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精进的本体是什么?违品是什么?答:1)本体:精进:指喜爱善法的欢喜心。心态是一种欢喜心,对境是善法。2)违品:懒惰:大乘阿毗达磨中云:“懒惰属于愚痴,是障碍善法的一种心法。”2、如何从正行对治自轻凌懒惰?答:自轻凌懒惰:指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弃,甘于堕落。颂云:“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这两句包括了“断除自轻凌懒惰”的加行、正行和后行。加行是“勿怯积助缘”,“策励”是正行,“令自主”是后行。因此正行就是通过策励的方式,来断除自轻凌懒惰。所谓“策励”,是指通过正知正念的方式,护持自相续,策励我们修持殊胜的菩萨道。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心很散乱,没办
2、法安住于正知正念,像这样就没办法适应修行。如果能够保持正知正念,对于身语意的观察,对于善法的安住,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修正法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上非常重要。3、懒惰有哪三种?解释各自的含义,如何断除?答:1)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即把当下应做的事往后推延,以为今后还有时间,于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做法。2)耽著恶事懒惰:指贪执散乱于无意义的世俗劣事,围绕这些来虚度人生,而把修行善法搁置不顾。3)自轻凌懒惰:指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弃,甘于堕落。断除:1)思维今生无常:我们自身已陷入烦恼的
3、网罟中,被贪嗔痴慢嫉及八万四千烦恼控制束缚,由此定会困入生老死病的轮回监狱中,一步步地迈向死神之口。而且死神在不断地夺走我们同类的生命,无有一人能免,只是时间上有先后差别,就像屠宰场里天天有牛被杀,这种情况我们已现量见到,但若仍懈怠懒惰,不知自己的处境,那是非常愚痴的。所以珍惜时间,精进行持对来世有利的善法,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琐事上面。2)思维后世痛苦三方面进行思维:1)临死时所受的畏惧,犹如挣扎待宰的活鱼,那宿罪引来地狱众苦,其难忍的怖畏痛苦更就不用说了。2)好比为沸水烫着的时候,细皮嫩肉的婴儿一定会疼痛至极,那么已造下热地狱之罪者,为何还敢如此逍遥度日呢?3)不肯精进修习却希冀
4、得到安乐成就;娇弱不能忍苦,造罪却频繁不休;明知老死将至,仍如天人一样放逸度日,这种人后世一定会饱受痛苦的折磨。4、请以教证与理证详细分析众生均能成佛。答:教证: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藏。宝性论云:“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如来藏周遍于一切众生,对此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狮吼论中作过详细解释。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具如来藏有三个理由:一是具缚凡夫的相续中能现前圆满佛身功德;二是众生与真如的本性无别一味;三是众生具有成佛的种性。依靠强有力的这三大理由,便可推知: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2)理证:一般而言,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修增长佛性(也叫实修生佛性
5、)。自性住佛性是指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有些人没有闻思过大乘教言,一听说众生都是佛,就马上反驳道:“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有烦恼无明?”其实,“众生是佛”是从自性住佛性来说的,若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众生并不是佛。因为修增长佛性是指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现前正等觉的果位,这个时候才叫佛陀。楞严经、楞伽经、华严经及龙猛菩萨的赞颂偈、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弥勒菩萨的宝性论等中,对众生均能成佛此道理皆有详细阐述。宝性论也以九种意义、九种比喻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众生是佛、为什么佛还在无明中。假如学了如来藏经等第三转法轮的教义,这些怀疑自然会遣荡无余。5、颂词解释: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
6、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答:一切众生具如来藏有三个理由:一是具缚凡夫的相续中能现前圆满佛身功德;二是众生与真如的本性无别一味;三是众生具有成佛的种性。依靠强有力的这三大理由,便可推知: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都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第99课6、有些人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但此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头目手足等苦行。我肯定受不了,所以不敢精进修持。”请以理破斥,并说明你的理由。答:不合理,这是因为愚昧无知、不能分辨利害轻重而生的错误想法。一方面,痛苦并无实际存在的本质,只是凡夫的一种错觉,因为执著我与我所,从而导致虚妄的身体受伤害之苦受,如果断除愚痴分别念,即使将身体一块块割截,也不会有什么痛苦。另一
7、方面,这种苦与轮回苦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尤其堕落地狱的痛苦是无法描述的,如果害怕修行之苦,则永远不能从中解脱。所以,为消尽轮回中的无边痛苦,现在应当忍受修行中的些微苦行。7、为什么说轮回之苦远远胜过精进修行的痛苦?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进行分析。答:1)教证:五世达赖喇嘛说:“三界三苦所禁锢,轮回本性苦无边。”本论云:“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2)理证:大乘修行之苦从时间上看,只是这一辈子或者乃至菩提果之间受苦,并不是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从痛苦的轻重来讲,可以说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地狱饿鬼的痛苦相比。从意义上说,为求菩提而忍受的苦行,无论对众生还是自己的了脱生死都有相当
8、大的利益。方方面面进行比较,修行之苦与轮回痛苦有天壤之别。3)比喻:就像病人为了除去腹腔内的肿瘤,而暂时忍受切割手术的痛苦;医师治病时,以一些有轻微痛苦的疗法,来疗除病患疴疾的大苦。8、颂词解释: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答: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那么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让身体安乐的因是福德,让心安乐的因就是智巧,即善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等等。身体和心都是处在非常安乐的状态,是纯乐无苦的。在这种身心皆乐的状态下,菩萨再再地转生轮回当中利益众生,是不可能疲厌的。此
9、颂词通过理证分析菩萨利益众生身心皆安乐,因此不会疲厌。为的是勉励后学初发心菩萨克服自轻凌懒惰。第100课9、如何身体力行断除自轻凌懒惰?答:首先以蔬菜、破衣等无足轻重的财物施舍给他人,减少对自我的执著之后,再尝试做较大的布施。噶当派的教言中说,如果吝啬心特别强,可以训练把左手的东西送给右手,右手的东西送给左手,将另一只手观想为他人,就这样互相布施,直到自己的舍心生起。通过再三串习,熟练到了一定的时候,我执和我所执逐渐消失,证悟一切万法皆是空性,依靠无我的智慧,现前黄金与粪便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此时别人用檀香供养你或者用斧头来砍你,二者没有任何差别,也不会对其产生贪心或者嗔心。一旦达到这
10、种境界,对自己的身体能像卑微的蔬菜一样看待,无有耽著之心,舍施身肉又有什么困难呢?10、 众生感受身心苦害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说菩萨不但没有痛苦,反而有快乐?答:众生内心的痛苦,是由于无明邪见造成;身体受到的损害,是自己前世杀生、偷盗等罪业导致的。作为菩萨,1)身体痛苦之因罪业是没有的。因为发了大乘菩提心之后,多生累劫中行持十善,以各种方便方法来断除罪业,罪业断了以后,绝对不会产生身体的痛苦。2)菩萨也没有心的痛苦。因为他具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将我和我所全部观空,了达一切诸法为空性,在这样的境界中,哪里会有心的痛苦呢?3)菩萨反而有快乐:因为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
11、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正如华严经所言:“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弥勒菩萨也说:“即使处于轮回中,菩萨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痛苦。”上师在教言中也说:“末法时代纵然浊浪滔天,获得法乐的瑜伽士的内心也极其快乐。”菩萨逍遥自在地来去,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一点阻碍痛苦都没有,唯有的是内心的大乐!11、懒惰有哪三种?如何断除?答:同3.12、具体解释同恶懒惰的因是什么。答:同恶懒惰的因有三种,具体如下:1)贪图懒乐味:有些人对行持善法一点兴趣都没有,平时不愿意念咒,也不愿意闻思,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贪图舒适快乐的感受。2
12、)习卧嗜睡眠:喜欢躺卧床席,爱好睡懒觉。假如身体姿势不端正,要么靠着、要么躺着,气脉会不通畅,进而引起身心昏沉,这样之后,懒惰自然而然会生起。3)不厌轮回苦:对轮回没有厌离心,对轮回的苦好像没有感觉,所以天天睡得特别香。有了这三种因,便会屡屡生起把善法往后推的懈怠。第101课13、精进利益众生的助缘有哪六种?答:1)信解力:指对利益众生的大乘佛法具有强烈的希求心。2)坚毅力: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行持。3)欢喜力:对大乘佛法有不共的欢喜心。4)放舍力: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有时候身心疲倦或者身体生病,那就应该放松一下、休息一会儿,或者出去看看病。5)实行力:通过正知正念来取舍,然后在实际
13、行动中去行持。6)控制力: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令身心获得调柔自在。第102课14、若对佛法没有希求心,会导致什么过失?答:过失:1)会导致灭除过失方面不精进,从而失坏自己曾在诸佛菩萨上师前立下的“要净除自他无量罪过”之誓言。2)自己曾发誓“成就自他解脱的众多功德”,修成一个功德也需要一大劫时间,现在却毫无意义地虚耗人生,真是非常不应理。理由:自己虽已发了菩提心,但未曾对诸佛作过广大供养;没有以广大喜乐施予众生;不曾遵行如来的教法;不曾以财物受用满足贫穷者的心愿;未曾消除畏惧者心中的恐惧;也不曾使痛苦者获得安乐,今生只是令母亲饱受怀胎之苦。这些都是对佛法没有希求心所导致的。第103课15、颂
14、词解释: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信解本则为,恒思业因果。答:“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为宣说;“一切善”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万行,或者说胜义谛和世俗谛中一切善根;“根本为信解”即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根本就是信解意乐。慧海请问经云:“诸善之本即信解。”文殊刹土庄严经亦云:“诸法由缘生,住于意乐上。”信解(或意乐),就是需要“恒”,恒常,“思”思维观修,“业因果”,即业因果不虚,观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总之,我们要懂得修持世出世间一切善的根本就是深信因果,思维业果不虚的道理。16、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什么?它是由什么而产生的?答:1)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对善法的信解希求。而产生它的
15、根本,是经常思维因果报应的道理。2)慧海请问经云:“诸善之本即信解。”如果没有希求心,则从根本上失去了修善法的内在主动力,没有内在推动力,那我们不可能精进修行佛法,求证菩提。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是丝毫不虚的,这一点并不是佛陀所说的教条,而是在轮回中真实存在的。若对此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相续中一定会产生对佛法的信心、对解脱的信解心。倘若没有这种信解心,再怎么皈依学佛,也都是表面上的。第104课17、什么叫善恶业的特殊之果?答:善业、恶业的特殊之果,分别指转生到清净刹土、地狱中去。1、 善业特殊之果 1)生处殊胜:我们降生在人世间,要受很多痛苦,在住胎时,母胎臭恶狭窄,母亲不当的饮食
16、会导致胎儿感受各种剧痛。而往生到清净刹土以后,全部是在莲花中化生,对自己及父母无害,不需要像胎生那样漫长,而且清净的莲花胎藏无有任何垢染,周围的一切妙香芬芳、悦意清凉。2)饮食殊胜:降生之后的饮食,也不像世间这样食用有漏的食物,要通过消化吸收来维持生命,而是以诸佛菩萨的大乘妙法甘露为食,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润滋圆满,丝毫没有饮食缺乏或营养不足的痛苦。3)身体殊胜:我们身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而转生到净刹之后,十方诸佛菩萨心间发出光芒,清净无垢的莲花自然开启,托生出花蕊上的身体庄严相好,所有的身肢刹那间全部圆满。4)生后殊胜:我们出生后,学知识要通过老师的教导,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伴有诸多痛苦与烦恼
17、。而清净刹土中的佛子,以自己的发愿力和诸佛菩萨的智慧加持力,恒常在如来面前闻受深广法门,身心法喜充满,随时可示现无量化身而利益无数众生。二、罪业的特殊之果:有些众生造了五无间罪、毁谤佛法等极其严重的上品罪业,以此弥天大罪所感,死后现前地狱的境相(虽然地狱是自心之显现,但在业力深重的众生面前真实存在):阎罗狱卒面目狰狞、身形恐怖,手持燃烧的兵器,将它们的皮肤一一剥开,令其感受无量痛苦。然后用炽热烈火所熔化的沸腾铜汁,浇灌在体无完肤的身上,又再度用燃烧的矛剑刺入、砍割,使它们肉碎百瓣,纷纷坠落在炽燃的铁地上。第105课18、请区分自信和傲慢的差别。答:所谓的自信,是指在行持善法时,具有坚不可摧的毅
18、力和勇敢,充分相信自己能圆满完成善法,不为任何困难所阻。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它实际上是烦恼的显现。自信是对治烦恼的,是暂时究竟快乐的来源,能带来暂时究竟的成就和解脱;傲慢是增长烦恼的,是一切苦恼痛苦的源泉,只能增长三界轮回的痛苦。殊胜的自信能制服被烦恼所转的我慢。19、我们应该生起哪三种自信?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1)善业自信:为了利益众生,对行持善法充满自信。2)断惑自信:也叫灭惑自信,为了利益众生,对灭除自他一切烦恼充满自信。3)能力自信:行持善法和断除烦恼时,自己有强大的心力,坚信必定会断尽烦恼、圆满行善。这三种自信,本体上没有区别,只是反体不同而已。第106课20、颂词解释:以慢
19、而堕落,此惑非胜慢,自信不随惑,此信制惑慢。答:众生往往被以具有功德等而自居的傲慢摧毁自己使人堕落,“此惑非胜慢”这种傲慢是染污性的,而不是殊胜的自信。具有殊胜自信心并非如此,真正的自信不随烦恼敌人所转,殊胜的自信能够制服那些被烦恼敌所转的傲慢。21、以理证比喻说明应具足自信。答:当乌鸦遇到死蛇时,会表现得像大鹏遇到龙王一样勇敢;同样,信心特别怯懦的人,轻微的违缘也会带来致命的侵害。乌鸦本来是一种没有多大胆量的鸟,它平时看到毒蛇时,不要说吃掉它,就连接近也不敢。但是看见死蛇时,它就会变得勇不可挡,口中发出“哇啊、哇啊”的怪叫,鼓动双翅猛扑过去,把死蛇拽来拽去,然后统统吃光。它这时的表现,如同大
20、鹏见到龙王一样。大家都知道,大鹏是龙王的天敌,一旦大鹏现前时,再厉害、再凶猛的龙王也会浑身发抖、战栗不已,世间上的龙病依靠修“大鹏法”就能痊愈。所以大鹏一出现的时候,龙王会全部消失,乌鸦在遇到死蛇时,也会这样神气十足、极其勇猛。同样,学习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有些人的自信心极为强大,不要说遇到微小的挫折,就算在天大的违缘面前也不容易倒下,魔王波旬和其他妖怪鬼神都无法侵害他,任何人与非人也对他无计可施。相反,有些人的自私心特别强,利他心相当微薄,尤其是对治烦恼时,软弱无力如同死蛇,像乌鸦一样小小的烦恼,也能给他带来严重的侵害。22、傲慢与自信有什么差别?傲慢会导致哪些过患?(同18题)答:所谓的自信
21、,是指在行持善法时,具有坚不可摧的毅力和勇敢,充分相信自己能圆满完成善法,不为任何困难所阻。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它实际上是烦恼的显现。自信是对治烦恼的,是暂时究竟快乐的来源,能带来暂时究竟的成就和解脱;傲慢是增长烦恼的,是一切苦恼痛苦的源泉,只能增长三界轮回的痛苦。殊胜的自信能制服被烦恼所转的我慢。过患:由于傲慢属于六根本烦恼,故能令人堕入恶趣,即便转生为人,因为以前的异熟果所感,也会不断遭受各种痛苦,失去人间的种种欢乐,经常成为他人使唤的奴仆,食用的是残羹剩饭,而且愚笨、丑陋、体力不足,处处受人轻贱和蔑视。第108课23、颂词解释:如嗜刃上蜜,贪欲无餍足,感乐寂灭果,求彼何须足?答:对于
22、如同粘在刀刃上的蜂蜜一般利益微薄、过患严重的一切妙欲,尚且贪得无厌,那么对于能感得暂时增上生、究竟决定胜的安乐怎么会满足呢?第110课24、如何主宰自己控制自己身心,为什么“应于行事前,忆教不放逸,振奋欢喜行?”答:不管做任何一件善事,首先要反反复复地观察思考,首先要具备精进行持这所有善法的能力,并忆念第四品所讲的不放逸(如观想烦恼过患而不放逸、观想人身难得而不放逸),在行事过程中,努力振作精神,以欢喜心而行持。上师如意宝讲过:“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先要观察自己的心,若是无记心或恶心,就干脆不做,若是善心就一定要做。去做的话,前前后后要考虑周到这样做会不会半途而废,最后会不会成了自私自利的心。
23、决定完以后,做的时候一定要用欢喜心。”上师每次要求大家做一些善事时,都要以欢喜心来摄持,这一点非常重要。法华经云:“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众生,在做的过程中,要有欢喜心、爱心、恭敬心,假如有了这三种心,则肯定有非常大的意义。假如心没有快乐,很多事情都难以成办。假如对善法有了欢喜心,做什么事情都很自在、很方便、很容易,否则会经常产生放弃退怯的念头。第111课25、心思散乱,有何危害?应当如何对治?答:心思散乱的人,犹如住于烦恼魔障的獠牙之间,很快就会被它所毁。我们的心无始以来没有依止对治法,一直散乱于外境的色声香味,或是昏沉、或是掉举。对禅修有非常大的危害。大乘教言论说
24、:“初学者的身体必须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只有这样,自己的心才能得以调整。”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一旦身体和心全部清净,那么外散乱和内散乱自然消失。所谓的外散乱,指身体跟亲朋好友吃喝玩乐,口里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内散乱则是意识胡思乱想,分别念纷纷涌现。学集论中说:“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倘若没有外境的干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外境对心起很大的作用,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弥勒请问经中也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如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因而噶当派大德终身依止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山谷,通过这四种窍诀来调整自心,成千上万的修行
25、人趋入了解脱妙道。26、什么叫胜观和寂止?怎样依之断除亲友、名利等世间俗事?答:寂止:心安住于真实的法界。胜观:真正认识了法界的本性。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应当首先努力去求得寂止,而想修成寂止又须先使内心远离世间贪著。第114课27、颂词解释: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答:这个偈颂是针对出家人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外出化缘乞食时,就像蜜蜂采蜜不贪恋花而从中取出蜂蜜一般,除了为正法善说或修法的法行等外出化缘之外,与所有人都以素昧平生的方式淡然相处。入行论教材第六册第116课28、“于静处生欢喜”的原因是什么?答:1、向往静处之友伴:森林里
26、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不会发出刺耳嘈杂的声音,全部是我们修行的助缘,与它们相依为伴,内心会非常欢喜宁静。2、向往静处之住所;寂静地方有一些非常殊胜的住处: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拥挤与竞争,也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使心对什么都不牵挂,不再眷念家宅和亲友,完全断舍一切对尘世的贪欲,有助于修行。3、向往静处之受用;居住在寂静地方,只持有钵盂、三衣、锡杖等几件必需的资具,身着土匪强盗也不要的粪扫衣,乃至衣不遮体也无所畏惧,对资具和受用没有什么贪执,4、向往心之功德。在尸陀林,观看那里的惨景之后,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依靠对比别人和自己的身体,真正认识到:不管是新的骨头,还是旧的
27、残骸,拥有它们的人生前都相当执著,现在却不得不将之舍弃。同样,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都是最终坏灭的无常法。如果修成了不净观,对身体的贪执自然会消失。我们以此为基础,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修行人应该前往寂静的地方修学佛法,假如内心得以清净,所有的修行境界都会现前。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静处。”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与修行相适应的环境,这样才能把内心的境界开发出来。第126课29、颂词解释: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答:在尸陀林里,只是见到不动的骨架,就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其实既然你害怕不动的骨架,那怎么会喜欢住在充满活动白骨的城市里呢?30、为什么作
28、者说在家人享用欲妙的机会很少?答:1)孩提时代,自己没有能力赚钱,所以不具享乐的条件;壮年之时,为了积聚钱财而忙碌,天天为了事业而操劳,故没有享乐的时间;老态龙钟的时候,精力不充足,因此没有享乐的能力。而且,一般的人在结婚之后,便成了家庭的仆人,一生中享乐的时间极少,而多数都是在饱尝痛苦。2)那些欲望强烈的卑下之人,白天忙着工作,疲惫不堪,晚上回家时困顿至极,身体就像死尸般倒在那里,根本无法享受欲乐。即使获得一点微乎其微的快乐,但它的本质也是痛苦。3)有些人为了生计,要长途跋涉地远赴他乡,尽管渴望与娇妻欢聚,朝朝暮暮在一起,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更何况说享受欲乐了。综上所述,在家人即使没有戒律
29、约束,享用欲妙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应该提醒自己将佛法的道理融入生活,仔细体会佛陀所说的“一切感受皆为痛苦”,这样对自身会有很大助益。第129课31、为何要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而依止静处?静处有哪些特点?答:凡夫对美色、财物、名声等,很容易生起贪心,以此引生嗔心、嫉妒、傲慢等其他烦恼,所以我们必须对色声香味等五欲,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寂静处的特点:1、圆满之特点:寂静的地方,远离一切烦恼争论,大自然的美和大自然的快乐,谁都有权去享用。寂静林间没有务农经商,也没有嘈杂喧嚷及各种争斗。从释迦牟尼佛开始,藏地历代的大成就者几乎都是依止静处而获得成就。寂静环境对心有莫大的助缘,无著菩萨也说过,依止寂静处的
30、人,烦恼逐渐减轻,善根自然增上。尤其是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圣地,功德更是不可思议。住在寂静地方的话,有利于精进修持利他的菩提心。2、安乐之特点:空无一人的山洞里、大树下、岩洞中,是往昔大德们获得成就的地方,我们随时都可任意安住。在那里,远离守护财产的痛苦,没有“你的房子”、“我的房子”的执著。远离一切贪欲执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行持,与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快乐即使王侯也难以享受。第130课32、修世俗菩提心时,首先需要修什么?答:首先要集中精力修自他平等心。若未修好自他平等,则自他相换等其他境界无法现前。只有懂得自他是平等的,才可以修出菩提心,如学集论云:“自他平等熟习已,能生坚固菩提心。”
31、应该自己想怎么样,众生也想怎么样。仲巴司那坚问单巴桑吉尊者:“请开示一句可概括所有佛教要点的教言。”尊者对他教诫道:“你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就这样修推己及人吧!”所以应该尽量爱护所有的众生,依靠窍诀修持大乘菩提心。33、 三界的众生那么多,每个众生的习气爱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个,应该如何将他们全部执为我所呢?答:将众多有情等同自身去爱护,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与我所的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比如我们凡夫执爱的身体,是由双手、双脚、头、眼睛、肩膀、内脏等不同部分组成,头又可分为鼻子、眼睛等,所谓的一个身体,不过是一种假立的概念,但在凡夫的心目中,因将这些同等地执著为身体,所以能对它们
32、平等爱护。同样,三界的众生虽然很多,每个众生的性格、爱好、根基等各不相同,但如果平等地执取爱护,认为他们都是“我”的部分,这跟执著身体的不同部分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我和众生也是分别念假立的,并没有本质上的自和他。既然可以执著本不是我的五蕴为我,那为什么不可以将众生执为我所呢?34、有人提出疑问:“自他的痛苦互不相干,因此怎么能除他苦如自苦呢?”请对此以理作答。答:虽然自身所感受的痛苦,不会伤及他人的身心,但是这些痛苦我也应该解除,因为执著身为我而极难忍受。同样,别的众生感受痛苦时,尽管我自己没有感觉,但如果将他执为我,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也会因之而觉得难忍。如果长期串习,自己也可以代受众
33、生之苦。因此,一定要除他苦如自苦。第131课35、为何应当对自他平等的道理生起定解?答:1)从对境苦乐相同方面:吾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我应该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因为这些众生不喜欢痛苦,如同我的痛苦一般;我应该尽力饶益一切众生,因为这些众生都是有情之故,如同我的身体一般。(利益众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暂时的利益众生,一是究竟的利益众生,这两种都应该去做。)2)从有境意愿相同方面: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既然所有的众生都希求快乐,不愿意遭受痛苦,我与众生的目的一样、想法一样、感受一样,那我抛弃众生而自己获得快乐,从大乘理念来讲,这是不合理的。甚至抛弃
34、众生而自己成佛,也是不成立的。既然自己与他众都同样厌恶痛苦,他众不愿意接受身心折磨,我也是一模一样,那为什么我不愿意帮助别人而只爱护自己呢?第132课36、凡夫执著自他分别,认为自己不应除他苦如自苦,请从时间和身体聚合,以理证、教证破斥。答:凡夫认为:手和脚均为身体的附属,是同一个蕴聚;明天的我、后天的我,乃至地狱中的我,是同一个相续。从这两方面执著有一个实有的“我”。其他众生的痛苦不会伤害“我”,所以不需要去遣除他苦。这种说法不合理。“相续与蕴聚,假名如军鬘”如同军队和珠鬘一样,蕴聚和相续没有成实的本性。相续不存在,可用鬘来比喻;聚合不存在,可用军队来比喻。1、首先从时间上观察相续我:现在的
35、我和未来的我不是一个相续1)教证:入中论云:“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是一相续不应理。”慈氏与近密二人的相续,是各别的他体,不可能安立为同一相续,因此,凡是自相各异的法(如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说为一相续极不应理。2)理证:我昨天心相续的刹那、今天心相续的刹那,乃至老年时心相续的刹那,全部是连在一起的,似乎有一个长长的东西,但其实这是一种笼统的妄执。因为世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今天的我、明天的我、老年的我完全不同,只是在没有观察时,相似安立的一种假名而已,就如同珠鬘。如果是实有的,则34岁的我和35岁的我是一体,那么我34岁的时候,已经变成35岁了。或者50岁的我和
36、100岁的我若是一体,我到100岁时,已经年轻50岁了。或者我今生是人,来世变成地狱的众生,假如二者是一体,则人间也有地狱的众生了有很多的过失。再从身体聚合观察:五蕴聚合的我不是真的“我”理证:五蕴是五个不同法,并非一个整体,可是凡夫以习惯误执,认为有一个蕴聚整体,再从蕴聚产生“我”的执著。如同军队一样,从总体上是存在的,但如果具体分析,除了一个个军人之外,并没有一个叫“军队”的法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在自心中强取了一个名称。同样,身体也是由各种微尘组成,真实的本体并不存在。教证: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尽。”万法如芭蕉树一样,皆从分别念而生,若能了知
37、诸法无实,那么心也不可能存在。金刚经中云:“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世间上的诸法,如身体、家庭、单位、森林、江河等,人们认为实有存在,实则全是假合之相。四百论云:“于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积集假法中,邪执言实有。”对相续假立的诸法,凡夫以恶见说为真常;在积集的假法中,凡夫以邪执言为实有。既然蕴聚的我不存在,相续的我也不存在,那么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胜义中不存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只不过名言中有一个假立的存在。我都不存在的话,我所感受的痛苦怎么会存在呢?既然没有真实的受苦者,自他的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了。只要是痛苦,就应尽力遣除,因为不论是众生的痛苦,还是自己的痛苦,凡是痛苦就特别难忍,所以不
38、能只维护自己,不维护他人。第133课37、观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以悲心将其他众生的痛苦作为我所,引生悲苦,既然所有的痛苦都该遣除,那么依靠悲心而引发的痛苦为什么不遣除?答:这虽然也是一种痛苦,但并不是无意义的痛苦。如果众生所受的痛苦,对今生不利、对来世不利、对自己不利、对众生不利,那一定要遣除。但这种痛苦并非如此,表面上看是一种痛苦,实际上它是断除痛苦的根本。而且,因悲悯众生而生起难忍苦受与地狱的寒热之苦、饿鬼的饥渴之苦等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即使为了众生而割下身肉,对真正的大乘菩萨来讲,也不算是什么痛苦。从另一方面而言,大悲心是一种智慧,它的本质根本不是痛苦,而是如来藏的妙用,是智
39、慧的体现。表面上看来在受苦,实则并不是应舍弃的无义之苦,它与“愿芸芸众生脱离苦海,得到各自所需的果位”之发心相合,这怎么会属于痛苦呢?因此,前面讲的痛苦,是自相的痛苦。而大悲心之苦,只是名称上叫痛苦,实际上是根除无始以来苦因及苦果的正因。第134课38、串修自他平等的功德是什么?答:会乐于灭除他人的痛苦,纵是地狱也愿意前往,如同天鹅欢喜地趣入莲花池一样。作为真正有菩提心的人,自己再怎么苦、再怎么累,只要对众生有利,到地狱里去也毫无怨言。如果众生在业和烦恼的束缚中获得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大海,得到暂时究竟的无量妙乐,大乘行人的欢喜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就像深不可测的大海一样广大。菩萨虽以种种方法来
40、饶益他众,却没有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是一心一意愿意付出,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没有任何条件,不图任何回报。39、为什么要修自他平等菩提心?能生起平等心的理由是什么?答:从个人来讲,自我的寂灭、自我的解脱可令自己断除烦恼,脱离轮回,是有一定的利益。但从大乘佛教的宗旨而言,自私自利在修行中是极大的障碍。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智者虽常处地狱,不障清净大菩提;二乘清凉自利益,得乐虽妙障菩提。”菩萨即使长期处于地狱,由于利他心极为强烈,根本不会障碍取证菩提;而声闻和缘觉二乘行人,就算住在寂静的地方饶益自己,也对解脱有很大的障碍。第135课40、修自他平等菩提心的原理及修法是什么?答:一切万法都是现
41、而无自性的平等自性,因此,如此之缘起万法,本自平等,无有差别高下。具体修法分为略说和广说。略的方面而言,众生如我同等,理当护持,因为希求快乐、不愿受苦这点众生与我一模一样。广说能生起平等心:1)如同自己的手脚等四肢部分和身体的关系一样,分支虽多保护每个分支的这一点完全相同,同理,众生虽然千差万别,但由于耽着自己一身而想离苦得乐这一点与我完全相同。2)虽说自己所生的痛苦不会伤及其他众生,但实际上这样的痛苦也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皆因我执而苦),同理,尽管他人的痛苦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然而,若将他执为我,他的痛苦也就是我的痛苦,因为他以我执而难以堪忍彼苦之故。摄义:因为是痛苦,故而他众的痛苦也需要遣除
42、,之消除自己的痛苦而不解除他苦这般强制区分有何用呢?一定要解除他苦的理由是,若要解除自己的痛苦,那么理所应当解除一切痛苦,原因是若不解除他众的痛苦,则自己的痛苦也如其他众生的痛苦一样不应解除。安乐也依此类推第136课41、为什么说自他交换是秘密的窍诀、甚深的窍诀?答:1)秘密的窍诀:因为这是对非法器保密的窍诀。所谓的非法器,指强调自私自利的小乘行人,他们只想自己获得阿罗汉果,听到这个法之后,肯定会特别害怕。还有,没皈依佛门的人也无法接受,有些人连基本的因果都不懂,更何况这么甚深的无上妙法了。所以藏地在金厄瓦和恰卡瓦之前,寂天菩萨和阿底峡尊者修菩提心的教言,并不是很广泛地流传,这种法不能传给没有
43、信心的人、具有邪见的人,否则他们不但不生信心,反而会因诽谤而造下恶业。2)甚深的窍诀:大圆满前行中说:“哪怕相续中生起一次这样的自他交换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智慧资粮,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即使能够面见本尊,这也是最甚深的窍诀。甚至当你遇到病魔、违缘,或者身体不好、无药可治时,修自他交换也能遣除。第138课42、重视他众与重视自己有何功过?答:自身的过失极大,无始以来众生沉溺轮回、饱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即是无明我执,一直耽著、爱惜自己。由于分别自他亲怨,以此而造下无边贪嗔恶业,产生无边痛苦。因此,我执实际上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如果希求解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铲除。而他人
44、,实际上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因为众生是成就六度的根本助缘,假如一个众生也没有,则六度万行不能行持。如果能恭敬慈爱其他众生,则能迅速忏除业障,积累巨大资粮,生起证悟成就的功德。因此,如恰卡瓦格西言:“自己是一切过失之来源,他人是一切功德之来源。”修行人了知自他利害关系后,应当全力以赴地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彻底断除我执,而慈悲地为众生拔苦予乐。43、自他交换的原理是什么?答:1)、理当代受:如果认为将许多不同众生执为一我不合理。其实是合理的,就像本身是身体支分的手等许多肢体承许为一身一样,有情是一切众生的分支,因此为何不将他们许为众生一体而一取一舍呢?道理相同之故。 2)、能够代受:如同我们对于本来
45、无我的这个身体,经过长久串习后,认为有我而执我一样,对如是他众的身体串习也同样能够生起是我的念头,从而可以代受众生的痛苦。第139课44、颂词解释: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答:利他和利己产生苦乐之理,不用花费口舌笔墨作长篇大论,只要以浅显易懂的实例就可以说明。看看世间,自古以来的愚笨众生,一味希求自己的利益,为了吃喝、衣食、感情不断地忙碌,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永远利他和利己产生苦乐之理,不用花费口舌笔墨作长篇大论,只要以浅显易懂的实例就可以说明。看看世间,自古以来的愚笨众生,一味希求自己的利益,为了吃喝、衣食、感情不断地忙碌,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永远沉溺在三
46、界轮回的苦海中,非常可怜。无始以来是这样,现在仍有无数的凡夫前赴后继,今后还要在轮回中受苦,永无止境。反过来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心要利益众生,从此之后身体力行,确确实实在做。因为这个发心,他生生世世都成为利益众生者,不管是变成什么,国王也好、乞丐也好,或者动物里的鹿王、猴王、骏马,利他心一直没有舍弃过。入行论教材第七册第140课45、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将会有什么过患?答:1)未见之过患: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安乐,真实相换别人的痛苦,那么不但获得断证圆满的佛果是天方夜谭,甚至在生死轮回中也不会有善趣的快乐,因为一切快乐之源就是利他。这种果报虽然现在看不见,但它是确实存在的。2)可见之过患
47、:暂且不论自私自利者来世果报如何,在现世,比如主仆之间,如果仆人以狡诈行为骗取利益,一旦被发现,就会丢掉工作;而如果主人不愿支付酬劳给别人,吝啬又轻视仆人,则仆人也不会为他付出,这样,就连今生的小利乐也无法成办。第141课46、发了菩提心之后,请从意乐、行为两方面说明我们是属于众生的。答:1)意乐:在发菩提心的当下,我们的身口意、财产、善根已经完全属于众生。发菩提心的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益有情,如同工人的任务是做工一样,应时时刻刻想着众生,暂时让他们身心安乐,究竟得到圆满佛果,除了利益有情外,千万不要再想其余事。行为:我们不应再用属于他人的眼等肢体,成办自己的利益,更不能以属于他人的眼等身肢,
48、造作恶业伤害众生。因为发菩提心时,曾以十方诸佛菩萨作见证,迎请三界轮回的众生作嘉宾,将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众生了,给别人的东西,未经别人开许不能随便用,更不能用它来害众生。2)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应以众生的利益为主,把众生当作佛陀那样来对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全部抢下来,不要再把它归为己有,而要将使用权交到众生手里,一点不剩地布施给众生。3)结果:能够付出一切,就能获得一切。如果能把自己的所有拿来为众生服务,自然而然会生起很高的境界,智慧无勤开发,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任运自成。47、什么叫嫉妒?嫉妒会有哪些果报?简略说明如何断除。答:1)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对嫉妒作了详细定义:“其嫉妒者,自求名利
49、,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自己希求名利,不想让别人拥有,一旦别人拥有了,便产生如火般的憎恚心,这就是嫉妒心的概念。2)这部经典中还讲了嫉妒心的诸多果报,比如特别嫉妒的女人,将会失去丈夫,还会转生于黑暗之处,连自己的手脚都看不见,甚至变成吃呕吐物的饿鬼。3)把对方放在高位,自己降为低位进行观想,对易位前的自己生起嫉妒,感受卑下者渴求帮助关怀的心理,使自己承受那些痛苦。然后再回过头看自己在没有做这种交换修习前,自己对那些卑下者不但不生怜悯爱护善心,有时甚至生傲慢轻视恶心,那样是多么不如法与冷酷。从今后应以大精进修习菩提心,利乐他们。同时,回顾自己的嫉妒烦恼,除为自己带来痛苦之外,完全没有意
50、义,应彻底根除。第143课48、产生竞争心的对境是什么样的?应当如何对之修竞争心?答:1) 在利养、能力、智慧、势力等方面与己相等或者稍微超胜的对境面前,很容易产生竞争。但如果自己跟别人差距很大,是不会产生竞争心的。2)以观想相换,使自己变易为对方,然后对易位前的自己,发起竞争好胜之心:为了使自己优越超胜,如果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众人对他的恭敬利养夺过来,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若没有这么顺利,纵然发生争吵也不惜,只希望能赢得更多的财利与恭敬。功德方面:我将尽力宣扬自己的功德,令名声传扬世间各方,而对他(原来的我)要千方百计压制,使世人听不到他有任何优点功德名誉。过失方面:我更要设法隐藏自己的过失,
51、使自己广受供养,而对他(原来的我)要完全相反,尽力显露其过失使他得不到分毫利养,使我今后获得名利地位,备受恭敬,而不让他获得任何名利。我自己心怀安乐,而希望看到他长久沦落苦难,惨遭不幸,我要使他成为众人嘲讽的笑柄,成为众人竞相毁谤的对象。第144课49、怎么样对高者修习自他相换?答:首先把自己换成别人,再看易位前的自己,显得傲气十足,以蔑视侮辱的眼神来对待他(原来的我)。要让他听到我被全世界的人交口称赞,赞叹我的种姓、智慧、悲心及人格,我因而欢喜若狂、汗毛直竖,完全陶醉在欢乐的海洋中。然而我们换位后应该知道,这个被赞叹的,实际上不是我,而是易位前的众生。如果是我受到赞叹,肯定会得意洋洋,但若是
52、众生的话,我们恐怕会生嫉妒心,非要跟他平起平坐。在这个时候,这些烦恼的祸首,其实就是我执,正因为我执从中作怪,所以我们对众生漠不关心,对自己非常贪爱,自己受到赞叹就非常欢喜,众生受到赞叹则耿耿于怀。第145课50、修自他相换的功德和不修的过失是什么?答:功德:其实一个人若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定会受到众人的认可和赞叹。利他心重的人,谁都愿意跟他合作,而自私自利非常强的人,任何人都不愿与之交往。世间道德尚且如此,出世间菩提心的利益和功德就更不用说了。但若有人仍有怀疑,则可以用佛经来作教证。大明度经云:“佛语不欺,当作是学,当作是求。”如果往昔无量劫以来,一直奉行利他事业,就像文殊菩
53、萨、观音菩萨那样利益众生、修自他交换,遇到众生就尽力帮助,那么时间如此久远,一定会推翻了可恶的我执,获得利他所带来的证悟境界。如今除了得到如来正等觉的无漏安乐之外,绝对不可能每天被烦恼折磨着,落到这般痛苦的地步。过失见45题。第148课51、如何以粗暴严厉的方式制伏心?答:我们过去遭受过无量痛苦,现在学习了大乘佛法、依止了上师、了知取舍之后才发现,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没有调伏这颗狂妄的心。我们这颗心可以分为一个狂妄心(自私自利的我执)和一个明智心,明智心对狂妄心教诫道:“依靠上师的指点,我今天终于明白了,无始以来我因为爱执自己,不顾众生的快乐,所以在轮回中受尽煎熬。而如今,以不可思议的因缘遇到大
54、乘殊胜教法后,我明白了一切痛苦和祸害的根源就是我执烦恼萨迦耶见。从此以后,无论你这颗心去哪里,就算是天涯海角,我也不会让你随心所欲到处造恶业,让我无辜地遭受痛苦。既然我已发现了你,就不会再受你控制,让你继续干坏事了。”现在无论这狂妄心去到哪里,通过无我空性法也好,利他菩提心也好,一定要摧毁这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骄慢之心,这样才能得到解脱。我们应如是教诫自己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啊,我已反复教诫过你放弃自利,但你一直不肯听,所以我不得不采用强制手段,将你卖给别人,让你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听别人使唤。我曾以诸佛菩萨为证人,宴请三界无量众生为宾客,在他们面前把你布施出去了,因此今后你一定要为别人服务。第1
55、52课52、颂词解释: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答:往昔那些愚昧无知的行为,对我们希求解脱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假如现在还不满足,那简直是无药可救了。我们修菩提心时,不仅要忆念不放逸的教言,还要断除昏沉、睡眠等禅定的五种盖(五种障碍)。53、什么是三摩地?本品中的三摩地是指什么?答:一般而言,三摩地就是寂止,即心如如不动地安住于一个境界中。还有一种三摩地,是安住在心本来面目的境界中。但在本品,三摩地则是远离自私自利心,安住于自他交换或自他平等的菩提心。第153课54、二谛的分类有哪些?如何理解“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答:二谛有胜义谛、世俗谛之分。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
56、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一切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它是圣者的境界,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概而言之,我们所见的假象与真相,分别是世俗谛与胜义谛。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围绕二谛而宣说的,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深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理解: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诚如宣说二谛经中云:“胜义谛若成身语意之对境,则不成胜义,而成世俗谛。”胜义谛不是凡夫人语言、身体、分别念的对境,如果是的话,那它就成世俗谛了。因此,凡属于分别的对境,统统是世俗
57、谛,包括“一切万法不存在”的单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别的对境。因为单空只强调空的部分,比如碗里什么都没有、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把不存在当成空性,这是分别的对境,属于世俗谛,不是真正的胜义谛。胜义中一切均不成立,分别、语言全部消融于法界,如未生怨王忏悔经云:“未见一切法,即是真实之现见。”麦彭仁波切也说:“未见到之法,即是最殊胜之见。”此时远离任何戏论、执著,这种境界是至高无上的。第154课55、什么叫做“平凡世间”?什么叫做“瑜伽世间”?二者诤论的原因是什么?答:具有寂止和胜观功德的人,就叫世间瑜伽士;还有一种说法是,通过闻思修习,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世间瑜伽士。世间瑜伽士指入于佛教的内道行人。不具止观功德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还有一种说法是,没有闻思修行,未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世间平凡士包括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以及虽然学过宗派、但没有入于佛教的人。二者诤论的原因是:“世人见实法,分别为真实,而非如幻化。”虽然同样是显现,但平凡世间者被无明烦恼所障,见到柱子、瓶子等法就执为实有存在,并没有认识到它现而无自性,如幻、如梦、如阳焰的本质。而瑜伽士却了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