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398.5-1999 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_第1页
DB13T 398.5-1999 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_第2页
DB13T 398.5-1999 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_第3页
DB13T 398.5-1999 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_第4页
DB13T 398.5-1999 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发布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综合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该标准体系由四部分15项标准组成。第一部分有1项标准《旱作农业工程建设总则》,第二部分有1项标准《旱作农业区划与主体技术》,第三部分十大旱作农业技术--配套技术规程有12项标准,第四部分有1项标准《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标准是综合标准第三部分中第5项: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栗雨勤、王英君、王有增、胡福顺、魏瑞本标准自1999年4月1日发布并实施。河北省地方标准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4407.1-1996经济作物种子纤维类GB4407.2-1996经济作物种子油料类3.1抗旱性抗旱系数是某一作物品种(系)旱地产量与水地产量的比值。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指数大、耗水系数小、利用作物在灌水和不灌水条件下的产量差异计算抗早指数,以5.1自然降水5.3试验地条件土壤耕层2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在1%、0.1%以上,速效养分(N、P、K)在90mg/kg、10mg/kg、100mg/kg左右。土质、肥力、前茬、轮作方式、耕作栽培条件相对一致,且应具有代表播前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达到80%-85%。5.3.3面积和形状小区面积15m²-200m²,以作物类型不同而异。密播矮秆作物小区面积小些;稀播高秆作物小区面积大些。试验区的形状为长方形,5.4所需仪器设备小区脱粒机、划行器、风干室、晒种场和感量0.1g的天平和感量0.5g的台秤以及有关农机具。6鉴定程序6.1材料征集广泛征集、引进,有一定产量潜力、综合性状好的种质资源和品6.2微区鉴定阶段第一年采用微区鉴定法。6.2.1试验处理在水(全生育期满足水分供应,无干旱胁迫)、旱(自然干旱不浇水,施足底肥)两种环境下进行微区鉴定。6.2.2试验方法顺序排列,重复两次,密播矮秆作物微区面积不小于3m²,稀播高秆作物微区面积不小于10m²,种植行数均不少于5行。同一作物品种的不同处理在防渗区两侧对应种植,以防水分干扰。6.3小区鉴定阶段第二年在微区鉴定试验的基础上,将长势和产量均比对照种表现较好的材料升级到小区鉴定。6.3.1试验处理试验处理同6.2.1。密播矮秆作物小区面积不小于15m²,稀播高秆作物小区面积不小于50m²,种植行数均不少于8-10行。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对6.4大区试验根据小区鉴定试验结果,将综合表现优异的品种(系)升入大区试验。6.4.1试验处理试验处理同6.2.1。6.3.2试验方法6.5田间种植示意图保护区(防渗区)旱处理观察道(防渗区)水处理保护区(防渗区)6.6种子准备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GB4404.2、GB4407.1、GB4407.2、GB4406的规定。播种前将种子征集齐全,编写参试品种表(见表1),设计好试验方案。测定每个参试品种(系)的发芽率、千粒重。微区、其中:A一品种小区单行用种量(g);P一每平方米基本苗数(g);w一千粒重(g);S-小区面积(平方米);G一品种发芽率(%);C一品种出苗率(%);征集的参试品种要填表登记,登记表见表1。种子称量后,分别装入纸袋内,在每个纸袋上写明品种名称及在试验中的区号。表1代号品种名称选育单位按试验要求施足底肥(底肥数量与当地施肥量相同)。耕地前,化验土壤养分,做到因土施肥。并用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耕翻耙盖后,划印做畦,平好畦面,准备播种。同时把试验地基本情况记入表2。试点前茬土壤质地肥力浇水害情况用药量)及播种情况除草次数月/日6.8播种期6.9播种方法6.9.1微区、小区人工划行。密播矮秆作物采用人工开沟、手撒种,下种要均匀;稀播高秆作物采用人工穴播,深浅一致。覆土厚度因作物特性而定。6.9.2大区6.10田间管理6.12收获和统计分析6.12.2收获计产按成熟早晚顺序收获。收获时,将每个微区、小区的边行和两头去掉,只收中间。微区、小区收获面积不少于试验面积的50%;大区要全部收获。不同处理的各区收获面积必须一致,按小区分别脱粒、晒干至标准含水量时称重。称重要进行两次,及时将称重结果填入表3-1,并计算产量。表3-1代号小区产量(g)重复123合计平均6.12.3统计分析(品种)差异显著,则应进行t测验(LSD法)和新复极差测验(LSR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