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全_第1页
心理学课件全_第2页
心理学课件全_第3页
心理学课件全_第4页
心理学课件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名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科学心理学: 学科继承性 ; 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主张; 科学的研究方法 。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 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绪 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psyche,logos,心灵、灵魂,讲述、解说,对心灵或 灵魂的解说,Psychology,(古希腊文字),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心理活动

2、在行为中产生,在行动中得到表现。 心理和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动态的,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是稳态的,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心理状态:指特殊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心理 过程,心理 状态:,个性心理,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下一页,注意、激情、灵感等,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感、意志简称为知、情、意。 知、情、意紧密联系、相互

3、作用。 1、情感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 2、情感和意志影响认识活动。 3、情绪和意志相互作用。,返回,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 其次,心理过程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又会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返回,三、意识与无意识,从能否被当事人觉知到的角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上谈到意识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

4、使用。 二是现代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的高级层次看待,认为意识为人类所独有。,(一)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二)意识的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三)生物节律,节律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有四种循环与人的行为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它们与一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近乎对应。,(四)睡眠和梦,人睡觉的时候,一夜之中有两种睡眠状态交替出现,即快速动眼睡眠与非动眼睡眠相互转换。 梦境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梦有一定预见性是有原因的。

5、,心理的实质,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辨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及构造 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 系统,脑功能开发,“人有一个头,但有两个脑袋” 左脑:意识功能、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右脑: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内心世界,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无条件反射:遗传的、生来就有的 ,保证机体适应固定的 环境。,条件反射: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

6、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反射,(1)经典性条件反射:, 条件作用之前 铃声 定向反应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期间 铃声(无关刺激) 食物(无条件刺激) 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之后 铃声 唾液分泌,原创研究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1948,(2)操作性 条件反射:,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主观能动的反映,反映形式的演化:,(1)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最简单心理现象感觉。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 刻板的本能行为。 (2) 知觉阶段:低级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出现脊椎和脑,有了高一级的反映形式知觉。 利用个体经验打破本能的刻板定型的行为。 (3) 具体

7、思维阶段:哺乳动物有了思维的萌芽,能将现有事物与将来情境联系起来。,例1:狼孩 例2:埃及传说 说明:人的心理对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具有依存性。,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下一页,3、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有主观性。受自身习惯、过去经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对客观环境的反映有能动性。,4、人的意识,意识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结果。,(1)自我意识的结构:,(2)自我意识的内容:,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生理自我 如 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 对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自我 如在社会关系中的角

8、色、地位、作用等 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和评价心理自我 如 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 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3岁12岁) 心理自我(12、13岁青年),(3)自我意识的观念存在方式: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认识。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中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称镜像自我。 理想自我也称为“理想我”,即个体想要的完善的形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二)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实践意义 (一)

9、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 (二)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 (三)有助于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因材施教 (四)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方法、策略 (六)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学的分支,一、基础心理领域: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二、应用心理领域: 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注 意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一、注意概述 (一)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性:心理活动

10、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集中性:有两种情况 (1)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2)同一种心理活动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感官的趋向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有时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二、注意的种类,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差,保持时间较短,但人在此注意状态下精力消耗较少,不容易疲劳。,(一)无意注意

11、,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2、个体的主观状态,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刺激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2、个体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 情绪状态 知识经验 期待心理,(二)有意注意,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保持时间较长,但人在此注意状态下精力消耗较多,很容易因疲劳导致注意分散。,有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条件): 1、明确目的任务。 2、组织有关的活动。 (1)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提要求。严格而适当 (3)提问。 3、激发、培养间接兴趣。 4、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12、。,(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又称为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规律(形成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 情绪等。,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二) 注意的稳定性,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

13、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三)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只能有一种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形成动作系统。,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四)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2、新事物的特点。 3、神经过

14、程的灵活性 4、已有的习惯。,四、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无意注意在教学中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应该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加强教学过程,避免无意注意的消极影响。 第一,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第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直观教具的使用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抑扬顿挫 (3)现代化教学手段 (4)规范化的板书 板书应该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第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第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首先,注意教室内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 其次,教师的服饰、发型端庄大

15、方。,(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精心组织有关的活动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对学生提要求:严格而适当 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使学生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 3、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 4、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 教学内容安排应该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感知觉,一、感觉概述 (一)概念 人

16、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 觉,(二)感觉产生的物质条件:,1、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 2、接受刺激的相应感觉器官,(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刺激物能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二、感觉的分类,(一)外部感觉:包括视觉、

17、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视网膜中的锥状细胞能感受亮光,杆状细胞能感受弱光。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 视觉后像:视觉刺激虽消失,但感觉仍留存。,2、听觉,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失听问题: 传导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中枢性耳聋 听觉的适应:与视觉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很不明显。 听觉的适应一般对人体有害。,3、味觉与嗅觉:,由于味蕾的分布,舌头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敏感。 嗅觉与情绪关系密切。 味觉的适应 嗅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肤觉,触觉对于人类生存最重要。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

18、位是指尖和唇部。 触压觉的适应 温度觉:能让人产生温度感觉的温度范围是 -10C60C。 生理零点 温度觉的适应 痛觉 :对于生存有重要保护作用,它与厌恶情绪紧密联系。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 。,返回,内部感觉,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叫内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内脏觉,三、感觉的规律,(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二)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三)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色彩的作用 (四)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之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19、第二节 知觉,一、知觉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1、知觉是多种感觉协调作用的结果。 2、知觉有已有主观经验的参与。,二、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物体知觉 1、视知觉、听知觉和触摸觉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和双眼视差有关。 时间知觉:时间长短、先后、周期性。 运动知觉:物体空间位置移动。,(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偏差: 1、第一印象 2、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4、近因效应,三、 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

20、地反映刺激物的部分或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关系。,2、选择性原则,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如,双关图形 鸡尾酒会效应,3、理解性原则,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经验赋予事物 一定的意义。,4、恒常性原则,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 “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 颜色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声音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四、错觉,1、视错觉 2、其他错觉: (1)形重错觉 (2)运动错觉 (3)时间错觉 (4)方位错觉 (5)大小错觉,记 忆,一、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21、记忆的三环节: 1、识记 2、保持 3、再现(重现) 回忆的难度高于再认。,二、记忆的种类,(一)从识记内容划分 1、形象记忆 试比较12:04和6:35时针和分针组成 的夹角哪个大。 2、动作记忆 3、情绪记忆 4、逻辑记忆 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1、语词识记迅速发展,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二)从识记目的划分,1、无意记忆 2、有意记忆 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2、记忆的自觉性增强,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三)从识记方法划分,1、机械记忆 2、意义记忆 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3、记忆的理解性明显增强,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四)根据保持时间分,1、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保持感觉刺激(光、声、气

22、味和触压等)的瞬间映像,保持时间非常短暂。 2、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是1分钟以内。 3、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从1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1、感觉记忆,特点: (1)时间极短 (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信息原始,2、短时记忆,特点 (1)时间很短1分钟以内。 (2)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用组块作为单位测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体上是72个组块。 组块的大小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3)意识清晰,操作性强。 作用:承上启下、加工操作,3、长时记忆,特点: (1)容量无限 (2)保持时间长,四、记忆规律与教学,(一)记忆规律 1遗忘的进程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的

23、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保 持 的 百 分 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天数,2. 遗忘的原因:,(1)记忆痕迹的衰退 (2)其他刺激的干扰 (3)记忆线索提取失败 (4)知识的同化 (5)动机性遗忘,其他刺激的干扰:,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以下因素的制约: 性质 难度 学习时间的安排 学习巩固程度,3保持效果的影响因素,(1)保持效果与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2)保持效果与记忆材料的长度有关 。 (3)保持效果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 (4)保持效果与个体的学习程度有关 。

24、学习程度分为三级:低度学习、中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当过度学习程度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记忆效果最好。 (5)保持效果与记忆任务的长久性有关。,(二)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控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复习内容安排: 难易结合 不同性质材料穿插复习 同一种材料的中间部分多复习几遍,或者将完整的内容分成部分,增加开头和结尾的数量 复习时间安排: 早晚自习 分散复习,先密后疏,2选择适当的识记方法 综合识记,先整体识记,后部分识记。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及时复习 根据遗忘的发生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赶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进

25、行。 5多结合实践,如何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复习?,1、记忆的概念 2、学生记忆的特点: 识记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识记方法上意义记忆的成分越来越大; 识记内容上抽象材料的识记能力发展较快。 3、组织: (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控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2)选择适当的识记方法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及时复习 (5)多结合实践,思维,动物有思维吗? 动物的思维是低级的,与人类的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动物思维缺乏概括性 动物思维缺乏能动性 动物思维缺乏目的性 动物思维缺乏预见性,一、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基本特性: 概括

26、性和间接性。,(一)按个体思维发展水平分,1、直观行动思维(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思维),3、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二、思维的种类,(二)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E最高,如:,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如:,(三)根据创造性程度分,1、再造性思维也叫常规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 (1)流畅性 (2)灵活性(变通性) (3)独创性,三、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 问题解决的基本成分 问题: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 问题的基本成分: 1、初始状态 2、目标状态 3、操作

27、,(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创造动机强度的影响 2、知觉情境的影响 3、思维定势的影响 4、功能固着的影响 5、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 6、知识经验的影响 7、人格的影响,下一页,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呈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算法:依照正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利息的应用题时,在黑板上写着“银行储蓄月利率为R,现储蓄P元,为期T个月,问共得利息(I)多少元?” 解决问题,用公式I=PRT。,启

28、发法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经验,凭直觉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常用的启发法: (1)试误法 (2)手段-目的分析 (3)反推法 (4)爬山法,(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想象,一、概念 想象: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特点 1、以现实为依据 2、新 (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实现),三、作用,1、想象对现实有补充作用。,2、想象有超前现实的作

29、用。,3、想象有满足需要的作用。,想象对机体的生理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能改变人体外周神经的机能活动过程。,四、分类,(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包含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4、妄想: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障碍,是思维的内容发生的障碍,病人对妄想的内容坚信不疑。,情 绪一、情绪概述,(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1、主观体验 2、生理唤醒 3、外在行为,(二)情绪的功能,1、对环境具有适应功能 2、对其它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3、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协调功能 4、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二、情绪的表现

30、形式,(一)心境 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引起心境的原因 、心境对人的影响。 (二)激情 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通常由强烈的欲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 控制激情:转移注意力;“三思而后行”。 人的心态要平和 。 (三)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 。 积极和消极的应激。,三、情绪教育,1、了解自我 2、管理自我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识别他人的情绪是移情能力的体现。 5、处理人际关系 能够调控他人的情绪是把握人际关系技巧的核心 。,四、心理挫折,(一)挫折的涵义,心理挫折,需要受挫,应 激,压 力,心理冲突,丧 失,广

31、义挫折,心理冲突分类:,从形式分,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避冲突,心理冲突,(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1、生理条件 2、社会生活阅历 3、思想基础 4、个性特征 5、挫折准备 6、期望水平 7、目标距离,(三)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及对挫折的不良认知,1、大学生常见的挫折 (1)与适应不良有关的挫折 (2)与人际交往及个人发展有关的挫折 (3)学习挫折 (4)恋爱心理挫折 (5)与情感、与自我意识有关的挫折 (6)与家庭有关的挫折 (7)与就业有关的挫折,2、大学生对挫折的不良认知,(1)不该发生 (2)以偏概全 (3)夸大后果,(四)如何应对挫折,1、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2、正确认

32、识挫折,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3、正确归因,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 4、进行“挫折教育”,培养耐挫能力,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受挫时所采用的习惯性的、以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应付方式,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维护失去的自尊。 心理防御机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向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需要适时适度的运用。,压抑,坚持,攻击,反向,退行,逃避,补偿,文饰,幽默,升华,轻生,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坚持:加倍努力,持之以恒,达到目标。 如阿甘正传 (2)升华: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 “化悲痛为力量” 如屈原、司马迁、孙膑等,(3)补偿,病态的补偿,健康的补偿,(4)文饰

33、(合理化),我不能够,“我不喜欢”,非不为也,是不能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合理化的逻辑演绎公式:,甜柠檬心理,酸葡萄效应,(5)反向: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 如,此地无银三百两。 (6)逃避:受到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而逃避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去。 逃到另一现实中; 逃向幻想世界; 逃向疾病。,(7)压抑,例:请wu偷看,攻击,直接攻击,转向(寻找替罪羊、迁怒他人、迁怒自身),(8)退行:受挫时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行为。,(9)攻击:受挫以后为发泄愤怒情绪导致过激行为。,(10)轻生:受挫者受挫以后表现出的一种极为消极的行为反应。,首先,应正确认识挫折,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具

34、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挫折时不可避免的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 “幸福 ,就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幸福生活,就是有真正值得体验的烦恼与忧虑的生活。” 马斯洛 其次挫折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挫折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要辩证看待挫折两面性,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促使挫折向积极方面转化。,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归因理论,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 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成功与失败的归因:,要强调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能力: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35、 能力强而成功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能力弱而失败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努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努力而成功继续努力,争取再次成功 努力不够而失败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任务难度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任务难而失败怨天尤人,寄托于任务的减轻 任务容易而成功提醒自己认真学习,运气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而成功侥幸 运气坏而失败自认倒霉,人 格,一、人格概述(一)人格的定义,人格(心理学):个体行为的内部倾向。,人格构成:,人格,需要、动机、兴趣、 信念、世界观等,气质、性格、能力,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1、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2、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二)人格的特

36、征, 人格是稳定的,教育的影响和促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效果和发挥作用。 人格是可塑的,才有可能通过各种心理、 行为或教育的方法影响、促进个体发展。, 人格千差万别,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 人格有共同性,针对人格发展的规律,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指导对人的教育。,二、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四)人格的特质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个整体,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2、人格发展 性本能是人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1、人格结构,本我(生物我)无意识层面,遵循快乐原则;

37、自我(现实我)意识层面,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理想我)包含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原则。,返回,2、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7岁) (4)潜伏期(6、7岁12岁) (5)青春期(1220岁左右),返回,(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察学习)理论,人格可通过社会学习方式获得,也可通过社会学习改变。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观察示范者的行为,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奖励或者惩罚)而代替自己行为被强化,因而观察者也能学到示范者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榜样作用”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个体看到他

38、人行为获得成功或赞扬(失败或惩罚),会增加(或减少)产生同类行为的倾向。 替代惩罚仅仅阻碍新反应的操作,而没有阻碍他们对这一行为的习得。 实验二:榜样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实际行动比口头劝说更有力,即身教重于言传。,三、人格测量,(一)自陈法 (二)投射法,(一)自陈法,纸笔测验,用于被试自己作答。 三种形式:是非式、二择一式、等级式。 常用的自陈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 2、卡特尔人格特质量表 (16PF) 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二)投射法,投射法: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比较含糊的刺激情境,让其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现出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出受测者的人

39、格结构。 投射测验: 1、联想法。如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克墨迹测验。 2、构造法。如主题统觉测验。 3、完成法。如语句完成测验。 4、选排法。用图画、照片作为测验材料。 5、表露法。如画人测验。 主要的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四、气质,(一)概念 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 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 1、心理过程的强度 2、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 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三)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1、气质的体型说,2、气质的血型说,3、气质的体液说,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优势 体液,气质 类型,体液 性能,气质 特点,类似 季节,血液,多血质,热湿,温而润,春天,粘液,

40、寒湿,粘液质,冷酷无情,冬天,黄胆汁,热干,热而躁,夏天,胆汁质,黑胆汁,寒干,抑郁质,冷而躁,秋天,典型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三个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1)胆汁质“不可遏制型” :强、不平衡。 (2)多血质“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 (3)粘液质“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 (4)抑郁质“抑郁型” :弱。,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1、气质的作用,(1)气质是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2)气质特征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气质类型与人际关系有一定联系。 (4)气质影响活动的效率。,(四)

41、气质与实践,气质类型的行为特征与适宜的职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多血质特点: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善言辞、有同情心、思想灵活;但也容易变化无常、做事虎头蛇尾、不够踏实、浮夸、缺乏一贯性。 因材施教:发扬热情、活泼、机敏、灵活的品质,加强恒心和毅力的培养,行动不要轻率,三思而后行,防止产生自由散漫、见异思迁的不良品质。 胆汁质特点:精力旺盛,动作敏捷,热情直率,易于冲动,好与人论争,心境变化剧烈,难以自制。 因材施教:着重发扬开朗、豪放、进取的特点。注意控制感情,培养耐心,自控能力,要谦虚,多听他人意见,沉着冷静,防止产生任性、粗暴、高傲的不良品质。,

42、粘液质特点:动作迟缓,安静稳重,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情绪稳定,注意和兴趣持久但难以转移。 因材施教:着重发扬坚定、踏实、诚恳的优良品质,多参加运动,培养主动性,防止因循守旧的不良品质。 抑郁质特点:行动迟缓,思想敏锐,细心,情绪深刻等,但也可能形成多疑、孤僻、不合群、忧闷、怯懦等特点。 因材施教:着重发扬心细、机警、稳重的品质,加强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勇于面对挫折,提高自己的胆量,多参加活动,培养自信心,防止产生孤僻自卑的不良品质。,气质类型与人际关系,外向型气质的人,善于社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内向型气质的人不善于交往,适应性较弱。 气质类型相同的人容易有共同的语言,由于同质吸引作用,交

43、往可能协调,但也可能出现对立现象。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人际关系较为和谐。 婚恋、爱情的气质组合: 不利的组合相同气质的组合 有利和不利的组合相近气质的组合 最有利的组合不同气质的组合,2、气质的评价,(1)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只能使人格带上一定的色彩。 (2)每一种气质都有优缺点,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3)大多数人的气质为中间型或混合型。,下一页,五、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性格的定义,(一)性格概述,2、性格与气质,区别: (1)从起源上看, 气质是先天的,反映人的生物性;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 (2)从

44、可塑性看, 气质的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大 。 (3)从范围上看, 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 。 (4)从优劣上看, 气质无优劣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联系:,(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A、气质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B、气质会给性格染上个人的色彩。 C、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或转变的速度。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气质,使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3、性格结构,(1)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的特征。 (2)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的个体差异。也称为认知特征. (3)情绪特征指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

45、性、持久性和心境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 (4)意志特征指人在调节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二)性格的类型,1、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根据理智、情绪和意志在心理机能上哪一个占优势划分。 2、外向型和内向型 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划分。 3、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根据人们在时间的匆忙感、紧迫感和好胜心等特点划分。,(四)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生物因素 2、家庭教育因素 3、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同伴关系) 4、社会文化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性格,返回,教师不同的教育态度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 专制型的教师 民主型的教师 放任型的教师,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

46、的同伴交往一般存在四种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 。 受欢迎型(人缘儿) 被拒绝型(嫌弃儿) 被忽视型(孤立儿) 一般型(中间型),返回,能 力,(一)概念,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ability和capacity Ability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 capacity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 能力包含两层含义:1、实际能力 2、潜能 潜能可分为两种: (1)普通能力 (2)特殊能力,一、概述,(二)特征,1、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必备条件。 一方面: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

47、能力。 另一方面:从事某些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能力作为条件保证。 第三,人的活动是复杂的,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 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1. 区别: (1)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它们有各自的概念内涵。 (2)能力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不同步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知识有不同的形式: 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等。 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开车的知识等。 能力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东西,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技能是顺利完成

48、某种活动的行为方式。能力不是这些行为方式的本身,而是调节这些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化。,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多。 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其发展趋势呈抛物线形:人从出生到26岁是能力增长期,26-36岁达到发展的高峰,以后逐渐下降,60岁以后急剧下降。,2.联系 (1)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知识技能的掌握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3)能力不表现为知识技能的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动态上。 知识技能不能等同于能力,

49、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含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个人具有的潜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四)能力与智力的关系,智力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联系 智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智力的现实表现,智力必须以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2、区别 (1)活动范畴方面 : 智力认识活动范畴;能力实际活动范畴。 (2)内容结构不同: 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能力智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3)解决的问题不同: 智力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与知识相联系;

50、能力能与不能、会与不会,与技能相联系。 (4)主要影响因素不同: 智力先天因素;能力后天因素。,(五)能力、才能与天才,才能: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天才: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 。 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联系,又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又称为专门能力。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二、能力的种类,(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创造是模仿的突破。 模仿能力

51、是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与之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生产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新颖思想和事物的能力。,(三)认识能力、元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是获取和保存信息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活动的体验、评价和监控的能力。 操作能力是操纵、制作和运用的能力 。 社交能力是参加社会群体生活,与周围人相互交往的能力。,(四)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划分。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晶体能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人一生中一直在发展。 晶体能力依赖于流体

52、能力。,三、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结构类型差异,能力的结构类型差异是指能力中的各种成分的构成方式上的不同。 智力方面 思维方面 观察力方面 记忆类型差异:视觉型;听觉型;混合型;运动型。,(二)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表 智力的分布,1、智力的高度发展叫超常。 凡智商达到或超过130的儿童被称为天才儿童。 2、智商在70以下者为智能低常(智能不足)。 确定智力低常儿童的三个指标: (1)智商明显低下。智能低常可分为三个等级: 高级低能(轻度弱智),智商7050。 中级低能(中度弱智),智商5025。 低级低能(重度弱智),智商在25以下。 (2)社会

53、适应不良。 (3)问题发生在早年。发生在1岁至16岁或18岁以前。,(三)性别差异,研究说明: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四)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 “人才早熟” 2、中年成才 3、大器晚成,(一)遗传的作用,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研究血缘关系疏密不同的人在能力上的类似程度。 二是研究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关系。 三是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 。,四、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1、早期经验的作用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2、学校教育

54、的作用 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言语能力有明显提高。,(三)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 “科用累能”,即从事不同职业的活动就积累了不同的能力。,(四)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 高尔基认为:才能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对事业的热爱。,五、智力和能力的测量,(一)能力测量 能力测量一般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等。,1.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又叫智商测验。 智力测验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 一是鉴别学生的智力差异,供教育教学参考,以便于实行因材施教 二是预

55、测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常用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氏量表) 中国比奈测验 瑞文测验,2. 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用于测量被试的潜在成就或预测将来的作为水平,预测个体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 能力倾向测验包括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1)常用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 BEC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常用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音乐能力测验 文书能力倾向测验,3. 创造力测验,常用的创造力测验:南加尼福利亚大学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都是围绕测量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设计的。 其中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都适用。,需要与动机,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1、对象性 2、动力性 需要是个人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的发展性: (1)横向(种类) (2)纵向(水平) (3)手段(种类、水平) 需要的动力发展性是需要的根本特点。 3、社会性,(二)需要的特征,(三)需要的种类,1、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