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专用)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分类练习专题06文
言文阅读(有解析)
专题06:文言文阅读
(一)(2023•上海市•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
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
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
B.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C.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C
D.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
3.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杰度是“”(用文中的字回
答)
4.读了本文,你获得的启示是o
(二)(2023•浦东•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其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授之于江中,婴儿啼。人问其
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1)善游哉?以此
任物,亦必悖(2)矣。
注释:(1)遽:就。(2)悖:不合事理,指犯错误。
5.解释加点词
①见入方引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
②人问其故:
6.翻译句子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7.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三)(2022•杨浦•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乙)
“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①,一言
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下喜
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
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
”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①村童牧竖:指山村小儿、牧童。
8.甲文《书戴嵩画牛》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人
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善取之皆成佳句
②在梅下喜报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1.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只有自己的老师,才能向他们学习的。
B.只效法自己的老师,向他们学习是不对的。
C.不是只有可以做老师的人,才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的。
D.只效法可以做老师的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老师是不对的。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牧童“抱学大笑”,生动地勾勒出儿童天真无邪的情
态O
B.甲文中写杜处士“笑”且“然之”,其豁达从容的形象跃然于
纸上。
C.乙文“霜高梅孕一身花”中的“孕”字展现出梅花怒放的美丽
姿态。
D.乙文“不得随身带上船”中的“不得”两字表达“我”的遗憾
之情。
13.甲文中牧童、;乙文中、野僧带给
“我”创作的灵感。甲乙两文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
(四)(2022•闵行•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①求良猫。厌②以腥膏③,眠以毡质④。猫既饱且
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
为天下无良猫也。
(乐均《耳食录》)
【注释】①[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②[厌]饱食。③[腥膏]鱼和
肥肉C④「毡崩(j1)]毡子和毯子C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破家求良猫
②鼠以故益暴
15.对句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又不养猫了,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
好猫。
B.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又养猫了,以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
猫。
C.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再也不养猫了,以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
么好猫。
D.这人十分生气,于是不再养猫了,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
好猫。
16.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人生之理是
(五)(2022•浦东•小升初真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商鞅立信
商鞅令①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
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②。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选
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②金:古代货币单位。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恐民之不信己以明不欺
18.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A.百姓感到奇怪,不敢搬走木头。
B.百姓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走木头。
C.百姓奇怪这件事,不敢搬走木头。
D.百姓感到非常怪异,没有人敢搬走木头。
19.通读上文,商鞅奖励给这人五十金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话回
答)
(六)(2022•奉贤•小升初真题)课外文言文练习。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
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
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
[注释]
①以:因为。②铤:同''锭",古代货币单位。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见一客来濯足足:
去,遗所提囊去:
2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华估计他酒醒后一定再回来。
B.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须过来。
C.王华计算他酒醒后一定再回来。
D.王华巾算他酒醒后必须过来。
22.从文中看,“其人喜”的原因是_______
23.则故事中,王华具有和的品质。
(七)(2022•徐汇•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截竿入城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遂④依而截之。
一一《笑林》
[注释]①执:拿。②俄:一会儿。③老父(fii):对老年人
的尊称。④遂:于是。
24.对“不可入”中“可”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准许B.能够C.值得D.应该
25.对“何不以锯中截而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把长竿截断进入城门呢?
B.你怎么不用锯子的中间部分把长竿截断进入城门呢?
C.你为什么不用锯子的中间部分把长竿截断进入城门呢?
D.你怎么不用锯子的从中间把长竿截断进入城门呢?
26.这是一篇古代的笑话,鲁人盲从别人的意见,“”的
行为很可笑。老夫可笑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八)(2022•上海•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为忧,
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
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主人以为妙,即依
其语,以刀斩驼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2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刀斩驼头②为世人所笑
28.翻译下列句子。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29.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2021・上海•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孙休好射雉
孙休①好射雉②,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
物,何足甚耽③!休日: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注释】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②雉:野鸡。
③耽:沉溺,贪恋。
3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则晨去夕反
何足甚耽
31.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雉是小动物,但它比人耿直,凭借这一点我喜好射雉。
B.即使雉是小动物,但它比人耿直,这是我喜好射雉的原因。
C.虽然雉是小动物,但它比人耿直,这是我喜好射雉的原因。
D.即使雉是小动物,但它比人耿直,凭借这一点我喜好射雉。
32.孙休“好射雉”具体表现在“
33.从孙休“好射雉”的原因,能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面对群臣“莫不止谏”但孙休仍“好射雉”,又能看出孙休是个
的人C
(十)(2021•黄浦•小升初真题)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乌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
无两展者J验之信①然。
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②务学
而好问也。
注释:①信:的确,果真。②是以:因此。
34.解释加点字
书黄筌画雀书()
35.文章认为“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的原因是黄筌犯了
“”的错误,而要避免这种错误,就要做到“”
和“(请用文中的词句填写)
(十一)(2021•黄浦・小升初真题)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问
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
爱,锦囊玉铀,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36.本文的作者是(朝代)代的(人名)。
3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锦囊玉轴_____________
38.下列选项中,与文末“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一句意思最不
相符的是()
A.实践出真知B.虚心使人进步
C.术业有专攻D.不耻下问
(十二)(2021•上海市•小升初真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c师曰:“吾有一箧①
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J其人受之0因其封题②不甚密,
乃启④而视之,皆磨穴之砚⑤也,数十枚,方知师夙③用者。顿觉羞
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注释]①箧(qi6):指竹箱子。②封题:封条及封条上写的字。
③夙:早④启:打开⑤砚:也称“砚台二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
于汉代。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
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古人有学书于人老书:
辞而去:
40.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就反而认真学习了,一直到技艺很精深的程度。
B.就返回去重新学习书法,直到精于这门技艺。
C.就返回去认真学习,认识到这是门精深技艺。
D.就反而认真读书了,直到把书读到精深的程度。
41.老师把“一箧物”特意托付于学书者的目的是一
42.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十三)(2020•上海•小升初真题)阅读回答问题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④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
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伦
⑤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⑥不至,
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释]①王子敬:即王献之,官中书令(相当于丞相)。②顾辟疆:
吴郡(今属江苏)人,官郡功曹、平北参军。③酣燕:尽情地宴会。④
指麾:指分析论。⑤伦:粗俗、鄙陋的人。⑥移时:长时间。
43(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
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句子义项选择
轻往其家①小路;②直往;③直径。①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①群鸟停在树上;②聚集;③诗文集子。②
不足齿之伦耳①脚;②足够;③够得上,值得。③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选文选自《世说新语》“简傲”篇。“简傲”指简慢高傲。请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王献之简慢高傲的表现,并给他提点建议,使
其行为得体有礼。
我的建议:
(十四)(2021•上海•小升初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4.本文选自的《吕氏春秋》,又称,是先秦
家的代表著作。
45.解释下列加点字。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伯牙破琴绝弦
4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7.“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根据文章内容,子
期之所以能成为伯牙的“知音”,是因为(用自己的话概
括)。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多次;厌恶,讨厌
2.B
3.奇
4.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目标,并努力不懈地奋斗,是可以获得
成功的C
【解析】【分析】译文:宋朝有个人名字叫做桑维翰,长得奇丑
无比,身子很短但是脸很长。他常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惊奇地说道:
“七尺长的身躯,还不如一尺长的脸(看起来这么长)呢。”他多次参
加科举考试,但是考官讨厌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不肯录用他。
有的人劝他改作其它的行当(不要念书了),他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
砚台对别人说道:“如果这个砚台穿孔了,我就改行。”最后他在科举
考试中以进士及第了。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
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2)
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1.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屡举进士”的意思是多次参加科举
考试,故“屡”的意思是多次。“试官恶其姓”的意思是考官讨厌他的
姓“桑”与“丧”同音,所以不录用他。故“恶”的意思是厌恶,讨厌。
故答案为:多次;厌恶,讨厌
2.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
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的
重点词有:乃:于是;自:亲自;以:用来;示:给别人看;句子翻
译为: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根据文中的“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
躯,不如一尺之面一句,可提取出答案,他对自己长相的态度是:
奇。
故答案为:奇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桑维翰因为长相与姓氏的原因,
屡次考试不中,但他毫不灰心,铸铁砚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后来终获
成功。这说明了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目标,并努力不懈地奋斗,是可
以获得成功的。
故答案为: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目标,并努力不懈地奋斗,是可
以获得成功的。
【答案】5.正在:原因
6.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7.做事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的处理各种事情。
【解析】【分析】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
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顺利作答。
5.①见入方引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这句意思是看见有人要把
小孩子投入江中,“方”是将要的意思;“人问其故”意思是人人问其
中的原因,“故”是原因的意思;
故答案为:正在;原因
6.“善游”意思是擅长游泳;“遽”是“就”的意思;“岂”是难
道的意思;结合重点词语意思,写出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
泳吗?
7.结合文中对故事内容的描写和叙述,文中过于江上者,因为
孩子的父亲善于游泳,就认为孩子也一定善于游泳,而做出要把孩子
投入江中的荒唐举动,说明了做事要懂得根据实际,灵活应对和分析,
否则就会犯错误。
故答案为:做事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的处理各种事情。
【答案】8.苏轼
9.善于;说
10.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
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11.C
12.A
13.处士;担粪者;艺术源于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
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顺利作答。
【参考译文】
甲: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
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
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
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
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推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
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的努奴隶,织布应
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乙:
“多向别人学习,别人便都是我的老师。「不只是向值得学习的
人学习,村童农夫,一言一笑,都是我的老师,只要善于摘取都是佳
句。我的随园有一个挑粪的人,十月中,在梅树下欣喜地报告说:“有
一身的花啊!”我因此而有佳句:“月光照着竹,像成千上万的‘个'
字,霜花落地,梅树饱孕一身花苞。”我二月出门,有一个不知名的
僧人前来送行,说:“可惜园中的梅花盛开,你却带不走!”我因此而
有诗句:“真可惜那芳香而洁白的梅花满树盛开,而我却不能随身带
上船去。”
8.阅读原文,结合相关知识,甲文《书戴嵩画牛》作者是宋代
著名文学家苏轼,又名苏东坡。
故答案为:苏轼
9.”①善取之皆成佳句”意思是善于获取素材的人都能写出美
妙的诗句,“善”是“善于”的意思;“在梅下喜报云”意思是在梅树下
报告好消息说,“云”是“说”的意思。
故答案为:善于;说
10.“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这句中“斗”是角斗的意思;“搐入”是夹在的意思;“掉尾”指摇着
尾巴;"谬"是错误的意思。结合重点字的意思,可以理解整句话的意
思。
故答案为: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
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11.“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这句话意思是不是只有可以当
老师的人才尊他为老师。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各项
中描述,做出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Co
12.阅读短文,结合原文内容和各项中表述,BCD三项中句子理
解表述都是正确的,A项中牧童“拊掌而笑”是牧童看到画家的低级
错误而忍不住大笑,这项中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o
13.阅读短文,文中牧童和杜处土以及担粪者、野僧都给了我们
很多启示,说明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进
行艺术创作,这才是值得的。
故答案为:处士;担粪者;艺术源于生活
【答案】14.寻找;更加
15.C
16.示例:环境过于安分,就会懒散,不思进取。
【解析】【分析】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
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顺利作答。
14.“破家求良猫”意思是拿出家里所有的财务寻找优秀的猫,
“求”是“寻找”的意思;“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暴增,“益”是
更加的意思。
故答案为:寻找;更加
15.“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这句话意思是这
个人生气了,于是不再养猫,认为天下没有优秀的猫。结合各项中的
表述,C项的表述更符合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Co
16.结合文中这个人养猫的故事,可以知道如果猫的生活过于安
逸,就会不再捉老鼠,人如果生活安逸,就会不思进取。结合自己的
理解,可以进行表述。
故答案为:环境过于安分,就会懒散,不思进取C
【答案】17.相信;表明、证明
18.B
19.用来证明自己言出必行,是值得信任的。
【解析】【分析】考查文言文的积累和默写能力。结合原文内容
即可解答。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
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
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
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
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颂布了那法令。
1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
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恐民之不信己”句意为:担心百姓不相
信自己。信:相信。“以明不欺”句意为: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明:表明,证明。
故答案为:相信、表明、证明
1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怪,感到奇怪;莫,没有人;
徙,迁移,搬运。句意为:百姓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走木头。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结合“令既具,未布,恐民之
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可知,“立木南门,徙者奖励”的
原因是怕百姓不相信制定的法律,故目的是取信于民。“有一人徙之”,
商鞅奖励给这人五十金,“以明不欺”,从而表明自己说话的话是可信
的。
故答案为:用来证明自己言出必行,是值得信任的。
【答案】20.脚;;离开;
21.A
22.因为丢失的“数十金”失而复得,因此客人心里非常高兴。
23.聪明机智;拾金不昧
【解析】【分析】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
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
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顺利作答。
20.“见一客来濯足”意思是看到一位客人来洗脚,“濯足”是“洗
脚”的意思;“去,遗所提囊”意思是离开时,丢失了所提着的行囊,
“去”是离开的意思。
故答案为:脚;离开
21.”公度共醒必复来”意思是王华估计客人酒醒之后一定会回来。
结合各项中对句子的理解,B项的理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o
22.阅读短文,客人因为醉酒到河边洗脚,最后丢失了自己的盛
有“数十金”的行囊;后来遇到了拾金不昧的王华,最后行囊和金子
失而复得,因此心里高兴。
故答案为:因为丢失的“数十金”失而复得,因此客人心里非常
高兴。
23.结合王华判断客人一定会在酒醒之后再回来寻找,可以看出
王华的聪明机智;从王华捡到别人的金子之后,在原地等候最后归还
失主,可以知道王华具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故答案为:聪明机智;拾金不昧;
【答案】24.B
25.A
26.鲁人:依而截之;老夫: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解析】【分析】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1.引用原
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
答。
24.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句意为:不能进入城门。
可:能够。
故答案为:B
2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
雅”,翻译的方法是“僧、删、调、换、补、移二我们在翻译句子时
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
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C
重点词:何,为什么。以,用。而,表承接关系。句意为:你为
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把长竿截断进入城门呢?
故答案为:A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的这两个人都很
可笑,拿竿子的人不动脑筋,对别人的建议不加思考,“遂依而截之”
的行为很可笑。老夫可笑在自以为聪明,好为人师。
故答案为:鲁人:依而截之;老夫:白以为是/白作聪明
【答案】27.用;被
28.(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29.做事情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
要三思而后行。
【解析】【分析】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
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
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附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先前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
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
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那人跟前就说:“你
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
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
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
样行事的蠢人,被后人所耻笑。
27.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以刀斩驼头”意思是用刀把骆驼头
斩断了。“以“,用。“为世人所笑”被后人所耻笑。“为”,被。
故答案为:用;被
28.“既”:早已。“认为忧”:为这事而焦虑。“既不得出,其人
以为忧”(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故答案为:(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29.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阅读文章可知,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做事情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
要三思而后行。
故答案为:做事情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
建议,要三思而后行。
【答案】30.出去;值得
31.C
32.至其时,则晨去夕反。
33.欣赏耿直;有主见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
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白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
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
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
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0.考查字词解释。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楚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则晨去夕反”意思
是就早去晚归。“去”:出去。“何足甚耽”意思是哪里值得过分迷恋。
“足”:值得。
故答案为:出去。值得。
31.考查句子理解。“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意思是
虽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由此可知,应选C。
故答案为:C
3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由原文”至其时,则晨去夕反”可知,
孙休喜欢射雉,到了射猎的季节,早出晚归。
故答案为:至其肘,则晨去夕反。
33.考查文章人物形象分析。由“虽为小物,耿介过人”可知孙
休喜欢射雉的原因是因为野鸡比人耿直,从而可以看出孙休是一个欣
赏耿直的人。“群臣莫不止谏”但孙休仍“好射雉”,大臣们都劝说他,
可孙休还是喜欢射野鸡,可知孙休是一个具有主见的人。
故答案为:欣赏耿直;有主见。
【答案】34.记载
35.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务学:好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解决此类问题解
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多读几遍文言文,理解意思之后再做题,这样
正确率会很高。
34.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字义。这里的“书”作动词,是记录,
记载的意思。比如:《书戴嵩画牛》的“书”也是这个意思。
故答案为:记载
3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与理解。根据“乃知观物不审
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可知,这句的意思是由这件事我
们知道,如果不能仔细的观察事物,就算只是个画师,也无法做好本
职工作,更何况是做大事的人呢?“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的原因
是黄筌犯了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的错误。根据“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
也可知,要避免这种错误,就要做到“务学”和“好问
故答案为: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务学;好问
【答案】36.宋;苏轼
37.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
38.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解决此类问题,
需要学生多读几遍文言文,理解意思之后再做题,这样正确率会很高。
36.本题考查文言文作者。《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
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
图》一轴;然后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
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暗讥当政者不尊重现实而胡乱变法改制的错误
行为。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颇为生动,阐明了
绘画要讲求形似,寓含着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故答案为:宋;苏轼
3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意
思是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
故答案为: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
38.A:“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意思是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
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实践出真知”的意思是任何事情只有通过自
己亲自尝试,,才能真正的认识、理解、掌握:
B:“虚心使人进步”的意思是虚心的人会努力学习就会有进步;
C:“术业有专攻”的意思是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D:“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
觉得耻辱。
故答案为:A
【答案】39.书法;离开
40.B
41.给他看磨穿的砚台,教育他书法技艺需要刻苦学习。
42.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只有勤奋刻苦,才能至精至深(大意即
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阅读。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
中,多注重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文
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
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39.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利用组词法和翻译原文法,先翻译句子,
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古人有学书于人者''意思是:
古人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书:书法。“辞而去”意思是:告辞
老师而离开。辞:告别。去:离开。
故答案为:书法、离开。
40.根据题干,A句"反而”错误,“反"在这里同”返二是"返
回”的意思。C句“认识到”错误,“而”在这里表示顺承,连接前后
的两个动词。D句“反而”错误;“读书”错误,文中的“书”指书法。
应选B。
故答案为:B
41.根据题干内容,古时候有个人向别人学习书法,自认为书法
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交给别
的人,希望你能把它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
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
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有多努力。他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
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c目的是:学书法
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只要发现自己的错
误并改正,就为时不晚。
故答案为:给他看磨穿的砚台,教育他书法技艺需要刻苦学习。
4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文章讲了古时候这个
人自以为学到了所有的知识,未曾想他的师傅都从未停止过学习,于
是感到羞愧,重新回到师门继续学习的故事。这里有虚心学习,不能
自满白傲的道理,也有做人要知错就改的启示。启示我们:学习不能
浅尝辄止,只有勤奋刻苦,才能至精至深。
故答案为: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只有勤奋刻苦,才能至精至深(大
意即可)
43.【答案】(1)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②;②;③
(3)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凭高贵地位来轻视别人,这是无理。
(4)王子敬不认识名园的主人,还径直到人家府上去,这是其一;
王子敬仗着自己地位高贵,不顾主人设宴畅饮,旁若无人地指分析论
园子的优劣,打扰别人的生活,这是其二。我的是议:王大人,您好。去
人家私宅参观游览一定要征得主人的许可方可进入;游览时不可对人
家的宅院评头论足,更不能打扰主人的正常生活。尊重别人,才能被
别人尊重。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
以意义划分节奏,”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意思是可是王
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分析论优劣,旁若无人。所以依据
句意划分为: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这是对文言实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
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送到学
以致用,能淮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轻往其家:还是径直
到人家府上去。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租赁合同经典
- 农业机械租赁合同范文
- 二手摄影器材买卖合同
-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特殊化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 弧形座椅埋件的精确定位与安装质量控制QC成果
- 第一章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2024-2025学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新教学设计(沪科版2024)
- AR-6-低泡强效除油表面活性剂
- 居间佣金合同标准版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501-1000题)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一)
- 2025-2030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育儿真经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医药大学
- 建筑行业劳动保护制度与措施
- (高清版)DB12 445-2011 天津市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
- 初级车工(五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河南省气象部门招聘真题2024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自考学位英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