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WCDMA网管KPI优化指导书_第1页
中兴WCDMA网管KPI优化指导书_第2页
中兴WCDMA网管KPI优化指导书_第3页
中兴WCDMA网管KPI优化指导书_第4页
中兴WCDMA网管KPI优化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 术 文 件技术文件名称:WCDMA 网管KPI优化指导书技术文件编号:版 本:V1.10文件质量等级:共 页(包括封面)拟 制 审 核会 签 标准化 批 准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修改记录表号:0发布日期:2008/1/11编号更改人内容日期版本更改原因1秦剑寒2007-10-30V1.0创建2秦剑寒1、 新增网管最新的KPI定义和描述2、 新增3.1节网管KPI优化流程3、 补充3.4节掉话原因分析内容4、 “呼叫成功率”修改为“无线接通率”,新增无线接通率分析流程图5、 增加3.6节“其他指标”的具体描述6、 新增第4章RNC经常调整的配置参数7、 增加附件2007-12-20V1.1第

2、一次评审意见3秦剑寒1、 修改KPI流程3处包括描述2、 掉话流程中一处RAB改为RL3、小区选择/重选参数增加重选开关4、经常调整的参数增加默认参数值5、增加3.3.2节案例12007-12-28V1.1第二次评审意见目录1概述41.1编写目的41.2术语和缩写41.3参考资料42WCDMA网络关键性能指标43网管KPI优化93.1网管KPI优化流程93.2重点关注指标113.3无线接通率优化113.3.1接通率分析流程133.3.2案例1143.3.3案例2153.4掉话率优化183.4.1掉话分析流程183.4.2案例203.5切换成功率优化233.6其他指标233.6.1话务量与掉话率

3、233.6.2RTWP243.6.3码资源利用率244RNC经常调整的配置参数244.1功率配比参数254.2随机接入参数254.3小区选择/重选参数254.4软切换参数264.5异系统间切换参数264.6负荷控制参数275图形化显示技巧276附件29WCDMA 网管KPI优化指导书1 概述1.1 编写目的随着商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采用路测优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以后更多的情况是首先通过后台网管的海量数据统计和分析,初步找出异常指标,继而确定是RNC级的问题还是个别小区问题,再结合具体的优化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是对后台网管数据分析过程的总结。1.2 术语和缩写本文无术语、缩写。1

4、.3 参考资料利比亚商用局日常报表统计 现网数据中兴通讯WCDMA无线网络优化案例(V2.0) 网规网优部利比亚WCDMA商用局维护总结 用服部WCDMA参数模板 网优开发部ZXWR RNC前后台接口说明书 网管部2 WCDMA网络关键性能指标KPI通常分为路测部分和后台部分,本文中专门讨论后台部分的指标。后台网管统计可分为RNC级统计和Cell级统计,针对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统计范围和粒度。下面介绍一些关键指标。表格 1 后台网管KPI介绍指标大类中文英文公式描述对象类型呼叫建立特性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RRC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Service)

5、SUM(Cell数据.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所有业务相关的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RRC连接请求次数.所有业务相关的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小区RAB建立成功率Cell RAB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SUM(Cell数据.分组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电路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分组域RAB指配请求建立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电路域RAB指配请求建立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无线接通率Radio Acce

6、ss Success Rate SUM(Cell数据.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所有业务相关的子测量项)/SUM(Cell数据.RRC连接请求次数.所有业务相关的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分组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电路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分组域RAB指配请求建立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电路域RAB指配请求建立的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呼叫阻塞率Call Blocking RateCell数据.接纳拒绝的业务数.业务建立流程子测量项

7、/ Cell数据.请求接纳的业务数.业务建立流程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呼叫保持特性小区无线电路域掉话率Cell CS Call Drop Rate(SUM(Cell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总共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RNC无线电路域掉话率RNC CS Call Drop Rate(SUM(RNC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

8、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总共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类型小区无线分组域掉线率Cell PS Call Drop Rate(SUM(Cell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总共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RNC无线分组域掉线率RNC PS Call Drop Rate(SUM(RNC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9、+ SUM(RNC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总共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类型小区无线掉话率Cell Drop Rate(SUM(Cell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总

10、共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总共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RNC无线掉话率RNC Drop Rate(SUM(RNC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RAB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RNC数据.总共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R

11、NC数据.总共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类型移动性特性小区软切换成功率Handover Success Rate(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增加尝试次数 + 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删除尝试次数 - SUM(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增加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删除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增加尝试次数 + Cell数据.软切换(含更软切换)无线链路删除尝试次数)Rnc小区类型RNC软切换成功率RNC Success Rate

12、of SHO(RNC数据.软切换请求次数 - SUM(RNC数据.软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软切换请求次数RNC类型RNC内同频硬切换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ra 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RNC数据.RNC内同频硬切换请求次数- SUM(RNC数据. RNC内同频硬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RNC内同频硬切换请求次数RNC类型RNC间同频硬切换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er RNC Intra Frequency Outgoing Hard Handover(RNC数据.

13、跨IUR接口RNC间同频硬切换请求次数 - SUM(RNC数据. 跨IUR接口RNC间同频硬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跨IUR接口RNC间同频硬切换请求次数RNC类型RNC内小区异频硬切换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ra RNC Inter Frequency Hard Handover(RNC数据.RNC内异频硬切换请求次数- SUM(RNC数据. RNC内异频硬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RNC内异频硬切换请求次数RNC类型RNC间异频硬切换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er RNC Inter Frequency Out

14、going Hard Handover(RNC数据. 跨IUR接口RNC间异频硬切换请求次数 - SUM(RNC数据. 跨IUR接口RNC间异频硬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跨IUR接口RNC间异频硬切换请求次数RNC类型RNC间小区异频硬切换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er RNC Inter Frequency Outgoing Hard Handover(Cell数据. 通过Iur接口的RNC间异频硬切换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通过Iur接口的RNC间异频硬切换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 通过Iur接口的RNC间异频硬切换请

15、求次数Rnc小区类型小区系统间电路域切换出成功率(WCDMA-GSM)Cell Inter-RAT CS Outgo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WCDMA-GSM)(Cell数据.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RNC系统间电路域切换出成功率(WCDMA-GSM)RNC Inter-RAT CS Outgo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WCDMA-GSM)(RNC数据.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 - SUM(RNC数据.

16、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电路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RNC类型小区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成功率(WCDMA-GPRS)Cell Inter-RAT PS Outgo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WCDMA-GPRS)(Cell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RNC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出成功率(WCDMA-GPRS)RNC Inter-RAT PS Outgo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WC

17、DMA-GPRS)(RNC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 - SUM(RNC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RNC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RNC类型小区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入成功率(GPRS-WCDMA)Cell Inter-RAT PS Incom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GPRS-WCDMA)Cell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入RNC成功次数 / Cell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入RNC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RNC系统间分组域切换入成功率(GPRS-WCDMA)RNC Inter-RAT PS Incoming Handover Su

18、ccess Rate(GPRS-WCDMA)RNC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入RNC成功次数 / RNC数据. 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入RNC请求次数RNC类型系统资源特性处理器的平均负荷Mean Value of CPU Occupancy RateCPU均值CPU类型小区平均码资源可用率Code Resouce Mean Utilizable Rate in CellCell数据.码资源可用率总和 / Cell数据.码资源可用率统计次数Rnc小区类型寻呼拥塞率Congestion Paging RateCell数据. 寻呼类型1的拥塞次数 / Cell数据. 寻呼类型1的全部寻呼次数Rnc小区类型

19、小区电路域话务量Cell Traffic Volume, CS DomainSUM(Cell数据. 电路域话务量.所有子测量项)/ 统计周期时长(秒)Rnc小区类型RNC电路域话务量RNC Traffic Volume, CS DomainSUM(RNC数据. 电路域话务量.所有子测量项)/ 统计周期时长(秒)RNC类型小区上行分组域流量Cell Uplink Traffic Volume, PS DomainSUM(Cell数据. 分组域数据业务上行流量.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RNC上行分组域流量RNC Uplink Traffic Volume, PS DomainSUM(RNC数据

20、. 分组域数据业务上行流量.所有子测量项)RNC类型小区下行分组域流量Cell Downlink Traffic Volume, PS DomainSUM(Cell数据. 分组域数据业务下行流量.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RNC下行分组域流量RNC Downlink Traffic Volume, PS DomainSUM(RNC数据. 分组域数据业务下行流量.所有子测量项)RNC类型小区的载频接收功率最大值Max Cell Freq RTWPCell数据.小区载频最大接收功率Rnc小区类型小区的载频接收功率平均值Average Cell Freq RTWP(Cell数据. 小区载频接收功率

21、总和 / Cell数据. 接收功率上报次数)/10-112Rnc小区类型小区的载频发射功率最大值Max Cell Freq TcpCell数据. 小区载频最大发射功率Rnc小区类型小区的载频发射功率平均值Average Cell Freq TcpCell数据. 小区载频发射功率总和 / Cell数据. 发射功率上报次数Rnc小区类型H指标HS-DSCH同频服务小区改变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ra Frequency HS-DSCH Serving Cell Change(Cell数据. HS-DSCH同频服务小区改变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HS-DSCH同频服

22、务小区改变失败次数. 所有子测量项) / Cell数据. HS-DSCH同频服务小区改变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HS-DSCH异频服务小区改变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Inter Frequency HS-DSCH Serving Cell Change(Cell数据. HS-DSCH异频服务小区改变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HS-DSCH异频服务小区改变失败次数. 所有子测量项) / Cell数据. HS-DSCH异频服务小区改变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HS-DSCH切换到2G成功率Success Rate of Handover from HS-DSCH to 2G(C

23、ell数据. HS-DSCH切换到2G请求次数 - SUM(Cell数据. HS-DSCH切换到2G失败次数. 所有子测量项) / Cell数据. HS-DSCH切换到2G请求次数Rnc小区类型HSDPA码资源平均占用率Average HSDPA Code Resouce Used Rate(Cell数据. 小区HS-PDSCH码节点统计总和 / Cell数据. 小区HS-PDSCH码节点统计次数 / 16 + Cell数据. 小区HS-SCCH码节点统计总和 / Cell数据. 小区HS-SCCH码节点统计次数 / 128)Rnc小区类型HSDPA码资源最大占用率Maximum HSDPA

24、Code Resouce Used RateCell数据. 小区HSDPA码资源最大占用率 / 256Rnc小区类型HSDPA码资源最小占用率Minimum HSDPA Code Resouce Used RateCell数据. 小区HSDPA码资源最小占用率 / 256Rnc小区类型小区HSDPA载频发射功率平均利用率Average 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载频发射功率利用率总和 / Cell数据. 发射功率上报次数 - 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发射功率利用率的统计总和 / 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发射功率利用率的统计次数Rnc小区类型小区nonHSDP

25、A载频发射功率平均利用率Average non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发射功率利用率的统计总和 / 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发射功率利用率的统计次数Rnc小区类型小区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大利用率Maximum 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HSDPA载频发射功率的最大利用率Rnc小区类型小区non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大利用率Maximum non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大利用率Rnc小区类型小区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小利用率Minimum 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HSDPA载频

26、发射功率最小利用率Rnc小区类型小区non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小利用率Minimum nonHSDPA TCPCell数据. 小区nonHSDPA载频发射功率最小利用率Rnc小区类型HSDPA分组域业务接通率HSDPA PS Access Success RateSUM(Cell数据. HSDPA分组域业务建立成功数目.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 HSDPA分组域业务建立请求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HSDPA信道建立成功率HSDPA Establish Channel Success Rate(Cell数据. HSDPA MAC-d建立尝试次数 - SUM(Cell

27、数据. HSDPA MAC-d建立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 HSDPA MAC-d建立尝试次数 * Cell数据. HSDPA RB建立尝试次数- SUM(Cell数据. HSDPA RB建立失败次数.所有子测量项)/ Cell数据. HSDPA RB建立尝试次数Rnc小区类型HSDPA分组域掉话率HSDPA PS Drop Rate(SUM(Cell数据. RAB释放请求释放的HSDPA分组域业务数目. 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 Iu连接释放请求释放的HSDPA分组域业务数目.所有掉话对应原因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 总共释放的HSD

28、PA分组域RAB数目.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小区HSDPA数据重传率HSDPA Downlink Retransmit Rate(SUM(Cell数据. 小区HSDPA业务下行RLC层总数据流量.除C类业务外所有子测量项) - SUM( Cell数据. 小区HSDPA业务下行RLC层确认数据流量.除C类业务外所有子测量项)/ SUM(Cell数据. 小区HSDPA业务下行RLC层确认数据流量.除C类业务外所有子测量项)Rnc小区类型3 网管KPI优化3.1 网管KPI优化流程网管KPI优化是通过对OMC统计数据的分析来定位异常KPI的过程。异常KPI是指日常网络运行监控中网络质量报告输出

29、的KPI不满足项,如接入成功率、掉话率、异系统切换成功率等。不同的KPI的分析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是存在共性的,其分析思路是:从面到点进行问题定位和分析,即从RNC级性能到小区级(Cell)性能,结合KPI之间的横向分析,及从KPI到相关PI的纵向分析。从RNC入手,可以了解整个WCDMA网络的整体性能。如果RNC级的指标有异常,则要分别对每个小区的指标进行分析,确认指标异常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需要从覆盖、容量、干扰、传输、设备软硬件、无线参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是个别小区异常,应从相应的小区性能统计项进行详细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查看百分比类相对性指标时,还需要同

30、时查看指标中的绝对次数,因为百分比指标有时会掩盖部分小区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是百分比指标差,但采样点少,不具备统计意义;二是失败次数(分子)多,但由于总体样本点(分母)更多,其百分比指标会很好,容易掩盖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在网管KPI优化过程中,纯粹的OMC统计数据可能还不够,这时就需要多元化的数据作为分析的输入,如设备告警/设备日志数据、小区跟踪数据。如果仍然无法定位问题,则进行相关小区的DT/CQT专项测试,结合UE侧数据进行分析,直至问题的定位和解决。下面是网管KPI优化流程:图表 1 网管KPI优化流程图说明:后台统计指标有RNC级的不合格指标时,明确是否突发性、可自愈性的异常。

31、这类异常包括大风、大雨、冰雹等气候变化,假日、集会、体育比赛等用户集散变化,传输瞬断现象,电源故障等,通常持续时间不长,但是对统计指标可能有很大影响,需记录具体原因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若不是突发、可自愈的指标异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查设备告警信息,排除可能的设备告警,这点很重要。若设备无告警或告警消除后指标没有恢复正常,进行下一步;将统计指标和话务量联合起来进行过滤,列出所有指标不满足的小区,并进行地理化显示;收集网络当前的传输配置表、软硬件版本和无线参数配置信息,分析筛选出的异常小区是否存在某些共性,如有则针对其共性进行专题分析。CN/RNC侧重点检查近期有无版本升级、CPU负荷、链路资源

32、占用情况等;传输侧检查是否有传输节点中断、传输误码率过高等;检查硬件更新情况;检查无线侧网元有无软件升级;查看小区上行接收功率指标,看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检查异常小区的几个最常调整的无线参数,参数详见第四章;查看异常小区统计指标恶化发生的时间段,查找有无规律;其他暂没有列出的共性情况;若异常小区没有找到共性,或优化后仍有不满足指标的小区,则进行单小区的异常指标分析。主要关注无线接通率、掉话率、软切换成功率、2/3G互操作指标、PS业务速率等几方面,下面章节有详细叙述;上面所有步骤走完,若仍然有小区异常,并且确认是设备Bug或是系统实现问题,需要及时向研发部门和相关领导反馈。3.2 重点关注指标后

33、台指标主要包括 无线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含系统间)。重点关注的指标列举如下:表格 2 重点关注的指标RRC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Cell RAB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 CS domainCell RAB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 PS domainCell RAB Establishment Success RateRadio Access Success RateCall Drop Rate - VoiceCell PS Call Drop RateCell Success Rate of

34、 SHOCell Inter-RAT CS Outgo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WCDMA-GSM)由于无线接通率和掉话率是用户感受度较高的指标,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而上表中显示的几个指标都与此关系密切。3.3 无线接通率优化看一个小区级无线接通率的报表表格 3 小区级无线接通率统计Collect TimeCell IdCall Setup Success TimesTotal Call Setup Request TimesCall Setup Success RateCell Traffic Volume, CS Domain(Erl)2007-06-30 13:0

35、0141421.641820.51%0.09582007-06-30 22:00141433.95051920.79%0.18862007-06-30 11:00141421.2727621.21%0.03862007-06-30 18:00141433.24321521.62%0.13832007-06-30 18:00141422.17391021.74%0.1052007-06-30 18:001414112.72125821.93%0.52062007-06-30 17:00141421.7561821.95%0.09062007-06-30 13:00141437.11853122.

36、96%0.35362007-06-30 09:00141415.46532323.76%0.38892007-06-30 10:001414110.754126.22%0.64312007-06-30 09:00141422.4545927.27%0.16672007-06-30 16:00141421.6667533.33%0.04892007-06-30 10:00141422.45735.00%0.15862007-06-30 15:00141421.125337.50%0.04032007-06-30 01:00101730.5150.00%0.03392007-06-30 08:00

37、141424.7647952.94%0.10722007-06-30 03:001414310.76922053.85%0.15192007-06-30 07:00141422.2222455.56%0.0592上表显示的是筛选后的结果,可以看出414号站点的三个扇区无线接通率都很低,这就直接指出需要优化的对象。当然,应该有足够多的样本点统计结果才可信,上表只是举个例子,以帮助对分析过程的理解。注:Call Setup Success Times 应该是整数,由于网管处理问题显示了小数。无线接通率 = RRC连接成功率 RAB指派成功率 无线接通率的计算公式表明,后台统计可以从 RRC连接成功

38、率 和 RAB指派成功率 两个方面考量。RRC连接成功率 = 各小区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 各小区RRC连接请求次数 100注:业务相关(RRC连接)。RAB指派成功率 = 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 / 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 100%RAB指派建立成功率是按照业务划分的3.3.1 接通率分析流程图表 2 无线接通率问题分析流程图影响无线接通率的原因分析:覆盖弱区发起接入使得信令流程无法完成导致接入失败;接入时被叫手机发起位置更新使得寻呼不到手机导致接入失败;小区重选不及时使得UE未在最优小区发起接入导致接入失败;随机接入参数(前导功率、小区搜索窗长度等)设置不当使得RRC建立不成功导致接入

39、失败;LAC区交界处发起接入,由于小区更新导致的接入失败;RAB建立失败导致的接入失败,分析如下:首先看一下CS域的主叫流程图表 3 CS域主叫信令流程注意呼叫流程中第1422步,是RAB指派建立过程。其中主要有两个制约,一是RB建立,这是对UE的参数配置过程,一般不会发生问题;二是无线链路重配过程,主要完成对NodeB链路参数配置,相对容易发生失败。常见的失败原因有:无线链路重配准备失败(当NodeB的资源出现问题,如发生实例吊死);无线链路重配取消(当RNC内部资源或流程出现问题)。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RAB失败,即小区负荷较高时RNC通过接纳控制发出的拒绝指令。3.3.2 案例1问题归属C

40、N侧HLR负荷过高导致的接入失败问题描述利比亚商用局,07.12.19出现指标突然变差现象,具体表现是:KPI报表统计 RNC1、 RNC10掉话率从0.5%突然升到1.4%,RNC2从1.1%升到2%左右,其它指标RTWP、无线接通率等正常。主要参数无线接通率,无线掉话率排查流程从用户感觉看,无线接通率很低,其中所测试的站点TRI103W和TRI424W大概呼叫10次仅成功3次.但KPI报表显示无线接通率正常,在99%以上;通过QXDM及后台跟踪抓取信令,呼叫失败发生在RRC建立完成后,RAB指派发生前,由CN下发了直传消息(disconnect),解析为Cause Value =38( N

41、etwork out of order ),呼叫建立不成功。由于12月19日起的5天时间是当地宰牲节(类似中国的春节),期间持续话务高峰,后台统计结果是无线接通率正常、掉话率高,但实际网络拨打测试表明是无线接通率很差、掉话情况正常。因此考虑两点可能的异常:一是后台的统计计数器(或公式)存在问题;二是无线侧没有问题,CN侧可能有故障。详细分析如下:呼叫失败发生在RRC建立后,RAB指派前,RRC建立成功率是正常的,同时未发生RAB指派,RAB指派成功率也是正常的,目前的无线接通率计算公式为无线接通率=RRC建立成功率*RAB指派成功率故KPI报表显示的无线接通率是正常的。同时,掉话统计将Iu_r

42、eleaseComMsg消息计入掉话,因此掉话率指标较差,但由于这时呼叫都没有建立(RAB指派之前由CN下发了直传消息(disconnect)),掉话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造成这种”掉话”的假相原因,是计数器不够完善, 现在的统计只是单纯看掉话信令,如Iu_ReleaseComMsg,缺少了呼叫不成功时对此信令的过滤。因此判断:无线掉话率攀高是虚假现象的错误统计。CN侧仔细检查后发现,HLR负荷过高,可能是导致网络异常的主要原因。解决手段:CN侧增加E1链路。优化效果:之后连续几天统计表明所有指标恢复正常。3.3.3 案例2问题归属小区交叠边缘无线接通率较低问题描述在S市进行的无线接通率测试中,

43、发现桃林路和南海大道转弯处失败了十次。这个转弯是356和324小区的更软切换区。主要参数天线方向角排查流程Scanner测出的最强扰码Ec分布图:图表 4 桃林路和南海大道转弯处最强小区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324小区与356小区之间的切换区太小,长度仅有约10米。此案例发生时我公司的系统不支持信令切换,仅在RB指派完成后手机才能开始切换。而从手机开始呼叫到RB指派完成的这几秒时间里,手机会一直保持在原小区里。以测试为例,即使测试车只保持3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5秒内会行驶超过40米的距离。在大部分情况下,最强小区信号在40米距离内即使变差也仍然可以支持手机完成各种业务。但是在拐角的特殊情况下

44、,最强小区信号会迅速变差,见下图。这样手机如果在切换区附近开始呼叫,5秒时间一直保持在356小区上,接收信号在拐角迅速恶化,这样呼叫就会在RB建立完成前因为信号质量过差而失败。在这种情况下,356小区信号变化过快导致切换区过小就是影响无线接通率的关键问题。提高356小区在切换区的信号强度从而延长切换区应该可以使得呼叫在此区域平稳进行走完呼叫信令流程。图表 5 切换区信号变化趋势从上图可以看出,356信号的覆盖特点表现为在切换区有急速的陡降出现,导致重选在356小区的呼叫流程信号质量变差,流程走不完,呼叫失败,多表现为基站收不到“radiobearer setup complete”。解决手段:

45、调整356小区天线方位角减小10度以改善356在切换区的信号强度。图表 6 调整后最强小区示意图可以看出,调整天线后,356与324小区之间的切换区变长了。图表 7 调整后切换区信号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356小区在切换区的信号衰减明显变缓,使得重选在356小区的呼叫信令能够完成。优化效果:实际呼叫测试在该切换区的移动无线接通率为100(连续发起呼叫超过20次)。在目前系统已经支持信令切换的情况下,良好的覆盖仍然是提高网络指标的保证。3.4 掉话率优化3.4.1 掉话分析流程下面是掉话率的后台网管分析流程:图表 8 掉话率后台网管分析流程图1、分析RNC的掉话率指标主要从整个RNC的整体掉话率

46、指标上判断掉话率指标是否正常。2、分析小区的掉话率指标对于小区的掉话率指标,主要需要分析小区“AMR掉话率”、“VP掉话率”、“PS掉话率”、“硬切换掉话率”、“系统间切换掉话率”,对所有小区分别用以上的指标进行排序,选择指标特别差的小区或者最差的一些小区,进一步分析掉话原因。3、检查小区是否异常检查小区告警,排除小区异常方面的原因。4、分析掉话原因如果失败信令是UciuError和RL失败,并且原因是RLC Unrecover错的话(指示RB1RB4错或者RB5above错,从而区分信令RB或者业务RB),可能是覆盖导致的掉话问题;分析该小区相关的切换指标(分析小区的切入成功率和切出成功率)

47、,确认是否由于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通过分析小区总带宽接收功率相关指标,分析在掉话率高的时段,是否相应的上行干扰指标也很高,进一步确认上行干扰导致的掉话问题。下表是一些掉话类型的统计:表格 4 掉话类型不完全统计Number of intra-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 failure,Physical Channel FailureNumber of intra-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 failure,Incompatible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Number of intr

48、a-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 failure,Compress Mode ErrorNumber of intra-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 failure,No ReplyNumber of intra-RNC intra frequency hard handover failure,Other Failure333445、通过路测重现问题当通过后台网管数据分析无法进一步解决掉话问题的时候,需要针对小区进行路测,跟踪手机侧和RNC的信令流程进行分析。3.4.2 案例看一个实际的故障处理举例:故障现象描述利比

49、亚商用局,2007年7月21日,RNC10的KPI指标突然恶化,CS掉话率由平时的0.5%左右突然上升到1.07%,通过KPI分析,发现主要是TRI208W,TRI174W,TRI073W,TRI144W,TRI426W几个站点导致掉话率攀高,这几个站点掉话率最高分别达到38.81%,19.46%等等,总呼叫次数也很多,而其他站点掉话率相对明显低于这几个站点。表格 5 案例掉话统计故障排查NodeB研发人员利用BP Trace分别跟踪上述几个站点的FP窗口,发现上述几个站点出现大量的DILATE,所以现场怀疑传输异常导致了大量FP帧落在窗口外,导致大量FP帧丢包。现场选取掉话率最高的TRI20

50、8W站点,在E1传输线缆上用误码测试仪器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误码率很低,属正常范围。从OMC的告警上来看,以上5个站点,21日没有同时出现传输类告警记录,小区也没有删建过。5个站点分别属于4个不同的传输环,环上还有很多其他站点,这些站点没有掉话率飙升现象, 假设是某些OMC无法检测到的传输问题,那么所有站点的3个小区掉话率都应该很高(或者差距不大),最典型的是TRI073W站点,第1个小区的话务量明显高于第2个小区,但是全天只有1次掉话,这显然不是传输问题引起。表格 6 73号站点掉话分析由于站点刚刚进行了版本升级,现场将故障排查重点转移到NodeB本身上来,现场将TRI208W站点的版本回退

51、,故障依旧。升级了61个站点,只有几个站点出了问题,也不具有共性,版本问题的怀疑被排除了。那能否是单板的问题呢,RNC10下下88个站点,其中用BPHX的是24个站点,其中掉话率top10中,全部是用BPHX的,掉话率top25中,有22个来自BPHX的小区。BPHX是新类型的单板,以前没有规模商用过,怀疑其性能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利用各种排查手段,始终找不到切实的证据,故障排查一度陷入停滞。柳暗花明大面积的掉话率飙升,涉及的异常站点有十多个,而这些站点中一定有共同的特征,现场的排场工作转向寻找任何可能的共同特征上来,首先,如下图,黄色区域是掉话top12,可见是一个连续的区域,查看了配置数据,

52、这些站点配置在不同的IMA板上,不同的DTB(数字中继板)接入RNC,没有明显的共同特征。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家,就是利用NodeB分析工具得到了传输误码过大的结论,同用误码仪测量的传输无误码的结论相矛盾,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现场首先寻找这些掉话率高的站点的主次关系,将12个站点36个小区的历史KPI进行横向对比,每个站的3个小区掉话率都明显升高的,我们认为是传输问题引起的,这样分析后,发现TRI208W,TRI144W和TRI180W的全部小区掉话率明显飙升,对其进行标注发现恰好位于中心区域。图表 9 KPI结合站点分布的分析解决故障继续寻找这3个站点共同的特征,根据数据规划,这

53、3个站点是同一个DB44接入RNC的,重新插了一下DB44,问题立刻得到了解决。表格 7 站点与传输对应关系表总结这是一个典型的由后台网管指标发现系统故障并成功解决的案例。整个故障排查阶段都紧紧围绕后台网管指标进行分析和摸索,终于透过现象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同时也是网优、用服和研发的一次完美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现场发生掉话以及解决的情况很多,通常都包含在前面掉话处理的流程图中了。由于掉话对用户的网络体验非常明显,掉话率的升高会招致用户很不好的网络评价,同时又因为导致掉话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因此关注掉话率、降低掉话率是现场工作的一个重点,需要认真对待,仔细把握。3.5 切换成功率优化目前的OMC-R支持对小区切换成功率的统计。表格 8 小区级软切换成功率统计Cell IdNumber of soft handover successNumber of soft handover attemptCell Success Rate of SHO120925450547999.47%1276170470799.58%109239425946399.6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