长组织的活动,多为复习学习小组。人数少,活动灵活。心理学部分一、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感、知觉的涵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

44、的反映。(2)感知觉规律的应用: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3)、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根据我国学者丁祖荫(1964)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个别对象”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能够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4)认识“对象总体”阶

45、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4)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充分的准备、制定周密的计划、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能力。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记忆的涵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2)、记忆的品质:1、

46、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3)、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回忆或再认识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4)记忆规律:(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 2、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3、善用遗忘规律,强化长时记忆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想象的涵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学

47、生想象力的培养: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思维的涵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简洁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2)、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2、思维

48、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3)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4)、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展开“幻想”的翅膀 (2)培养发散思维 (3)发展直觉思维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6)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49、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第三阶段,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第四阶段,检验假设。(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两个方面,而这两种因素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现归纳如下:(一)迁移的作用。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二)原型启发。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因为原型与

50、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找至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三)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四)情感与动机状态。当一个人面临着问题时,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和动机状态,而这些状态又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动机的性质影响到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进展。(五)个性。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注意的涵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

51、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2)、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4)、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到2岁)。这个阶段的婴儿或年由儿童通过他们的感觉和动作技能来探索

52、周围世界。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 岁)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是单维的和不可逆的,其推理也常常是不合逻辑的。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尽管能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但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辩证逻辑推理,即还不能对他的运算进行运算。而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形成

53、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他们不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二、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情感到功能:1、信号功能 2、调节功能 3、感染功能(3)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一)、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1、清晰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3、对异性的情感(4)、情感

54、教育: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2)、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3、意志的自制性(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 4、意志的坚韧性(一个人在行

55、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意志品质)(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发展:1、意志自觉性的发展 2、意志果断性的发展 3、意志自制性的发展 4、意志坚韧性的发展教育: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三、个性发展与教育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2)、

56、需要的种类:1、按照需要的起源,可分成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2、按照需要的对象,可分成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将需要归纳为7个基本的层次: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希求手把后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人在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情况下,就是出现安全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它是更高一级的需要。)4、尊重需要(尊重需要是在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5、求知需要(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