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 班级 学号 姓名 _ 等第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科举制度;【教学热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考点链接】 古代的政治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时期发展情况具体措施战国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

2、度的理论基础。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科举举制的创立:隋朝(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

3、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举制的完善:唐朝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3科举制度的演化:宋朝时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举者”应举。4科举制度的僵化: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5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评价:积极影

4、响: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和社会进步。古代经济 一 、农业问题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西汉: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4)三

5、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5)唐朝: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6)北宋: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7)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8)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

6、作物传入我国。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影响因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3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

7、合的加强。对外交往的加强。二、 商业和城市(1) 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2) 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

8、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5.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为统

9、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6.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7.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 设西域都护府 C 加强监察制度 D 推行儒学教育8.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10、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唐朝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9.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10.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1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11、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12.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1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14.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白渠15.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

12、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B C D 16.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二、非选择题17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在中国最早建立皇帝制度的是谁?(2)为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3)隋朝为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而实行了什么制度?(4)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设立了哪些特务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