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一」一:自我介绍(略)二:澄清语文的概念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流行的几种说法:1、语言和文学2、听说读写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三:如何学好语文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1、音趣。我们通常会被电影中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精彩的朗诵所折服,在这里我们欣赏一曲散文朗诵《野马度》,感受一下语文的魅力。(打开论坛,播放朗诵)2、字趣。语言中的每个字或者是每个标点的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a、外国记者讽刺说:"对牛弹琴。"周恩来回敬道:“对,牛弹琴!”。b、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实际讲课中删除了此例子]c、一字诗:清代王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就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d、茶壶的四周有“可以清心也”五个字,看看有多少种读法,有什么特点。3、句趣。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因为此诗此句而出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耐人寻味4、篇趣。好文章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比比皆是。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成篇故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雅和俗)以《还珠格格》中表达爱情的语言和汉乐府《上邪》比较。“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相对大家而言,我接受教育比你们早,对于很多问题,我已经形成了我的一套看法。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的观点肯定带有我自己思想的影子。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别人的观点、书上的既成观点,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举例子略)再次,注意积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厚积薄发。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悟。具体的作业要求:a、一个星期一篇随笔,佳作将发到校园文学网,精品会发到《守望》刊物。b、坚持摘抄。内容比如:名言名句、诗词、优美文段、新颖的观点等等。c、坚持作笔记,日常积累不可少。总之,我视教书为事业,视语文为艺术,请大家放心,我会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同大家一起遨游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我希望等大家走出我的课堂后,能像章士钊在《挽百里》中说的:“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能首先拥有一种儒酸之气,像一个“读书人”,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如今的复杂社会迷失方向。最后送大家当代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一句话:“追求永远不会遗憾”!四、语文学习的要求:三要求:一预习的要求——①阅读全文给课文标段落②找出课文生字词(注解),借助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二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板书抄在书本就可以)三课后的要求——①周记本(每周一篇,不少于800字,可以自选题目,自由发挥,但字迹必须整齐。过于潦草者要授罚,抄字帖三张。)②作文(每两周一次)③文海拾贝(上课前由轮值的同学抄写读后感,并利用课前三分到讲台上读给大家听。这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演讲能力而设的。)④练习册我会课代表各一张作业登记表。结果会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上交作业的要向我说明理由。三次以上未交,我会通知班主任。孔子把人分为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与不知不觉。前两种人不必去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而第三种人却稀里糊涂地活着,没有,也找不着找北。他们的主动性的生活状态,大抵只要看当时流行的社会风尚就是了。其甚者恐怕到了弥留之际还弄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而大多数人都属第三种,我不希望自己更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成为浑浑噩噩的人。三、学习读书三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1)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纵然考不上,温大也必唾手可得。(2)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态度决定结果。情商重于智商。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3)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二」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一:自我介绍(略)二:澄清语文的概念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流行的几种说法:1.语言和文学2.听说读写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三:如何学好语文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1.音趣。我们通常会被电影中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精彩的朗诵所折服,在这里我们欣赏一曲散文朗诵《野马度》,感受一下语文的魅力。(打开论坛,播放朗诵)2.字趣。语言中的每个字或者是每个标点的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a.外国记者讽刺说:"对牛弹琴。"周恩来回敬道:“对,牛弹琴!”。b.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实际讲课中删除了此例子]c.一字诗:清代王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就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d.茶壶的四周有“可以清心也”五个字,看看有多少种读法,有什么特点。3.句趣。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因为此诗此句而出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耐人寻味4.篇趣。好文章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比比皆是。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成篇故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雅和俗)以《还珠格格》中表达爱情的语言和汉乐府《上邪》比较。“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相对大家而言,我接受教育比你们早,对于很多问题,我已经形成了我的一套看法。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的观点肯定带有我自己思想的影子。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别人的观点、书上的既成观点,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举例子略)再次,注意积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厚积薄发。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悟。具体的作业要求:a.一个星期一篇随笔,佳作将发到校园,精品会发到《守望》刊物。b.坚持摘抄。内容比如:名言名句、诗词、优美文段、新颖的观点等等。c.坚持作笔记,日常积累不可少。总总之,我视教书为事业,视语文为艺术,请大家放心,我会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同大家一起遨游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我希望等大家走出我的课堂后,能像章士钊在《挽百里》中说的:“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能首先拥有一种儒酸之气,像一个“读书人”,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如今的复杂社会迷失方向。最后送大家当代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一句话:“追求永远不会遗憾”!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借助直观并通过知识迁移,探索和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前后是具有连续性的,知道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的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练习回顾。(1)单位换算。30厘米=()分米;120分=()小时;2000千克=()吨。完成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4÷25=();=()÷();()÷7=。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题让学生感觉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与学过的知识有关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既是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知识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提供了形的依托。(二)创设情境,探索研究1.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1)阅读与理解。教师:“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主交流讨论)交流后得出: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教师:“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怎样理解?交流后得出:就是求20只是10只的多少倍。(2)分析与解答。教师: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鸭的只数“10只”。)教师:根据分数的意义又可以得出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对应图示。教师小结: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教师:那算式该怎么列?引导学生得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可以用7÷10。得到算式:7÷10=。教师:例题中的第二个问题“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该如何解答呢?引导学生回忆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解决。将问题转换成20只是10只的几倍,得出算式:20÷10=2。(3)回顾与反思。教师:上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后反馈)相同点:都是用除法计算的。不同点:前一题的商是一个分数,后一题的商是一个整数。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在上面的两道题目中,都是以鸭的只数(也就是单位“1”)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教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预设:鹅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小结解题方法:先找出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7÷20=;20÷7=;10÷20=。(4)自主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动物园里有大象9头,金丝猴4只。金丝猴的数量是大象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先找一找单位“1”,然后再列式计算。)【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理解。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2.理解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1)出示题目9cm=dm。教师:根据以往的方法,这道题该如何解决?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尝试自主练习。练习完成后师生交流讨论。(2)比较这道题与本节课开始时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都是用进率去除得到结果。不同点:第1题当中的数值都可以除尽,商是整数。这道题中的数值不能除尽,商用分数表示。得到答案:可以用9÷10=得到9cm=dm。(3)教师:想想这个例题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回顾今天所学的课题,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出9cm=dm就是求9cm是10cm(10是进率)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9÷10=,所以9cm=dm。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都用进率去除,能除尽时商用整数表示,除不尽时商用分数表示。(4)自主练习。79dm=m;56cm2=dm2;133dm3=m3。(让学生在做之前说一说每题各个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通过把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会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三)课堂练习,强化新知1.一个3平方米的花坛,种4种花朵,每种花平均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种5种花呢?(用分数表示)2.五(1)班共有17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奖。(1)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2)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在做之前,让学生说说两小题中的单位“1”分别是什么?)3.单位换算。53mL=L;23千克=吨;13秒=分;48公顷=平方千米。【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四)课堂小结,回顾全课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先找题中的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2.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如果得不到整数商,该如何表示?(让学生注意改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掌握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3、明确本学期语文教学常规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语文,魅力无穷。1、“家”字解析—————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2、笑话——————公交车上超挤,有一女人站在门口。从车后面挤过来一个GG要下车,跟那女的说了一句:“让一下,下车”。那个女的没有动。GG挤过去时就踩到她了。结果那女人好厉害的,不停地骂:“神经病啊你!神经病啊你!~~”,还超大声,搞得全车都在看。GG一直没有说话,下车时忍不了了,回头对那女人说:“复读机呀你!”后边有几个搞笑的小孩,不停地扮演刚才的一幕,甲说:“你神经病呀你!…………”乙说:“你复读机呀你…………”全车人暴笑~!后来,有个小MM也要下车,挤过去怯怯地说:“我~我~我想下去,我不是神经病~!”全车人再次暴笑~!那个女人没有说话,可是从边上飘来一句话:“你是不是没电了?”全车人暴笑不止~!(适当分析,语文在生活中的妙用)3、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语文的身影?举例说明。——————————日常交谈、广告、对联、合同。二、语文的概念1、语文“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中国官方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与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今天,语文多指语言文字与文学表达的结合。2、“大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3、听———学会倾听,听懂表面意思,听出言外之意。说———在听的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表达的技巧,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读————学会阅读写————写作三、初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知变化(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多,任务重,中考压力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方法,不能再沿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1、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想一想语文的重要性,想一想语文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你就会对学语文充满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主要是要解决四个问题:A、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包括不会读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B、了解课文大意,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或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C、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试完成课后题。D、读了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实的感受,能写下来。E、圈点勾画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点在生字、生词下面。“□”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①、②、③”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2)、学会上课听讲。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A、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B、耳听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C、笔记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D、积极答问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E、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用用心思考,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3)、认真复习德国有一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可见,及时复习可以在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板书的知识像放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B、复习之后,再做作业,不能够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找答案。不懂做的题目先放一边,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剩下那些不会做的,就是接下来再次复习的重点。将相应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之后再做作业。一定要做到做完作业,就已经将今天的知识全部掌握下来。C、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习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3、关于写作(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养成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可以读名著,也可以读微型小说,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并学会做批注,尽可能的写读书笔记。(2)、多写多练。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并且做到言之有物,不写流水账,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并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四、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1、练字每天一页,先摹后临,要求上交检查。并做到一月一个小进步,一学期一个大进步。可以自由写,也可以每天专门只练某一个字。2、预习检查准备一本预习本,将预习所做到的步骤逐一写到其中,有些步骤可以附上相应内容,也可以写在书本上一起检查。3、周记每周一篇,字数400以上。由教师指定相应主题。4、读书笔记读名著,写感受或摘抄并赏析优美句子,或者其他有效形式皆可。5、作文素材积累指定主题的人物事例或名言积累。可以和读书笔记相结合。6、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每周一定的阅读量,并且在单元考中占据一定比例分值。五、作业按照预习要求,完成第二课的预习作业。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五」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明确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学习重点: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要是最简二次根式.三.过程知识准备1.满足下列条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2.回忆有理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3.回忆并整理整式的乘法公式。方法探究1⑴(512+23)×15⑵(3+10)(2-5)归纳:。尝试练习:⑴(3+22)×6⑵(827-53)6⑶(6-3+1)×23⑷(3-22)(33-2)⑸(22-3)(3+2)⑹(5-6)(3+2)方法探究2⑴(3+2)(3-2)⑵(3+25)2归纳:。尝试练习:⑴(5+1)(5-1)⑵(7+5)(5-7)⑶(25-32)(25+32)⑷(a+b)(a-b)⑸(3-2)2⑹(32-45)2⑺(3-22)(22-3)⑻(a-b)2⑼(1-23)(1+23)-(1+3)2⑽(3+2-5)(3?2?5)例题解析1.计算:(22-3)2011(22+3)2012.2.若x=10-3,求代数式x2+6x+11的值。3.若x=11+72,y=11—72,求代数式x2-xy+y2的值。内反馈1.计算12(2-3)=。2.计算⑴(2+3)(2-3)=;⑵(5-2)2010(5+2)2011=。3.计算:⑴12(75+313-48)⑵(1327-24-323)12⑶(23-5)(2+3)⑷(5-3+2)(5+3-2)⑸(312-213+48)÷234.已知a=3+2,b=3-2,求下列各式的值。⑴a2-b2⑵1a-1b⑶a2-ab+b25.若x=3+1,求代数式x2-2x-3的值。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六」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可以充分看出,我班学生性格比较活泼,上课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善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读书解决问题,在发表意见的时候能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习方面养成了一定的好习惯。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纪律性不强,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要想在课堂40分钟里要成绩,课堂纪律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在阅读及词语积累方面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一单元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自然、观察与发现、国际理解和友好,可爱的动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神话故事,传说和寓言。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在精读课文及略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三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三、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观察生活,体验发现的快乐;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魄力;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阅读神话、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累计认识2404个字,会写1802个字。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初步的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315个字、写315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二)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6)开展合作学习。(7)组织好全班交流。2、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三)口语交际教学1、明确口语交际要求,培养能力。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3、全员参与。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5、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导。6、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四)习作教学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10课时第二单元:10课时第三单元:10课时第四单元:10课时第五单元:10课时第六单元:10课时第七单元:10课时第八单元:10课时(每单元作文2课时)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措施: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3)、科学认真地设计和批改作业。4)、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巩固课内外所学知识,拓宽学生智力背景。积极组织各项语文活动,提高兴趣,拓展视野,使课内外教学相辅相成。5)、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取得家长得支持和配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抓好学生的写字关,养成认真写作业并设计美观作业的习惯。2)、耐心辅导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习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利用一些休息时间来读书,多积累多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活动的安排: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学,学大纲,学教育理论,学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工作上互帮互助,每周互相听课,指出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篇七」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材分析: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3.歌曲《嘀哩嘀哩》?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学会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欣赏《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认知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效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培养能力的2024年花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DO自动在线监测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热站锅炉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厨余垃圾处理厂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悬架系统:钢板弹簧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数字视频切换台合作协议书
- 公司退股协议书(2篇)
- 纸切割机器用刀具及刀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农业考试重要措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滁州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教程题库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思政教育主题班会
- “良知与悲悯”高频素材积累-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必修下册)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题及答案
- 技术经纪人(初级)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江海产业园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型商务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8800字
- GB/T 45077-2024国家公园项目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