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对口高考理解性默写题汇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子路“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
”;至于礼乐教化则“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
,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曾皙的询问中可以明确孔子对其他三位学生回答的评价,其中“
,
”表明孔子认为公西华可以大用。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
,
”的声音、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
,
”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写冉有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先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应道:“
?
”。11.曾皙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其中对人们的休闲生活进行了描写,“,
,______”,体现出了百姓的生活美好,社会的安定和谐。《劝学》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5.《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6.《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分析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蔺相如的门客们投奔他的原因的那句话是:“
,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用“
,
。”两句话表明自己不与廉颇争列的原因,体现了他的大局意识。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二人尽释前嫌,“
,
。”5.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表明自己之所以回避廉颇,是“______”,体现了他以国家为重的高尚品德。6.文中蔺相如说自己望见廉颇就“______”,通过这种行为细节展现他的宽容大度。7.当蔺相如的舍人表示要离开他时,蔺相如问他们“______?”,引发舍人思考他们投奔自己的初衷。8.蔺相如阐述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后,得出“______”的结论,强调了他和廉颇对于赵国的重要性。《师说》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作用是:“
,
。”2.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
,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4.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5.文中那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
,
。”6.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
,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8.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9.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10.“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意思一致。《过秦论》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
,
,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
,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
,
;
,
,
。
,
;
,
。”4.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
,
,
。”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
,
,
。”6.《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
,
。”7.《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
,
。”8.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鸿门宴》1.《鸿门宴》中樊哙用“
,
”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2.《鸿门宴》中,樊哙闯军帐中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两句与《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
,
”的写法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3.《鸿门宴》中,刘邦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
,
。”4.项羽在鸿门宴上“留沛公与饮”,情节由此发展,波澜横生。宴会中,范增“
,
”,想要提醒项羽抓住机会,杀掉刘邦。5.刘邦在鸿门宴上不辞而别,樊哙说为了不拘小节可以不必告辞,原话是:“
,
。如今
,
,何辞为?”6.鸿门宴上,樊哙闯入营帐,不仅没有受到项羽的责备,反而得到了项羽的称赞,称其为“______”。7.张良在刘邦逃离鸿门宴后,进入营帐向项羽献上礼物,其中玉璧一对献给项羽,“
”,表示对项羽的敬意。8.刘邦在逃离鸿门宴时,留下张良向项羽辞谢,并嘱托张良估计自己回到军中后再进去,原文是:“
,
,______。”《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
”两句,用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效果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要兴办教育,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百姓的句子是“
,
”。3.《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
,
。”4.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
,
”是王道的开端。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要对百姓反复实行道德教化的句子是:“
,
。”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
,
”的疑问。7.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
,
”,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8.文中体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捕捞的句子是:“
,
。”《兰亭集序》1.《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聚会之日天气情况的句子是:“
,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
。”3.《兰亭集序》中作者用“
,
”来描写集会之日的气候状况,令人心旷神怡。4.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的句子是“
,
,
,
,
。”5.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6.《兰亭集序》中写兰亭之内赏景饮酒,感受天地自然的句子是:“
,
,
,
,
。”7.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8.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文中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衬托宫殿之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做铺垫的句子是:“
,;,。”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4.既在广阔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修建,又起到笼盖全篇、暗示主题作用的句子是:“,;,。”5.从民心人性角度,说明人心相同,对秦统治者残民自肥进行有力抨击的语句是:“,。,。”6.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剥削掠夺之上,且挥霍无度的句子是:“,?”7.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态度,反映其奢侈无度的两句是:“,。”8.表现皇帝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9.仅用八个字就写出项羽火烧阿房宫史实的句子是:“,。”10.表现宫殿依山势设计、结构精巧特点的句子是:“,。”11.将阿房宫钉子与百姓粮食对比,揭示秦始皇残暴的句子是:“,。”12.提醒晚唐统治者,若对强秦盛极而亡历史哀悼却不以史为鉴,结果会是:“________________。”13.借秦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14.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原因时说,若六国当年善待百姓,那么“”;若秦人善待六国之人,那么“”。15.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六国论》1.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2.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具体因为“,。”3.六国中未贿赂秦国却灭亡的原因,苏洵认为是:“,。”4.诸侯赂秦失去土地比战争失去更多,文中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5.点明六国人祖辈父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6.写六国子孙软弱无能,轻易割让土地,与先祖创业情形构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7.用数字表现六国割让土地频繁、数量多的句子是:“,。”8.写强大秦国贪欲无厌、变本加厉的句子是:“,。”9.六国用送土地换安宁,土地不送完秦国贪欲不止,正如古人说的抱薪救火:“,。”10.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1.燕国是小国却最后灭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2.赵国开始走下坡路终至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3.燕赵灭亡在外在形势方面的原因是:“,。”14.除爱惜土地、不赂秦外,若“,,________________”,齐、燕、赵三国可有胜算。15.若六国以赂秦之地“”,以事秦之心“”,并“并力西向”,秦人未必能灭六国。16.借古讽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7.告诫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8.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其根本不在战争。《游褒禅山记》1.《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到达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其中强调“志”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表明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说明古人观察天地、山川等往往有收获的原因是:“,。”4.指出做学问必须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描写褒禅山山洞“深”“难”“奇”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说明志向不坚定,就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7.文中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8.强调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除了要有志向和力量,还需要借助外物的句子是:“,,,。”9.作者从仆碑文字的谬误中得出的做学问应持有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表明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也不会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精心打扮自己的句子是:“
,。,。”2.文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离别时悲凉气氛的句子是:“,。”3.刘兰芝自述从小受到良好教养,能胜任各种家务劳动的句子是:“,。,。,。”4.焦仲卿对母亲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其母听后“槌床便大怒”,表现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5.描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分别时,两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句子是:“,。,。”6.文中运用比喻,表达刘兰芝对焦仲卿爱情坚贞不渝的句子是:“,,,。”7.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县令和太守先后派人来求婚,其兄逼迫她改嫁时说的话是:“,。,。”8.焦仲卿听说刘兰芝改嫁的消息后,赶来与她诀别,刘兰芝对焦仲卿表明心迹的句子是:“,!,。”9.两人相约殉情后,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的举动是:“,。”10.文章结尾处“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1.李密在《陈情表》中开篇便向晋武帝说明自己的身世,其中概括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2.文中讲述自己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四岁时母亲改嫁的句子是:“,。,。”3.描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表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家中没有可以照应门户之人的句子是:“,,,。”5.李密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6.文中写祖母病情危急,自己侍奉汤药,片刻不能离开的句子是:“,,,。”7.李密向晋武帝说明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目的,以打消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8.用“,,,”四句表明自己在朝廷和祖母之间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9.以“,,,,”表明自己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以及想奉诏就职的心情。10.最后,李密向晋武帝提出了“,”的请求,希望能暂不赴命,先尽孝后尽忠。《静女》1.《静女》中,描写女子故意躲起来,男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2.描绘女子送给男子的彤管很美丽,使男子感到格外喜爱的句子是:“,。”3.写女子从郊外采来茅草送给男子,茅草美好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4.男子认为女子送的茅草并非真的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所赠的句子是:“,。”5.诗中描写男女约会地点的句子是:“,。”6.表现男子在等待女子时心理活动的句子是:“,。”7.形容女子文静美好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8.女子所赠之物中,能体现其精心挑选的是:“,。”9.从男子角度,侧面表现女子美丽可爱的句子是:“,。”10.诗中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男子对女子深情的句子是:“,。”《蒹葭》1.诗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句子是:“,。”2.主人公上下追寻,表现伊人的踪迹飘忽不定,给人一种朦胧缥缈之感的句子是:“,。,。”3.描写清晨秋霜中主人公顺流而下追随伊人的情景的句子是:“,。,。”4.展现主人公不畏路途艰险,执着追求伊人的诗句是:“,。”5.用“,。,”描绘出一幅深秋清晨,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的清幽画面。6.表明主人公追寻之路漫长、地势崎岖的句子是:“,。”7.体现伊人在水的另一边,主人公苦苦追寻却难以接近的句子是:“,。”8.诗中通过“,”的反复咏唱,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强烈思念和执着追求。9.从空间角度表现主人公与伊人之间距离遥远,难以触及的句子是:“,。”10.描写主人公在霜露浓重的清晨,逆水而行,艰难追寻伊人的场景的句子是:“,。”11.《蒹葭》中,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氛围的句子是:“,。,。”12.表现主人公对美好爱情执着追求,虽历经艰难险阻仍不放弃的句子是:“,。,。”13.诗中多次描写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伊人的艰难过程,其中形容道路险阻且漫长的句子是:“,。”14.形容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伊人,伊人仿佛就在水中央的句子是:“,。”15.用“,。,。”四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缥缈的画面,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求可望而不可即。16.描写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追寻伊人的情景,体现其坚持不懈精神的句子有:“,。,。,。,。,。,。,。,。”《国殇》1.描写战场上短兵相接、战斗激烈的句子是:“
,。”2.表现战士们奋勇争先、冲锋陷阵的英勇精神的句子是:“,。”3.体现楚军将士战斗到死、不屈不挠的高尚气节的句子是:“,。”4.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进行热烈歌颂和高度赞扬的句子是:“,。,。”5.描绘战斗中楚军的武器装备和敌人兵力众多的句子是:“,。”6.写战士们出征时抱着必死决心,不打算活着回来的句子是:“,。”7.从侧面表现战争残酷激烈,敌人攻势猛烈的句子是:“,。”8.强调战士们虽然身死,但精神永远存在,将成为鬼中的英雄的句子是:“,。”9.表现楚军将士勇往直前,不畏强敌,敢于战斗的句子是:“,。”10.描写战斗结束后,战场上一片凄凉景象的句子是:“,。”《琵琶行》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欲说还休的句子是:“
,。”2.诗中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句子是:“,。”3.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多变,乐曲声音时粗时细、时高时低的句子是:“,。,。”4.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音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的句子是:“,。,。”5.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句子是:“,。”6.以听众的反应和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句子还有:“,。”7.诗中写琵琶女年轻时曾受到众多富家子弟追捧,生活奢华的句子是:“,。,。”8.描写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只能嫁给商人,独守空船的寂寞生活的句子是:“,。,。”9.诗人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及身世叙述后,感慨自己与琵琶女命运相似,同病相怜的句子是:“,。”10.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句子是:“,。”11.诗中用“,”两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的动作和声音,使人产生余音绕梁之感。12.以设问手法,表现诗人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凉,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做铺垫的句子是:“?。”13.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时,通过动作细节表现其娴熟技艺的句子是:“,。”14.表现诗人被贬江州后,在浔阳早晚听到的不是悦耳的音乐,而是令人悲伤的声音的句子是:“,。,。”15.诗人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发出深沉感慨,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将进酒》1.李白在《将进酒》中,用夸张手法写黄河奔腾而来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2.以同样夸张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句子是:“,。”3.表达诗人乐观自信,坚信自己才华终有用武之地,钱财散尽也能再得的句子是:“,。”4.表明诗人对权贵的蔑视,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愿长醉不愿醒的句子是:“,。”5.描写筵席上丰盛菜肴,体现诗人豪爽饮酒风格,展现其放达情怀的句子是:“,。,。”6.借曹植典故,表达诗人对其昔时宴饮的倾慕,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之情的句子是:“,。,。”7.从诗人劝酒时的直率与豪爽,可看出其豪迈气概的句子是:“,。”8.诗人由“悲”转“欢”“乐”,表明及时行乐,莫让酒杯空对明月的句子是:“,。”9.诗人要为朋友高歌一曲,请求朋友倾听,展现其率真性情的句子是:“,。”10.写诗人不惜拿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尽情消愁的句子是:“,。,。”11.表现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自己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句子是:“,。”12.诗中既表现诗人酒量之大、酒气之豪,又传达出其愤激之情的句子是:“,。”13.质疑友人钱少,让其毫不犹豫买酒共饮的句子是:“,。”14.用夸张手法写自己豪饮,同时也写曹植狂饮,以体现饮酒之乐的句子分别是:“”(写自己),“”(写曹植)。15.诗的开篇以“”奠定悲伤基调,结尾以“”呼应开篇之“悲”,且含义更见深沉。《雨霖铃(寒蝉凄切)》1.柳永《雨霖铃》中,描写秋天景色,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2.描绘一对恋人在即将分别时,泪眼相对,却因悲伤过度而说不出话来的场景的句子是:“,。”3.设想离别后,旅人在烟波浩渺、暮霭沉沉的江上漂泊,前途迷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描写别后想象中美好的景象,更强烈地表达离人内心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直接抒发离别之苦,被称为“古今俊语”的句子是:“,。”6.表达即使有千种深情厚意,在这离别时刻也无法倾诉,只能任其随流水而去的句子是:“,!”7.词中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展现离人分别时难分难舍情态的句子还有:“,。”8.暗示离别后孤独寂寞,良辰美景无人共赏的句子是:“,。”9.从听觉角度,以寒蝉的叫声烘托离别的愁苦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描写离别时天色已晚,更增添了离人哀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大江东去)》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江水汹涌澎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2.由眼前赤壁雄奇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人物缅怀之情的过渡句是:“,。”3.刻画周瑜年轻有为、英气勃发,指挥赤壁之战时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短暂,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5.以酒祭月,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的句子是:“,。”6.描写赤壁之战中,曹军战船被焚毁,场面壮观的句子是:“,。”7.表现周瑜风度翩翩、儒将气质的句子是:“,。”8.词中描写赤壁景色,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生动展现其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9.由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转而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情绪由激昂转为低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以夸张手法,描写江水奔腾不息,如同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独立寒秋)》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远望湘江的句子是:“
,,,。”2.描绘湘江江水清澈,船只竞发,雄鹰在天空翱翔,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生机勃勃画面的句子是:“,,,。”3.由眼前秋景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4.回忆当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于评论国家大事的句子是:“,,,。”5.以设问手法,表现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6.展现诗人和同学们在湘江中游泳,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船只前进的豪情壮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7.描写秋天枫叶如丹,层林像被染过一样的句子是:“,。”8.从仰视和俯视角度,描写天地万物生机勃勃、竞相争逐的句子是:“,。”9.概括少年同学经历的不平凡岁月,表现其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句子是:“,。”10.表达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深思索,以及主宰国家命运的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致橡树》1.诗中否定依附式爱情,以“凌霄花”比喻攀附权贵的句子是:“,。2.诗人通过“痴情的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第5章 图形的轴对称同步单元达标测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全方位解析装液氮的容器原理、操作、维护与应用拓展
- 2《我向国旗敬个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
- 标准自行车零件采购合同
- 简易不锈钢材料采购合同版本
- 房屋买卖合同修订协议
- 三方合同:资源共享与互惠互利
- 会员卡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医疗器械购销合同样本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权益保护
-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样表)
- JJF 1916-2021扫描电子显微镜校准规范
-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参考
- 眼位检查课件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 FANUC发那科机器人常规点检保养
- 医药有限公司公司奖惩制度
- 微电子学概论全套课件
- 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 混杂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介绍、特点和应用
-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图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