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_第1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_第2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_第3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_第4页
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植被与土壤章节综合一、单选题(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左图)。为适应潮间带环境,植物演化出多种独特的形态特征(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红树林植物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是(

)A.胎萌——避免被天敌啃食 B.支柱根——抵御海浪和强风C.泌盐——抵御潮汐涨落 D.呼吸根——吸收淤泥营养物质2.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由于红树林(

)A.可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灾害 B.可防风固沙,缓解土地荒漠化C.可抵御台风,减少风暴潮对海岸侵蚀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低3.利于红树林保护的合理措施是(

)A.推广红树林食用、饲料、建材等利用 B.在红树林区大量饲养水禽、养殖鱼虾C.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D.修建沿岸防海堤坝,变海湾为水库(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某校地理学习小组为探究土壤的某项性质,设计了简单实验方案,如表所示。读表,完成下面小题。土壤性质探究实验目的①实验材料标准土壤样本:砂土、壤土、黏土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将三份土样风干,并分别取等质量土样;2.准备三套实验装置,将土样放入图示漏斗内;3.用量筒分别量取三份适量等体积的纯净水;4.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将水倒入三个漏斗中;5.观察三套装置锥形瓶中滴水速度。实验结果滴水速度:②4.实验目的①是(

)A.测量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和密度 B.比较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C.探究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渗透速度 D.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含量差异5.推测实验结果②为(

)A.黏土<壤土<砂土 B.砂土<壤土<黏土C.砂土<黏土<壤土 D.壤土<砂土<黏土6.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和严谨,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

)①进行多次试验,然后计算平均值②设置无土壤对照组,观察其滴水速度③使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漏斗中土壤④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修改实验记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7.(2025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成功从月背采集1935.3克月壤样品并返回,填补了月球背面探索的空白。对月壤形成产生影响的是(

)A.生物作用强 B.大风降水频发 C.昼夜温差大 D.流水侵蚀强8.(2025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天山以北的北疆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某研究小组将成土因素作为土壤多样性的影响因子,绘制了“不同地貌区各影响因子解释程度”统计图(下图),以研究不同地貌区的土壤多样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北疆各地貌区中,土壤多样性特征(

)A.在新甘蒙丘陵平原区主要受降水的影响B.除阿尔泰亚高山区外各区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C.在阿尔泰亚高山地区主要受地形地貌影响D.区内因地形地貌差异小而对其影响能力有限(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撂荒川地是指靠近水源,土壤含水量较高,经耕种肥力下降,荒废的土地。某科研团队对黄土高原撂荒川地进行了植被演替及土壤性质分析。下图为在耕地和不同年限撂荒川地植被演替规律及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黄土高原撂荒川地植被演替过程说明(

)A.植被种群面积逐渐缩小 B.植被由高级向低级演化C.土地撂荒将导致植被逐年退化 D.植被演替促进撂荒地生态恢复10.分析图可知,土壤全氮含量(

)①在耕地期间比较高,与长期施用有机肥相关②在0至2年期间下降,与缺少生物作用相关③在2至4年期间下降,与水土流失加重相关④在4至6年期间升高,与植被枯落物增加相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某校地理小组前往浙江省研学,观察了土壤剖面,发现该地区土壤偏红、较黏重、有机质层较薄,下图为学生绘制的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地理学习小组在野外观察到的土壤特征包括(

)①土壤颜色②土壤质地③土壤水热状况④土壤化学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各土层名称及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①—淋溶层,色泽较深 B.②—腐殖质层,颜色较深C.③—有机层,多植物残体 D.④—母质层,多坚硬岩层13.与东北地区黑土相比,南方地区红壤有机质层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风化较弱,有机质来源少 B.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C.植被稀疏,枯枝落叶较少 D.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弱(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下图为“黑龙江省沿47°N附近地形剖面、植被与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植被类型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差异造成两地水热状况不同 B.三江平原位于迎风坡降水多C.小兴安岭地势崎岖,光照充足 D.两地土壤质地明显不同15.松嫩平原黑土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茂密,根系发达 B.地形平坦,腐殖质大量流失C.气候湿冷,有机残体分解慢 D.夏季多暴雨,淋溶作用弱(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间带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下图为红树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红树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①减弱海岸侵蚀②净化沿岸水质③增加潮间带温差④利于村民晒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我国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为促进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

)A.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保护生态平衡C.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测 D.填海造陆,扩大红树林的种植面积(2025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区,其土壤有机质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东北地区黑土肥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质地黏重 B.矿物质含量低 C.土壤酸性强 D.腐殖质层厚19.东北平原黑土相比华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层厚的原因是当地()A.冬季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 B.夏季雨热同期,有机物生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 D.农耕历史悠久,耕作层改良深刻(2025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下图为北京颐和园西堤柳树与四川遂宁市香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北京柳树(

)A.属于常绿乔木,叶繁茂 B.属于落叶灌木,较耐旱C.属于落叶乔木,较喜湿 D.属于常绿灌木,较耐寒21.柳树相比香樟(

)A.枝下高较低,更适宜光照强的环境 B.枝条柔软,更适于春季多大风的环境C.根系较深,更适于炎热干燥的环境 D.叶片较小,更适宜冬季较干燥的环境二、综合题22.(2025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土壤主题实验探究活动,并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单。阅读实验情况记录单,回答下列问题。土壤组成分析实验情况记录单实验名称土壤组成成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理解“土壤肥力”这一核心概念实验器材土壤样本、烧杯、玻璃搅拌棒、干面纸巾、纯净水、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火柴等组别A组B组实验步骤①将三脚架放置在铁架台上,坩埚置于三脚架上,酒精灯放在坩埚下方,取少许土壤放于坩埚中,点燃酒精灯,一手用坩埚钳夹住坩埚,一手用搅拌棒搅拌使土壤受热均匀,仔细观察土壤颜色的变化。②用手轻轻扇动坩埚上方的空气,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嗅闻其气味。①将采集的土壤样本置于干面纸巾上,约几分钟后将干面纸巾抽出,观察纸巾的潮湿情况。②抓一把土攥紧观察体积变化。③取少许土壤放于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有无气泡冒出,用搅拌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拌均匀,静置一会儿,再观察其分层现象。实验现象①土壤颜色变浅。②有焦糊味气体生成。B实验结论A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有机质(枯枝落叶、小虫等),矿物质等。(1)填写实验记录单中A、B两处内容,以完善实验报告。同学们认为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但就“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越适合植物生长?”的问题展开了讨论。(2)请根据同学们讨论的问题表明观点,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23.(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森林草甸和草甸草原地区。某校高一学生来到这里进行考察学习。图1为黑土剖面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形和黑土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通过实验分析,了解黑土特点(下表)。黑土颜色观察看出黑土颜色为黑色质地将土块捏碎,加适量水调匀在手上搓揉,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细条,可知其为(砂土/壤土/黏土)。结构适量土块放入水瓶,缓慢翻转几次,静置后溶液较快变澄清,证明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孔隙松紧度捏紧土块,观察其体积变小,说明土壤孔隙,土质较。干湿度捏紧土块,用嘴吹气尘土较少;之后放在纸上,纸张逐渐变潮湿,说明土壤较。(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及图1,说明黑土利于作物生长的原因。(3)肥沃黑土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其分布地(

)(双项选择)A.植被茂密,有机质较丰富 B.气温较低,易于有机质积累C.土层粘重,通气透水性好 D.地势起伏大,养分不易流失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黑龙江省土壤普查资料显示,东北黑土区的黑土层厚度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60-70厘米减少到现在的30-40厘米。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变差。(4)说出保护黑土可以采取的措施。24.(2025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某校学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开展“泉水与环境”的主题研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济南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泉水众多,仅市区内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图为济南市泉水成因示意图。(1)济南素有“泉城”之称,知名度最高的趵突泉地处山麓地带,海拔约米。趵突泉南部山区上覆岩层主要为岩,该岩层在流水作用下易发育溶洞和裂隙,形成水的流动和存储空间,成为趵突泉重要的补给区域,山区地势高低,(填水循环环节)顺山势而下,在山麓地带喷涌而出,形成泉水。(2)趵突泉在季受的补给量大,其喷涌量较大;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趵突泉公园土壤在该季节温度较。趵突泉公园相比甲处,土壤的淀积层较(厚/薄)。

参考答案1.B2.C3.C【解析】1.根据材料,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海风、海浪大,为防止冲击,从枝干上生出很多支柱根,B正确;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潮水淹没时可以通气,D错误;海水盐度高,生长有可排盐分的腺体,C错误;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防止被潮水冲走,A错误。故选B。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能够保护海岸,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水质,生态价值高,D错误;“海岸卫士”主要是指保护海岸,红树林可削减风力,抵御台风,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C正确;红树林海岸,非山区和沙漠,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AB错误;故选C。3.推广红树林食用、饲料、建材等利用会造成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在红树林区大量饲养水禽、养殖鱼虾,会造成水污染;修建沿岸防海堤坝,变海湾为水库会破坏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均不利于红树林保护,ABD错误。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能有效保护红树林,C正确。故选C。【点睛】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且多样。作为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殊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不仅能够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还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无数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珍稀和濒危物种,同时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此外,红树林在抵御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减少内陆的灾害损失。4.C5.A6.A【解析】4.从实验步骤来看,实验主要是将等质量、等体积的不同土壤(砂土、壤土、黏土)放入漏斗,然后用等体积的水倒入漏斗,观察锥形瓶中滴水速度。这明显是在探究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渗透速度,而不是测量含水量和密度(没有涉及对含水量和密度的测量步骤),也不是比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涉及植物相关内容)和养分含量差异(没有关于养分的操作),所以实验目的①是探究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渗透速度,C正确,排除ABD,故选C。5.砂土颗粒较大,孔隙大,水分容易渗透,所以滴水速度最快;黏土颗粒小,孔隙小,水分渗透慢,滴水速度最慢;壤土的质地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其滴水速度也介于两者之间。所以滴水速度应该是黏土<壤土<砂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6.①进行多次试验,然后计算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是科学严谨的做法;②设置无土壤对照组,观察其滴水速度:通过设置对照组,可以更好地对比有土壤情况下水分渗透的情况,也是合理的改进措施;③使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漏斗中土壤:搅拌会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影响实验原本要探究的自然渗透情况,不是科学的做法;④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修改实验记录:这是违背科学实验原则的,实验结果应该真实记录,不能随意修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的功能:土壤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7.C【详解】月球上没有生物,所以不存在生物作用强对月壤形成的影响;月球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大风和降水天气,不存在大风降水频发的情况,AB错;同时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不存在流水侵蚀强的现象,D错;而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表面受阳光照射区域与阴暗处温差巨大,昼夜温差可达300多摄氏度,这种巨大的温度变化会引起岩石的破裂,加速岩石的破碎,从而对月壤的形成产生影响,C对;故选C。8.B【详解】从“不同地貌区各影响因子解释程度”统计图可以看出,在新甘蒙丘陵平原区,成土母质的解释程度最高,并非主要受降水影响,A错;阿尔泰亚高山区主要受地形地貌和降水量影响,但除了阿尔泰亚高山区,天山高山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区域,也是成土母质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说明除阿尔泰亚高山区外各区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B对C错;北疆各地形地貌差异较大,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形地貌对不同地貌区土壤多样性的影响能力在不同区域有差异,并非影响能力有限,D错;故选B。9.D10.B【解析】9.植被演替是植被恢复的过程,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植被种群面积逐渐增大,A错误。植被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化,B错误。图示显示,土地撂荒后,植被通过自然恢复逐渐增加,未发生退化,C错误。植被演替导致植被覆盖率提高,促进撂荒地的生态恢复,D正确。故选D。10.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土壤全氮含量在耕地期间比较高,主要原因是长期施用有机肥,补充氮元素,①正确。土壤全氮含量在0至2年期间下降,主要考虑当地出现撂荒、植被稀疏,缺少生物作用,②正确。土壤全氮含量在2至4年期间下降,这时植被开始演替,有所恢复,消耗氮元素,与水土流失关联度较小,③错误。土壤全氮含量在4至6年期间升高,主要考虑植被经过演替,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枯落物增加,补充氮元素,④正确。故选B。【点睛】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这样的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11.A12.B13.B【解析】11.由材料可知,该地土壤偏红,“有机质层较薄”,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故该地理学习小组观察到的土壤特征包括①土壤颜色、②土壤质地,A正确。没涉及到③土壤水热状况、④土壤化学性质,BCD错误。故选A。12.①位于最表层,属于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A错;②位于有机层下部,为腐殖质层,呈灰黑色或黑色,B正确;③位于腐殖质层之下,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为淋溶层,C错;④位于淀积层之下,为母质层,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组成,D错。故选B。13.南方地区的红壤与东北地区的黑土相比,腐殖质层较薄,一方面由于降水较多,雨水冲刷导致淋溶作用强,腐殖质层被侵蚀;另一方面,南方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将腐殖质分解掉了,B正确,D错误;南方地区植被茂密,风化较强,有机质来源充足,A错误;植被茂密,植被常青不代表落叶少,且落叶少不是腐殖质层薄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土壤剖面中,自地表向下依次为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14.A15.C【解析】14.小兴安岭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形成针阔混交林植被;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地表积水较多,水热状况与小兴安岭不同,形成草甸及沼泽植被,故A对;三江平原不是位于迎风坡,B错误;两地纬度差异不大,小兴安岭地势崎岖,但光照不一定充足,且光照不是植被类型差异的直接原因,C错误;土壤质地是植被类型差异的结果之一,而不是原因,D错误。所以直接原因是地形差异造成两地水热状况不同,B、C、D错,答案选A。15.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高,气候湿冷,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有机残体分解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从而使得黑土深厚肥沃,C对;植被茂密、根系发达可能会使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但不是黑土深厚的主要原因,A错误;地形平坦与腐殖质大量流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且黑土深厚说明腐殖质流失少,B错误;夏季多暴雨会加强淋溶作用,D错误。综上,答案选C。【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16.A17.C【解析】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且红树林根系发达,能保淤保滩,固岸护堤能更为突出,所以①正确;同时红树林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等,吸收水中养分,释放氧气,实现净化海水和空气的空能,故②正确;森林通过树冠可以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同时夜间又能防止地面热量散失过快,起到保温作用,所以能减小温差,故③错误;晒盐需要光照条件良好、地形平坦开阔的海岸,红树林区无法满足晒盐的条件,且晒盐属于不属于生态效益,故④错误,所以选A。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会造成海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加强环境监测,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侵占红树林生存空间,甚至带来生态灾难,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B错误;填海造陆导致沿海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红树林生存环境破坏,D错误,所以选C。【点睛】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18.D19.A【解析】18.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的含量,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腐殖质层厚,土壤肥沃,D正确;黑土土壤并不黏重,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AC错误;黑土矿物质含量较高,B错误。故选D。19.东北平原黑土相比华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层厚,主要是因为东北平原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腐殖质层厚,A正确;夏季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是雨热同期,B错误;水热条件华北平原更好,C错误;耕作历史华北平原更悠久,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是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20.C21.B【解析】20.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柳树是常见北方植被,冬季树叶脱落,属于一种落叶乔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较喜湿,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枝下高是指树冠(即树木的枝叶部分)起始处距离地面的高度,柳树的枝条比较长,枝下高较高,A错误;柳树的枝条较为柔软,这种特性使得它在风中能够更好地摇曳而不易折断,因此更适应春季多风的环境,相比之下,香樟的枝条相对较硬,抗风能力可能不如柳树,B正确;柳树主要生长在北方半湿润区,根系通常较浅‌,不适宜炎热干燥的环境,C错误;柳树为落叶乔木,冬季叶子脱落,叶片小与适宜冬季较干燥的环境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北方常见的落叶乔木还有核桃、核桃楸、枫杨、白桦、板栗、法桐、海棠、银杏、国槐、刺槐等。‌‌22.(1)A处内容:土壤中有能够燃烧的有机物,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成分(燃烧后留下的物质)。B处内容:①纸巾变潮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②攥紧土壤后体积变小,说明土壤中有空隙,即含有空气;③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静置后分层,上层为较细的黏土等,下层为较粗的砂石等,说明土壤中有不同粒径的矿物质。(2)观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不一定就意味着土壤肥力高,更也不代表越适合植物生长。有机质过高可能导致土壤过于粘重,通气、排水性差,影响植物根系正常呼吸和生长。例如,腐殖质过多可导致泥炭土,适合苔藓类生长,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植物。因此,土壤适合性还需结合具体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综合考虑。【分析】本大题以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土壤主题实验探究活动为材料,涉及土壤的组成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在A组实验中,对土壤进行加热,土壤颜色变浅是因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被燃烧掉了,剩下矿物质等成分;有焦糊味气体生成表明土壤中有可以燃烧的有机成分,如枯枝落叶、小虫等腐烂后形成的有机质。这两个现象综合说明土壤是由有机物和矿物质等组成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不会消失,是土壤的主要成分之一;B组实验从多个角度探究土壤成分。纸巾潮湿是因为土壤中的水分被纸巾吸收,直接证明了土壤含有水分。攥紧土壤体积变化体现了土壤颗粒之间存在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水中有气泡也是空气存在的证据。静置后的分层现象展示了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大小不同,根据土壤质地分类知识,上层较细部分可能是黏土等成分,下层较粗部分可能是砂石等,这表明土壤含有多种矿物质成分。(2)观点: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就越适合植物生长。以泥炭土为例,泥炭土是腐殖质过多形成的一种土壤类型,这种土壤为苔藓类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然而,苔藓类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态适应性,与大多数常见植物有所不同。这表明对于其他众多植物而言,泥炭土并不一定是理想的生长基质,有力地说明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不能仅取决于有机质含量,还需考虑植物种类的特异性。23.(1)壤土较大疏松湿润(2)黑土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层粘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作物生长;黑土有机质丰富,腐殖质层厚,肥力高,易于作物生长。(3)AB(4)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等。【分析】本题以东北黑土相关考察活动为材料展开设问,设置4个小问,涉及土壤的性质、形成因素以及土壤的养护等地理原理,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