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鄞州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选考)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阅读如图,解读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是()①图中所示的土地不能随意买卖②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的土地③这一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紧密④商鞅变法之时废除了这一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唐朝史学家杜佑指出:“昔东晋之宅江南也,……人无定本,伤理为深,遂有庚戌土断之令。财丰俗阜,实由于兹。”这反映出东晋时期()A.政府控制户籍趋于减少 B.租庸调制无法实施C.“土断”增加了政府税源 D.士族利益受到保护3.使读书——升官——发财三者之间失去了天经地义的必然联系,士人再无法抱有“侥心得第之心”,同时也使各省数百万童生、数十万生员和数万举贡“生计顿蹙”,不得不抛弃功名,另谋出路,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清政府()A.设经济特科,选经时济变之才 B.颁布癸卯学制,统一全国学制C.诏准《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D.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4.如表为某一时期中共领导的晋西北各级政权中“进步分子”的成分统计表(单位:人)。它反映了()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商人合计附注行署25114224无专署3216—12三专署县级12112—16静乐等五县区级—164—11临南一县合计6102916263无占比(%)9.81645263.2100无A.国民革命时期农村政权建设 B.“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C.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权特色 D.解放战争时期农村新型政权建设的探索5.史载,隋文帝开皇三年,漕运关东之粟,以给京师。然渭水多沙,漕运者苦之。开皇四年,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转运便利,关内赖之。观察下图,隋大兴城应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下面主张与其相似的是()A.“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B.“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C.“邻国相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8.下图为漫画“17世纪英王和议会的角力”,对“角力”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 B.体现了“议会”一词的最初含义C.促成了三次议会制度的改革 D.结束了等级君主制的建立9.2004年,西北大学博物馆征集到井真成墓志。墓志记载,井真成是唐代开元年间由日本来唐的留学生,后来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逝世于中国,唐玄宗十分哀伤,命赠他为“尚衣奉御”,丧葬事务由官方负责。这反映了()A.开元年间中日来往频繁 B.唐代实行团结的民族政策C.当时对外政策开放包容 D.井真成政治地位十分显赫10.下图内容来自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寺院手实《唐神龙三年(707年)正月高昌县开觉等寺手实》(局部)。据此可知,唐代寺院()A.兼具户籍与土地管理的职能 B.成为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C.冲击了儒家学派的主流地位 D.承担社会救济的重要责任11.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记述:“备书其在任行事功绩……凡有三等,一曰称,二曰平常,三曰不称,既书之,引奏取旨,令复职,六年再考,亦如之。九年统考……以定其升降之等”。此处表述的制度是A.上计制 B.考察制 C.考满制 D.考课制12.四川《威远县志》(乾隆版)中有一份"十家牌",开首就告示:"严禁咽匪,禁止邪教、巡查赌博,踩缉逃盗,包唆词讼,酗酒打架……上各条挨户稽察,倘敢隐匿,罪连十家"。这说明当时()A.地方基层自治成效明显 B.什伍连坐制度逐步形成C.保甲治安职能严密苛峻 D.官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13.茶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商品。下表是1838—1855年广州、上海两地茶出口量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中对两地茶出口量总体变化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年份茶(磅)广州上海1838—184242,353,000—184317,727,730—184469,327,5001,149,000185164,468,10036,722,500185236,127,10057,675,000185331,796,00069,431,000185516,700,00080,221,000①五口通商使中国旧有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②广州民众自发抵抗英法联军使行商环境恶化③太平天国运动对原有商贸体系造成一定影响④东南互保章程使长江流域秩序免受战争破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下列各项,逻辑关系正确的一组是()史实认识A“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洋务运动意在维护旧有的制度观念。B孙中山评价黄花岗起义:是役也,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D广州国民政府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A.A B.B C.C D.D15.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2019年人民网刊登《不忘初心,习近平点赞过的好干部》一文,深入宣扬了焦裕禄、杨善洲等“好干部”的群像。这一做法()A.激发了全国人民生产的热情和干劲 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C.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 D.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出台16.2013年6月,一份名为《走向核心国家——中国的“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报告描绘了中国成为金融强国的图景,并给出了相应的路径策略。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下列相关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人民币影响力的提升开始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时B.人民币的发行坚持经济发行和计划发行两条原则C.人民币已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D.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17.近代以来,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列材料反映的国际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②“大会对于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情势,得提请安理会注意”③“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④“选侯、邦君和各邦……自由行使领土权……不应受到任何人……的骚扰”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18.关于“新史学”,梁启超曾说:“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历史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以入历史之范围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也。……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这些话旨在()A.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化中的作用 B.说明“新史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C.揭示史学客体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D.阐明基于“新史学”的历史进化观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中非交往始于贞观年间。天宝十年(751),唐朝人杜环到达过非洲。唐代的中非交通线主要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8世纪后,陆路渐趋衰落。瓷器和丝绸是唐代时期输入非洲的大宗物品。从7世纪开始,东非海岸商业性城邦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推动了中国商品进入非洲,香料、象牙则是非洲输往唐代中国的主要物品。——摘编自景兆玺:《唐代中非关系论述》材料二中国和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从2015年提出中非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提出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从2021年宣布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再到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十大伙伴行动”每一项都有具体目标,每一项都是务实行动,有力表明中国愿助力推进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并肩前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整理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9月5日《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中非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唐代中非交往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非“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的认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政府中出现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紧张局面:一方是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一方是于把它们应用于重新统一的帝国中远为复杂的形势的要求。……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的时期,又是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的时期。当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长治久安怀着信心,致使政治家们都倾向于以全帝国适用的统一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持久准则来考虑问题。——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材料二中世纪以来的法国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深刻影响,自然法的理念十分流行。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自然法理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原则。大革命开始后,在这些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法国先后制订了一些民事法律。但由于时局动荡,统一的法典始终无法编订。拿破仑掌权后,亲自主持民法的立法工作,多次出席相关会议并裁决争议。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此后,《法国民法典》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原则、框架和风格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并被德国、丹麦等国家所吸收。——叶秋华、洪荞《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编纂二百周年》材料三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成功在中华大地上制定和实施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在我国宪法发展史乃至世界宪法制度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摘编自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角度指出“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是何制度。并结合所学,概述“唐代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简析《法国民法典》对于近代西方法律体系发展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当代中国人民宪法发展的历程。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着力推进金融货币改革。1933年在上海试点“废两改元”,“凡公私款项及一切交易,均按此定率用银币收付,不得再用银两”。1934年,世界性的银价发生暴涨,国内“金银外流近4亿元,社会几濒于破产”。1935年,为“谋货币金融之永久安定”,国民政府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规定汇价为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此后不久,国民政府又将法币与美元挂钩。我国用银习惯为时已久,民间收藏多属银类,特别是乡辟地区由于纸币尚未流通,因此持有银币、银两的兑换十分不便。在改革实施区域方面,广东地区长期为地方政治势力所掌控,直到1936年广东的货币改革才提上日程。——摘编自吴景平《中国近代金融史十讲》材料二长城以南的中原、长城以北的草原、嘉峪关以西的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四大区域共同构成中国,而河西走廊是中国若干个走廊当中唯一一个连接中原、草原、西域、高原的区域,所以到河西走廊,才能看到真正的中国。——摘编自施展《枢纽》材料三河西地区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的聚合区。特别是汉武帝以来,汉族及其农耕文化扎根于此,这里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以及外来文明接触交流和文化创新的舞台。如敦煌、凉州成为了佛经翻译、传播的中心。而在永嘉之乱后,河西一度成为中原儒家文化的复兴基地。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西晋永嘉之乱后,“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复经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通,而形成了包括河西儒学在内的具有河西特色的本土文化。——摘编自雍际春《河西四郡及其战略地位论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的币制改革。(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河西走廊历史地位,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鄞州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选考)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B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9题答案】【答案】(1)特点:和平交往、双向交流;存在双方人员直接往来;经济贸易交流密切;海上陆上交往并进,以海路为主。原因:唐朝方面:稳定的政治局面;开明的外交政策;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海陆交通的畅通。非洲方面:非洲文明历史悠久;东非海岸的商业城邦兴起。(2)认识:①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比重使中非现代化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关键;②中国长期以来坚持与非洲的合作以及对非洲的援助,合作与援助有目标、有行动、有效果;③中国和非洲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相似的历史遭遇与共同的历史使命使中非愿意携手共进;④近年来在共建“——带——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和非洲关系取得飞速发展,为中非未来携手共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题答案】【答案】(1)制度:均田制、租调制。意义:推动了唐帝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中华法系的确立与完备;为后世王朝的法律建构提供蓝本。(2)历史条件:罗马法影响;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指导;法国大革命的推动;拿破仑稳定了时局(或重视民法的立法工作)。作用:它与在此前后颁布的法律一起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3)历程: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原则;1982年宪法适应改革开放,经修正完善法治;2018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的领导。【21题答案】【答案】(1)积极方面:统一货币体系;应对金融危机;与国际接轨;促进现代化。消极方面:实施不彻底;民间不适应;依赖外币;通胀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