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典诗词的格式,抓住关键词语与重点语句,品位这首词的语言艺术与刚劲风格,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思考、分析、探究与联想、想象等方法,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提升发展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感受思想艺术魅力,理解词中意象,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不断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2.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文章——《答司马谏议书》,以前也学过他的诗歌《元日》《梅花》《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提问:大家了解金陵吗?

明确:金陵名字源于楚威王熊商于此建金陵邑,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市集密布,灯火万家,一派繁荣气象。台城的草色烟光,秦淮河的红粉佳人,无不引起文人们的思古幽情。“怀古”是中国古代重要文学母题,而以金陵为对象的怀古诗词,数量最多,精品层出,堪称中国古代怀古文学的巅峰。其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被杨湜称为“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

二、走进文本

思考:词的下阕“千古凭高对此”,如何理解?“此"是指什么?

明确:千古——千古文人;

凭高——登临高处;

此——金陵胜景,兴亡旧事;

1.赏金陵之景

(1)思考:这首词集中描绘金陵胜景的地方在哪儿?

明确:词的上阙。

(2)思考:“登临送目”,王安石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上阕,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对金陵之景进行赏析。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挺拔。

赏析:此句化用了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练”与“簇"二字很好地点明了水与山的不同情状:白练柔软,具有飘渺的延展性,仿佛一眼无边;箭簇高耸,以凌厉而挺拔的姿态直刺苍穹,一低一高,还有一横一纵、一动一静,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平面与立面的遥相呼应让金陵山水仿佛借助文字的力量再次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金陵形胜,概见于此。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逆着西风,近旁江岸酒楼处斜插的旗迎风飘扬。

赏析:夕阳下,往来的帆船在江上穿行,酒肆里的人有的喝酒聊天,有的吟诗作画,有的谈笑风生,他们的笑声和欢声融入江水的潺潺声,形成了一幅欢乐的画卷。金陵自六朝起已是长江航运交通的重要枢纽,船与酒家反映出金陵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繁荣,繁华热闹。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日落西山,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粼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

赏析:此句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相传南京西南面的长江中有个白鹭洲,故“鹭起"两字既指水禽白鹭之上下飞舞,又指遥望白鹭洲如惊鹭乍起,一语双关,尽显金陵秋景的韵味。

从色彩层面来看,“彩舟”与“云淡"相对,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稀淡的云烟当中,浓烈的色彩妆点着已是晚秋时节的金陵,给看似萧瑟的氛围增添了一抹充满活力的明亮底色。对于云虽没有加以色彩的描绘,只用“淡”一字点缀,却尽显风韵。彩舟在淡云中浮游穿梭,色彩的交合重叠就有了别样的视觉享受。水洲白鹭争相起舞,仿佛在天河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人文之景和自然之物的动态张力,与山、水、云等静物相互映衬,动静相生的魅力就在几个字词中显现。

思考:这里的“彩舟"与“归帆去棹”都是船,有什么区别?

明确:“彩舟"是画船,用于游览休闲,展现金陵百姓富足、悠闲的生活状态;“归帆去棹”是指用于航运的船,意在表现金陵航运发达,经济繁荣。

林逋说“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眼前之景实难尽述,因此词人用“画图难足”收束了上阕。

2.析怀古之情

思考:登临高处,面对同样的金陵胜景,王安石与千古文人嗟叹的内容是一样的吗?找出他们嗟叹的内容,并比较不同。

千古文人:谩嗟荣辱

王安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明确:“谩嗟荣辱"就是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的荣耀和耻辱,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过去六朝统治者竞相追求奢靡和繁华,结果却相继灭亡。这里的“繁华"指的是奢靡的生活方式,而“竞逐”指他们争相追逐这种生活,这一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正如杜牧在《台城曲》中所写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传说中,陈叔宝和张丽华正在阁上赋诗作乐,却不料韩擒虎率兵破门而入。

(思考:这里可以写“擒虎丽华”吗?)

将人物进行“虚化”,只留下了两个有关生死的建筑物,精妙的提炼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慨叹。接着,词人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悲恨相续”,与前文“繁华竞逐”构成因果关系,将“荣辱"的感叹推向了深入。王安石引用杜牧的这句诗,表达了对六朝统治者因为骄奢淫逸、腐化堕落而相继亡国的感叹。引用这段历史故事和相关诗句,旨在警示世人不要过度追求奢华和享乐,以免重蹈六朝的覆辙。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一切往事如流水逝去,叹息是徒劳的(要改变现状只有实干),“但寒烟衰草凝绿"这一句中王安石所见景物全然不同上片中那样富有生命力,热闹繁华,而是转向衰败凄寒,这更像是北宋朝廷衰颓败落的现实隐喻。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句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至今”词人通过描述历史上的兴亡旧事已经消逝,但当下的歌女仍在演唱当年的旧曲,暗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当下的人们对历史的忽视,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词人提到的“商女"指的是卖唱的歌女,她们之所以“时时犹唱”,是因为有人“时时"犹听,有人“时时”享受奢靡生活。这些能够“时时"出资享受奢靡生活的人,大多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而这些统治阶层“时时”享受奢靡生活的背景,正是北宋朝廷内外交困的时期。这段文字通过隐喻和暗示,表达了词人对当下统治阶层忽视历史兴衰和追求奢靡生活的批评。目的是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应以史为鉴,改变奢靡、荒淫的生活状态,不应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三、课堂总结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