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重要知识比较表格之(一)——中国历史部分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不同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不同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二者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更加明显2.两次鸦片战争比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扩大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军只有英国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两年多延续达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一直馒入北京订约国和条约增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与英、法、美、俄共签订了七个条约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通口岸和割地增多开5口,割香港岛增开10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玻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程度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比较以往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原因不同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等多了战争赔款这一因素,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发生的起义形式不同利用宗教,但多是中国自身宗教利用的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具有时代特色领导人思想有变化尤其以洪仁旰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遇到的情况不同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运动期间曾与西方人士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纲领不同除《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建立人间天国外,还有《资政新篇》,它反映出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失败原因不同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4.抵抗派、洋务派与顽固派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背景是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出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威胁统治,西方列强侵略加剧)的情况下,清政府统治者内部分化而成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倭仁目的相同都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主张向西方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抵抗外国侵略向西方学习;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结果其主张并未真正付诸实施经过30多年的实践,最终破产。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评价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出发点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顽固派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中最反动的力量,最终被历史淘汰5.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相同点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领导相同都是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内容相同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改革教育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不同点结果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失败成功,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阻力不同受到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列强敲诈勒索,阻力较大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天皇掌握了实权,阻力较小程度不同仅限于军事、经济和教育,没有进行政治制度变革进行了政治制度变革,废除了旧的政治体制,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结果不同原因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6.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萌芽民族资本主义背景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资入侵,破坏自然经济,地主、官僚、商人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投资近代企业生产方式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规模分布规模小,分布于江南个别生产部门规模较大,分布于沿海和沿江地区管理者手工作坊主(机户)民族资产阶级劳动者早期工人(机工)工业无产阶级面临问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7.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比较早期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联系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即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经济上主张振兴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创办新式学校。③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进步的。不同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间产生的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只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有较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8.关于洋务派、抵抗派与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比较洋务派、抵抗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相同都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不同阶级属性不同地主阶级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镇压革命;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略。二者学习西方是“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二者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目的不同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挽救民族危亡9.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比较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相同点①都反对外来侵略;②都带有宗教色彩;③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④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⑤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不同点①起义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②斗争重点以推翻清朝统治为重点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重点,对清政府抱有幻想③对外政策主张平等交往,提出向西方学习盲目笼统排外④组织方式有统一的领导,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没有统一的领导,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没有提出革命纲领建立了政权,斗争时间长没有建立政权、斗争时间短清政府的态度自始至终坚持“剿”经历了由“剿”—“抚”—“剿”的变化10.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活动派别时间背景代表活动结果教训维新派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戍变法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派二十世纪初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等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激进派1915年辛亥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尊孔复古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自然科学的传播,为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1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比较事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为主地域特点从东南沿海到北方沿海山东、辽东半岛京津地区侵华特点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英法侵华,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俄美趁火打劫,夺取更多领土和主权,侵略势力深入北方沿海和内地。火烧圆明园蓄谋已久。一国掠夺赔款最多。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时代特点借口中国人民的反抗而联合出兵。攻入首都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签订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俄、美、德、意、英、奥、日、法等国《辛丑条约》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派别维新派革命派相同点都是民族资产阶级派别;都主张想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于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失败原因:在反帝反封建方面都有局限性,都脱离群众不同点方式不同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待清政府态度不同要求维护清政府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不仅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斗争方式不同改良暴力革命作用影响冲击了封建制度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阶层不同多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与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联系更多一些多是中下层分子,因而革命性更强一些具体目标不同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维护清朝皇帝的皇位不同点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4.比较孙中山和康有为的不同康有为孙中山政治主张及所走的道路不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改良、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在上书请求变法失败后,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们的意志品质不同在变法失败后,意志逐渐消沉,后来转变为保皇派在革命失败后,仍然顽强不屈地继续进行斗争,成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5.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事件戊戍变法辛亥革命相同点①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③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④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沉重;⑤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的破坏,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⑥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同点①代表阶层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②手段和目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性质不同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④程度不同对清朝抱有幻想,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矛头直指清政府,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⑤实际影响其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6.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次高潮比较阶段时间历史条件特点影响兴起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分解着自然经济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②集中在缫丝、机器制造和面粉业①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②为“西学”传入奠定社会基础,早期维新派产生内因受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①范围从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地进一步扩大;②企业数量增加,棉纺织业尤其突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内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外因一战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发展短暂,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平衡,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很薄弱①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阶级基础;②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和爱国心的驱使以及利润的刺激17.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事件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后二者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不同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来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主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8.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事件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不同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奋斗目标群众基础不同以资产阶级为主,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主力包括广大的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程度不同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有彻底的革命纲领,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结果与前途不同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取得彻底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并为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五次思想论战比较表名称时间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实质结果和影响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等与倭仁等要不要学习西方科技何种治国手段洋务运动的兴起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19世纪末康有为等与李鸿章、荣禄等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斗争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戍变法高潮到来革命派与保皇派之争1905—1907年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等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何种整体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问题与主义之争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胡适“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斗争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使更多的青年了解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传播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8年邓小平与当时带有“左”的思想的国家领导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之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0.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相同点不同点背景①面临政治危机,改良道路行不通。②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国同盟会。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袁、护国、护法斗争的相继失败②陈炯明的叛变直接刺激③孙中山的个人作用④中共的支持和苏联的帮助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平等和自决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③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①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②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1.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相同点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政治基础不同新三民主义共同抗日斗争对象不同要打倒北洋军阀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合作方式不同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统一战线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国民政府名义上有,但实际上各有各的政权军队国民革命军名义上有统一军队,实际上各有各的军队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内部斗争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两条抗战路线的斗争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作用和结果有异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22.比较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异同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相同点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结果都是国共关系破裂都提到反帝都采取了战争的革命方式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不同点目标不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主要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果不同最终失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团结的对象不同包括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工人农民等前者后者的范围大于前者,不仅包括了前者的团结对象,还团结了地主,海外华侨,知识分子,国内外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个人组织和党派合作方式采取党内合作采取了党外合作军队问题共产党没有掌握武装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军队23.中国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不同点领导不同以地主阶级为领导以无产和资产阶级为领导目的不同帝国主义的扩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战场不同以海洋为主战场以陆地为主战场结果不用中国失败中国胜利意义不同封建自救战争民族自卫战争影响不同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奠定基础相同点元凶相同都由日本军国主义挑起路线相同都由朝鲜作跳板进军中国实力相同都是日强中弱的情况下进行结果不同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战争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民众动员清政府镇压民众的抗日激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战略战术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家居色彩搭配培训课件
-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
- 2025混凝土承包合同简易范本
- 2025紫菜软件ERP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签订买卖合同需留意的法律问题
- 2025存量房居间买卖合同
- 2025国内域名转让合同范本
- 2025智能音箱采购合同
- 2025手游代理合同范文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餐饮企业蜜雪冰城盈利能力分析案例】
- 模板支架搭拆安全风险告知卡
- 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
- 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 YS/T 751-2011钽及钽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GB/T 7701.1-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 GB/T 3884.8-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27588-2011露酒
- GB/T 1237-2000紧固件标记方法
- GB/T 11313.101-2015射频连接器第101部分:MMCX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
- 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电安装故障指示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