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FDIS_第1页
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FDIS_第2页
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FDIS_第3页
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FDIS_第4页
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FDI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302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本标准起草人:周桂梅、刘振兴、陈健、马志、员艳舫、刘艳1绿豆象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小豆、绿豆、豇豆的田间、仓储绿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地面温度不低于45℃时,将小豆(绿豆、豇豆)薄薄地摊在水泥地面,每30min翻动1次,使其受热均匀2使用冰箱、冰柜或冷库,把小豆(绿豆、豇豆)装入布袋后,扎紧袋口,置于冷冻室,控制温度在-10大批量的小豆(绿豆、豇豆),取磷化铝DT(3.3g/片),按贮藏空间1~2片/m3的比例,在密闭仓库内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熏蒸结束,应将残渣立即运到远离水源50m以外僻静的地3状,雌虫锯齿状;前胸背板后端宽,两侧向前部倾斜,前端窄,着生刻点和黄褐、灰白色毛,后缘中叶有1对被白色毛的瘤状突起,中部两侧各有一个灰白色毛斑。小盾片被有灰白色毛。鞘翅基部宽于前胸背板,小刻点密,灰白色毛与黄褐色毛组成斑纹,中部前后有向外倾斜侧有4个褐色斑。后足腿节端部内缘有一个长而直的齿,外端有一个端齿4卵黏附在豆粒上,经5d~8d即可孵化幼虫。幼虫孵化后几个小时才开始活动,头部向四周转动,开始一边将粪便排在豆内,虫粪粉末状,白色或黄色,蛀道一般不为直线。幼虫一生都生活在豆粒内。受害小豆成虫刚羽化时仍在豆粒内滞留一段时间,触角、足不断抽动,十几分钟后开始活动,待虫体变硬后顶开雌虫交尾后十几分钟即可产卵,卵多产在晚间,白天相对较少;产卵时先在豆粒上爬行几分钟,并用足洗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