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含答案)_第1页
专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含答案)_第2页
专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含答案)_第3页
专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含答案)_第4页
专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江苏省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

专题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单项选择题1.(2024·江苏苏州)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A.过着原始农耕生活B.还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C.开始使用打制石器D.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2024·江苏连云港)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3.(2024·江苏扬州)在扬州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A.古邗沟遗址B.龙虬庄遗址C.唐城遗址D.瓜洲古渡4.(2023·江苏连云港)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5.(2022·江苏无锡)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2022·江苏徐州)图1文物可用于研究图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A.人类的起源B.禅让的形成C.农业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7.(2022·江苏盐城)为河姆渡人提供稳定食物供应的农作物是A.粟B.水稻C.玉米D.小麦8.(2022·江苏扬州)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A.高邮B.江都C.邗江D.仪征9.(2022·江苏苏州)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日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2022·江苏连云港)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当地传说B.地区风俗C.经典文献D.出土文物11.(2024·南京二模)在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12000年前的古栽培稻稻谷。据此可知A.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出现D.曲辕犁发明并推广12.(2023·江苏南京二模)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一发现A.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B.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C.表明中华大地从此进入新石器时代D.指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13.(2023·江苏盐城亭湖区二模)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柳湾村。柳湾墓地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共发掘出各种文化类型墓葬1700余座,出土文物近4万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等。由此可见,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掘B.民间传说C.史书资料D.想象推理14.(2023·江苏南京一模)下列史料用来考证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最可信的是A.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B.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C.炎帝教民耕种的传说D.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15.(2023·江苏徐州沛县一模)“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2年春晚节目中,以“三星堆”文化为背景的舞蹈《金面》惊艳四方,节目中还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出土文物造型,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这些考古发现A.确定了中华文化的新起源B.动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地位C.印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D.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16.(2023·江苏苏州相城一模)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甘肃泰安出土的彩陶盆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河南郑州出土的彩陶盆A.彩陶烧制技术出现在我国打制石器时期B.史前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充足发展C.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D.中原地区的阶级分化已比较明显17.(2023·江苏苏州相城一模)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4000年)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18.(2023·江苏泰州一模)在发掘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半坡遗址时,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存储粟和芥菜种子的罐子。这个罐子可能是A.彩陶B.铁器C.黑陶D.青铜器皿19.(2022·江苏徐州二模)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先后发现了有被火烧过的鹿角和很厚的灰烬层,还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A.过群居生活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D.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20.(2022·江苏南京一模卷)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以上材料证明A.距今约5000年前华夏文明出现B.河姆渡人处在旧石器时代C.半坡人会制造精美的陶器D.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二、非选择题21.(2024·江苏常州)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1)结合所学,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具体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2023·江苏淮安一模)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又容纳多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内涵丰富,有大片的木结构建筑遗迹,大量的石器、骨(角)器、木器、陶器、装饰品和小玩具等文化遗物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第四层上部普遍夹有一层至数层谷壳、稻杆和稻叶等的混合堆积物,中间也有烧成炭的稻谷。——《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壹明之。——《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材料三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四(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与他们同一时期的还有哪些远古居民?试举一例。(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