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考向解析突破_第1页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考向解析突破_第2页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考向解析突破_第3页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考向解析突破_第4页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考向解析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46酸碱中和滴足

知识整合

一、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

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

«HC1)"(HC1)

V(NaOH)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I)准确测定标准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

(1)仪器

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A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储水。

(3)滴定管的使用

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

酸性、氧化性酸式滴定管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碱式滴定管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检漏I一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I

选圉一先川蒸情水.•洗”,冉川待装液“涧洗”滴定管

I

装、排]滴定管中“装”液至0刻度以上•并“排”气泡

调、读I一调整液面至。或。刻度以下.并读数

注、加I一将20ml.M液注入锥形肮.并加指示刑

(2)滴定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

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注视锥形瓶

内溶液颜色变化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或原来的颜色,视

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注意: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的突变点,不是恰好中和的点,也不是pH等于7的点。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

cCHCl)V(HCl)、〜

■"计算O

V(NaOH)

4.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0红色5.0〜8.0紫色>8。蓝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噎色>4.4黄色

酚儆<8.2无色8.2〜10.0粉红色>10.0红色

选择指示剂时应遵循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

碱性•致的原则。

注意事项如下:

(1)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1%作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酸也可以。

(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03溶液滴定KMn04溶液时,

KMnCh颜色恰好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

二、酸碱中和滴定中常见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方法

c(标准)"(标准)

依据原理c(标准)•"标准尸。(待测)"(待测),得以待测尸:;一、口:,因为。(标

V(待测)

准)与“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n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2.常见误差分析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酰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

差有:

步骤操作V(标准)c(待测)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大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锵水不变无影响

取液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变小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

滴定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变大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变大偏高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偏低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变大偏高

3.常用量器的读数

(1)平视读数(如图I):实验室中用品筒、移液管或滴定管审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取

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视线与刻度的交点即为读数(即“凹液面定视

线,视线定读数

(2)俯视读数(如图2):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

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

(3)仰视读数(如图3):读数时,由于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下侧,

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这样仰视读数偏大。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

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氧化还原滴定法

(I)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2)实例

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4溶液

+2+

原理:2MnO,+6H+5H2C2O4^=10CO2t+2Mn+8H2O

指示剂:酸性KMnCh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Ch

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L=Na2sQ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

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双指示剂滴定法(以盐酸滴定NaOH和Na2cCh的混合溶液为例)

酚配作指示剂:NaOH+HCI^=NaCI+H2O

Na2CO3+HCI^=NaCI+NaHCO3

甲基橙作指示剂:NaHCO3+HCi=NaCl+CO2t+H2O

3.沉淀滴定法(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

(1)概念: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

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了•的反应来测

定C「、BrC「的浓度。

(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

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

AgNCh溶液测定溶液中C厂的含量时常以CrO厂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

缘故。

心重点考向,

考向一酸、碱中和滴定仪器、指示剂的选择

典例引领

典例1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用丁测溶液pH

B.实验②是用酸性KMnO」溶液滴定

C.装置③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

D.装置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解析】A、B、C三项均正确;装置④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

色,半分钟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D项错误。

【答案】□

变式拓展

1.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提示:2KMnCU+5K二S(h+3H2so4=6K2so4+2MnSO4+3H2。、L+Na2s=2NaI+SJ

滴定管中的溶指示滴定终点颜色变

选项锥形瓶中的溶液

液剂化

ANaOH溶液CHsCOOH溶液酚醐无色一浅红色

甲基

BHC1溶液氨水黄色一橙色

酸性KMnCh溶

CK2s03溶液无无色一浅紫红色

D碘水Na2s溶液淀粉蓝色一无色

,中和滴定的两个易错点

(1)分清完全中和与恰好为中性

①完全中和强调的是酸、碱恰好反应生成盐,根据酸碱的强弱不同,溶液可能为中性,

也可能为酸性或碱性。

②酸碱反应恰好为中性则强调的是反应后溶液为中性,而酸、碱不一定正好反应。可能

酸不足,也可能酸过量,也可能恰好反应。这取决于酸碱的相对强弱。

(2)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①指示剂的变色点与滴定终点的pH越接近越好。

②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明显,指示准确。

③石蕊的“红色t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所以石蕊不能作为酸碱中和

反应的指示剂。

考向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噪作与误差分析

典例引领

S_________r

典例I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IOOmL」)。

1.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白醋溶液,用(填仪器名称)显取10.00mL食用白醋,在

(填仪器名称)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

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量取待测向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醐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0mol.L^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

(4)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达到滴定终点,停止

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Q

**<=***

=23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o

II.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1234

实验数据

”样品)20.0020.0020.0020.00

V(NaOH)(消耗)15.9515.0015.0514.95

IH.数据处理与讨论

(6)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

15.95+15.00+15.05514.95

4=15.24mLo

①指出他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②按正确数据处理,得出c(市售白醋)=市售白醋总酸量=

g-100mL'o

【解析】(I)配制待测白醋溶液,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

中加蒸馀水稀释,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进行定容。(4)待测白醋中滴加酚配作指示

剂,开始时溶液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5)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图中滴定管1mL分成10个小珞,每个小格代表0.10mL,故图中

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22.60mLo(6)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第1组数据消耗NaOH溶液的

体积与其他三组相差较大,应舍去第1组数据,取其他三组数据进行计算。②第2〜4组实

15.00+15.05+14.95mL

验中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NaOH)=3=15.00mL,则

-3-|-3

H(CH3COOH)=n(NaOH)=15.00x10LxO.1(X)0mol-L=1.5xlOmol,&CH3coOH)=

1.5x10、mo]

-(H)2—=0.075mobfo100mL该醋酸中含有醋酸的量为0.075口吸卜「仪。[L=

7.5x10一3moi,因量取10.00mL食用白醋配制成100mL待测白醋溶液,故10.00mL食用白

-3

醋中/n(CH3COOH)=7.5xlOmolx60g-mol-'=0.45g,故该市售白醋的总酸量为4.5g-100

mL'<)

【答案】(1)酸式滴定管烧杯容量瓶

(4)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22.60(6)①第1组实验数据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②0.0754.5

变式拓展

2.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有以卜.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

变化”填空:

(1)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2)锥形瓶用蒸镭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3)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外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使滴定结果

(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点俯视,使滴定结果;

(5)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酚酰作指示剂),当加入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

此时便停止滴定,使滴定结果;

(6)用含Na?O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

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

(7)用含Na2c03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

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_______;

(8)洗涤锥形瓶中,误把稀食盐水当作蒸储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测得的结果•。

考向三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典例引领

S_________r

典例1绿矶(FC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

以下方法测定某绿矶样品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a.称取2.850g绿矶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

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Mh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o

(Da步骤中定容时,如果仰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

(2)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填仪器名称)。

(3)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4)写出酸性高锌酸钾滴定F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a步骤中定容时,如果仰视,则液面超过刻度线,因此会使所配溶液浓

度偏低;(2)高锌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一般用硫酸酸化,所以滴定时盛放KMnCU溶

液的仪器为酸式滴定管;(3)高锌酸钾溶液显红色,因此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

是滴加最后•滴KMnCh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高镭酸钾能把

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镒离子,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

个电子,铁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所以酸性高镉酸钾滴定Fe2+离

子的反应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5)反应中消耗高钵酸钾的物质

2++3+2+

的量是0.01000mol/Lx0.02L=0.0002mol,根据方程式5Fe+MnO4+8H=5Fe+Mn+4H2O

可知消耗亚铁离子是0.001mol,所以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上述样品中FCSO4-7H2O的质量分

250

0.001molx—x278g/mol

数为----------戈----------x|0()%。97.5%°

2.850g

【答案】(1)偏低

(2)酸式滴定管

(3)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3+2+

(4)5Fe+MnO4+8H=5Fe+Mn+4H2O

(5)97.5%

变式拓展

3.六氨氯化镁(MgCb-6NH3)具有极好的可逆性、放氨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储氨材料。某研

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MgC03,含少量FeCQ;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了六氨氯

化镁,现在对产品的成分进行测定,其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A.称取1.420g样品,加足量硫酸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

B.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C.川0.2000mol/LAgN0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

D.重复b、c操作2〜3次,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10.00mL。

(1)配制样品溶液时加硝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该样品中氯离子百分含量为。

(3)将氯离子百分含量实验值与理论值(36.04%)相比较,请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

因有(已知滴定操作正确、硫酸根离子对检测无影响)。

判断滴定终点的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XX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XX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说明:解答此类题目忖要注意三个关键词: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考向四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

典例引领

S_____/

典例1取未知浓度的硫酸、盐酸和醋酸各25.00mL,分别用0.10mol.L、的NaOH溶液或

0.10mol.L।的稀氨水滴定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OH溶液或氨水的体积/mL

A.由图可知曲线c为NaOH滴定硫酸

B.由图可知硫酸的物质的最浓度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曲线b、c的滴定实验可用酚取作指示剂

D.由图可知滴定前醋酸电离百分比约为1.67%

【解析】由题图可知,加入NaOH溶液或氨水时,曲线a的pH在开始阶段变化较大,

应为碱滴定弱酸的变化曲线,则b、c为硫酸、盐酸的滴定曲线,由于浓度未知,则不能确

定曲线b、c表小的滴定过程,A错误。硫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图中纵坐标为pH,不能确定

其浓度大小,B错误。曲线c达到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错误。滴

定前,醋酸溶液的pH=3,则有c(H+)=lxlO-3moi.LT,滴定终点时消耗15mLNaOH溶液,

-,-1

则有C(CH3COOH)X0.025L=0.10molLx0.015L,解得c(CH3COOH)=0.06mol-L,故滴

1x103moiL」

定前CH3coOH电离的百分数为0.06molI-L100%=L67%,D正确。

【答案】D

变式拓展

4.用0.1000mol/L的标准盐酸分别滴定20.00mL的0.1000mol/L氨水和20.00mL的0.100

0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定百分数(滴定用量/总滴定用

量),纵坐标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为4.4〜6.2,

下列有关滴定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氨水溶液当滴定分数为50%时,各离子浓度间存在关系:c(NH:)+c(H+)=dOH-)

B.滴定分数为100%时,即为滴定过程中反应恰好完全的时刻

C.从滴定曲线可以判断,使用甲基橙作为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准确性更佳

D.滴定氨水溶液当滴定分数为150%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大小关系

c(Cr)>c(H+)>((NH:)>c(OH)

.亨点冲关*

1.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待测液的雏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2〜3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

D.用蒸储水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

2.某校学生配置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下列有关操作和说法

正确的是

7

p“渭

&V通

甲乙内丁

A.用图甲所示装置准确称得2.21gNaOH固体

B.用图乙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溶液

3.实验室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盛FeSC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FeSO4溶液润洗2〜3次

B.选碱式滴定管盛放标准KMnCh溶液,并用碘化钾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偏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

D.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4.如图曲线。和〃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尸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酷溶液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5.以0.1()00mol•LrNaOH溶液滴定cmol•Lr某弱酸HA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甲基橙作滴定指示剂(已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pH<3.l时溶液为红色,

pH>4.4时溶液为黄色)

B.指示剂指示的滴定终点就是反应终点

C.突变范围的大小与酸的强弱及酸的浓度有关

D.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活塞的滴定管中

6.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甲不变,将乙蒸发掉一半

水(溶质不析出),丙中通入一定量的C02。然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相同浓度的盐

酸滴定,分别达到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A.□产V乙〉丫丙B.V丙〉V乙〉1/甲C.1'乙>V丙>\/甲D.V甲=丫乙=^丙

7.常温下,用0.10mobL_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mol-L-1HC1溶液和20.00mL

0.10moll-।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NaOH)/mL

图1

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与人的关系是

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3COO)>c(Na+)>c(H+)>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8.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镂矶NH4Fe(SCh)2作指示剂,用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

123+

Ag\已知:AgSCN(白色,s)=Ag++SCN,KsP=1.0x|0;Fe+SCN=FeSCM+(红

色),K=1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首先溶液变红色

B.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

C.上述实验可用KCI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

D.滴定时,溶液pH变化不会影响终点的观察

9.常温下,用0.1molir的盐酸滴定20mL约0.1moll」的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溶液中:C(H*)=C(OH_)+C(NH3H2O)

B.滴定过程中,当溶液pH=7时,二者恰好中和

C.用酚麟作指示剂比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误差更小

D.当滴入盐酸为30mL时,溶液中:f(H')+c(NHj)<c(OH-)+c(Cr)

10.298K时,用0.100OmolLi稀硫酸滴定20.00mL0.100OmolL」氨水,溶液中水的电

离程度随所加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卜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0Vo20.00

怫硫酸)/mL

A,该实验可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B.从P点到N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

C.M点对应的溶液中:C(H)=C(OH-)+C(NH3H2O)

D.N点对应的溶液中:C(NH:)+C(NH3-H2O)=2C(SOF)

II.常温下用0.1000mol/L的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的三种一元碱MOH、

XOH、YOH溶液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XOH为强碱,MOH、YOH均为弱碱

B.V(HQ)=l5.00mL时,三份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XOH>MOH>YOH

C.当盐酸滴加至20.0DmL时,三条曲线刚好相交

D.在逐滴加入盐酸至40.00mL的过程中,三份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12.氯化节(C6H5c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

件下反应合成氯化不。

(1)写出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羊的化学方程式

(2)用卜.列方法分析氯化茉粗产品的纯度:

步骤【:称取2.555g样品于烧瓶中,加入100.00mL4moi/L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

至室温。加入100.00mL4moi/L硝酸,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25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步骤II:从容量瓶中各取50.00mL溶液于三只锥形瓶中,各加入25.00mL0.200Omol/L

硝酸银溶液。

步骤IH:用硫酸铁钱作指示剂,用0.200Omol/LNHqSCN溶液分别滴定剩余的硝酸银,

所得滴定数据如下表。

验数据NH4SCN溶液体积读数/mL

实验序号、

滴定前滴定后

第一次0.4010.38

第二次0.301032

第三次0.2010.41

已知:NH4SCN+AgNO3=AgSCNl+NH4NO3

①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在步骤n【操作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样品中氯化苫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④上述测定结果通常高于氯化茉中氯元素的理论含量,原因是

13.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C)2的方法

之一是TiCL水解生成TiOz、Hz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h再烘干、焙烧除去水

分得到粉体TiCh。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z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z溶解

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c(SO0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

成Ti"。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i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0’的原因是;使用的

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填字母代号)。

ABCD

(3)滴定终点的判定现象是

(4)滴定分析时,称取TiCh(摩尔质量为Mg/mol)试样wg,消耗cmol/LNH4Fe(SO4)2

标准溶液VmL,则TiCh质量分数表达式为o

(5)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Fe(SO4)2溶液有少鼠溅出,使测定结果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

14.蒸储碘滴定法可测量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亚硫酸盐折算成二氧化硫)。原理是利

用如图装置将亚硫酸盐转化为SO2,然后通过碘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

实验步骤如下:

【.SO2含量的测定

烧瓶A中加中药粉10g,加蒸储水300mL:锥形瓶中加蒸储水125mL和淀粉溶液1mL

作为吸收液;打开冷凝水,通氮气,滴入盐酸10mL:加热烧瓶A并保持微沸约3min

后,用0.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一边吸收一边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imLo

II.空白实验

只加300mL蒸储水,重复上述操作,需碘标准溶液体积为M)mL。

(1)滴入盐酸前先通氮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过程

中氮气的流速过快会导致测量结果(填“偏大F扁小”或“不变

(2)①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滴定管为o

A.无色酸式滴定管B.棕色酸式滴定管

C,无色碱式滴定管D,棕色碱式滴定管

②滴定时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空H实验的目的是

(4)该中药粉中SO2的含量为mg/kgo

直通高考,'

1.[2019新课标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长产1.1乂103,

及2=3.9、IO")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

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7

K

6

㈡5

击4

年3

2

10203040

HNa()H)/mL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以Na+)>c(K+)>c(OH)

2.[2018新课标III]用0.100mol•新AgNCh滴定50.0mL0.0500mol-L」溶液的滴定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

+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L1C匕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3.[2018浙江11月选考]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00mL的3种HC1溶液,

分别滴入浓度为l.OOOmolL”,O.lOOOmolL-'和O.OlOOOmolL-'的NaOH溶液,测得3

个反应体系的pH随V(NaOH)的变化的曲线如图,在V(NaOH)=20.00mL前后出现突跃。

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种HC1溶液的c(HCl):最大的是最小的100倍

B.曲线a、b、c对应的c(NaOH):a>b>c

C.当V(NaOH)=20.00mL时,3个体系中均满足:c(Na+)=c(Cr)

D.当V(NaOH)相同时,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大

4.[2018江苏]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l.r.U

cB86.

Q.O

E.O

Ns4

cT.O

I.O

rZ

47357367377387320406080010.()20.()30.040.002.04.06.08.0

77K//s“NaOHpmL-lgc(SOi)

甲乙丙T

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

反应的

B.图乙是室温卜出。?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仪比。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

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内是室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T某一元酸HX

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zSQi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

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J-)越大dBa2+)越小

3.12016新课标IJ298K时,在20.。mLO.l。molL」氨水中滴入。.1。mokL」的盐酸,溶液

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mM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献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QNH;)=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6.[2016天津]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

(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小,卜列判断错误的是

中和百分数/%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7.[2018•全国卷1H,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zONHzO,M=248g-mo「)可用作定影齐I」、

还原剂。利用&02。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I)溶液配制:称取L2000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馅水在

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mL的中,加蒸储水至

_1

(2)滴定:取0.0095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

+

发生反应:Cr2Of+6F+14H===3I2+2CP-+7H2O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

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S4O1+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

定,当溶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mL,

则样品纯度为______%(保留I位小数)。

殳参考答案,

变式拓展

----

1.【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滴定醋酸时,因为恰好中和的时候生成醋酸钠,显碱性,所以选择碱

变色的指示剂——酚取,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浅红色,选项A正确。盐酸滴定氮水

的时候,因为恰好中和的时候生成氯化镁,显酸性,所以选择酸变色的指示剂——甲基

橙,终点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选项B正确。根据题目反应,可以用酸性高镒酸钾

溶液氧化亚硫酸钠,亚硫酸钠被完全氧化后,过量的高镒酸钾使溶液显浅紫红色,选项

C正确。用碘水滴定破化钠溶液,开始时都无色,疑化钠被完全消耗后,过量的碘水使

淀粉显蓝色,所以湎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无色—蓝色,选项D错误。

2.【答案】(1)偏高(2)偏高(3)偏高(4)偏低

(5)偏低偏低(7)偏高(8)无变化

c(标准)W(标准)

【解析】中和滴定误羞分析的依据是c(待测尸,-若向待测溶液(置,于

V(待测)

锥形瓶)中滴加标准溶液(置于滴定管),则由V(标)来分析实验误差。(1)滴定管装液前

未用标准溶液泄洗,会使标准溶液被稀释,导致所耗"标)偏大,使测定的《待)偏高。

(3)气泡的体积计入标准溶液,结果偏高。(4)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将使V(标)偏低,

因而c(待)偏低。(5)滴定终点判断提前(应保持半分钟内不退色),结果偏低。(6)NaOH

中含有NazO,则标准溶液的浓度已经偏高(62gNa?O相当于80gNaOH),因而所需滴入

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结果偏低。(7)相同质量的Na2cCh和NaOH,Na2cO3

消耗HC1的量少,所以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即V(标)偏高,结果

偏高。(8)稀食盐水对结果无影响。

3.【答案】⑴除去NH3,避免NH3与Ag+发生络合,干扰检测(2)50.00%(3)

氮化过程不完全或晶体称量时已有部分氨气逸出

【解析】(1)检验C「需要用AgN03,而Ag+能与NH3络合生成[Ag(NH3)2]+,所以加

入硝酸除去NH3:(2)由实脸数据可得〃(AgNO3)=10.(X)xl0-3Lx0.2(X)0mol-L-1=0.002

0.002000molx35.5g/molx10

000mol,所以Cl一的百分含量=1.420gx100%=50.00%;(3)根

35.5x2

据MgCL・6NH3的组成可得,其中CT的百分含量=一^厂乂100%=36.04%,但实险结果

偏高,可能是MgCL没有完全氨化,也可能是产品在称量时已有部分氯气逸出。

4.【答案】B

【解析】A.溶液中存在的包荷守恒应为c(NH;)+c(H+)=c(OH-)+c(Cl-),故A错误;B.滴

定分数为100%时,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为滴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