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专业代码:460104二、入学要求普招: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对口:符合招生考试院录取规定和学院规定,通过对口招生录取的中职毕业生方可入学。三、修业年限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行课政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具备工艺编制及工装设计、数控编程及加工、设备维护及维修、生产组织及质量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工装设计与验证、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智能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市场洞察力。(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专业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3)掌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基本知识;(4)掌握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识读与操作的基本知识;(5)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机床、刀具、量具、工装夹具的选择和设计基本知识;(6)掌握常见液压与气动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PLC编程的基本知识;(7)掌握必备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8)了解机械制造方面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加工技术。3.专业能力(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具有绿色生产、安全环保、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等(3)具有识读各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能以工程语言(图纸)与专业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的能力;(4)具有熟练使用一种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零件、机构和工装的造型与设计的能力;(5)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与工艺实施;(6)能够依据操作规范,对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进行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7)能够进行机械零件的常用和自动化工装夹具设计;(8)能够对机械零部件加工质量进行检测、判断和统计分析;(9)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统一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学校还将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1234策56国周边安全环境、军事高技术、现代科技武器装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让理解和研究我国的安全政策、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的方针,学会分析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的方法,了解我国国防和安全观和国防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7灭火的基本方法与扑灭初期火灾的基本知识,秘密的需要,以及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8《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及我校实际情况,遵照“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开设定项体育课程并完成规定学时和规定学分。在学生已掌握的一些体育项目基础上,进一步职业特点的体育包括队列队形、形体练习、工间操、保健按摩基本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包括舞龙、跳短绳、太极、武术;篮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游泳及田径类通过《体育健康与职业训练教程》课程的体育技能的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了解学生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9生命教育七个方面,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通过心理训练,学生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可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内容以中等课程内容由两个模块组成: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的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课程思政元素,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合理设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教学内容以函数(主要是初等函数)为研究对象,以极限为研究工具,主要研究了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和可积性三大性质,分析数据,能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作才(二)专业(技能)课程并涵养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专业基础课程共6门。包括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测绘。16.具有熟练利用CAD软件设计绘制常见的机械工程图程力26.利用虚拟仿真基地软件资源将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3要求学生:1、掌握互换性不同类型的特点及其应用场2、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熟悉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方3、熟悉偏差,公差的特点及掌握标准公差等级、基本4、了解配合种类的获得方法,熟悉不同配合性质的应5、掌握几何公差项目公差带的特点和意义及其标注规6、熟悉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掌握几何误差项7、熟悉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转移关系及不同公差要4础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5绘1、掌握轴套类、盘盖轮类、箱壳类、叉架类零件的视6床1.掌握机械类岗位所需要的加工设备的基本知识;2.掌握机床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传动、结构及调整使用方法;3.掌握正确选择使用机床和刀具,初步了解自动化机床。1.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6-8门。包括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械CAD/CAM软件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14.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24.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6.利用虚拟仿真基地软件资源将数控加工工艺及34.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44.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5术5.利用虚拟仿真基地软件资源将液压与气压传动6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基本控制线路的工作4.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5.利用虚拟仿真基地软件资源将机床电气与PLC73.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2.专业拓展课程包括逆向工程与三维检测技术、智能制造产线综合应用、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数控车铣加工综合等。12.引入真实案例项目教学法方式组织教学,使用在线2术2.引入真实案例项目教学法方式组织教学,使用在线32.课程是1+X证书考证的依托,需按照考证需求安排3.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考证通过性考核相结合形式考核(三)学时要求1.教学周次分配1234565532221111433训222211112.教学时数统计与学分要求125668452程5七、教学进程安排序号方式(考试或13622433642526276889248112方式(考试或128224324445446考查1887考查188256268211882188318841884114214336方式(考试或5184424433443451621术4423344方式(考试或43454464473124222311020方式(考试或300八、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一)师资队伍名;其他部门兼职专业任课教师9人,外聘教师16人;其专业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工程等。职能分工如下:1.队伍结构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2.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能够较好地把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能把岗位需求提炼出对应的课程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把握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3.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4.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要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教学设施具有普通中小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等,生均教室建筑面积符合1.75㎡/生的指标,能满足在校班级和培养学生数的需要。2.校内设施本专业现有电工、电子、液压综合、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可满足教学需要,具体实训室和设备如下表所示:1电工电子综合实20置3自动化生产线拆1.自动化产线安装与调试4可编程控制器实5工业机器人综合PCB异形插件工2.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综6工业机器人建模7工业机器人仿真8自动化组态实训室9智能控制技术实2.电子产品装调与焊接1.机床电气与PLC控制六面式可编程智能控制技术实普通机加工实训室5轴联动数控加数控多轴机床操作与应用智能制造产线运先进测量技术实计8机械制图与测绘液压与气动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3数字化设计与制7用3.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在深圳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广东银钠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为机器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东昇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通过校企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技能实训、专业实习与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要求。实习基地数量要与专业学生规模相适应,并且管理规范,设备条件先进,在当地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基地有必需的住宿和教学条件,有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实习。(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四)教学方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构建实施“校企一体、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岗位(群)技能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生产现场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以“典型机械加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建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岗位能力需求,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加工制造产品的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均围绕岗位能力所需的应知、应会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并以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要求具备的核心能力作为教学质量的检验手段。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课赛融合和实训基地建设以技能比赛为载体,在教学中融入技能比赛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通过课赛融合,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以职业岗位能力及课证融通为核心,设计理实一体的相关课程内容。围绕加工制造核心岗位能力,按照核心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职业标准以及1+X考证制度所需的技能水平,建立与之相符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把岗位职业和考证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终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加工制造人才,同时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与技能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5.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推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学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中,推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岗位实训、教师配备、管理机制、评价与考核等均由校企合作共同组织完成,以推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五)学习评价校企合作共同修订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标准,引入社会评价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形成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1.内部评价: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指标为依据,通过教学督导、学生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