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3T 1054-2024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03T 1054-2024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03T 1054-2024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03T 1054-2024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03T 1054-2024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03I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6 6A.2生物学习性 7 8 9 9 9B.3重阳木锦斑蛾虫情汇总表 9 D.2常用喷雾杀虫剂及参考用量 D.3常用内吸杀虫剂及参考用量 D.4常用根埋杀虫剂及参考用量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徐州市徐派园林1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对重阳木锦斑蛾的虫情监测与调查、预测预报、防治和防治效果评LY/T2516、LY/T1915界定有效积温法effectiveaccumulatedtemperature2根据前一世代(或前一虫态)的有效虫口基数推测下一世代(或虫态)的发生量(繁殖量)的方法。4.1踏查街道为调查点,调查面积不小于总监测面积的10%。通过以下方式调查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范围和有虫株率。调查结果记入附——蛹期,查看重阳木树皮裂缝、建筑物角落等地是否有重阳在重阳木数量多、虫害发生重的林地、居住区、街道或公园,设置1块~2块标以一年生50cm带叶枝上的幼虫数量(头)为计算单位,在样株树冠的上、中、下层,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剪取一段一年生50cm长的带叶标准枝,统计标准枝上的幼虫数量,统计结果记入附录3发生程度轻(+)中(++)重(+++)幼虫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头/50cm标准枝)利用昆虫信息素,采用诱捕器,悬挂于离地2.5m~3.0m、通风佳、透光好的枝干处,根据植物长势,悬挂1个/6670m²,或1个/150m行道树。若诱集到的虫量较多时,应将诱到的成虫及时清除。6.1.1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动态。以第1代低龄幼虫防治为重点,注重易发地点、往年发生6.1.2保护环境和天敌资源,实施无公害防治,避免对蜂、蚕、虾、经济动物等非靶标生物的影响。6.1.3防治作业中,应按GB12475、NY/T1276的规定,——有虫株率指标:有虫株率达到2%;4天敌。通过释放植物芳香物质和昆虫信息素引诱物质,引诱重阳木锦斑蛾到混有少量快杀型杀虫剂的诱低龄幼虫期,喷施植物源杀虫剂。常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参见附低龄幼虫期,在高大孤立木、居住区等不宜喷雾作业的重阳5斑蛾的幼虫数量。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见附录E.1。将结果记入附录F.1,汇总后将结果记入6(资料性)重阳木锦斑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点A.1形态特征体长17mm~24mm,翅展47mm~70mm。头小,红色,有黑斑。触角鳞齿状黑色。前胸背面褐色,前、后端中央红色;中胸背黑褐色,前端红色,近后端有2个红色斑纹,或连成“U”字形。翅黑色,反面基斑红色,前翅反面基部有蓝光,后翅自基部至翅室近端部蓝绿色,后翅第2中脉和第3中脉延长成一尾角。腹部红色,有黑斑5列。雄蛾腹末截钝,凹入;雌蛾腹末尖削,产卵器露出呈黑褐色。形态图见图A.1。图A.1重阳木锦斑蛾成虫卵扁圆形,表面光滑。颜色初为乳白色,后为黄色,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形态图见图A.2。图A.2重阳木锦斑蛾卵7各有黑斑一个,黑斑两端具有浅黄褐色小瘤,上有黑色短毛1枚。在气门下线每节生有较大的肉瘤。形体长15.5mm~20mm,初化蛹时全体黄色,腹部微带粉红色,随后头部变为暗红色,其他部位变为在徐州地区,重阳木锦斑蛾以老熟幼虫越冬,一年发生4代,少有5代。越冬老中旬化蛹,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第1代幼虫第3代幼虫于8月下旬盛发,第4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盛发,11月8表A.1重阳木锦斑蛾年生活史(徐州)世代10月11月~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越冬===△△△△+++1●一一△△△△+++2●●●一一一一△△△△++++3●●●一一一一一△△△△△++++越冬●●●●●==A.3危害特点9表B.1规定了重阳木锦斑蛾虫情踏查时需记注: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株数;标准地表B.2规定了调查重阳木锦斑蛾虫口密度时所需记录调查地点:调查人:东南西北1上中下2上中下注:平均虫口密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虫数总和/4。表B.3规定了汇总重阳木锦斑蛾虫情调查结果时所需记录123123预测式=···································································T——当地未来日平均气温预测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