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中国南方电网
CHINASOUTHERNPOWERGRID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版本号:2022版VL0
编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06月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一(通用部分九
知识产权声明
南方电网公司拥有本作品的知识产权,未经南方电网公司
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
发行、转载、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否则,南方电网公司将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atement
ChinaSouthernPowerGridistheownerofthe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ofthiswork.Anypersonororganizationshallnot
utilize(includingbutnotlimitedtoreproduce,distribute,transmit
ordisseminatethroughtheinternet)withoutthepriorwritten
permissionoftheownerandwillbeheldlegallyresponsible
otherwisebyChinaSouthernPowerGrid.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Q通用部分)
文档属性
序号修订版页次编制或修批准人更改内容时间备注
订人
1首次制定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Q通用部分)
本技术规范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
序号名称品类优化清单对应型号
1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Q通用部分)
目录
1总贝I].........................................................................................................................................................................68
2工作范围................................................................................68
2.1工程概况..........................................................................68
2.2范围和界限.......................................................................68
2.3服务范围..........................................................................79
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8W
4使用条件...............................................................................1042
4.1正常使用条件...................................................................10-L3
4.2特殊使用条件...................................................................10«
5技术要求..............................................................................10«
5.1技术参数........................................................................10«
5.2设计结构与原材料要求...........................................................164«
5.3质量追溯.......................................................................4345
6试验..................................................................................4345
6.1概述.............................................................................4345
6.2工厂试验.........................................................................4346
6.3现场试验........................................................................4749
7产品对环境的影响.....................................................................£749
8企业VI标识...........................................................................4850
9技术文件要求..........................................................................4850
9.1一般要求........................................................................4850
9.2投标方在投标阶段应提交的发电电动机及附属设备资料及说明.......................48§0
9.3其他文件资料...................................................................4850
9.4设计联络.......................................................................4954-
10监造'标识'包装'储存'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4954
10.1监造...........................................................................4954-
10.2标识..........................................................................5053
10.3包装...........................................................................50§3
10.4储存与运输....................................................................5153
10.5安装指导......................................................................5254
10.6质量保证......................................................................5254
11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5254
11.1一般要求.......................................................................5254
11.2电气一次接口..................................................................53§5
11.3电气二次接口..................................................................5355
11.4水轮机部分接口................................................................5355
11.5土建接口......................................................................5355
12抽水蓄能机组设备一般技术要求........................................................5456
12.1协调...........................................................................5456
12.2进度与报告....................................................................56§8
12.3工厂图纸......................................................................5759
12.4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6063
12.5生产过程影像资料..............................................................6264
12.6代用品及产品选择权............................................................6365
12.7工厂试验和设备监造............................................................6466
12.8现场试验......................................................................6668
12.9安装督导和培训服务............................................................697+
12.10标准、材料和其它规定.........................................................7073
12.11工艺..........................................................................7880
12.12焊接.........................................................................79^4-
12.13无损探伤.....................................................................§183
12.14铸钢件.......................................................................8284
12.15液压密封和压力容器、消防设备................................................838§
12.16管路、阀门和辅助设备.........................................................8385
12.17工厂涂漆和保护镀层...........................................................8587
12.18油品质量标准.................................................................8789
12.19电气辅助设备.................................................................8890
12.20电气屏(柜)、端子箱.........................................................9092
12.21电气屏和端子箱组件...........................................................91^
12.22低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9496
12.23互感器.......................................................................9698
12.24监视控制设备.................................................................9698
12.25铭牌和标志...................................................................9799
12.26备品备件....................................................................9844)0
12.27设备编码系统................................................................99-MM-
12.28产品对环境的影响............................................................99W
附录:电动发电机及其附属部分技术规范书审核表单......................................100M2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项目采
购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
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
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
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
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
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
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
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
法律效力。
1.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7投标方在应标技术规范书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
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
规范书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
影响。
1.8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
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
1.9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本技术规范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
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
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2工作范围
2.1工程概况
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详见专用部分。
2.2范围和界限
1)本规范书适应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发电
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包括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
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
2)运输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运输条件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3)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
4)本规范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
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2.3服务范围
1)投标方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备品备
件、专用工具和仪器。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质量向
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证明。
2)供货范围一览表
供货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供货范围包括:
a)定子(包括基础部件和预埋件);
b)转子;
c).主轴(包括滑环轴、转子转轴和下端轴(若有));
d).集电装置(包括集电环、碳刷、刷握、支架、护罩及必须的维护梯等);
e).推力轴承及导轴承(含推力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
f).上、下机架(包括基础部件和预埋件):
g).发电电动机冷却系统;
h).润滑系统;
i).制动系统(含中压气减压装置和油压顶起装置);
j).粉尘收集装置;
k).机组运转所需的仪表及监测系统;
1).灭火装置(含火灾报警系统);
m).空间加热器及除湿装置;
n).主引出线、中性点引出线及其连接件;
。・中性点装置;
p).机坑内照明、管路、电缆、电线、接地线、接地终端、必要的通道巡视设施(门、
平台、栏杆、遮栏等)及各系统所需其他附件、基础部件和预埋件;
q).轴电流的检测及保护装置(含大轴接地电刷);轴电压的检测用电刷:
r).安装间现场定子(含定子测圆架)所需的支墩及基础部件、预埋件,转子组装和
维修所需的支墩及基础部件(含支撑磁细千斤顶下的环形基础钢板)、预埋件,主轴翻
身及起吊工具所需的支墩及基础部件、预埋件(若有)。数量一般按2台定子、一台转
子考虑;
s).透平油(115%用量)应保证考核试运行之后仍有15%的透平油裕量。
t).其它。
u)•备品备件(详见专用部分)
V).专用工器具及材料:供发电电动机设备安装、试验、拆卸和重新组装所需的专用
工具、专用设备、配件、特殊安装材料和其他设备(包括分别吊装定、转子所需工具、
平衡梁)。
3)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
数及天数等按照各项目合同中商务部分规定执行。
4)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
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做好销售服务工作。投
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
天数等按照各项目合同中商务部分规定执行。
5)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6)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招标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等按照各项目合同中商务部
分规定执行。。
7)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设备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
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
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8)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
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
按各项目合同中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
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除本规范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
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
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规范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
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己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规范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
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GB1971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17189水力机械(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
规程
GB1006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
限值
GB/T20043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水力性能现场验收试验规程
GB/T9652.2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
GB10069.3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GB/T5321用量热法测定电机的损耗及效率
GB/T1029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GB5017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试验标准
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测试
GB/T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18482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起动试验规程
GB150压力容器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8349金属封闭母线
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_T18482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运行规程
GB_T7894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_T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DL/T489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
DL490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
DL/T1013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
DL/T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507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
DL/T5208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
DL/T556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
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NB/T35048水电工程验收规程
IEC60041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水力性能现场验收试验
IEC60545水轮机验收、运行和维护导则
IEC60805蓄能泵和作为水泵运行的水泵水轮机的试运行、运行和维护导则
IEC60994水力机械(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振动和脉动现场测量则
1EC60308水轮机调速系统试验规程
IEC61362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导则
IEC60034-2A用量热法测定损耗
IEEE115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IEC60034-4-AMD1同步电机参数的试验测定方法,修改件1
IEC60609-1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空蚀损坏评定第一部分:反击水
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的评定
调峰调频公司智能水电厂关键技术及建设规划研究报告
4使用条件
本技术规范书要采购的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其安装地点的实际外部条件详见专用
部分。投标方应对所提供的除效率外(模型试验按效率换算公式计算)其他相关性能参数在
工程实际外部条件下进行校验、核对,使所供设备满足工程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
要求,详见专用条款。
4.1正常使用条件
抽水蓄能电站选址不同,正常使用条件均存在差异,本部分内容详见专用部分。
4.2特殊使用条件
特殊使用条件在专用部分中予以明确。
5技术要求
5.1技术参数
5.1.1发电机型式及额定值
发电机型式及额定值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1.2效率
1)发电机在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功率因数时,其效率保证值要求一
般不低于98.4%,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发电机在不同功率、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
功率因数时,其加权平均效率保证值要求一般不低于98.3%,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2)电动机在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功率因数时,其效率保证值要求一
般不低于98.4%,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电动机在不同出力、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
功率因数时,其加权平均效率保证值要求一般不低于98.3%,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3)计算效率时发电电动机的损耗应包括:
a)定子绕组铜损(115。0;
b)转子绕组铜损(115。0;
c)铁心损耗;
d)风损及摩擦损耗;
e)推力轴承损耗(发电电动机分担部分);
发电电动机分担的推力轴承损耗按以下公式计算:
PG/M=GG/M/(GG/M+GP,T+GH)XP
式中:GG/M——发电电动机转动部件重
GPH——水泵水轮机转动部件重
GH----水推力
P——推力轴承总损失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f)导轴承损耗、电刷摩擦损耗;
g)杂散损耗;
h)励磁系统(包括励磁变压器、整流器等)损耗;
i)其它损耗;
4)发电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因数和额定转速时,按下述规定的不同工况下各
加权系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效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加权平均效率
式中的A、B、C............为加权系数,且A+B+C+……=1,9为对应不同负荷下的效率值。
发电机工况加权系数
额定功率%1009080706050
A,B,C…0.2550.160.230.170.0950.09
电动机工况加权系数
电动机入
10097.494.791.988.985.882.5
力%
A,B,C…0.020.120.250.230.220.150.01
相应的发电机工况、电动工况额定功率(%)及加权平均效率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
求。
5.1.3温升
在额定工况,空气冷却器进口水温不超过30℃,冷却器出口空气温度不超过40℃的环
境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时,发电电动机各部位温升限值不超过下列数值:
定子绕组ETD80K
转子绕组R90K
定子铁心ETD80K
集电环T75K
推力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ETD75℃
导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ETD70℃
具体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1.4短路比
短路比推荐范围不应小于0.95,具体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1.5电抗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1)直轴同步电抗Xd(不饱和值)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2)直轴瞬态电抗X,d(不饱和值)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3)直轴超瞬态电抗X"d(饱和值)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4)交轴超瞬态电抗X"q与直轴超瞬态电抗电抗X"d(不饱和值)之比详见专用部分技
术要求。
5)其他绕组电抗和时间常数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1.6发电电动机应允许提高功率因数到1运行,以使发电机有功功率值提高到额定容量
(视在功率)值。
5.1.7过电流与过负荷
1)发电电动机在热状态下,在规定的调压范围内,应能承受150%额定电流历时2min
不发生有害变形及线圈铜焊接头开焊等情况。
2)发电电动机转子绕组应能承受2倍额定励磁电流,持续时间不小于50s。
5.1.8耐受短路电流
发电电动机各部分结构强度应能承受在额定转速及空载电压等于105%额定电压下历
时3s的三相突然短路试验而不产生有害变形。同时,还应承受在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因数
和105%额定电压及稳定励磁条件下运行时,历时30s的短路故障而无有害的变形和损坏。
5.1.9不对称运行
1)发电电动机在不对称的电力系统中运行时,若任何一相电流均不超过额定值,且负
序电流分量与额定电流之比不超过9%,应能长期运行。
2)在不对称故障时,短时间允许的不平衡电流,其负序电流12的标么值的平方与时
间t(s)的乘积(/%)在制造时按40s计算。
5.1.10绝缘及耐受电压
1)绝缘等级:定子、转子绕组及定子铁心绝缘应采用不低于F级。
2)绝缘性能
a)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或绕组间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其中机端电
压在10.5kV及以下时采用2500V兆欧表,在10.5kV以上时采用5000V兆欧表)测得
的绝缘电阻值在换算至100℃时,应不低于按下式计算的数值:
1000+0.01SN
式中:R一对应温度为100℃的绕组热态绝缘电阻计算值,MQ;
UN—发电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SN—发电电动机的额定容量,kVAo
对于干燥清洁的发电电动机,在室温t(C)的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Rt(MC),
可按下式进行修正: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100-t
Rt=Rx1.6~^o~
具体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b)转子单个磁极挂装前及挂装后交流阻抗值应无显著差别,且在室温+10℃〜
+30℃用1000V兆欧表测量时,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MC。挂装后转子整体绕组的绝
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MC。
c)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最大与最小两相间的差值,在校
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引起的误差后应不超过最小值的2%。
d)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化系数R10/R1(R10和R1为在lOmin和Imin温度
为40℃以下分别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o
3)击穿电压试验
定子线棒绝缘的工频击穿电压应大于6倍额定电压(室温下在绝缘油箱中进行,平
均升压速度在3OOOV/S,)首台机组抽样四根线棒进行验证试验,若其中一根没有通过,
则需加倍抽检(抽取8根),如加倍抽检试验中有一根线棒不合格,则本台机组所有线
棒试验不合格。
4)工频耐压试验
组装完成以后的定子和转子,其绕组与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应能承受表5.1.1所规
定的50Hz交流(波形为实际正弦波)试验电压,历时Imin绝缘不应有任何损坏。
表5.1.1发电电动机绕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标准
项号发电电动机部件试验电压
1定子成品线圈(出厂例行试验)(2.75Un+6.5)kV
2定子线圈在工地嵌装前(2.75Un+2.5)kV
定f
3下层线圈嵌装后(2.5Un+2.0)kV
绕组
4上层线圈嵌装后(打完槽楔)(2.5Un+1.0)kV
5定子安装完成(2Un+l)kV
转子额定励磁电压500V及以下10倍额定励磁电压(但最低不得低于1500V)
6
绕组额定励磁电压500V以上2倍额定励磁电压+4000V
注:1.表中Un为发电机额定线电压(有效值),单位kV。
2.转子绕组试验电压值为转子装配完成后的耐压值。
5)在工频耐压试验前,要对定子绕组进行3倍额定线电压的直流绝缘强度试验和泄漏
电流的测定,试验电压按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Imin,其各相泄漏电流的
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且泄漏电流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6)发电电动机定子线棒常态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其增量(AtanS)的指标应符合表5.1.2
规定。
表5.1.2定子线棒常态介质损失角正切值及其增量△tan8指标
试验检查项目试验电压指标(%)备注
tan50.2UN0.2UN<1.0每台100%检查
Atan8=tan80.6UN~tan80.2UN0.2UN〜0.6UNW0.5同上
注:UN—发电电动机额定线电压
7)起晕电压
定子单根线棒(或线圈)起晕电压不低于1.5倍额定线电压;整机起晕电压不低于1.1
倍额定线电压。
起晕电压以端部无明显晕带和连续的金黄色亮点为准。
为防止在槽部、线圈弯肘部以及具有相间电压的相邻线圈端部间发生电晕,卖方应提交
在绕组设计和安装中所采取措施的详细资料供买方审查。
8)冷热循环试验和电老化试验
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按照IEEE1310进行,要求500次冷热循环(温度40℃-155℃-40℃)
后作工频耐压及瞬时击穿电压试验。
电老化试验按照IEEE1043方法进行,按照1EEE1553进行考核。
对于同类抽水蓄能机组线棒已进行过上述试验的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可提交型式试验
报告替代。
9)局放试验
出厂试验的时候应进行定子线棒局放抽样试验,试验标准:相电压下不大于1000pC,
线电压下不大于2000pC,抽样数量按照每批量的10%。
5.1.11全谐波畸变因数(THD)
定子绕组接成正常工作方法时,在空载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时,线电压波形的全谐波
畸变因数(THD)不超过5%。
5.1.12旋转方向
根据各个电站具体情况设计而定,无特殊情况旋转方向如下:
发电机工况:俯视机组顺时针旋转。
电动机工况:俯视机组逆时针旋转。
5.1.13引出线相序排列
发电电动机出线端应有相序标志,在发电机工况下,面对发电电动机的主出线端和中
性点出线端,其相序排列为从左到右依次为U、V、W相。
5.1.14过转速
发电电动机结构设计的最大飞逸转速要求在水轮机工况最大飞逸转速基础上(不小于
额定转速的1.45倍)预留不低于10%安全裕度。发电电动机和与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辅机
在最大飞逸转速下运行5min不应产生有害变形和损坏,并能够承受所有极端工况下最大瞬
态转速,此时除主轴以外的转动部件材料的计算应力不得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2/3o
发电电动机甩100%额定负荷,调速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应允许机组不经任何检查
再次并入系统。
5.1.15临界转速
发电电动机与水轮机组装后,转动部分的第一阶临界转速不小于最大飞逸转速的1.25
倍。临界转速及动态响应计算书应提交买方审查。
5.1.16飞轮效应GD?
发电电动机转动部分GD2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1.17过转矩
电动机工况运行时电机应能经受150%额定转矩持续时间为15s不失步。
5.1.18承受磁拉力
发电电动机的结构应能承受转子半数磁极短路时产生的不平衡磁拉力,而不产生有害
变形和损坏。
5.1.19振动
1)发电电动机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动特性,使之避免与水泵水轮机的
转频、水力脉动频率及其倍频,或与不对称运行时转子和定子铁心的振动频率、电网频率及
其倍频、电站建筑物的振动频率产生任何可能的共振。
2)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发电电动机各导轴承支架的水平振动量(混频双幅值)和带推
力轴承支架的垂直振动量(混频双幅值)均参照ISO10816-5或者GB/T6075.5标准要求,
并按照速度均方根值(mm/s)界定,需符合A区优良标准,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3)在对称负载和允许的不对称负载工况下,定子铁心的100Hz双幅振动量不应超过
0.03mm;定子铁心部位机座水平振动不应超过0.02mm,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4)正常运行工况范围内,在各导轴承处测得的轴摆度(混频双幅值)应根据机组转速
参照ISO7919-5或者GB/T11348.5标准界定,应满足标准A区范围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
术要求。
5.1.20噪声
在正常运行时,发电电动机盖板外缘上方垂直距离1m处的噪声(声压级)不超过
85dB(A),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在发电机设计中采取相应措施,将通过空气和结构件传
播的发电机噪音降至最低程度。这些措施包括对发电机上盖板设计为双层,内层盖板有可靠
的密封措施,密封应严密,防止气体灭火介质外逸;并且采用风道的隔音、门的隔音设计等,
以及阻隔所有连接发电机机坑到主厂房的声源出口。
5.1.21机组同期方式
以手动或自动准同期方式与系统并列。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1.22电动工况起动方式
变频起动为正常起动方式,背靠背起动作为备用起动方式。
5.1.23调相和进相
1)发电机工况进相容量:发电电动机在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和功率因数为
0.9(欠励)的条件下长期进相运行,且各部位温升不超过温升限值时,进相容量要求详见附表
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电动机工况进相容量:发电电动机在额定转速、额定电压、功率因数为0.975,欠励情
况下长期进相运行,且各部位温升不超过温升限值时,进相容量要求详见附表专用部分技术
要求。
卖方应提供功率欠励条件下端部发热有限元分析计算报告。
2)发电机调相或电动机调相工况,发电电动机在额定转速、额度电压、额定频率和功
率因数为0情况下长期运行,发电电动机各部位温升不超过温升限值的滞相无功能力、进相
无功能力要求详见附表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3)发电工况充电容量:发电电动机在额定转速、额定电压和欠励情况下对线路充电,
机组允许的持续充电容量要求详见专用部分技术要求。此时发电电动机各部位不超过温升限
值,也不应产生自励或不稳定现象。
4)卖方应按发电、电动两种工况分别提供空载特性曲线、“V”形特性曲线及功率圆图。
在功率圆图中应分别绘出发电电动机静态区曲线并留有15%的裕度,此计算曲线在发电电动
机并网运行中验证,卖方应作相应保证。
5.1.24开停机次数
发电电动机应能适应调峰、填谷及紧急事故备用的运行要求,其日平均开停机次数为
10次(一次开、停循环按一次计算)。
5.1.25可靠性指标
可用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TF)、大修间隔时间、定子绕组绝缘寿命、退役前
的使用寿命要求如下:
可用率>99%
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TF)18000h
大修间隔时间不少于10年
定子绕组绝缘寿命不少于30年
退役前的使用寿命不少于50年
具体详见附表专用部分技术要求。
5.2设计结构与原材料要求
5.2.1一般要求
1)电机整体及其所有部件除应具有良好的技术特性外,还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使之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其整体和所有部件的挠度、振动和各种变形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所
谓非正常运行情况指的是对称与不对称短路、飞逸转速下运行、过电压、转子半数磁极短路、
冷却水中断及行业标准内规定应满足的其他非正常运行工况。卖方应提供主要部件的刚度、
强度、挠度、振动和变形量的计算书(含疲劳强度计算)。
2)电机整体及其所有部件的结构应设计成便于运输、安装、维护和检修。
3)电机应采用先进的成熟结构、材料和工艺。
4)电机结构设计能满足水泵水轮机检修拆卸方式要求。如采用上拆方式时,电机结
构设计满足水泵水轮机可拆卸部件(如转轮、顶盖等)、发电电动机下机架等部件在安装及
检修时应能通过定子铁心内径而不需拆除定子。
5)发电机导轴承瓦和集电环应能尽量少拆卸其他部件的情况下方便调整和更换;能
在发电机风洞内不拆卸推力头情况下抽出推力瓦进行检查、调整和更换;能在不抽出转子和
不拆除上机架情况下对定子绕组端部和定子铁心进行预防性检查;应能在不拆卸上机架的情
况下在发电机机坑直接更换转子磁极和定子线棒,否则应做出合理说明。
6)转子起吊方式采用平衡梁和吊轴,定子起吊方式采用平衡梁、吊轴和吊梁,转子连
同平衡梁及吊轴、定子连同平衡梁和吊轴及吊梁的起吊重量要求详见专用技术条件部分,起
吊高度不超过主厂房天车起吊极限,起吊方案应提交买方审查。平衡梁、吊梁和吊轴由卖方
提供,平衡梁、吊梁和吊轴的设计应与厂内天车相匹配,应考虑在定子整体起吊时可采用上
机架作平衡梁支撑的可能。
7)卖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定子、转子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圆度控制的措施和设计值,
提出气隙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设计值的百分数,并且不得以安装说明书或其
他类似资料代替。此项指标将作为评标的一个重要参考,买方推荐铁心圆度(铁心设计半径
与实测半径的偏差)应不大于设计气隙的1.8%。
8)带电和旋转部分应加装可靠的防护隔离装置。
9)所有相同的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10)定子采用在安装场组装、铁心叠片、线棒嵌入,经试验合格后吊入机坑的组装方式。
11)所有需要供设备安装和组装用的预埋件、基础板、地脚螺栓、千斤顶、各种支架拉
杆、调整螺栓、起吊用的吊环、吊耳、卡盘及运行维护用的梯子、平台、栏栅和保护网等。
12)卖方应在每项设备上设1个永久性固定的铭牌。铭牌至少应包括:发电电动机铭牌、
空气冷却器铭牌、励磁装置铭牌。其中,发电电动机铭牌设在滑环罩上,内容包括机组主要
技术参数等。
13)对机坑的要求:
a)卖方应提供用于安装机座、机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停机制动系统、灭火
装置、仪表及监测系统等所需的预埋件、基础件、钢支架和连接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卖方应提出各种运行工况下对土建结构受力的要求。
b)上盖板与混凝土墙上钢环之间应配合紧密,不漏气。盖板的所有接缝处均应设
置密封垫,紧固件必须有防松装置。
c)上盖板及其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能承受5kN/m2的外部荷载。上盖板与机
架之间应设防震隔音隔板。运行时盖板应无明显的振动。上盖板和隔板应能分块拆卸,
以便于用桥机吊装空气冷却器等。盖板应有起吊环孔,且不应突出地面。
d)发电机上盖板下的隔板应有一个进人孔,该孔尺寸应满足单个磁极检修吊装的
需要。进人孔盖板应设防震隔音措施。
e)所有阀门、开关、表计等均应装在便于操作、观察的地方,且不妨碍维护人员
通行。机坑内的维护通道,即空气冷却器外壁、管路和部件等与机坑混凝土壁之间距离
不小于700mm,应设计一个去向定子下部的进入孔及楼梯。
D机坑混凝土墙壁上应有向机坑外开的进人门,门应设置密封垫和专用锁。进人
门锁定后应能从风洞
内部直接开启以防止人被锁在发电机风洞内,该锁应满足专用的安全钥匙闭锁系统
和消防系统的需要,与消防系统连锁。门的具体设置由卖方提出,买方批准。
g)下机架盖板上应设两个孔口以通向水轮机室,孔口应设有带锁的活动门,门只
允许向水机室侧开启,但可在两侧操作,在孔口位置应装设通往水轮机室的爬梯。
h)机坑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装置,被照区域照度按1001X考虑;机组顶部应
设置指示灯,以显示机组的运行工况。这些灯具及其所需的预埋件,开关等由卖方提供。
i)发电机及风洞内混凝土机坑应采取隔音和消音措施,降低通过空气和结构传播
的发电电动机噪音。
5.2.2定子
1)机座
a)机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承受在制造、运输、安装以及双向运行情况下
的异步同期、短路、半数磁极绕组短路等各种力的作用而不产生损害和不超过允许的变
形。
b)机座采用分瓣组装方式,应在现场组合后焊成一体,但应在工厂预装,并在分
瓣面处设置定位连接结构,应保证机座有准确的几何尺寸和足够的整体刚度。在满足运
输控制尺寸的情况下,机座分瓣数目应为2瓣。
c)机座应适应铁心热膨胀、热变形,以防止铁心松动、变形、翘曲,防止机座受
力过大。
d)为了保证铁心装压质量和机座刚度,允许卖方采用其自身成熟的结构,并在投
标文件中提交相应业绩应证明其安全可靠。
e)定子机座的结构可满足起吊整个定子的要求。
f)机座设计时,应为定子铁心、定子绕组的通风留有合适的通道,通风道及其断
面应为流线型。
2)定子铁心
a)定子铁心采用由低损耗(频率为50Hz、B=1T时单位损耗W1.0W/kg),高导
磁率、非晶粒取向、无时效、机械性能优质的冷轧硅钢片。每片硅钢片无毛剌,双面各
涂两遍固化时间短、收缩率小的F级绝缘漆,涂层应均匀,表面光洁、无刮痕、无金属
亮点。卖方应提供硅钢片涂层材料、制造工艺供买方批准。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①去毛刺过程中,不得损伤冲片表面绝缘层(也不得有刮痕),冲片边缘漆
膜的脱落应控制在最小范围:齿部区域边缘处,漆膜脱落最大不超过0.2mm;外径
侧边缘(进入去毛刺机的部分)处,漆膜脱落最大不超过0.4mm;鸽尾槽和螺杆孔
边缘处,漆膜脱落最大不超过1mm。冲片在去毛刺后、最终涂漆前,每1000片抽
取1片检查毛刺质量,以确保打磨均匀。
②每面各测量9点的漆膜厚度;其中2/3的测量点应在图纸规定的厚度范围
内;此外,所有测量值应在规定厚度规定值±2四1的范围内,对完成涂漆的冲片,
应分别测量冲片边缘和相应距边缘10mm以上的区域的漆膜厚度,其厚度差值不得
大于0.002mm。冲片边缘立面挂漆的平均厚度应不得大于冲片厚度的1/3,最大挂
漆点厚度应不得超过冲片厚度的1/2,涂漆后,通风槽片的油漆厚度须满足以下要
求:油漆厚度:最小值5Hm、最大值30Mm。
③对较深的划痕允许程度:偶尔出现1处。对较浅的表面划痕,可以认为只
损伤了最终漆膜,预涂漆膜仍完好。这样的划痕只允许分散存在于冲片同一面上,
不能集中在一个区域。通常出现在冲片涂漆时的底面。允许程度:划痕长度(5-10)
mm,一张冲片最多5处。冲片齿部里面的挂漆量不得超过允许值:里面挂漆平均厚
度应不大于冲片厚度的1/3,最大厚度应大于冲片厚度的1/2。
允许程度:每个槽的立面只允许有一处完全挂漆,且挂漆长度不超过2mm。
④附着性试验: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剥落,剥落面积在5%
至15%,则通风槽片漆膜附着性测试不合格,必须除去漆膜并重新喷涂•
b)定子铁心叠片在现场全部交错叠制。叠片的压紧由叠片的装配应力控制,同时
用端部厚紧度刀片检查,插入深度不应大于3mm。另外,投标者应提交其实际标准/设
计要求和叠片紧度试验资料。装叠后由于铁心错位引起定子槽深和槽宽的误差要求详见
附表2《技术数据表》,叠片分段压紧时圆周方向高度差要求详见附表2《技术数据表》,
叠片分段压紧时须检查压紧螺栓的拉力以校对叠片压紧程度。
c)定子铁心压紧结构允许卖方采用其自身成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店承包合同协议书
- 有效利用时间准备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迅速提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知识更新策略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备考过程中的困惑及答案
- 了解行业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复习计划制订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有效领导力考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样本采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要避掉的误区试题及答案
- 2025世界防治哮喘日知识讲座专题课件
- 粮食安全时政试题及答案
- 小学开展常规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 第四单元专题学习《孝亲敬老传承家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 茂名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6月真题(第1套)翻译
- 2024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03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城市交通中的共享出行模式研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