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产品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氯产品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氯产品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氯产品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氯产品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产品分厂安全操作规程

06号

编写人:万长忠

审核人:刘国楷袁志华

批准人:

2009-3-16

氯产品分厂安全操作规程

一、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上岗时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并持证上岗;按照

《化验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二条电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导线,应经常检查是否良好,开关

电闸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得用湿手操作,不准用裸线头直接连接电

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移动电器设备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移

动。移动式电器应安袈漏电保护器。

第三条有毒气体氯气化验纯度时,必要时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

第四条倒取酸、碱等腐蚀性试剂时,必须戴橡皮手套,防止酸、

碱灼伤,化验后的酸、碱倒入指定收容器内,严禁倒入下水道中。

第五条开启氨水等易挥发的试剂时,决不可使瓶口正对着自己

和他人面部。

第六条到班组取样时,化验室人员要熟悉取样场地、周边环境,

作好防范措施。防止中毒和酸、碱灼伤、摔伤、碰伤。

第七条不准启用电炉、酒精炉等化验用具做饭。

第八条对化验的数据负责,出现异常的化验数据,应进行复验,

要提出自己的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第九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故

发生。

二、:毓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按照《液氯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上岗

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液氯储槽必须装有液面计、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

且完好可用,生产时储槽充装体积V80%。

第三条液氯生产系统的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垫片不能用橡胶垫

而用高压石棉垫片或聚四氟垫片,石棉垫片严禁涂抹油脂。开车前必

须对各设备、阀门、仪表检查一遍。

第四条设备、管线检修时,必须切断气源,泄压、置换,进入

容器作业时,按照《进入容器作业的八个必须》的要求办事,特别要

有专人监护。

第五条定期对液氯储槽进行清理,清理槽内杂质,定期排空,

避免三氯化氮富集。

第六条液氯岗位的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其他应急

抢险救援器材要保管、维护良好,可靠好用。

笫七条液氯储槽要按时进行检测,严禁超期使用。

第八条认真落实分厂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液氯安全生产工

作的规定》中的要求,切实做好液氯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储槽出现泄漏时,应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中关于液

氯储槽泄漏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汇报分厂领导,

必要时启动公司不同等级的《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第十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故

发生。

第十一条安全工艺指标:储槽使用体积<80%

充装压力VI.IMpa;

进入储槽检修时,氧含量>20%;

检修管线、阀门、储槽时应保持-0.04-0.08Mpa之间。

三、;竣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充装前应检查氯气泵、行车、复称衡器、仪表、复秤等

是否正常。检查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并注意观察风向。

第二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特种作业证”

上岗;按照《液氯包装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三条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为充装量

的1%。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复磅人员对复验结果负责。

第四条液氯充装用的连接铜管,应经过退火处理,并经耐压试

验合格,试验压力为瓶阀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

第五条液氯钢瓶严禁超装,如有超装立即采取倒瓶或抽拉处理,

严禁充装过量的钢瓶出厂。

第六条充装前充装人员必须再次检脸,钢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严禁充装:

1、漆色、字样不符合或漆色、字样脱落不能识别气体类别者;

2、钢印标记不符合规定的或无法识别的;

3、新钢瓶无产品合格证书的;

4、超过检验期限的;

5、安全附件不齐、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

6、瓶阀及螺栓上紧后螺纹不足3扣的;

7、瓶体外观检查有缺陷且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8、瓶体温度超过40T的;

9、未经整瓶检验员复验合格的。

第七条充装液氯时应做到:充装速度不应过快,充装时压力不

得超过l.IMPa;钢瓶实际皮重与原皮重的差值超过1%不得充装;充

装过程中发现瓶体温度上升时应立即停止充装;充装完成后及时将信

息记录下来。

第八条液氯槽车充装时须确认槽车已用手闸制动,槽车静电接

地线与地面接触,槽车轮胎处加防滑块以固定槽车。

在对槽车的充装前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期;

2、汽车槽车未按规定定期检验;

3、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或备品、备件没有随身携带;

4、余氯纯度小于95%或余压小于0.IMpa;

5、槽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充装槽车时充装人员必须2人以上,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充装

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配备好防毒面具。充装过程中,经常检查各连接

口是否漏气,检查连通阀是否内漏。

第九条充装达到规定重量后关闭瓶阀,打开抽空管抽净管内余

氯。液氯充装瓶抽空肘,负压应保持-0.04-0.08Mpa之间;钢瓶充装

量:大瓶1000±5kg;小瓶1000±5kg。槽车充装体积V80%。

第十条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必须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第十一条重瓶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十二条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汽车运

输紧绳器要紧固好,严禁撞击。重瓶搬运时,严禁高位行走,装车时

车旁重瓶起吊区应设置防护垫。

第十三条汽车运输装车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

第十四条出氯管线上应装有显示压力的隔膜压力表。

第十五条钢瓶出现泄漏时,应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中关于

钢瓶泄漏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汇报分厂领导,

必要时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笫十六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

故发生。

第十七条安全工艺指标:钢瓶体积<80%。

充装压力VI.IMpa。

检修管线、阀门时应保持-0.04-0.08Mpa之间。

四、次氯岗位安全操作^程

第一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止酸、碱灼伤,

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按照《次氯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

第三条开车前必须对各设备、阀门、仪表检查一遍。

第四条在巡回检查时,转动设备、电机、开关、闸刀均勿用湿

手作业,防止触电。

第五条开车时,先升鼓风机后升循环泵,停车时,先停循环泵

后停鼓风机。

第六条夜间上屋顶巡回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第七条平常生产负压(200mmH20)操作,及时与液氯和包装联

系,防止塔内正压,杜绝出现溢氯事故。

第八条次氯在给客户装车时要守在现场,防止发生溢槽事故。

第九条进入吸收塔检修作业时,应对吸收塔进行处理和采取一

定的措施,防止出现灼伤或者氯气中毒事故。

第十条岗位备有可靠的防毒口罩、面具、防护面罩。

第十一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

故发生。

第十二条安全工艺指标:次氯槽体积V80%。

吸收塔负压(200mmH20)操作。

检修管线、阀门、吸收塔时应保持-0.04-0.08Mpa之

间。

五、盐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按照《盐酸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三条本岗位严禁带火种,氢气、氯化氢管路动火时须按规定

办理动火手续后方可动火。

第四条点火时要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化验结果准确,二次

化验结果完全合格后方可点火。

第五条火焰观察视镜不明,应及时更换或检修,正常生产时应

密切注视火焰色泽以及氢气、氯气流量,严格控制流量及其比例。

第六条本岗位应备有防火器材,有防氯化氢、氯气的防毒面具。

第七条盐酸岗位腐蚀较严重,应加强巡回检查。巡回检查时,

应佩戴安全帽,要留意辖区内的塑料容器、管线、阀门以及连接的法

兰螺丝,防止管线变形和突然断裂,杜绝出现跑酸事故。

第八条氢气管路中的阻火器定期检修,防止发生堵塞。导线跨

接确保完好。

第九条盐酸岗位在给客户装车时要坚守现场,防止盐酸从槽车

中溢出。

第十条岗位上设有常明灯(起警示作用),并时刻注意观察其变

化,岗位上应随时防止发生各类停车事故而没有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第十一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

故发生。

第十二条安全工艺指标:盐酸储槽体积V80%。

系统动火作业时炉内氢VO.3%o

进入合成炉检修时,氧含量>20%。

检修氯气管线、阀门时应保持-0.04-0.08Mpa之间。

六、冷冻岗位安全操作®!程

第一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按照《盐酸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三条向系统内充氨时,必须戴防护眼睛及胶皮手套,防止液

氨灼伤;并且岗位备有防氨气泄漏的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第四条开机前试漏时,严禁用氧气检漏,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

或氮气。

第五条严禁烟火,严禁带压检修,氨管线动火时,化验合格后

方可动火,严格执行动火制度。

第六条液氨钢瓶及其他压力容器的管理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规程》的要求执行。液氨、液体氟利昂钢瓶严禁撞击、在阳光下曝

晒。

第七条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应定期进

行检验、校正,保证使用灵敏、可靠。

第八条巡回检查中发现机器运转异常应立即停车,异常情况处

理后方可开车。

第九条机组送电时,严禁接触压缩机联轴器。盘动联轴器时应

切断电源。

第十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故

发生。

第十一条安全工艺指标:油温<65。。。

机组排气压力<L5Mpa。

七、电工岗位安全操修唯

第一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按照《电工岗位作

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经过检修的设备和线路,必须保持原有的相位、极性和

组别。检修结束后,必须认真复核,确认无误,方可投入运行。

第三条停电作业时,严格做到“停电、验电、装设遮拦、悬挂

标示牌、接地线”。

第四条运转设备停电时,严格做到先拉负荷开关,后拉隔离开

关;送电时,先送隔离开关,后送负荷开关。

第五条电工应双人作业,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特别是值班时

不得少于两人,其中值班负责人应有连续五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

第六条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结束后要检查,确认无误,

方可进行交接。

第七条正确使用检修所用的各类仪器、仪表,未经试验合格的

电器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第八条行灯电压不超过36伏,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的环境下工

作时,应使用12伏电压的行灯。

第九条电器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第十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故

发生。

八、机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按照《机修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三条钳工、泵类维修人员、焊工进入其他班组作业时,应事

先与该班组进行联系、协调,不准盲目蛮干。

第四条在其他班组动火作业时,特别是易燃易爆场所,钳工、

焊工人员应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特别是焊机地线要搭到适当的位

置,严禁违章作业。

第五条移动焊机、切割机等移动式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移

动式电器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第六条氧气瓶、乙块瓶的减压表确保完好,车上配备灭火器。

第七条钳工、焊工人员在进行有交叉作业的现场作业时,应落

实好防护措施,相互配合,作业完毕必须清理现场,防止留有余火。

第八条钳工人员在其他班组作业时,应熟悉周围环境,并互相

提醒,注意需要留意的安全事项。

第九条在从事酸、碱等危险液体的设备、管线、阀门、容器等

的维修时,要做好个体防护,防止酸碱灼伤。

第十条进入容器作业时,严格按照《进入容器的八个必须》的

要求进行作业,需要照明时,照明灯的电压应为安全电压;需要动火

时,应首先进行动火分析,办理动火手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业

时应有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能离开监护岗位。

第十一条在进行吊装作业时,应确保吊装器具安全、可靠,作

业人员应互相协调、配合,听从现场负责人员的指挥,严禁盲目蛮干。

吊装臂下严禁站人。

第十二条经常检查所使用的钻床、砂轮机等转动工具,应确认

防护罩完好,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防止带病运转。打孔时严禁戴手

套。

第十三条认真执行公司安全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严防各类事

故发生。

九、次氯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笫一条按照《液氯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上岗

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

第二条液氯储槽必须装有液面计、压力表、安全阀。

第三条液氯生产系统的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垫片不能用橡胶垫

而用石棉垫片。

第四条设备、管线检修时,必须切断气源,泄压、置换,进入

容器作业时,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