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沱长江大桥工程 第一册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黄桷沱长江大桥工程 第一册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黄桷沱长江大桥工程 第一册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黄桷沱长江大桥工程 第一册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黄桷沱长江大桥工程 第一册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137

一标段第四篇黄桶沱长江大桥工程第一册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概述主要工程包括道路工程、立交工程、桥梁工程、结构支挡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

1.1工程位置与功能程、电照工程、绿化工程。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起于内环快速路大佛寺南桥头立交,止于渝长高速复线收其中黄桶沱长江大桥为本项目的主要控制性节点工程,黄桶沱长江大桥采用单跨悬

费站,沿线与内环快速路、机专线、六纵线、绕城高速等重要道路相交,全线总长21.78km。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主梁孔跨布置采用(90.25+765+90.25)m,主缆跨度布

采用高架沿腾龙大道布设,通过黄桶沱大桥与轨道11号线同桥跨越长江后,沿在建卷烟置为(230+765+230)m,大桥两岸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主塔基础均采用大直径钻孔

厂北侧布线,下穿南北干道,设置唐桂隧道、铁山坪复线隧道和石马岗隧道穿越铜锣山,灌注桩,加劲梁采用双层桥面板桁结合钢桁梁,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吊索采用

隧道东侧出洞后沿福宏大道单侧布设高架,设置疏港复线隧道下穿两江大道,沿疏港大平行钢丝束,两岸锚碇采用重力式锚锭。大桥南北引桥上下层桥梁均为连续梁,共用桥

道中分带布设高架,终点接入渝长高速复线收费站。项目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车墩(台),上层主线为连续钢箱梁,整幅布置,上层南引桥孔跨布置3x45+44.75m,上

速80km/h,双向6车道。项目的功能定位为交通功能为主、兼服务功能的城市快速路。层北引桥孔跨布置44.75+2x45m。下层南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左右两幅,孔

1.2工程范围与规模跨布置为40+2X45+44.75m,北引桥下层左右幅分别为海腾立交A匝道桥第4联与C匝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全线新建互通立交2座(海腾立交、石龙立交)、改建互道桥第1联(海腾立交A、C匝道桥梁设计见第五篇《桥梁工程》第二册《海腾立交》)。

通立交2座(大佛寺南桥头立交、腾龙立交),主线设置主要出入口7处(鸡冠石出入本项目主桥钢梁及引桥下部结构按与轨道交通11号线公轨合建设计,除主桥钢梁需进行

口、港城西路出入口、海尔路出入口、望江厂出入口、朝阳溪出入口、疏唐立交出入口、部分轨道交通必要的附属预埋预设外,轨道设施及轨道引桥上部结构后期单独实施。

疏港东立交出入口),隧道4座(唐桂隧道、铁山坪复线隧道、石马岗隧道、疏港复线1.3设计内容与图册划分

隧道)、跨长江大桥1座(黄樵沱大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以主线里程YK3+101.233为界

下层桥面中央双向轨道,两侧双向4车道城市主干路及人行道,主桥采用单孔悬吊三跨划分为两个标段,一标段对应主线右线里程:YK3+101.233至YK5+300,二标段对应主

连续钢桁梁悬索桥)。线右线里程:起点至YK3+101.233。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全线分为四段,分别是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高速收本篇为一标段第四篇《黄桶沱长江大桥工程》,对应设计起讫里程为

费站-石龙立交)、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龙立交-石马岗隧道)、渝长高速复线YK3+268.500〜YK4+528.500,共分为十二册,

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及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第一册总体设计;

交)。四段总体上技术标准全线统一,分段报建。本段工程为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第二册桥塔、过渡墩及基础工程;

(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工程起点接大佛寺南桥头立交,终点接海腾立交。项目设计第三册锚碇工程;

范围为主线为YK0+766.210〜YK5+300.000。路线全长4.53km。线路主线在机专线以西第四册钢桁梁;

为高架双向4车道,在机专线以东为高架双向6车道;新建互通立交1座(海腾立交)、第五册缆索系统;

改建互通立交2座(大佛寺南桥头立交、腾龙立交),主线设置主要出入口1处(鸡冠第六册引桥工程;

石出入口);黄桶沱大桥为双层桥面布置,上层双向6车道,下层中央双向轨道,两侧双第七册主桥防雷接地;

向4车道+人行道;主线均按照城市快速路80km/h标准进行设计。第八册主桥电气照明;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237

第九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11、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环境影响报

第十册大桥消防与事故池;告书》

第十一册桥区航标配布设计;1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签发《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三期工程(南岸

第十二册大桥防撞设施设计;区段)方案设计对轨道交通影响的专项审查意见》(渝建轨建控审[2019]272号);

本册为一标段第四篇《黄桶沱长江大桥工程》第一册《总体设计》,主要内容包13、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桩

括:施工图设计说明、总体布置图、支承体系布置图、指导性施工步骤图等。号:YK0+766.210-YK5+300)(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9);

二、设计依据14、《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黄桶沱长江大桥南锚碇的岩体承载力取值说明》

2.1设计依据(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20.4);

1、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中铁大桥勘测15、本项目范围内1:500现状地形图;

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签订的《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详细勘察、施工图设计合同》(201816、本项目范围管线物探资料;

年12月)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2、重庆市发改委《关于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可18、大桥抗震专项、船撞、抗风等专题。

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2019]623号);19、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等。

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2.2前期工作过程

立交)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20]22号)(1)2015年5月,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签发《关于开展新溉路二期等7个项

4、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目前期工作的函》(渝发改投函[2015]170号),开展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的前期工

交)工程可行性研究》(修编稿)(2019年6月)作。

5、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2)2016年8月,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中标,并立即开展可研、方案、初步设

交)初步设计》(修编稿)(2020年2月)计和初勘等工作。

6、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签发《关于明确轨道交通11号线相关技术参数的复(3)2016年10月,重庆市规划局组织召开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的方案研究会,

函》(渝轨建办[2020]2号);会议明确了本项目的功能定位、线路走向、技术标准、桥位、隧址方案。

7、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重庆黄桶沱长江大桥工程洪水影响评价的行政许可决定》(4)2017年1月17日,重庆市规划局再次组织召开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的方

(长许可[2019]109号);案研究会。

8、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黄确沱长江大桥建设场地(5)2017年3月,项目前期业主调整为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19年11月)完成三方项目交接工作。

9、重庆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渝规南岸方案函(市政)(2017)(6)2017年5月,完成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技术审查,确定技术方案。

0018号);(7)2017年8-9月,取得规划局方案审查意见函,原则同意本项目工程设计方案。

10、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黄梅沱长江大桥段深基坑、(8)2017年12月,《重庆黄梅沱长江大桥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通过航评

高边坡支护方案安全专项论证意见》(2019年4月);技术咨询单位组织的专家审查。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337

(9)2018年12月,市政府常务会通过黄桶沱长江大桥桥型及景观造型方案。②按专家意见补充主桥轨道技术指标要求和梁轨相互作用力,详见初步设计第七

(10)2019年5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发《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分册设计说明1.3节及附件。

(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2019]623号)。③按专家意见提供桥墩支反力,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设计说明5.6.2节第(4)

(11)2019年5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发《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5条。

(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2019]623号)。④按专家意见补充地震影响分析结果,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设计说明第5.6.3

(12)2019年5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渝长高速复线连接节(3)条。

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初步设计审查会。⑤按专家意见已核实完善伸缩缝、支座、阻尼器等技术参数,详见初步设计第七

(13)2019年8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签发《关于重庆黄桶沱长江大桥工程洪水影响分册设计说明6.8~6.10节。

评价的行政许可决定》(长许可[2019]109号)。(3)补充轨道设计专篇。

(14)2019年8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签发《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补充轨道设计专篇,详见第初步设计七分册设计说明第9章

三期工程(南岸区段)方案设计对轨道交通影响的专项审查意见》(渝建轨建控审(二)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

[2019]272号)。(1)由于大桥采用重力锚,基坑深达40-65米,进一步优化边坡设计;

(15)2020年1月,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签发《关于明确轨道交通11执行情况:本段深基坑深度约为36〜45m,基坑安全等级为1级,已根据建委相关

号线相关技术参数的复函》(渝轨建办[2020]2号),给出重庆轨道交通11号线对黄桶文件要求对多方案进行了深基坑专项评审,施工图阶段将进一步优化设计。

沱长江大桥技术参数要求。(2)补充桥面危险品泄露以及暴雨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16)2020年7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签发《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补充相关设计方案及说明,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设计说明

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20]22号)。6.7节,图纸第七分册第五子分册排水专业图纸。

2.3初设专家意见及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3)补充南岸区岸主墩的防船撞设计方案;

(一)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补充墩防船撞设计方案及说明,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设计

(1)统一按路段起终点顺序和黄桶沱长江大桥桥位实际方向,核查修改设计说明以说明6.2节。

及图纸安排;(4)补充抽湿系统设计方案;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修改设计说明中起终点顺序及图纸安排。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补充抽湿系统方案及说明,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设计说明

(2)补充完善黄桶沱长江大桥前期论证批复文件或相关专家意见执行情况(如通航、5.5.3节,图纸第七分册第四子分册附属工程图纸。

行洪等);补充完善公轨合建桥梁技术控制指标(超越现行规范范围)、主桁梁不利组(5)补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合下过渡墩支反力、钢轨上拔力、不同设防目标下的地震影响分析(宜开展地震场地评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补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方案及说明,详见初步设计第七分册

价,建立含引桥全桥模型时程分析)等的主要计算与验算结果,核实伸缩缝、支座、阻设计说明6.12节。

尼器等技术参数。(6)补充完善一般桥梁采用25m跨度小箱梁的相关比选内容;

执行情况: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在设计说明中补充一般桥梁采用25m跨度小箱梁的比选,详

①目前大桥已通过通航、洪评专家评审(专家意见附后),批复文件正在办理。见初步设计说明5.2.1节。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437

(7)取消现浇箱梁8cm厚混凝土调平层,加大人行道路缘石抗车撞锚筋;6)《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TD65-05-2015)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取消引桥现浇箱梁8cm厚混凝土调平层,加大人行道路缘石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QTGD60-2015)

抗车撞锚筋。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9)《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OTGD64-2015)

(1)完善抗风、防抗船撞措施;10)《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QTG/T3360-01-2018)

执行情况:抗风、船撞等专题正开展中。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

(2)完善轨道交通相关专题;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

执行情况:轨道交通相关专题正开展中13)《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

(3)加强重力式锚碇的防排水系统设计;14)《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91-2017)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重视防排水系统设计,在基坑坡顶设置截排水沟,在15)《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

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坡顶硬化处理以减少地表水深入。止匕外,锚碇基础,锚1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

体、鞍部采用防渗混凝土。1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Q/CR9211-2015)

(4)改善抽湿系统以及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性;18)重庆市工程建设的标准《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

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重视主缆除湿系统与健康健康监测系统有效性,合理19)重庆市工程建设的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布置测点及监测系统,增强除湿管理系统与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协同性。20)《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GB/T17101-2008)

(5)完善合建桥梁分期实施的相关设计及预埋;21)《桥梁用热镀锌铝合金钢丝》(JT/T1104-2016)

物分清,:按专家意见执行,依据《关于明确轨道交通11号线相关技术参数的复函》22)《悬索桥主缆系统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694-2007)

(渝轨建办[2020]2号)附件中要求,按“最小共建范围”原则,除结构无法相互脱开或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后期无单独实施条件的部分外,应尽可能减小公轨共建范围。本次主桥钢梁按公轨共建,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同步进行主体结构设计,并做好必要预埋预设工作(疏散平台预埋件、声屏障(防抛网)2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预埋件、消防水管预埋、通信槽道预埋、接触网立柱基础及拉线基础预埋等),引桥考26)《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GB/T21073-2007)

虑轨道交通下部结构实施对大桥锚碇及引桥基础存在影响,对下部结构进行共建,轨道27)《环氧涂层填充型七丝预应力钢绞线》(美国标准ASTMA882/A882M-04a)

交通上部结构及预埋预设后期单独实施。28)《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18)

三、设计规范29)《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2008)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磁粉检测》(JB/T4730.4-2005)

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3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

3)《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T51234-2017)3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2040-2008)

4)《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桥梁设计规范》(CJJ242-2016)33)《合金结构钢》(GB/T3077-2015)

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3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537

35)《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国家电网顺泰铁塔公司等;部分为原始地貌,位于公园内。该段地形坡度5-30°,局部

36)《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4162-2008)较陡。

37)《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6402-2008)4.3工程地质条件

38)《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4.3.1地质构造

3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40)《桥梁球型支座》(GB/T17955-2009)

四、建设条件

4.1气候、气象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里程YK0+766.210-YK5+300m)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江北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0-1200h,气

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C,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

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

日),最大平均日温差11.9℃(1953.7)。

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

水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

31大盛场向斜33南温泉背斜35龙王洞背斜37金鳌寺向斜

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32铜锣峡背斜34重庆-沙坪向斜36悦来场向斜38观音峡冲断背斜

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o61石柱场向斜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线路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之东南,它属于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四川台

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坳的川东陷褶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之东缘的重庆弧形褶束(四级大地构造单元)范

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围内。川东陷褶束主要构造由一系列的北东〜北北东向的近于平行的不对称的线形的梳

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妆或箱状褶皱组成。褶皱的背斜紧凑狭窄,向斜开阔平缓,背斜形成条形低山,向斜构

4.2地形、地貌成丘陵谷地,它们共同组成右行雁列褶皱,构造线方向北北东向。这些褶皱由于与川黔

桥址区横跨长江,属于剥蚀丘陵接河谷地貌,局部为人工地貌。桥梁沿线地面高程南北向构造复合交接,南段构造线转向南北,形成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称为重庆弧,

为218.69m-131.47m-230.68m,相对高差为99.21m,起伏较大。YK3+268.50-YK3+580m该褶皱多延伸至长江倾没。本段线路先后穿越南温泉背斜、石柱场向斜。

段位于南岸区鸡冠石,拟建长江大桥的南岸锚碇墩、南岸引桥和南岸主墩皆位于本段。4.3.2地层岩性

主要为原始地貌,地形坡度5-30°,局部较陡;YK3+580-YK4+213m段为长江;经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及钻探揭露,该段现状土层主要分布有素填土、粉质粘土、

YK4+213-YK3+580m段位于江北区唐家沱,拟建长江大桥江北主墩、江北引桥、江北锚杂填土、卵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泥岩、砂岩;新田沟组(J2x)

碇墩位于本段。场地大部分为人工地貌,主要位于为兆隆码头、西夏公司、海尔停车场、砂岩、泥岩、页岩;下统自流井组(Jl-2z)泥岩、砂岩、页岩、灰岩;珍珠冲组(Jlz)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637

泥岩、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J2s-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泥质结构,薄〜中层状

(1)第四系全新统构造。强风化带岩石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带岩

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混凝土、砂泥岩碎块、粘性土等组成,碎块一般为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节长10-20cm,最大40cm,强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本段线

3-20cm,含量约50%左右,结构呈松散状,稍湿,回填年限大于3年。经本次钻探揭露,路的起点和终点附近。岩面埋深不等,起伏较大,局部裸露。

该层厚度一般为0.60〜11.60m,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已拆迁居民区和现有厂区。砂岩(J2s-Ss):灰白色、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矿物。细

素填土(Q4ml)根据密实程度分别描述:-中粒结构,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

松散状素填土:场地内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腾龙立交施工区、练车场、西夏公司、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完整,多呈短柱〜柱状,节长10-30cm,最大可大50cm,强

海尔停车场等地,杂色,成分以粘性土夹砂、泥岩块石为主,局部含建筑垃圾,块石粒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较硬。局部分布。

径一般为3-25cm,最大可达50cm,块石含量约50-75%,稍湿,均匀性差,为人工回填,(3)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

回填年限大于2年。该层在多以泥岩碎块为主,泥岩碎块遇水易崩解、易风化,在水的泥岩。2xs-Ms):紫红色、暗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泥质结构,

作用下,常常在在该层底部形成粘土层。薄〜中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碎块状,质软;中

稍密状素填土:主要分布在现状市政道路上,弹子石腾龙大道、海尔路、港宁路等。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节长10-25cm,最大45cm,强度较高,主要分

杂色、成分以粘性土夹砂、泥岩块石为主,块石粒径一般为3-20cm,块石含量约60-80%,布在高架桥和海腾立交附近。岩面埋深不等,起伏较大,局部裸露。

稍湿,均匀性较差,为人工碾压回填,回填年限大于2年。砂岩(J2xs-Ss):灰白色、灰色、黄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

场地内钻孔揭露填土厚度0.20-41.10m,厚度差别较大。等矿物。细-中粒结构,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细砂土(Q4ai):浅黄色、灰黄色,稍湿、松散,含根系、含泥夹,含少量碎石,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完整,多呈短柱〜柱状,节长10-30cm,最大可

分选性好,颗粒均匀,可见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颗粒粒径接近粗玉米粉大小,手大60cm,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较硬。局部分布。

搓偶有黏着感,钻进时有涌砂、塌孔现象,砂粒含量40-60%o经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一(4)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

般为0.60〜8.10m,主要分布分布于长江南岸河漫滩的地表。泥岩。2x-Ms):紫红色、局部黄绿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泥质结构,

卵石土(Q4al):杂色,主要由卵石和少量细砂组成,卵石粒径一般为10-200mm,薄〜中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碎块状,质软;中

含量65-80%,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呈亚圆状,松散,饱和状。本次勘察未揭露,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柱状,节长10-25cm,最大40cm,强度较高,主要分

据调查推测厚度约为5.00〜20.00m,主要分布在长江内。布在腾龙立交和海腾立交附近。岩面埋深不等,起伏较大,局部裸露。

粉质粘土(Q4el+dl):红褐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含有少量强风化泥岩碎块,砂岩(J2x-Ss):灰色、黄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矿物。细

碎块直径5-40mm,含量30%左右,呈可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中粒结构,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

韧性中等。主要分布在斜坡较为平缓的地段,经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一般为0.20〜11.40m。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完整,多呈短柱〜柱状,节长10-30cm,最大可大50cm,强

卵石土(Q2al):杂色,主要由卵石、砾石、块石和粘性土组成,卵石粒径一般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较硬。局部分布。

10-60mm,含量50-70%,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呈亚圆状,稍密状。为三、四级页岩。2x-Sh):黄色,灰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页理状构造,强风化

阶地。本次勘察揭露厚度为0.60〜15.00m,主要分布在南岸鸡冠石附近。带岩石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屑、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岩

(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芯呈短〜柱状,节长5-20cm,强度较高。岩面埋深不等,起伏较大,局部裸露。局部分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SZQ-01-010000

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

737

布。薄〜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质软;中等风化岩

(5)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l-2z)体较完整,多呈短柱状,节长5-20cm,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较好,质软。局部分布。

泥岩(J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