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材料)_第1页
广西《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材料)_第2页
广西《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材料)_第3页
广西《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材料)_第4页
广西《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60

CCSC05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XXXX—2023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

Specificationforfirstaidtransferofmedicalhelicopter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XXXX—2023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医用直升机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转运机构及人员要求、机载医疗装备器材要求、转

运适应症及禁忌症、转运流程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用直升机medicalhelicopter

专门配备医疗救护等设施设备,满足危重伤病员救治和转运需求的直升机。

4转运机构及人员要求

4.1转运机构

4.1.1转运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病案质量管理、感染质量管理、人员

培训管理、设备及医疗用品管理等,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4.1.2转运机构应制定详细的直升机急救转运管理制度、标准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应熟悉

并严格遵守相关内容。

4.1.3转运机构应加强基础管理、环节管理和终末管理,建立直升机急救转运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4.1.4转运机构转运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应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要求执行,根据需求增

配防护设备及医用物资。

4.1.5转运机构应与服务对象签订直升机急救转运服务合同、病情告知书、直升机急救转运风险协议

书等。

4.1.6转运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不应以非医疗、教学、研究等目的泄露患者的病历资

料。

4.1.7转运机构应成立指挥协调团队、医疗专家团队、医疗团队、运控团队、机务团队、飞行团队等

团队开展直升机急救转运工作。

1

DB45/TXXXX—2023

4.2人员要求

4.2.1飞行人员

按《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的规定执行。

4.2.2医护急救人员

4.2.2.1医护急救人员年龄不宜超过60岁,身体健康。

4.2.2.2具备从业资格及航空医疗救援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在急诊、重症或院前医疗救

护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通过相关部门授权的航空医疗救援相关培训及考核。

4.2.2.3医护急救人员应熟悉机上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熟练使用机载医疗设

备和通信设备,能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预判及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4.2.2.4医护急救人员应掌握航空医学基础知识、空运后送专业知识、航空医疗救护紧急处置技术、

空运后送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包括常见各种危重症处置原则。

4.2.2.5医护急救人员应具备空中伤病情观察能力,如空运中医患沟通技巧和空运中血压、脉搏、呼

吸、心跳、体温监测和空运中神志、意识的观察;具备航空医疗救援相关医疗操作技能,如肌肉注射、

静脉输液、给氧、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术、心肺复苏术等。

4.2.2.6医护急救人员应具备飞行适应能力和抗晕能力。

5机载医疗装备器材要求

见附录A。

6转运适应症及禁忌症

6.1适应症

急危重症患者和对时间依赖性强的救援任务,如严重创伤、心脑血管急症、高危孕产妇、儿科重症、

器官移植等。

6.2禁忌症

非急性的终末期病患、濒死状态无法重建循环者和心跳呼吸停止病患不应考虑直升机转运。

7转运流程及要求

7.1转运流程

转运流程见图1。

2

DB45/TXXXX—2023

受理任务救援准备现场处置组织登机空中救援

任务总结装备维护离机交接

图1转运流程图

7.2转运要求

7.2.1受理任务

7.2.1.1受理条件

7.2.1.1.1呼救者了解直升机转运风险和不确定性、转运替代方案和费用后,确认选择实施直升机急

救转运。

7.2.1.1.2医疗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会诊,形式可多样化,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明确直升机转运适应症

排除禁忌症,确认患者适航。

7.2.1.1.3直升机救援基地可提供满足患者转运所需的药品、医疗设备和物资,如危重新生儿转运配

备保暖箱、符合传染性疾病防护标准的防护装备。

7.2.1.1.4天气、起降条件、航线管制、直升机性能和续航能力等条件满足直升机急救转运要求。

7.2.1.2受理反馈

确认受理转运申请后,指挥协调团队联系呼救者告知受理急救转运申请。

7.2.2救援准备

7.2.2.1下达转运任务

7.2.2.1.1指挥协调团队应根据任务需求,派出相应医疗团队,比如创伤团队、内科团队、新生儿团

队、ECMO团队等。

7.2.2.1.2医疗团队应接收确认转运任务,明确任务内容、患者所在位置、起降点情况、拟接收医疗

单位、患者交接地点(起降点或病房)、直升机起飞时间、航程等。

7.2.2.2制定转运方案

7.2.2.2.1指挥协调团队应了解患者所处的位置和拟接收医疗机构直升机起降点情况,协调地面接驳

事宜。

7.2.2.2.2指挥协调团队应预计地面停留时间,结合航程、续航能力、天气状况和航空管制情况,与

运控团队共同制定转运方案。

7.2.2.2.3指挥协调团队应通知拟接收医疗机构做好接治患者准备。

3

DB45/TXXXX—2023

7.2.2.3医疗准备

7.2.2.3.1病情评估

7.2.2.3.1.1医疗团队应联系呼救者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再次明确直升机转运适应症和排除禁忌症。

7.2.2.3.1.2医疗团队应了解患者目前病情,指导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如患者在医疗机构,应根

据《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患者信息表》(见附录A)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请患者主管医生配合做好直升

机转运前准备,必要时进行治疗措施调整,包括预防晕动症、镇静、镇痛;建立呼吸循环支持、置入胃

管、尿管等。

7.2.2.3.2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准备

7.2.2.3.2.1医疗团队应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准备相应的转运医疗装备组合,例如内科、创伤、新生

儿等常规医疗装备组合。根据《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见附录B)清点药品、器械品种

和数量,检查机载设备性能和状态。

7.2.2.3.2.2医疗团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转运时长增加额外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7.2.2.3.3医疗文书准备

医疗文书应包括《直升机医学救援物品核查清单》(见附录B)《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

(见附录C)《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保养清单》(见附录D)《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

情同意书》(见附录E)。

7.2.2.4运控准备

运控团队应申报航线,结合天气、航空管制情况制定飞行计划,确定直升机起飞时间并通知医疗团

队和机务团队。

7.2.2.5直升机准备

机务团队应检查直升机、补充燃料。

7.2.2.6人员准备

7.2.2.6.1医疗团队和飞行团队执行转运任务前应不进食不洁和刺激性食物,保证充分休息,准备适

量食物和饮用水。如出现身体不适及时主动上报。

7.2.2.6.2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转运团队做好个人防护。

7.2.3现场处置

7.2.3.1现场环境评估

7.2.3.1.1起降点评估

7.2.3.1.1.1应评估起降点条件和周边情况,制定登机路线。

7.2.3.1.1.2应指定专人负责维持临时起降场秩序,确保直升机起降安全。

7.2.3.1.2地面接驳评估

起降点远离救援现场时,应评估地面转运时间并通知运控团队,商定返航时间。

4

DB45/TXXXX—2023

7.2.3.2病情评估

7.2.3.2.1医疗团队到达现场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病情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命体征是否相对稳定、能否承受直升机救援;

——致病和致伤因素是否可逆;

——是否存在发生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风险。

7.2.3.2.2若为住院患者,需与患者主管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治疗经过和患者当天病情。

7.2.3.3现场救治和工作交接

7.2.3.3.1医疗团队应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应对住院患者进行医疗措施调整,例如更换转运医疗设

备,如呼吸机、注射泵等,救治措施应满足航空转运要求其中包括:

——对意识不清、痰液多有室息风险、严重呼吸困难等需要呼吸支持的病人应在运送前建立人工

气道;

——因循环衰竭需要循环支持的病人应在运送前建立动静脉置管;

——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有效的包扎、止血和固定等处理;

——颈部创伤病人进行颈椎固定。

7.2.3.3.2如患者清醒,医疗团队应告知患者将进行直升机转运及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

的解决办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安慰和鼓励,取得患者配合,必要时给予镇静镇痛、防晕动治疗;必要

时建立高级生命支持。

7.2.3.3.3患者转移至担架后,医疗团队应再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确认患者适航,交接双方

在《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见附录C)签字,完成医疗工作交接。

7.2.3.4医患沟通

医疗团队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患者是否适航,包括:

——如患者不适航,提供转运替代方案和建议;

——如患者适航,与患者或其家属说明直升机转运必要性、风险、费用,患者或其家属确认转运,

签署《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情同意书》(见附录E)。

7.2.4组织登机

7.2.4.1地面转运和登机

7.2.4.1.1医疗团队应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硬质或软质担架转运患者。

7.2.4.1.2确认气管插管、循环通路、尿管等通畅并固定牢靠,固定器(头部固定器、颈托、夹板等)

固定效果良好。

7.2.4.1.3地面转运过程医疗团队应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确保各管道、线路等固定牢

靠,固定、去除易飘散物品。

7.2.4.1.4沿安全路线组织登机。

7.2.4.2安置患者

7.2.4.2.1患者登机后医疗团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适当的体位安置患者。

7.2.4.2.2医疗团队应连接监护设备、氧管、呼吸机,系好安全带、配戴降噪耳机。

7.2.4.2.3医疗团队应调节舱内温度,视情况采取保暖、避光措施。

5

DB45/TXXXX—2023

7.2.4.3起飞前病情评估

患者安置妥善后,急救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确认

患者适航。

7.2.4.4起飞前安全检查

7.2.4.4.1急救医护人员应确认患者、担架、各设备、设施妥善固定,氧气无泄漏,各种管路如气管

插管、循环通路、引流管等和固定器固定在位。

7.2.4.4.2医疗团队正确就位,系好安全带,配戴降噪耳机,通知飞行团队已完成飞行前准备。

7.2.5空中救护

7.2.5.1监护和处置

7.2.5.1.1飞行至预定高度后,急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进行再次确认。

7.2.5.1.2飞行途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和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飞行团队并告知需

进行的处置。经机长同意后,在不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救治。如发生重大病情变化需就近

降落进行处置时,与飞行团队商量更改转运方案,报告指挥协调团队请求指导和协调地面救援力量。

7.2.5.2医疗文书书写

及时完成医疗文书书写,出现病情变化时,处置完毕后及时书写《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

(见附录C)。

7.2.5.3信息传递

急救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病情和转运情况、目前转运进程、计划到达接收医疗机构时间报告至指挥协

调团队,通知接收医疗机构做好地面接驳和接收患者准备。

7.2.5.4机降

直升机降落前10min飞行团队应通知医疗团队准备降落,医疗团队再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

确认患者、机上设备设施和各种管路固定牵固。医疗团队做好降落安全准备。

7.2.6离机交接

7.2.6.1离机

直升机降落稳定后,医疗团队组织患者沿安全路线离机。

7.2.6.2医疗交接

7.2.6.2.1组织患者离机后,医疗团队与接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介绍患者基本病情、治疗经过和转

运情况、特别注意事项、交接医学资料、患者个人物品等。

7.2.6.2.2交接过程中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由转运医疗团队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

7.2.6.2.3完成交接工作后双方医护人员在《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见附录C)签字,一

式两份各自保存。

6

DB45/TXXXX—2023

7.2.7装备维护

7.2.7.1对机舱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整理,必要时对直升机进行消毒。运送传染病患者后,应对直

升机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7.2.7.2按照《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见附录B)《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

保养清单》(见附录D)对药品、消耗性物品、器械进行补充、更新,维护保养设备,双人核对签字后

封存。

7.2.8任务总结

7.2.8.1登记个人飞行记录,医疗团队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7.2.8.2整理《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患者信息表》(见附录A)《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

(见附录B)《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见附录C)《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保养

清单》(见附录D)《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情同意书》(见附录E)归档保存。

7.2.8.3定期随访,召开质控会议持续改进直升机医学救援质量。

7

DB45/TXXXX—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机载医疗装备器材清单

一般伤病患者机载医疗装备器材清单见表A.1,重症伤病患者机载医疗装备器材清单见表A.2。

表A.1一般伤病患者机载医疗装备器材清单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通用担架不少于1副根据机型

2铲式担架1副可选

3担架固定装置根据布局

4氧气面罩1~2根据伤病情

5急救包扎包1根据伤病情

6口咽通气管1~2根据伤病情

7无菌创伤辅料1根据伤病情

8自粘性绷带1根据伤病情

9医用胶布1根据伤病情

10卷式夹板4根据伤病情

11颈托(成人、儿童)2~4根据伤病情

12AED1

13基本药品视情根据伤病情

8

DB45/TXXXX—2023

表A.2重症伤病患者机载医疗装备器材清单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通用担架不少于1副根据机型

2铲式担架1副可选

3担架固定装置根据布局

4氧气面罩1~2根据伤病情

5急救包扎包1根据伤病情

6口咽通气管1~2根据伤病情

7无菌创伤辅料1根据伤病情

8自粘性绷带1根据伤病情

9医用胶布1根据伤病情

10卷式夹板4根据伤病情

11颈托(成人、儿童)2~4根据伤病情

12AED1

13气管切开包1

14便携式吸引器1

15便携式除颤仪1

16心电监护仪1

17便携式呼吸机1

18输液泵1

19注射泵1

20气胸封闭引流包1

21航空氧气瓶视容量根据伤病情

22基本药品视情根据伤病情

9

DB45/TXXXX—2023

B

B

附录B

(资料性)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患者信息表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患者信息表见表B.1。

表B.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患者信息表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家属)联系电话:

主管医生:主管医生联系电话:预定患者交接地点(病房/直升机降落点):

患者所在医院、科室:拟转送医院、科室:

患者基本病情

体温:℃心率:次/分心律:瞳孔:左mm右mm等圆/不等圆

血压/mmHg血管活性药物名称和剂量:

自主呼吸:次/分SPO2:%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吸氧流量:L/min

气管插管方式:气切/经口/经鼻深度:cm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意识:体位:镇静镇痛药物名称和剂量:

四肢情况皮肤和伤口情况

留置针部位:中心静脉置管部位:尿管:有/无

胃管深度:cm其它引流管

其它特殊药物:既往有无晕动症病史:

住院诊断:

住院诊疗经过和最新检查结果(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影像学结果等,可附病

情简介和检查结果图片)

10

DB45/TXXXX—2023

C

C

附录C

(资料性)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内科)见表C.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外科)

见表C.2。

表C.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内科)

时间年月日核对者医生:护士:

注射液核对口服药品核对液体核对

肾上腺素(10支)心梗一包药(2包)NS10ml(2支)

去甲肾上腺素(5支)阿司匹林(3颗)50%GS20ml(2支)

多巴胺(10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3颗)NS100ml(1瓶)

阿托品(10支)心痛定(3颗)NS250ml(2瓶)

利多卡因(2支)医疗物品NS500ml(1瓶)

胺腆酮(2支)听诊器(1个)5%GS250ml(2瓶)

心律平(2支)腕式血压计(1个)甘露醇250ml(1瓶)

西地兰(1支)血糖仪(1套)复方氯化钠500ml(1瓶)

硝酸甘油注射液(3支)电筒(1个)碳酸氢钠250ml(1瓶)

氯化钾注射液10ml(2支)体温针(1根)气管和静脉通路耗材

硫酸镁注射液(1支)砂轮(1个)输液器(2付)

速尿(2支)留置针(3枚)避光输液器(1付)

氨茶碱注射液(2支)输液贴(3张)(避光)输液延长管(各1条)

地塞米松5mg(2支)止血带(2根)50ml(避光)注射器(各1个)

甲泼尼龙(1支)棉签(2包)吸痰管(5条)

酚磺乙胺(3支)茂康碘(65ml)(1瓶)玻璃瓶盐水500ml(1瓶)

氨甲苯酸(3支)75%乙醇(50ml)(1瓶)7/7.5号气管导管(各1条)

葡萄糖酸钙(1支)10ml注射器(5付)气管导管导丝(1条)

654-2(2支)20ml注射器(5付)中、大号咽喉镜(各1个)

曲马多(2支)咽喉镜手柄(1个)

11

DB45/TXXXX—2023

表C.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内科)(续)

注射液核对其他核对气管和静脉通路耗材核对

胃复安(2支)医疗垃圾袋(2个)石蜡油(1包)

异丙嗪(2支)生活垃圾袋(2个)简易呼吸器(1个)

安痛定(2支)小利器盒(1个)吸氧管(1条)

地西泮(2支)床单、被套(各1张)吸氧面罩(1个)

棉被1床(必要时)口咽通气管(1个)

表C.2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外科)

时间年月日核对者医生:护士:

医疗物品核对液体核对气管和静脉通路耗材核对

纱布(15块)NS10ml(2支)输液器(2付)

棉垫(10块)50%GS20ml(2支)避光输液器(1付)

绷带(短3长3)NS250ml(2瓶)(避光)输液延长管(各1条)

弹力网帽(3个)5%GS250ml(1瓶)50ml(避光)注射器(各1个)

胶布(2卷)甘露醇250ml(1瓶)吸痰管(5条)

高分子支具(1个)复方氯化钠500ml(1瓶)玻璃瓶盐水500ml(1瓶)

颈托(1个)碳酸氢钠250ml(1瓶)7号气管导管(1条)

夹板(6个)7.5号气管导管(1条)

三角巾(2条)注射液气管导管导丝(1条)

气压止血带(1个)肾上腺素(10支)中、大号咽喉镜(1个)

听诊器(1个)多巴胺(10支)咽喉镜手柄(1个)

电筒(1个)阿托品(10支)石蜡油(1包)

砂轮(1个)利多卡因(2支)简易呼吸器(1个)

留置针(3枚)曲马多(2支)吸氧管(1条)

输液贴(3张)地西泮(2支)吸氧面罩(1个)

12

DB45/TXXXX—2023

表C.2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外科)(续)

医疗物品核对注射液核对气管和静脉通路耗材核对

止血带(2根)硝酸甘油(3支)口咽通气管(1个)

烧伤敷料(2包)胃复安(2支)其它核对

棉签(2包)654-2(2支)医疗垃圾袋(2个)

侧孔针头(5枚)地米5mg(2支)生活垃圾袋(2个)

茂康碘(65ml)(1瓶)安痛定(2支)小利器盒(1个)

75%乙醇(50ml)(1瓶)速尿(2支)床单、被套(各1张)

10ml注射器(5付)棉被1床(必要时)

20ml注射器(5付)

13

DB45/TXXXX—2023

D

D

附录D

(资料性)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见表D.1。

表D.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转出医院:转入医院:

值飞医师:值飞护士:受理时间:年月日时分

主要诊断:

主要病情(呼吸、循环、神经、其他方面):

起飞时间:时分降落时间:时分到达现场时间:时分

T:℃,R:/分,P:/分,SPO2:%,

意识:瞳孔:左mm对光反射:;右mm对光反射:

查体:

处置措施:

转出医护签名:飞行医护签名:时间:时分

14

DB45/TXXXX—2023

表D.1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出诊记录单(续)

登患者体位:

机安全检查:担架固定设备固定管道/联线固定舱门关闭安全带

起飞时间:时分

T:℃R:/分P:/分SPO2:%

意识:瞳孔:左mm对光反射:右mm对光反射:

空病情变化与处置:

降落时间:时分

T:℃R:/分P:/分SPO2:%

意识:瞳孔:左mm对光反射:右mm对光反射:

医疗管道:药品:其他:

疗查体:

飞行医护签名:接收机构医护签名:时间:时分

起飞时间:时分回到基地时间:时分

设机舱清洁消毒呼吸机维护吸引器维护监护仪维护除颤仪维护

微量输液泵维护储氧瓶充氧药品及耗材补充

护其他:

15

DB45/TXXXX—2023

E

E

附录E

(资料性)

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保养清单

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保养清单见表E.1。

表E.1直升机医学救援物资和设备补充、保养清单

序号内容核对√

1清理医疗、生活垃圾

2直升机清洁、消毒

3清点脊柱固定板物品数量:头部固定器1对,头部固定带2条,躯干固定带4条

4机载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清洁、检测和充电

5机载呼吸机清洁、检测和充电,更换呼吸管路

6机载吸痰器清洁、检测和充电,更换集痰袋

7氧气瓶充气

8对照《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物品核查清单》补充物品

核对人员医生:护士:

日期:年月日

16

DB45/TXXXX—2023

F

F

附录F

(资料性)

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情同意书

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情同意书见表F.1。

表F.1直升机医学救援转运风险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

一、病情及目前情况

二、航空医疗转运风险

1.航空医疗转运途中患者家属不能陪同,转送途中若发生突发状况,医疗人员不能及时与患者家属及时联系。

2.转运途中因病情需要,同意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救治工作和转送到就近的医疗单位救治。

3.患者因自身病情危重,在转运途中存在血压下降、窒息及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的风险。

4.转运途中因特殊情况如颠簸等,可能使患者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休克、其他疾病和症状,甚至有可能促

进或者导致患者死亡。

5.因转运途中颠簸,患者身上一切治疗管路都有脱落、堵塞、断裂可能,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6.转运过程有可能导致各种感染或使原有的感染加重、伤口撕裂、疼痛等各种症状加重,增加患者的痛苦等不良后果。

7.患者因恐高、晕动症、噪音、缺氧、气温变化、低气压等情况导致身体不适、原有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疾病和症状,

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8.医疗航空器空间狭小,抢救器械、设备、药品有限,给抢救工作带来困难及影响救治效果。

9.医疗航空器机载设备意外损坏或受到异常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给患者的监护及救治造成不便。

10.因不可控制因素(如天气、航空管制、燃油等)导致转运延误甚至取消航空医疗转运任务。

11.其他在转运途中不可预知的风险及意外情况发生。

在您及家属或代理人了解上述可能发生的风险后,是否同意实施航空医疗转运

(在此处填写“了解风险,选择或不选择实施航空医疗转运,同意医护人员转运中进行必要的救治工作”)

患者(家属/代理人)签字:关系:电话:

日期:年月日

医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17

DB45/TXXXX—2023

参考文献

[1]AC-135-FS-2018-068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Z].2018-3-27.

[2]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深化航空医疗救

护联合试点工作的通知[Z].2022-2-14.

[3]民航局综合司.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Z].2019-3-19.

[4]中国民用航空广西安全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关于印发广西航空医疗救护实施方案的通知[Z].2022-8-11.

[5]航空卫生保健与急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6]余志斌等.航空航天医学全书--航空航天生理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18

广西地方标准《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

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

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

1903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

出,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

《医用直升机急救转运规范》(项目编号:2022-1358)已获

批立项。主要起草人姓名及分工情况如下:

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参与编制标准分工情况

广西医科大学统筹标准编制工作,组织人员

1罗杰峰神经医学

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培训。

广西医科大学指导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编

2廖晓霞急诊医学

第二附属医院写,质量控制。

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

广西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对标准

3张剑锋

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

对地方标准提出

修正意见。

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

广西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对标准

4郑晓文

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

对地方标准提出

修正意见。

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会;

广西医科大学急诊医学/

5赵会民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

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

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

意见。

1

广西医科大学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6王威急诊医学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

第一附属医院

意见会

广西国际壮医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7唐华民急诊医学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

医院

意见会

广西医科大学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8周冬娜急诊医学写;组织开展标准征求

第二附属医院

意见会

广西医科大学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9秦科麻醉学

第二附属医院写

广西医科大学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10卢俊宇重症医学

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协助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

11邓丽妇产科学

第二附属医院写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十三五”期间,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

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鼓励和加强通用

航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领域的应用,完善航空应急救

援体系、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随着《突发紧急医学救

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先后颁发,各省市都积极探

索海陆空一体化的应急体系,包括航空救援体系建设列入当

地相应的工作规划当中。2019年3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

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航空医疗

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了《航空医疗

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取12个省市、21个城市作

为空中医疗急救工作试点省市和试点城市,71家医疗机构为

航空医疗急救试点医疗机构。

2

目前除了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

经开展了航空医学救援服务建设工作,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各

医疗机构和通航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

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4号)提出,建立院前医疗急救

体系,在全区开展制定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开展培训和科

研等工作。

目前国内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尚存在不足。一是缺乏统

一的行业标准。我国现代化航空医学救援起步较晚,各地区

的航空医学救援行业发展程度、发展思路都不一致,包括网

络布局、运营模式、各类人员准入、考核标准、人员配置标

准、医疗舱内设备配置标准、收费标准、伤病准入标准、转

运流程、地空衔接等方面,均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难以形

成系统的发展规划。究其原因,目前在航空医学救援领域还

没有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在人员培训、资金管理、特殊资

源准备以及相关法规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呈

现出各地区发展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是体系职责不明确。航空医学救援是个系统工程,既

为一项医疗活动,也是一项飞行活动,其医疗行为活动受卫

生行政部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需明确医务人员的准入资质

和机上医疗装备的准入标准、使用规范,同时其飞行活动受

民航部门管理,民航部门对其企业运行程序和模式、飞行专

业人员培训、安全飞行规范、航空器适航都有其具体要求。

而其基地、停机坪和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