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全国名校
模拟试题解析汇编
目录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1直线运动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2相互作用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3牛顿运动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5万有引力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6机械能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7静电场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8恒定电流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09磁场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0电磁感应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H交变电流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2力学实验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3电学实验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4选修3-3热学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5选修3-4
2013年高三物理全国名校模拟试题解析专题16选修3-5
1.(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
杯赛上.中同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
从未进人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
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
(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
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
间是2M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0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lm/s
1.C【解析】坐标系的横轴作为x轴,纵轴作为丁轴。根据描点法先作出题中给定的几个坐
标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两个位置,即得物体的运动轨迹,如答
图1所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
点,选项A、B错误;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2,2),位移大小是
这两点连线的长,故位移大小为行万m=20m,选项c正确。整
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lm/s,选项D错误。
2.(2013浙江十校联考)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
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
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
速度
答案:B解析:“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
将•千岛湖觌看作防点,选项B正确A错误;以一千岛湖靓为参考系,一巢
湖,舰一定是静止的,选项C错误;由于题中没有时间和位移,不能根据本
题给出的条件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3.(2013广西三校联考)两石块A、B从同一高处自由下落,石块A比石块B早下落2s。
令石块B开始下落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取石块B为参照物,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
A运动的图象是()
答案:BC解析:取石块B为参照物,A做匀速运动,能正确表示石块A运动的
位移图像是B,速度图象是C。
4.(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埼误的
是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
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答案:A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正,选项A
说法错误;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A说法正确;若物体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选项C说法正确;
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以与速度方向垂直,选项D
说法正确。
5.(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o=O、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答案:AB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向下,VO、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n
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6:有,选项ABC正确D错误。
6.(2013广西三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
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I
I
A区--)gB夏;—T^)g]
22j
C(*>)gD(展甯)g
48
答案:D解析:设小球上抛的最高点距A点的距离为h,“距B点的距离为hB,
根据树枝上抛运动规律,公二gig)2,A、B两点间的距离为
阳也=(7”,选项D正确。
8
7.(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
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
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无期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
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
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D解析: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U"m/s=9.26m/s,选项A说法
10.8
正确;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2m/s=8.71m/s,选项B说法正确;运动员在
7
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选项C说法正确D不正确。
8.(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一步行者以6.0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
到距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l.Om/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B解析:在跑到距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厅的加速度匀
加速启动前进,当汽车加速到6.0m/s时二者相距最近。汽车加速到6.0m/s用时
间人运动距离为汽车运动距离为二者最近距离为
t=6s,6X6m=36m,18m,
18+25m-36m=7m,选项AC错误B正确。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
车距离先减小后越来越远,选项D错误。
9.(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lm/s
B.1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
D.3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答案:C解析:根据vt图象与横轴所夹面枳表示位移可得,质点前7秒的位移
为1m,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l/7m/s,选项A错误;3秒末质点的速度
方向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第1秒内质点的加速度是第5秒内质点加速度的2
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
选项C正确;3秒末质点速度为零,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D错误。
10.(2013武汉摸底)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
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l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解析:在t=ls时,甲、乙速度相等,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在t=2s
时,甲、乙两车的速度都开始减小,选项B错误;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
不改变,选项C错误;在t=2s~t=6s内,两车加速度相等,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
运动,选项D正确。
11.(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f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
间位置Ls处的速度为0,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以,则以和功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22•••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I>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V2
答案:D解析:当物体做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叱〉七当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v-=v2i选项D说法不正确。
12.(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某人在占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不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能求该质点加速度
答案:BD解析: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可以得到运动的加速度a,可
以得到2.5s末和6.5s末的瞬时速度。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
错误BD正确;应用位移公式可以得到任意时间内的位移,选项C错误。
13.(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如图所示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OA段物体向东北方向运动,AB段物体向东运动,BC做又向东20丁C
北方向运动A
m・・・・・・・・・.^-8/:
B.OA段与BC段物体运动方向相同,AB段物体静止不动
C.因OA段和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所以OA与BC的斜率相同
D.OA段、AB段、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均相同
答案:BC解析:OA段物体沿s轴方向运动,AB段物体静止,BC段物体又沿s
轴方向运动,选项AD错误B正确;因OA段和BC段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
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所以。A与BC的斜率相同,选项C正确。
14.(2013衡水中学调研)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
速度图象如图实线所示。在0-h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8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
C.A、8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色■里”
答案:ABC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
度不断增大,8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选项AB正确;根据位移图象
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4、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匕+匕),8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9山1,选项C正确D错误。
22
15.(2013衡水中学调研)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
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
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
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sB.0.7sC.1.5sD.2s
答案:B解析:设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t,则有,vit+vj/2a=56,v2t+
V22/2a=24,联立解得t=0.7s,选项B正确。
16.(2013衡水中学调研)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
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2m/s2C.3m/s2D.4m/s2
答案:C解析: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末的瞬时速度,在第一个5s内
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末的瞬时速度,△v=3m/s,由△v=a/\t解得a=3m/s2,选项C正确。
17.(2013衡水中学调研)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
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r
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
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第2、3、4、5各垫圈()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也一1):(小一小):(2一小)
答案:BC解析:根据题述可知每两个相邻垫圈之间的距离查为恒量24cm,由Ax=aT2
可知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选项AD错误B正确;由v2=2gx可知依次落到盘上的
速率关系为1:2:3:4,选项C正确。
18.(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
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
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
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收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答案:B解析:由AxMaF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选项
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二ms,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x--aT2=0.2ms-0.3X0.5ms=0.05ms,第2次闪光
时质点的速度是v:=v+aT2=0.2ms-0.3X0.5ms=0.35ms,选项CD错误。
19.(2013吉林摸底)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C.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答案:B解析:a、b两物体同地同一直线运动,从速度图象看速度都为正值,即同向行驶.a
的加速度a=—=1.5m/s2,b的加速度a'=—=2m/s?.,所以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
度,即A项错误。.20s时,a物体速度达到v=40m/s而b物体仍静止,只有当40s时,即a、
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a、b两物体才相距最远,此时相距的距离为As=(800m+500m)・400
m=900m,
.所以CD项错误。当60s时a的位移为sa=—x(10+40)x20m+40x40m=2100m..。而b的位
2
移Sb=—x40xl00m=2000m,所以a在b的前方即B项正确.
2
20.(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
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时刻相
交,乙车从t=0开始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为S。廿0时刻,
甲在乙前面,相距为do已知此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且
第一次相遇时刻为t',则下列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
是:
A.t'=ti,d=—B.t'=ti,d=-
C.t,,d=y|D.t'=y,d=y
答案:C解析:
【解析】由甲乙两车的v—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2V的
匀减速直线运动。若t'可以使两车相遇两次,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
车速度相等,以后乙车速度小于甲,不能第二次相遇,选项AB错误;若t'=与,
d=言,第一次相遇后,乙车速度大于甲,根据v-t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
可得第二次相遇在驾,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21.(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
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
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
答案:B解析:由△x=aT: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选项
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2ms,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i=\-aT2=0.2ms-0.3X0.5ms=0.05ms,第2次闪光
时质点的速度是v:=v+aT2=0.2ms-0.3X0.5ms=0.35ms,选项CD错误。
22.(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某物体运动的V一,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5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m
答案:BC解析:物体在第2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
示加速度,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根据速度图象的面
积表示位移,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选项C正确;物体在2s末、5s末离出发点最远,
且最大位移为1.0m,选项D错误。
23.(2013武汉摸底)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T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l和x2。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3.解析:设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如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规律,
1
x:=v0T+-aTi,
x:+X2=vo•2T+^a(2T)2,
联立解得:v产啜,
2
4.(10分)(2013邯郸摸底)一根长直细杆长1.7m,从某一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
程中细杆通过一个1.75m高的窗口用时0.3s,求细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窗口上边缘的高度。
(g取10m/s2,窗口下边缘到地面的高度大于细杆的长度)
解析:设向下为正,细杆到窗口上边缘时的速度为小,
,1,
由H=—
代入数据:1.7+1.75=vof+1g/2,
2
解得vo=lOm/s«
由vo2=2gh,
解得:h=5m。
25(2013江苏名校摸底测试)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
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求:
⑴,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
⑵,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
⑶.汽车刹车后前3秒汽车滑行的距离。
25.(13分)解析:(1)由v:=at得,刹车时间t=6s。
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L=^-=90mo
2a
(2)由代人数据50m=30Xt「:X5Xt:
解得从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t;=2so
/、11.
(3)at:-30X3m-iX5X3'HF67.51n。
26(2013武汉调研)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内通过的位移为6m,在紧接着的1s
内通过的位移也为6m。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o,通过第一段位移为x,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12
x=vo/i+—ati4o
2
通过这两段位移为2x,2x=vo(Zi+/2)+—a(fi+及)2。
2
联立解得:a=2*产)
优«+幻
代入数据得:a=2m/s2o
27.(8分)(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
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其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
距A车xn=8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止,
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
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8分)解:B车刹车至停下来过程中,由--4=2今(1分)
得a产上=-2.5m/sZ。(1分)
lx
假设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对B车有
=vB+ast(1分)
解得t=8s(1分)
此时,B车的位移有
xE=%?+:&£广=160»?(1分)
A车位移有xA=v/=80w(1分)
因与</+犯故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x=5m。(2分)
28.(16分)(2013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
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5
m/s.警车发动后刚好用12s的时间追上货车,问:(1)警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多大?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8.(16分)
解:(1)设to=5.5s内货车位移为so,则so=voto=10x5.5m=55m(2分)
若12s内警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分)
2
2
解得:a=2.43m/so(1分)
此时警车速度为:v,war=ar=29.2m/s>25m/s(1分)
因此警车的运动应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设其加速时间为
ti>则:v,nax=at\,—«rr+t-n)=vot+so(3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a=2.5m/s2(2分)
(2)当警车的速度达到货车的速度时,两者间的距离最大,设所需时间为t2,贝
vo=atz(2分)即t2=4s(1分)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S"«K=vof2-Laf22+so=75m。(2分)
2
29.(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
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
.解.设汽车运动t时间追上电车,汽车行驶S:,电车行驶S:,开始时两车相距
S:,由已知条件可知,S[==①..........3分
S,②............3分
1
-S2=So③.........................分
3
V=at=Wz④.........................分
解得sFlOOmo⑤..........2分
30(10分)(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
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m*,求:
(1)汽车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
(3)在汽车停止前3秒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解:(1)由丫=丫()+21:可知,汽车的刹车的时间to=(v-v())/a=(O-3O)/(-5)=6s(2分)
由于to<t,所以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即为汽车停止运动时滑行的距离
11
X=—vot=—X30X6m=90(m)(2分)
22
(2)设从刹车到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f
由位移公式x=vot'+Lat'2可知:
2
I,
50=30t'——X5t'2
2
解的f=2(s).......................................................(3分)
⑶此时可将运动看成做反向的初速
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
x:=:at2=:X5X\x*******^
32m=22.5(m)..............
•・(3分)
31(10分)(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
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
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解:设B加速运动的时间为3运动的位移为xi,
则有:xiEt+^x2t2①•••(2分)
2
设B匀速的位移为X2,贝|JX2=(4+2t)(12-t)=48+20t-2t2②(2分)
设A在12秒内运动的位移为X%则X3=20X12m=240(m)③••(2分)
有题意可知:X]+X2+84=X3④•(2分)
由①②③④联立求的:t=6(s)....(2分)
32、(2013浙江十校联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M=3m/s、V2=6m/s,则
(I)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距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H,试求AC的距离。
17、解析:⑴设物体加速度大小为a,AC的距离为/,经过A、C点的速度大小为以、vco
则有
VB2-VA2=2«-Z/2,vc2-VB2=2«-//2,(VA+VB)/2=V\,(VB+VC)/2=VI,
联立解得:VB==5m/so
(2)由上述各式还可得到:VA=lm/s,vc=7m/So
VC2-VA2=2tZ-/»
解得I=12mo
33.(8分)(2013衡水中学调研)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
乙车在后,速度均为n)=30m/s,距离s()=100m,f=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
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2)在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象。
222
解析।公式解法:ai=-10m/s,a2=5m/s,aj—Sm/s,t:=3s末,甲车速度:
vi=vo+oiti=0i
设3s过后经过hs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距离最近।St2=vo+S5
速度相等之前,甲车位移।
■一
乙车位移:x二=+vof,+,a3tz"④
解得x二-x妥=9Om〈so=lOOm,不会相撞。
图象解法:由加速度图像可画出两车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6s时两车速度相等,
此时距离最近,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s内两车位移之差,
Ax=gx30x3帆+gx30x(6—3)m=90/n<100m
.♦•不会相撞。
1.(2013重庆一中)如图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杆,重量不
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三图中受力分别为Fa、A、Fc的关系是
答案:B解析:对图(a),画出A点受力分析图,可得杆OA对A点的作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图(a)中杆OA受力R=2Gcos30°=#G。对图(b),画出
A点受力分析图,由tan30。=G/%,可得杆OA对A点的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
可得图(b)中杆OA受力F尸G/tan30。=6G。对图(c),画出A点受力分析图,
由cos30。=FJG可得杆OA对A点的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图(c)中杆
OA受力F产Gcos30°=73G/2O所以F产尾汜,选项B正确。
2.(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灯泡,则:
A.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解析: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B错误;灯泡对绳
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C正确D错误。
3.(2013广西三校联考)图中AO、BO、CO是完全相同的三条绳子,将一根均匀的钢梁
吊起。当钢梁足够重时,结果AO先断,则()
A.a=120B.a<120°1
o
C.a>120°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AO先断,说明AO中拉力大于其它两根绳子,a<120°,选项B正确。
4.(2013安徽师大摸底)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
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J的固定斜面(声
c匀速下滑,则()/c
A.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R=tan。
答案:C解析: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S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A受到
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S,A对B的摩擦力等于B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
力,选项A错误C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下,选项B错误;A与B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不能确定AB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上选项D错误。
5.(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
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4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X.
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8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机,则下列说法3A
正确的是
A.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B.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C.B物体对A物体的压力小于mg
D.A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
答案:BD解析:把两个物体看作整体分析受力,应用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选项A错误B正确。隔离B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可得A对B的支持力大
于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8物体对A物体的压力大于mg,选项C错误。由
于BA两物体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未知,所以A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
大于mg,选项D正确。
6.(2013西安摸底)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小球中和乙放在倾角
为45。的斜面上,被一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设每个小球
的重力大小为G,甲球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R,斜面对乙球的作
用力大小为F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F、<F]B.G>F、
C.G=F]D.F]=F2
答案:BD解析:将乙球的重力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甲球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
F:=Gsin45。,斜面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2=Gsin45。,显然,耳=3,G>FX,
选项BD正确AC错误。
7.(2013西安摸底)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轻质滑轮悬挂在绳间,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i、m2,
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贝W)
A.a一定等于BB.mi一定大于m2...............................
C.mi一定大于m2D.mi可能等于m2/
答案:AD解析:轻质滑轮悬挂在绳间,两侧细绳中拉力相等,a岗
一定等于B,选项A正确;由于题中没有给出角a、B的数值,不应]
能判断出确定的mi、m2大小关系,选项D正确BC错误。
8.(2013广西三校联考)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0m,它们的
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
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的劲度系
数分别是(设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弹簧劲度系数为
k2)()
A.ki=100N/m,k2=200N/m
B.k,=200N/m,k2=100N/m
C.k]=100N/m,k2=300N/m
D.kt=300N/m,k=200N/m
答案:A解析:由图乙可得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100Nm。当大弹簧压缩0.30m
时,大弹簧弹力等于lOONmXO.30m=30N。小弹簧压缩0.10m,小弹簧弹力为
20N,小弹簧的劲度系数k:=20N0.10m=200Nm,选项A正确。
9.(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
定放置的竖向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
止状态,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
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P的磨擦力逐渐增大
D.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解析: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向右移动,小圆柱体Q受平衡力作用,合力
为零,选项B错误。画出Q受力图,Q所受重力不变,竖直挡板对Q的水平向左弹力方向
不变,半圆柱体P对Q的弹力大小方向均改变。在Q落到地面以前,MN对Q的弹力逐渐
增大,P、Q间的弹力逐渐增大,选项A错误C正确。
10.(2013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摸底)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
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
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塑,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
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
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37
A.—GB.—G
48
C.—GD.
42
10,答案:C解析:隔离中间层左侧的人受力分析,受到上面人的压力G/2,由
平衡条件可得每只脚所受支持力均为3G/4;由对称性可知,最底层正中间
的人受到中间层两个人的压力为2x3G/4=3G/2;由平衡条件可得最底层正中
间的人的一只脚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为5G/4,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最底层正
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G/4,选项C正确。
11.(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B.乙最大
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乙对地面压力最大,甲对地面压力最小,根据摩擦定律,它们受
到的摩擦力乙最大,甲最小,选项B正确。
12.(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受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钩码和铅笔静止,轻质铅笔中的弹力沿铅笔方向
B.图乙中人随自动扶梯一起沿斜面以加速度“运动中,人受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图丙中与水平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的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垂直物块的速度
D.图丁中运动火车车轮在不挤压铁轨的转弯路段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沿路面向下
答案:D解析:图甲中钩码和铅笔静止,轻质铅笔中的弹力沿铅笔方向,选项
A受力分析正确;图乙中人随自动扶模一起沿斜面以加速度。运动中,人受的摩
擦力水平向右,选项B受力分析正确;图丙中与水平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的物块受
到的摩擦力一定垂直物块的速度,指向圆心,选项C受力分析正确;图丁中运动
火车车轮在不挤压铁轨的转弯路段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指向轨
道的圆心,选项D受力分析不正确。
13.(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一质量为m的铁球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
下,静止在倾角为0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铁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A,卜、卜
推力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如图所示,假设斜面、墙壁均光滑。若水―
平推力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Q
A.铁球对斜面的作用力缓慢增大;工,〃
B.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0;
C.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等于推力F;
D.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小于推力F。
答案:BD解析:若水平推力缓慢增大,铁球对竖直墙壁的作用力缓慢增大;铁球对斜面的
作用力不变,选项A错误;分析铁球受力,设斜面对铁球支持力为N,竖直墙壁对铁球支持
力为N',由平衡条件可得,Ncos6=mg,NsinO+N'=F,解得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北科技学院《健美操主项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通渭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通道下腰椎手术后的护理
- 企业员工培训稽核
- 2025简易农村土地承包租赁合同
- 2025标准建筑施工合同
- 2025繁华街道商铺租赁合同
- 2025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2025联盟加盟合作的相关合同格式
- 2025汽车销售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基于stm32的窗帘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4000字(论文)
- 大型活动期间的公路养护应急预案
- 国内外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现状
- 教堂寺庙租赁合同协议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硬措施解读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社会认知理论发展
- 管道完整性管理培训
- 小学全体教师安全工作培训
- 19G522-1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图集
- 律师事务所薪酬分配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