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1页
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2页
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3页
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4页
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绍兴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年一旦离开童话和教室,面对实际的社会挑衅与竞争敌意,在经历了惊愕、迷惘与进退失据后,便开始了适应世侩(kui)秩序、遵守集体契(q)约的人生实习。B .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查地理,精骛(w)八极,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埃中擢(zhu)拔为万物之灵。C . 中国人对修仙,曾抱着热烈的科学精神去试验,坚决的殉道精神去追求,前者仆(p)而后

2、者继,唐以后这风气衰歇了些,但神仙思想仍盘踞于一般人的潜(qin)意识中。D .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肖像描摩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嬗(shn)变为诗,谜样的微笑,引发无数后世诗人的心魂震荡,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mn)灭的。2. (2分)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恓(x)惶冠冕汗涔涔前合后偃(yn)B . 罪愆(qin) 蟊贼幺蛾子残羹冷灸C . 孱(chn)头壅塞吓马威盖棺定论D . 籀(li)文通牒急救章恰如其分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刚从世锦赛载誉归来的羽坛名将林丹,即使着便装上街,也同样是精神抖擞

3、,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而视 , 暗暗喝彩。B . 李厂长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进言献策,工厂的效益得到很大提高。C . 如何千方百计地调动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并指导他们真正读有所得,确实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目前的当务之急。D . 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的。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近日在全国公映,该片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B .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C . 在欧

4、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的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D . 中外经典名著阅读可以让中学生接受高品位文化濡染,进而更高层次地形成学生个体的人文素养,构建学生个体的精神大厦。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混营化是指传媒集团化兼有序列化、一体化特性。_。_,_,_,_,_,这是现代传媒集团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型传媒集团由于其庞大的集团规模,不可能采用单一的运营模式为了节省资源,谋求更大的经营效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序列化和一体化的混营方式项目既横向发展,也纵向发展尤其是资产遍布全球

5、的媒介集团,旗下的集团和公司数不胜数,每个都需采用合适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把相关的行业和资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灵活经营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大型传媒集团的塑就当中A . B . C . D .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作文运思有如抽丝,在一团乱丝中拣取一个丝头,把它从错杂纠纷的关系中抽出,有时一抽即出,_,没有耐心就会使紊乱的更加紊乱。运思又如射箭,目前悬有鹄的。箭朝着鹄的发,有时一发即中,也有因为瞄准不正确,用力不适中,_,习射者须不惜努力尝试,多发总有一中。这譬喻不但

6、说明思路有畅通和艰涩的分别,还可说明一个意思的涌现,_。普通所谓“灵感”,虽然源于潜意识的酝酿,多少也含有机会的成分。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 (6分) (2017高三上清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君子”一词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常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言行等含义直接相关。而事实上,“君子”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具备道德素养的要求。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说文释“君”为“尊”,意味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子”是先秦对男性的称呼。因此,“君子”原指地位尊贵的男子。甲骨文中未见关于“君子”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尚书中首次提到“君子

7、”,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易经中“君子”一词共出现20处,皆用来指称奴隶主。“君子”的使用频率在诗经里明显增多,共183例,除了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外,主要用以指代奴隶主贵族。然而,因为“君子”往往指身居高位者,所以常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相联系,例如尚书无逸要求君子“无逸”,不能贪图安逸。诗经淇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当然,这种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所以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尚未发展出系统的道德内涵。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

8、。当然,仍有部分“君子”的使用沿袭了先前的用法,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例如道德经26章“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两处提到“君子”,应指在军队中担任一定职位的官员。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庄子中有36处对“君子”的论述,其中与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的只有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句。墨家典籍墨子中“君子”共出现115处,仅四分之一的“君子”具有社会地位内涵。儒家代表作论语中,仅10余处含有“君子”的论述明确用以指代社会地位。如前所述,尽管“君子”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会地位,但这一用法已逐渐为道德内涵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家学说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一致

9、,其构建的“君子”形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相较于论语,墨子里“君子”的道德标准更近似于零散的“点”的要求,包含行义、兼爱、无斗等多个方面。庄子认为儒家学说中对“君子”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即使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也“非吾所谓臧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在宥一文里描述了庄子对“君子”的设想:“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希望君子能够不显露才华与智慧,行事合乎天理,对待外物如同烟尘一般自由自在。整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主要用以指称男子的身份地位,而具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承担相应的社会

10、职责,因此人们对其道德品质会有所要求。这种地位和品行之间松散的联系,在诸子著述中逐步变得紧密。尽管不同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正是因为诸子学说的关注、讨论与阐释,“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才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选自2017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说文的观点,“君子”一词的本义是指地位尊贵的男子。B . 西周时期,“君子”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所以又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相联系。C .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D . 儒家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

11、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诗经尚书说文以及诸子学说为佐证论述了“君子”一词从指称身份地位到具备道德内涵的过程。B . “君子”一词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由松散、不固定到逐步变得紧密的过程。C . 尚书中有对君子“无逸”的要求,诗经中也曾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可见,“君子”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D . 按照庄子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即使是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的人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一词并非一出现就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因此

12、诗经中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也就不足为奇了。B . “君子”一词从最初指称身份地位到最终确立起了一定的道德内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C .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的身份地位内涵并未完全消解,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语中部分“君子”的使用仍沿袭了先前的用法即是例证。D .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并未妨碍“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8. (20分) (2017高一下铜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山城施蛰存如果你相信昆明是一个山城,那么拿我现在所小住着的地方比较起来,她就有

13、点不配这个称了。昆明的确是一个建筑在山国中的城市,但是我们如果要想像一个山城,那么像目下的昆明样地不缺少一切近代物质设备的城市是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我愿意把山城这个名词用之于良,用之于路南,甚至用之于大理,但决不是昆明。我现在所住着的是一个离昆明一百余公里的小城。说她是一个小城,这是一个外省人的口吻她实在并不比我所曾到过的宜良、路南这些县城更小。她有邮政局和电报局,她能够供给你法国的脂粉,甚至德国制的注射剂。然而不管一切,她还是我所旅行过的许多县城中最配称之为山城地方。这是因为她还保留了一个山城所该有的特殊气息。我在这里已经算是住下来了。早晨,我定首先看见妇女们在门口操作,或是扛了农具出城去

14、。当那些幸福的男子起床来,端一个矮凳坐在门口,吃茶、晒太阳的时候,一定是快要到正午了。正午,城里的街上是寂静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外汽车站旁边的几家茶馆或小食铺里,等侯来往的车看热闹。无所事事的日子虽然好像很悠长,但终于到了黄昏,于是你可以听见牧人在吹起哨子赶着牛羊进城了;驻屯营里吹起生疏的喇叭,召集士兵归队了;打柴的老妇人伛偻的背上负着一捆柏枝或松毛从小巷里穿出来了一排荒凉的雉堞渐渐没入黑暗的夜色中,于是这小城中惟一西街上是透露着光亮的地方,因为一切的店铺都在西街上,别的铺子虽然都早已关了门,而茶馆宵夜铺却正当热闹的时刻,何况茶馆及宵夜铺又占了所有的商铺的半数以上。但是,它们虽则卖夜市,才过十

15、点钟,所有的光亮便已全部熄灭掉。现在是狗的城市了。它们逐着,叫嗥着,在绝对的黑暗中,使一个不习惯早睡的旅客,在枕上会仿佛感到土匪来攻城的征兆。赶街子是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这里的人从来不作每天的计划。“一日之在于晨”,这句古谚于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对于他们,每一个月并没有三十天,而是只有六天,因为他们每五天赶一次街子。一切的事情都得在街子天做。买鱼肉鸡蛋蔬菜米粮,均须到街子天,错过了这个街子天,就得等下一个街子,于是五天就很容易地过去了。医生什么人,也是赶街子的。人倘若生了什么病,五天之内没有变化是幸福的。医生给你诊了脉,给你留下五天服食的药,你就等到下一个街子天再请教他。警察也是

16、赶街子的,当警察不够维持秩序时,不得不让过去被裁的警察来临时服务一下。这就是赶街子的警察,谁知道他们在非街子天做些什么事呢。人们永远很迟缓,永远很闲懒,永远没有时间的观念。很少人家有一个钟或表。既然今天或明天都没有什么关系,上午与下午更有什么分别呢?你说,这不是赶惯了街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吗?我不喜欢,并且也不习惯于这种山城里的生活,但我既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也似乎稍微发现了她一点好处。我常常会想起“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一副对联,仿佛很可以用来贴在这里的城门上。然而这种和平与淳朴的好处,到底只堪从想像中去追求的,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烦嚣的都会里,偶尔幢憬一下这样的山城生活,那是对你很有补

17、益的。若果你真的来到这里住下去,像我一样,我想你倘若不能逃走,一定会苦闷至极的。然而你或许要问,为什么我终于没有逃离,而还在这里住下去呢?是的,请你凑过耳朵来,我将指点给你看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你,那是怎样一个地方,会使我对于这寂寞的山城抱着希望。(有删改)(1) 文章开头从昆明写起,有什么作用? (2) 山城保留了哪些“特殊气息”?请简要概括。 (3) 作者为何详写赶街子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4) 本文重点叙写山城生活,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9.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

18、,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

19、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庶人之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

20、:“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B . 请治剑服治:备办C . 庄子入殿门不趋

21、趋:小步快走D . 王乃校剑士七日校:使较量(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日夜相击于前B . 甚矣,汝之不惠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C .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D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太子乃与见王(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B . 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C . 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

22、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D . 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4)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 . 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 . 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 . 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

23、锋,齐岱为锷。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10. (10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州新筑东西城记(北宋)尹洙城,武备之一,譬于兵,为器之大者也。古圣王捍患底民,弓矢甲胄,与城郭沟池交相为用,以利后世,世人不推究古始,以为王者专任德教,不必城守为固。果如是,武库甲兵将安用邪?圣人以不教战为弃民,兵不可得而废,犹城之不可废。呜呼!世人未之思也。上之十六年,始用西师,边将增壁垒,寝为守备。又二年,虏犯塞,震动鄜延之师。自潼关以西,诸州悉城,群议靡然,无复立异者。然而事暴起,严期办,甚者削制度,苟谋亟成。既而不免改作,重伤民力,比之平时预为之图,劳资过半矣。秦

24、州自昔为用武地,城垒粗完,数十年戎落内属益众,物货交会,闾井日繁,民颇附城而居。韩公作镇之初年,籍城外居民暨屯营几万家。公曰:“是所以资寇也。”乃上其事,以益城为请。诏从之。公择材吏,授之规模,东西广城四千一百步,高三丈五尺,基厚皆称是,内与旧城连属,合为一城。自十月至正月,以毕事闻,总工三百万,秦人壮之。是岁尽冬无甚寒,杵者声讴,以致其乐焉。先是,郡有罗谷水,自北山而下,公导之,使西塞故道以治城,众颇为疑。明年夏,大雨,水循新堤,绝不为城害,众乃服。或者以虏数敌中国今作城只以自守非制虏术此大不然今之所患边垒未能尽固耳。果尽固,虽虏至,吾兵得专力于外,胜势多矣。如虏以吾城守既备,息其阋边之谋,

25、则兵志所谓“无智名,无勇功,善之善者”也。公忠国爱人之心,其在兹乎!自始事,公宴犒慰劳,无日不至。既成,由诸校而上,天子又第其劳加赐焉。春秋,列国兴作皆以书。城之四月,某得以州事佐公,故详其实而书之。凡董役之长,暨勤事之吏,皆刻名于石阴。庆历二年八月十五日记。(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圣王捍患底民捍:抵御B . 是所以资寇也资:帮助C . 城垒粗完粗:仓促D . 凡董役之长董:监督(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乃上其事乃使人复葺南阁子B . 秦州自昔为用武之地难为俗人言也C . 上之十六年俯察品类之盛D . 为器

26、之大者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先以军队建设做类比论述了城墙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然后叙述了秦州东西城墙建造的具体过程,盛赞了韩公的建城之举。B . 第二段叙述了西夏入侵时朝廷仓促建城的旧事,和韩公合理规划,有序安排建造做对比,体现了韩公建造秦州东西城墙的功劳。C . 韩公勤政爱民,数十年来秦州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和汉人交流频繁,大多居住在城外,为了让他们安居乐业,韩公到任后,采取了登记户籍、建造城墙等措施。D . 本文叙议结合,语言质朴无华,但议论谨严,词约理精。尤其是对城墙建造作用的议论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军事眼光和以天下为己任

27、的人生追求。(4)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或 者 以 虏 数 敌 中 国 今 作 城 只 以 自 守 非 制 虏 术 此 大 不 然 今 之 所 患 边 垒 未 能 尽 固 耳(5)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自潼关以西,诸州悉城,群议靡然,无复立异者。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唐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 , 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注释】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的批判。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鼍鼓:用扬子鳄的皮制作而成的鼓。(1) 诗歌前九句通过场景描写,写了宴会的_和_景象,为尾句抒情造势。(注意: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的成语或短语) (2) 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即事抒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