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1页
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2页
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3页
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4页
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职业暴露与安全管理,交大一附院 王金侠,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 世界埃博拉感染人数超1.37万,医护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超过240名,其中至少120名医护人员已死亡。,感染人数累计达1000 名左右,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20%。 非典死亡人数中13 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非典时期医护人员感染情况,医务人员有万分之三的机率感染艾滋。,艾滋病医护人员感染情况,Linda,这是一名护士,在为急诊病人静脉输液时,意外刺伤了手指,后确诊感染了HIV,当年只有23岁。后来由她倡导的在全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二十年。,以史为鉴(国外),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

2、染白喉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1987年,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1992年,美国Linda被留置针扎伤感染HIV 1998年,报道感染HIVHCV 2003年,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事件,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 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 1995年发现经卖血传播的HIV感染者 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 2007年估计我国现存感染者人数65-100万,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1989年),TIBET,QIN

3、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 1995年),TIBET,QI

4、NGHAI,GANSU,NEIMENGGU,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I

5、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2001年),TIBET,QINGHAI,GANSU,NEIMENGGU,HE

6、ILONGJIANG,JILIN,LIAONING,GUIZHOU,GUANGXI,GUANGDONG,HAINAN,HUNAN,JIANGXI,FUJIAN,TAIWAN,ZHEJIANG,JIANGSU,SHANGHAI,SHANDONG,SHAANXI,SHANXI,NINGXIA,XINJIANG,SICHUAN,HUBEI,HENAN,ANHUI,YUNNAN,HEBEI,BEIJING,TIANJIN,HONG KONG,MACAO,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2002年),我国现状,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医务人员接诊的HIV逐

7、渐增多 医务工作者的HIV知识未普及 医务工作者已成为职业感染HIV的高危人群,你知道病人是否感染?冰山图,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更为严峻的是:,患者及家属隐瞒感染的事实,安徽男子车祸轻伤 医院要查艾滋和梅毒的新闻报道,医院对其进行了艾滋和梅毒检查。 这项检查在报道中被冠上“过度医疗”的帽子。,四岁儿童小峰被钝器戳伤,母亲担心医院拒绝抢救,隐瞒了儿子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于是六名医护人员在身着普通防护装置的情况下,为小峰进行一系列治疗,事后发现该患儿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人,头外伤急诊手术后发现患者有艾滋病,医生叫来家属和工

8、头,告知,结果人家早就知道,就是不说。”,我们的世界,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种侵入性手术治疗。 我们是这些治疗的实施者。 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数以百次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 其严重后果是什么?想过吗?,在我们的世界里,每30秒钟,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 每30秒钟,便有一人被污染的针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即每年就是近百万次。 目前已经知道血液载体超过20种。,我们要不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强化防范意识-敲警钟! 明确处理流程 有效预防,保护自身、保护他人,学习内容,相关概念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职 业 暴 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 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

9、引发 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 高危人群:医护、实验室、预防 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 监管工作人员。护 士位居高危之首,一、相关概念,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 皮损 22.7% 黏膜污染 11.2% 割伤 7.7%,职业暴露特点,潜伏期长; 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就医; 医务人员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 多发生在非传染科室。,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社会 性因素,二、常见的职业危害,1、 生物性因素: 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分泌物,因针刺伤、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各种经血液或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可能感染。 目前最具危害的是“HBV”、“HCV”、“HIV

10、”。-埃博拉,二、常见的职业危害,这都是一些极其微小的病毒,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的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二、常见的职业危害,2、 物理性因素: 1.锐器伤: 针刺伤是护士职业危害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被HBV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其感染率是630 ;被HCV感染其感染率310%;HIV的感染 率 0.3。,2.辐射损伤: 床头拍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紫外 线的使用等;均可以引起皮肤、粘膜损伤。,二、常见的职业危害,3、化学性因素: 1.化学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2.细胞毒性药物: 肿瘤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

11、毒性,在化疗 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 拔针等操作,二、常见的职业危害,4、心理社会性因素: 超负荷的工作,错综复杂的人际 关系,不规律的生活,巨大的压力给 都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1、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染;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

12、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普遍性防护原则的基本特点,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1)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2 、 执 行 标准预防措施,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标准预防的操作原则,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

13、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 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

14、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使用、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使用安全输液装置,3、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戴手套,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立即丢 入锐器盒内,应用重新盖帽装置,锐器盒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3、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千万

15、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放到专门 的容器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 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 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四、职业暴露的处理,1、针刺伤后的处理,被一般病人针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水下冲洗约5分钟;用消毒液消毒。,被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要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若抗体阴性,则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同时注射乙肝疫苗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被HIV

16、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必须立即上相关部门。同时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监测HIV抗体,2、接触感染血液后的处理,即时处理,废弃物处理,上报相关部门,垃圾、污物、组织和敷料等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 污染被服用双层医疗垃圾袋送洗衣房。 体液或血液溢溅时,用消毒液,洒在溢溅液体上。15分钟后再戴手套擦净。,上报相关部门 提供补救治疗 跟踪复查、治疗,3、接触化学消毒剂后的处理,使用戊二醛时,容器要加盖,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用甲醛空气消毒时应禁止人员进入,关好门窗,

17、消毒后必须开窗通风2小时。 夹取消毒物品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帽子;戴两双手套,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划安剖前:应轻弹其颈部, 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 开安培时应垫以纱布,以防 划破手套 。,4、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后的处理,配药时 瓶装药物抽取药液时,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药液外溢; 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 备药后一切污染物应放于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 洗手。,4、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后的处理,给药时 戴手套; 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注射 溶

18、液以塑料袋包装为宜; 操作完毕,脱掉手套后用肥皂 流动水彻底洗手,污染后注射器及 针头应完整处理放入专用袋中,以 免拔下针头药液撒漏造成污染,4、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后的处理,紧急处理 药物外溅后,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 他人员接触,再按流程处理; 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 或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清水 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必要 时按化疗药外漏处理。,4、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后的处理,西安交大一附院HIV暴露后处理流程,注:发生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全程陪同 附件: 1、用肥皂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直至组织液发白,再用肥皂水和

19、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 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 )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4、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护理安全管理,安全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事件随时随地可能发生,食 品 安 全,交 通 事 故,医 院 环 境,预测、预防是确保 安全最关键的环节,护士工作面对的人群,医、护、技、工,行政、后勤,社会、公众,患者、家属,护士的工作关系很广泛,且护士是唯一能够24小时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面对如此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如何保障护理安全,一、相关概念,安全: 没有危险、不

20、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 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护理安全管理: 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 身体安全:即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 法律安全:即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二、国内外现状,患者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 主要关注的焦点;是全世界医院

21、共同面对的 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广 泛关注。,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每年约44,00098,000 人因为医疗行为死亡 占十大死因的第8位(高于乳癌,交通事故,艾滋病) 国家每年花费:290380亿美元 (摘自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1999),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简称JCAHO)于每年六月会公布下年度病人安全之目标,且每年会针对前一年所列的目标及建议评值医院整体遵循

22、程度。,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英国卫生部报告: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850 000件,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 负责全国医疗不良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10%。 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

23、,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 患者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案例 :深圳孕妇感染事件: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

24、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案例 :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调查: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照片,照片,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

25、的痛苦及费用 影响医院的效率及声誉 影响护士的身心和健康,生命高于一切 责任重于泰山,导致原因?,设备和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技术因素,三、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管理层,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未落实,对护士的教育、培训不重视,监控缺乏力度 如何对待检查结果,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 无流程、预案 窗户限位器,护理告知不到位 使用约束带,缺乏工作责任心 及时巡视,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低年资、新技术、高难度,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医生是否到岗,未执行制度和规范,护士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现场保护,自我保护意识不够 借药,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规范放手不放眼,患者及家属,突发疾病:心理上承受不了 慢性疾病:感到绝望 绝 症 无经济承受能力 亲人的绝情 沟通理解障碍 不尊重人、无理取闹,休息时坠床 活动时跌倒 使用热水袋时烫伤 私自外出 不遵医嘱,行动雷厉风行 判断准确无误 治疗及时有效 抢救万无一失,期望值过高,不良心境,知识缺乏,物资、设备,环境污染多重耐药,治安、保安,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 地面起包、呼吸机断电,危险品管理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管理制度,不真实、不及时、不准 确、不全面,签字不到位,四、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1、健全规章制度,坚持预测、预防 2、落实规章制度,加强监控体系 3、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