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点训-第1章-习题课件_第1页
2022秋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点训-第1章-习题课件_第2页
2022秋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点训-第1章-习题课件_第3页
2022秋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点训-第1章-习题课件_第4页
2022秋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点训-第1章-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1节分子动理论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C液体;固体;永不停息;无规则D无规则运动引;斥;大于;小于引力;斥力分子;10-108D9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扩散;重;引力11见习题12A13D14>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__m,直接用肉眼是不能看到分子的。

分子返回10-1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有许多极小的水珠,它们就是一个个水分子C.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D.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

C返回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地做__________运动。

液体固体永不停息无规则返回4.[易错题][2021·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大雪纷飞 B.稻浪起伏C.炊烟袅袅 D.花香袭人

D【点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花香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选D。返回5.[原创题][2021年上海国际花展如期开幕,络绎不绝的游人徜徉在花海时会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无规则运动返回6.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它表现为:当两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时,分子处在平衡位置;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________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于引力。【点拨】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某一距离时,以引力为主,即引力大于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某一距离时,以斥力为主,即斥力大于引力。【答案】引;斥;大于;小于返回7.[教材改编题]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注射器中先吸入适量的水,再用橡皮套将针管的管口封住,发现很难把活塞压进去,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均填“引力”或“斥力”)引力斥力返回8.[2021·福建]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空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点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小华闻到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选D。【答案】D返回9.[2022年1月保定期末]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中“暗香来”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返回10.[2021·铁岭]如图是一个香薰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________现象。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向下的________力作用,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点拨】两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发生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香气,便是扩散现象;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蜡液凝固后粘在炉上,体现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答案】扩散;重;引力返回11.

[科学素养][2021·北京]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解:以B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①F气=p气S=1×105Pa×3×10-4m2=30N②GB+F物=GB+G物=2N+20N=22N③因为F气>GB+F物;仅靠大气压也能使铅柱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返回12.[立德树人·生活责任][2022·简阳期末]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返回13.[2021·益阳]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点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分子十分微小,肉眼看不见,水珠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两滴水珠相遇后之所以能形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将两滴水珠合成了一滴,故选D。【答案】D返回14.如图,图中的两条虚线分别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以斥力为正值,以引力为负值,图中实线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再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时,接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________(填“>”“<”或“=”)r0。

【点拨】由图像知引力和斥力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并紧紧地压在一起,再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重物不掉落时,说明合力表现为引力,接触面处铅原子间的距离大于r0。【答案】>返回第2节内能和热量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温度;热运动动;势;焦耳(J);焦耳(J)剧烈;大;也会越大;多少D等效;转化;转移多少;吸收;放出剧烈;热运动8B9完全燃烧;之比;完全燃烧10mq;Vq11见习题12B13C14B15A答案显示2122D(1)甲、乙;温度计升高的示数(2)天平;1.4×106;测量时有热量的损失16C17软木塞;减小;内能;机械能18D19A20热值;1021.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

剧烈返回热运动2.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越高,分子________越剧烈。

温度热运动返回3.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_______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__________。

动势焦耳(J)焦耳(J)返回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___,内能________;内能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剧烈大也会越大多少返回5.[易错题]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返回6.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的。但是,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也有区别,做功改变内能时,发生了能量的________,而热传递改变内能时,发生的是能量的________。(后两空均填“转化”或“转移”)

等效转化转移返回7.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________叫做热量。物体________热量时,内能增加;________热量时,内能减少。

多少吸收放出返回8.[2021·牡丹江]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点拨】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火炉烧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的;压缩空气,使空气升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选B。【答案】B返回9.热值的定义:某种燃料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_______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这种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

完全燃烧之比完全燃烧返回10.热值通常用q来表示,计算固态和液态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用公式Q放=________;计算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用公式Q放=_______。

mqVq返回11.[立德树人·生活责任][2021·鄂州改编]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kg垃圾能“榨”出0.17kg燃料油,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时能放出多少热量?

内解:燃料油完全燃烧时能放出的热量:Q放=mq=0.17kg×4.0×107J/kg=6.8×106J。返回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C.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点拨】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故B正确;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虽然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C错误;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答案】B返回13.[易错题][2021·东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点拨】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质量和燃烧程度有关;晶体熔化时,物体不断吸热,其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熔点不变;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选C。【答案】C返回14.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成功着陆,工作人员为了给返回器保暖,在返回器周围贴满“暖宝宝”。关于用“暧宝宝”发热保暖,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主要是(

)A.做功 B.热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 D.无法判断

B返回15.[2021·大连]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太阳照射沙子,沙子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热C.两手相互摩擦,手掌变热D.用钢锯锯木头,钢锯变热

【点拨】太阳照射沙子,沙子从太阳光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两手相互摩擦、用钢锯锯木头,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选A。【答案】A返回16.[2022年1月石家庄期末]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看到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动绳子的过程中,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返回C17.[科学素养]如图所示实验中,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水蒸气膨胀对________做功,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时水蒸气的部分________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

【点拨】高温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塞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机械能增大,即水蒸气的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答案】软木塞;减小;内能;机械能返回18.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同种燃料,燃烧时的情况不同,热值就不同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反而越小,放出的热量就少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质量等均无关

D返回19.[2022年1月北京西城区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所有冬奥场馆均使用“绿电”(“绿电”是指在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与火力发电等其他方式相比对环境的影响大幅度减小的发电方式)。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预计可以节约1.28×108kg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2×108kg。若所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约为(q标准煤约为2.9×107J/kg)(

)A.3.7×1015JB.9.3×1015JC.3.7×1016JD.9.3×1016J

A返回20.[教材改编题]现在城区家庭大多已经用天然气替换了煤气,这是因为天然气的________较大。小明同学家的燃气表示数如图所示,则他家5月份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了________m3的煤气。(q天然气=4.4×107J/m3,q煤气=1.1×107J/m3)

热值102返回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甲、乙温度计升高的示数(2)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1.4×107J/kg,他又观察到包装盒上印有“质量:100g”,他据此算出了整盒薯片能提供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个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能量:2100kJ”不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1.4×106测量时有热量的损失返回22.[创新题]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点拨】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时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按下发射气阀,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选D。【答案】D返回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理解及应用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见习题见习题D(1)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水的温度变化量小D液化;比热容大升高的多少;时间长短8见习题9见习题10水与泥土的比热容不同;乙;甲1.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一: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用相同的加热装置让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____________。

升高的多少返回时间长短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C,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多少(或温度变化量)返回3.(1)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比热容反映的是不同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_(填“随”或“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发生变化,其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

吸、放热本领不同不随一般会改变返回4.[易错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水用去一半,剩下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B.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比热容一定不同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点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有可能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答案】D

返回(1)制冷或供热:与其他物质相比,m、Δt一定,c水大,由公式Q=cmΔt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或取暖效果好。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水的温度变化量小返回6.[立德树人·生活责任]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B.工厂里的冷却塔用水作冷却介质C.傍晚,在秧田里灌水防止秧苗受冻D.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点拨】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这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答案】D

返回7.[2021·张家界改编]张家界森林公园内风景优美,其中金鞭溪婉转秀丽,下雨后溪边升起了一层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那么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水还有许多用途,如暖气片里用水作为采暖介质,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_的特点。

液化比热容大返回8.[2021·自贡改编]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水的比热容较大),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是某种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时,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多,甲液体温度降低得少返回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实验前,按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____(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自下而上易拉罐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加热时间(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升温较高。(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____________液体。

ABA返回10.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形成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海陆风形成的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反映海风形成的时间是白天,________图反映陆风形成的时间是晚上。

水与泥土的比热容不同乙甲返回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6.4×105;热传递0.46×103;钢、铁0.46×103;无关8.5;热传递见习题8见习题910010增大;4.2×10311见习题12见习题13见习题14见习题1.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____________,其中____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_____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两个公式也可以合并为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既可以表示温度升高了多少,也可以表示温度降低了多少。

Q吸=cm(t-t0)返回Q放=cm(t0-t)t0tQ=cmΔtΔt温度变化量2.[2020·伊春]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点拨】汤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103J/(kg·℃)×2kg×80℃=6.4×105J。在燃气灶上煲汤时,汤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答案】6.4×105;热传递返回3.在已知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和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利用变形式____________便可以求出该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量返回4.[教材改编题]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温度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

0.46×103钢、铁返回5.[2021·玉林]若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4×104J,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

0.46×103;无关返回6.若要求出物体的质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前三空均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___________。

cQΔt返回7.[2021·鄂州改编]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6.8×106J,如果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________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8.5热传递返回8.若要求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了多少,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前三空均填物理量符号),用到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若要求该物体的末温,则还需要知道它的________。

Qcm初温返回9.[立德树人·生活责任][2021·安徽改编]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50kg的沙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为0.9×103J/(kg·℃)]

【答案】100返回10.如图是冰的熔化图像,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假设整个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恒定,冰的质量为100g,则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点拨】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冰熔化时间为t=15min-5min=10min;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m水=m冰=100g=0.1kg,从15min到20min,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c水m水(t-t0)=4.2×103J/(kg·℃)×0.1kg×(5℃-0℃)=2.1×103J,因为整个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恒定,冰熔化时间等于水吸热时间的2倍,所以冰熔化吸收的热量:Q熔化=2Q吸水=2×2.1×103J=4.2×103J。【答案】增大;4.2×103返回11.[创新题][2021·广州]甲、乙液体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恒温封闭环境中,质量保持不变。测得甲、乙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分子运动随时间越来越剧烈。甲(2)甲液体所在环境的温度____________(填“小于1.7℃”“等于20℃”或“大于35℃”)。【点拨】甲液体初始温度是20℃,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升高,可以超过35℃,说明甲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于35℃,从而将热量传递给甲液体,故甲液体所在环境的温度大于35℃;大于35℃(3)乙液体在“1~2min”段、“8~9min”段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则Q1____Q2(填“>”“=”或“<”),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由题图可知“1~2min”段乙液体温度变化量为3℃,“8~9min”段乙液体温度变化量为1.4℃,根据物体放热公式Q放=cmΔt,可知“1~2min”段放出热量更多,即Q1>Q2。>在c和m相同时,“1~2min”段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Δt更大返回12.[科学素养][2021·通辽]用液化气灶把1.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若上述过程中完全燃烧0.021kg液化气且只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液化气的热值为____________J/kg。[已知c水=4.2×103J/(kg·℃)]

【答案】

5.04×105;4×107返回13.[2020·呼和浩特]某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有200kg的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10℃时,水吸收的热量;

解:水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J/(kg·℃)×200kg×10℃=8.4×106J。(2)天气原因,水箱内200kg的水,温度从90℃降低到50℃和温度从30℃升高到80℃,放出的热量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解:水降低温度放出的热量与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放∶Q吸=cm(t0降-t降)∶cm(t升-t0升)=(t0降-t降)∶(t升-t0升)=(90℃-50℃)∶(80℃-30℃)=4∶5。返回1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即达到热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即Q吸=Q放。已知甲容器盛有初温为20℃的水100g,乙容器盛有初温为50℃的水50g。现把甲、乙两容器中的水相互混合,不考虑热量损失,则混合后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是多少?

解:设热平衡时的温度为t,不考虑热量损失,Q吸=Q放,c水m水1(t-t1)=c水m水2(t2-t),即:4.2×103J/(kg·℃)×100×10-3kg×(t-20℃)=4.2×103J/(kg·℃)×50×10-3kg×(50℃-t),解得t=30℃。

返回全章易错专训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CD<;热传递;不变A不变;704.2×106;2.52×106;70(1)不能说明(2)分子运动8见习题1.阴霾天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颗粒物,颗粒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也称PM2.5,可吸入肺的颗粒物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大气中PM2.5的运动__________(填“说明”或“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在房间内,打开香水瓶闻到香水味属于__________(填“机械运动”或“分子运动”)。

不能说明返回分子运动2.[2021·怀化]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余音绕梁B.尘土飞扬C.桂花飘香D.大雪纷飞

C返回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纸”分子间无空隙B.油分子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这种纸能使细菌的分子停止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液体汇集成小液滴

D返回4.[2021·河北]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物质比热容________(填“>”“<”或“=”)乙物质比热容。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实现的。实验完成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拨】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物质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多,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酒精灯中剩余的酒精热值不变。

【答案】

<;热传递;不变返回5.[2020·凉山]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A返回6.[2021·恩施]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吸热,则温度________;灶上的锅中装有2kg初温为30℃的水,当水吸收了7.56×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了________℃。(当地为标准大气压)

【答案】不变;70返回7.[2021·济宁]完全燃烧140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如果放出热量的60%被初始温度为10℃、质量为10kg的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将升高到______℃。[q焦炭=3.0×107J/kg,c水=4.2×103J/(kg·℃)]

【点拨】焦炭的质量m=140g=0.14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焦炭=0.14kg×3.0×107J/kg=4.2×106J;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60%=4.2×106J×60%=2.52×106J;

【答案】

4.2×106;2.52×106;70返回8.[2020·贵港]利用燃烧酒精给水加热,使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30℃。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kg。(1)求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2kg×30℃=2.52×105J。(2)若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酒精?

解:若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Q放=Q吸,则由Q=mq可得需要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为返回全章整合与提升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ACD见习题D见习题D80.99见习题10见习题1.[2021·河北]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返回2.[2021·常州]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A返回3.[2021·南京]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点拨】锯木头锯条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阳光下路面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搓手时手掌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综上分析可知,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阳光下路面发热。故选C。【答案】C返回4.[2021·绍兴]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增加B.加热时管内的水不断汽化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其内能减少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

【点拨】水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水的内能增加;加热时管内的水吸收热量不断汽化;水蒸气膨胀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试管口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选D。

【答案】D返回5.[2021·吉林]用橡皮在桌面上快速摩擦几下,摸一摸橡皮摩擦的部位,你有什么发现?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解:橡皮摩擦的部位温度较高。用橡皮在桌面上快速摩擦几下,橡皮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摸一摸橡皮摩擦的部位,会感觉摩擦的部位的温度较高。返回6.[2020·北京]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煤油2.1×103沙石约0.92×103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点拨】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水的比热容表示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故D正确。【答案】D返回7.[中考·广州]如图a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b所示。(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a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58

(2)甲液体第30秒的内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秒的内能。【点拨】甲液体一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30秒的内能小于第35秒的内能小于(3)小明根据图b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小明的说法正确,根据公式Q=cmΔ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Δt相同,m甲<m乙,所以c甲>c乙。正确根据公式Q=cmΔ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Δt相同,m甲<m乙,所以c甲>c乙【点拨】(2)甲液体一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第30秒的内能小于第35秒的内能;(3)小明的说法正确,根据公式Q=cmΔ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Δt相同,m甲<m乙,所以c甲>c乙。

【答案】

(1)58

(2)小于(3)正确;根据公式Q=cmΔt,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相同,升高的温度Δt相同,m甲<m乙,所以c甲>c乙返回8.[2021·青海节选]某路灯的灯杆顶端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车,若太阳光辐射到该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________kg焦炭放出的热量相当。(焦炭的热值为3×107J/kg)

【答案】0.9【点拨】Q放=mq=2.7×107J,需要完全燃烧焦炭的质量:

返回9.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kg、20℃的冷水中,不计热损失,达到热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1)水吸收的热量。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1kg×(80℃-20℃)=2.52×105J。(2)金属块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解:不计热损失,Q放=Q吸,由Q=cmΔt得返回10.[2021·漳州质检改编]某家庭用的煤气热水器,将5kg的水加热到45℃,完全燃烧了0.0105m3的煤气。已知c水=4.2×103J/(kg·℃),q煤气=3.9×107J/m3。若不计热量损失,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解:Q放=Vq煤气=0.0105m3×3.9×107J/m3=4.095×105J。(2)水的初温。

解:若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4.095×105J,由公式Q=cm(t-t0)可得,水的初温返回专题训练1.内能的相关辨析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答案显示1234提示:点击进入习题567减小;不变;做功弹性势能;做功B热传递;做功;不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C(1)温度(2)热量(3)内能CD1.[多选]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B.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均不可能为零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D.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能保持不变

CD返回2.[2021·连云港]人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到达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刹车后很快停了下来,发现刹车片很烫,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刹车片的内能。

【点拨】人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人和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到达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过程中,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不变。刹车时车轮和刹车片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减小;不变;做功返回3.[2021·济宁]蹦蹦杆备受青少年喜爱,下图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后,蹦蹦杆离开地面,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点拨】在挤压过程中,人的质量不变,所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形变程度越来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此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答案】弹性势能;做功返回4.

[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点拨】物体放在取暖器旁,物体从取暖器中吸收热量,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弯折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食品放入电冰箱,食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人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返回5.[2021·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