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杜牧课件_第1页
过华清宫杜牧课件_第2页
过华清宫杜牧课件_第3页
过华清宫杜牧课件_第4页
过华清宫杜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16过华清宫杜牧课件目录CONTENT诗人与背景介绍诗作内容解析历史事件探究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探讨跨文化对比与传承思考01诗人与背景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杜牧生平杜牧的诗风清新俊逸,豪迈不羁,富有才情和韵味。他善于通过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中常常带有讽刺和批判现实的意义。创作风格杜牧生平及创作风格历史背景此诗是杜牧在经过华清宫时所作,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度假胜地,见证了唐帝国的盛衰。创作动机杜牧通过描绘华清宫的昔日繁华和今日荒凉,旨在借古讽今,警示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勤政爱民。《过华清宫》创作背景宫廷政治唐代宫廷政治复杂多变,皇帝与官僚、宦官、外戚之间的斗争不断。宫廷文化宫廷文化繁荣,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发展。宫廷生活奢侈唐代宫廷生活极为奢侈,皇帝和贵族们追求享乐和排场,导致社会风气败坏。030201唐代宫廷生活概览02诗作内容解析原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译文《过华清宫》原文欣赏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0102首句“长安回望绣成堆”描述华清宫所在骊山的景色,以及华清宫的奢华。次句“山顶千门次第开”进一步描绘华清宫的宏伟规模,以及宫门依次打开的壮观景象。三句“一骑红尘妃子笑”通过快马扬尘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杨贵妃的受宠和欢愉。末句“无人知是荔枝来”巧妙揭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度宠爱,以及这种奢侈生活背后的荒唐。诗句逐句解读与赏析通过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侈生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以及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批判。主题思想此诗含蓄委婉,寓意深刻。在描绘华清宫的奢华和杨贵妃的受宠时,不直接进行讽刺和揭露,而是通过细腻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暗示,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和感受其中的深意。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传说,增强了诗的意蕴和魅力。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剖析03历史事件探究相识与册封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在开元年间相识,后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天宝年间再被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两人常一起歌舞、玩乐,导致朝政荒废。马嵬驿之变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至马嵬驿,禁军哗变要求诛杀杨贵妃,唐玄宗被迫缢死杨贵妃。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回顾荔枝来源唐玄宗为博得杨贵妃欢心,每年冬季从南方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运送困难荔枝易变质,需快速运送,唐玄宗下令沿途设驿站,换人换马,日夜兼程。劳民伤财荔枝运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社会怨声载道,加剧社会矛盾。030201荔枝运送事件始末揭秘杜牧的《过华清宫》是基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和荔枝运送事件而创作的。创作背景诗歌表达了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批判和对杨贵妃悲惨命运的同情。主题思想诗歌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揭露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杨贵妃的悲惨命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艺术特色历史事件对诗作影响分析04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探讨唐代咏史诗的代表作《过华清宫》展现了杜牧独特的创作风格,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批判精神。杜牧的创作风格诗歌的艺术价值《过华清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押韵工整、用典巧妙,展现了杜牧的诗歌才华。《过华清宫》是唐代咏史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历史事件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过华清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揭露宫廷奢靡生活《过华清宫》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生活,反映了唐朝宫廷的腐败和道德沦丧。反映民生疾苦通过描绘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民生疾苦。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诗作批判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杨贵妃的祸国殃民,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感慨。诗作反映的社会现象及批判精神诗歌艺术的借鉴杜牧的《过华清宫》在诗歌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其押韵、用典等技巧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学习的范例。咏史诗的典范《过华清宫》为后世咏史诗提供了典范,启示诗人要关注历史、关注现实,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象。批判精神的传承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展现出的批判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启示诗人要敢于揭露社会黑暗,为正义发声。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05跨文化对比与传承思考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以皇权为中心,注重礼仪、音乐、舞蹈、诗词等艺术形式的繁荣和发展,如唐朝的宫廷音乐和舞蹈。外国古代宫廷文化同样注重宫廷礼仪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但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如欧洲宫廷的芭蕾舞、歌剧等。中外古代宫廷文化比较唐代诗歌的传播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繁荣,传播广泛,至今仍有大量的唐诗被人们传诵和欣赏。唐代诗歌的接受唐诗以其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深受后人喜爱,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文学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诗歌在当代传播与接受情况教育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优秀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