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八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物理八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物理八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物理八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物理八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光学仪器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页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1凸透镜与凹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会聚

发散

第2页考点梳理2.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在解题时,普通采取延长入射光线方法来判断,如图K4-1所表示,经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外部(发散作用)还是内部(会聚作用)来确定透镜类型。第3页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

图K4-2是微型手电筒所用小灯泡,小灯泡前端A部分相当于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透镜

会聚

第4页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2透镜特殊光线作图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如图K3-8所表示)(1)平行于主光轴光线①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经过焦点光线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光线③传输方向不变。第5页考点梳理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如图K3-9所表示)(1)平行于主光轴光线①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光线②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光线③传输方向不变。

第6页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安装调整:安装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点燃蜡烛,调整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这么做目标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同一高度

光屏中心

第7页考点梳理

引申操作:①用教材遮住二分之一透镜,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完整像,但像会变________。②物体从5倍焦距以外逐步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像会________,像距也随之________。③成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交换,依据光路________可知,仍成实像,但实像________发生改变。能

变大

变大

可逆性

大小

第8页1、探究一:2f2fFF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v2f2f物位置物距(u)像位置像距(v)像性质缩放倒正虚实⑵成像规律一⑷作图法⑴模拟试验(实物动画)⑶应用:摄影机缩小倒立实像第9页2f2fFF2f2f物位置物距(u)像位置像距(v)像性质缩放倒正虚实⑵成像规律二⑷作图法⑴模拟试验(实物动画)⑶应用:投影仪2、探究二:倒立放大实像uv第10页⑴模拟试验(实物动画)2f2fFF3、探究三:2f2f物位置物距(u)像位置像距(v)像性质缩放倒正虚实⑵成像规律三⑷作图法⑶应用:放大镜uv放大正立虚象第11页

考点梳理试验结论物距u像性质像距v应用位置正倒大小虚实u>2f异侧倒立缩小实像f<v<2f摄影机u=2f异侧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f<u<2f异侧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u<f同侧正立放大虚像u<v放大镜第12页

考点梳理

评定交流:不论怎样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原因可能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2.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两侧且倒立,虚像一边是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用于实像)。第13页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如图K4-3所表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楚像,以下说法正确是(

)B

第14页

针对训练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试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一样方向观察光屏上像,光屏应选取较光滑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第15页

针对训练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可制成摄影机,不能制成幻灯机,故A错误;当蜡烛变短后,依据“透过光心光线传输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像将向上移,故B正确;为了便于从不一样方向观察光屏上像,光屏应选取较粗糙玻璃板,使光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要使光屏上烛焰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第16页

针对训练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K4-4所表示,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第17页

针对训练(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楚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楚像。统计数据如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左

第18页

针对训练

①在前4次试验中,所成像为倒立、______实像。

②第6次像比第5次____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缩小

第19页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4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1.生活中透镜

(1)摄影机:它镜头是一个________,来自物体光线经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实像,物距应该________________。摄影机离物体越远,所成像越________。凸透镜

倒立

缩小大于二倍焦距

第20页

考点梳理(2)投影仪:它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___,当物体、透镜、光屏位置适当初,在光屏上会得到物体___________实像,所以投影片要_________,且投影片到镜头距离要大于________、小于________。平面镜能够改变________________使实像投在屏幕上。(3)放大镜:利用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虚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像是不一样。它要求物体到放大镜距离小于__________________,所成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而且与物体在透镜__________,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像越________。凸透镜倒立、放大

倒插

一倍焦距

二倍焦距

光线传输方向

一倍焦距

正立

放大

同侧

第21页

考点梳理2.望远镜和显微镜(1)望远镜:物镜相当于摄影机,成____________立、____________像,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像。(2)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_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____像,像落在目镜________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________________像。倒

缩小

一倍焦距

放大

放大

一倍

放大

第22页针对训练1.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是(

)A.穿衣镜B.投影仪C.摄影机D.放大镜A

[解析]穿衣镜应用是平面镜,故A不是。第23页2.如图K4-5所表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桂林市杉湖上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是(

)A.双塔在湖中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B

第24页

针对训练[解析]双塔在湖中倒影是光反射形成虚像,A错误;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同时调整底片与镜头距离,故B正确、C错误;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错误。第25页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5眼睛和眼镜

1.眼睛成像原理(如图K4-6所表示)晶状体

底片大脑

凸透镜

第26页

考点梳理2.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因为晶状体太______,折射作用太________,使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使人看不清远处物体。

因为晶状体太______,折射作用太________,使近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使人看不清近处物体厚

前面

后面

第27页

考点梳理矫正

配戴________配戴________眼镜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使物体像________,成在视网膜上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使物体像________,成在视网膜上凹透镜

凸透镜

发散

后移

会聚

前移

第28页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来自于物体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像。以下说法错误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像是实像D.所成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D

[解析]人眼睛相当于摄影机,在视网膜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实像,故D错误。第29页

针对训练2.同学们学习很辛劳,很多同学视力发生了改变,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出:矫正近视眼是________;矫正远视眼是________。乙

第30页

试验小变式实验小变式在探究“近视眼原因”时,当快要视眼镜从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拿走时(相当于给近视眼摘掉了眼镜),光屏上像变得不清楚了,需要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再次展现清楚像,这说明近视眼是将图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位置,是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折射(会聚)能力太强所致。第31页中考物理试题(光学部分)二、作图题(3分)11.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A‘B’。四、试验题(2分)

19.在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屏

,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A组(单项选择题)(3分)21.光在真空中传输速度为 ( )A3×108

米/秒 B3×108

千米/秒C3×108

米/时D3×108千米/时B组(单项选择题)22.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A0°B32°C45°D58°

第32页物理试题(光学部分)(总分9分)一、填空题)(4分)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⑴斜插在水中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⑵经过旗杆顶端定滑轮,向下拉绳能够使旗帜升起;⑶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⑷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其中,______为物理现象,_____为物理规律。(均填序号)

二、作图题(3分)11.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A‘B’。四、试验题(2分)

19.在图ll中,凸透镜焦距为lO厘米,为了找到像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__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第33页物理试题(光学部分)(总分7分/9分)一、填空题

(1分)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输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光现象.二、作图题(2分)12.依据图5中给出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经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四、试验题(2分)19、研究平面镜成像试验情况如图11所表示,图中A是(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手指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A组(单项选择题)(2分)24.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厘米,则所成像一定是 ( )A缩小 B放大C正立D倒立B组(单项选择题)25.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像,则该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可能是()

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第34页■分析总结1: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

特点(3个)1、题目主要集中在作图题、试验题,其次为选择题、填空题,而计算题根本没有。2、题量基本在2-4题之间。3、分值维持在9分左右。第35页■分析总结2:主要考点(4个)1.光直线传输、光传输速度。2.光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等距、虚像)3.光折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透镜经典光路图验证凸透镜成像方法、验证过程科学方法、利用规律处理实际问题4.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5。光色散:光色散现象物体颜色:(透明物体颜色、不透明物体颜色)第36页学生解题过程中失分现象分析:1、作图不规范(虚、实线不分;漏标箭头、垂足、对应字母等)2、思维不深刻(凸透镜推理分析题、表格综合归纳题、试验中形同质不一样题等)3、审题不清(错在刻度值认为距离)4、不重视物理书本和学习活动卡5、混同试验过程中科学方法(光学中包括到物理方法:试验归纳法、物理模型法)第37页1、下列图中属于光反射现象是:()2、下列图四种情景中,因为光直线传输形成是

()CA练习题第38页

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手影”;民间皮影戏“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春游时“摄影”等,以以下出“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是()A、手影---光直线传输B、皮影---光反射C、倒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凸透镜成像3、下列图中现象,因为光折射造成是()DB第39页

5、如图所表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图中正确是()6、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观赏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全身像是()2F2FBC第40页7、如图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光折射,水底看起来变得浅了,实际更深第41页8、小宇最喜爱叔叔送给他生日礼品,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凸透镜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相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全过程,完成以下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依据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2)请你写出探究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试验现象或试验数据统计表格;(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利用一个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第42页光学高频考题2: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五年)30.如图15所表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凸透镜做试验。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一直得不到烛焰完整像。经过分析,他发觉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烛焰中心、

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被调整到同一高度。上述问题处理后,小刚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楚、完整像,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实像镜距离为15cm蜡烛与凸透放大第43页30.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装置如图15所表示,其中焦距为12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楚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

像(选填:“实”或“虚”)。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虚像,则该像是

、放大像。(选填“倒立”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