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十二章_第1页
11第十一、十二章_第2页
11第十一、十二章_第3页
11第十一、十二章_第4页
11第十一、十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一物质的微观世界[5年10考]命题角度❶原子的核式模型例1(2018·历城二模)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思路点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这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模型”。【自主解答】

D1.(2018·市中一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观点始于汤姆孙发现了()A.电子B.质子C.中子

D.分子A2.(2018·槐荫一模)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阿伏加德罗B.道尔顿C.汤姆孙D.卢瑟福D例2命题角度❷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C.原子核、质子、原子、夸克D.质子、原子核、夸克、原子【思路点拨】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根据上述知识进行分析。【自主解答】

A3.(2018·长清一模)下列各项,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A.中子、生物体、分子、质子B.质子、原子、分子、生物体C.原子、分子、生物体、夸克D.分子、质子、原子、生物体B4.(2018·商河二模)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命题角度❸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例3(2017·泰安中考)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思路点拨】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自主解答】

C5.(2018·天桥一模)美丽的泉城济南四季如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光胜地。下列关于济南的四季美景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护城河畔柳枝摇曳B.夏天,大明湖畔荷花飘香C.秋天,千佛山上落叶纷飞D.冬天,趵突泉上瑞雪飘飘B6.(2018·商河一模)商河滨河公园鲜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A.分子非常小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D考点二温度与温度计[5年4考]命题角度❶温度的测量例4(2017·广东中考)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图。【思路点拨】(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甲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乙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丙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丁的使用是正确的。【自主解答】液体热胀冷缩丁讲:温度计读数时,忽略“零上”与“零下”温度计读数时,要先确定是“零上”刻度还是“零下”刻度,刻度值向上越来越大的是“零上”刻度,刻度值向下越来越大的是“零下”刻度。练:链接变式训练第8题7.(2018·枣庄中考)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C8.(2018·常德中考)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命题角度❷温度的估测例5济南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A.-10℃

B.5℃

C.15℃

D.20℃【思路点拨】根据济南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特别是生活经验做出判断。【自主解答】

A【解题技巧】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物理学科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常考温度的估测济南最低气温约-1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4℃,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温度约25℃,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洗澡时水温约40℃,沸水的温度为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9.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B考点三物态变化[5年6考]例6(2018·内江中考)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思路点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自主解答】

A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1.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示意图:2.判断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状态;(2)明确研究对象发生物态变化后的状态;(3)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判断物态变化类型;(4)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从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的是放热过程。10.(2018·市中一模)下列各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露珠渐渐消失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D11.(2018·槐荫一模)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山间的冰雪渐渐消融B.夏天,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C12.(2018·历下二模)如图所示,简易的太阳能净水器可以将污水净化并收集起来。在净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热,是升华现象B.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放热,是汽化现象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需要放热,是液化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需要放热,是凝华现象C实验十六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5年未考]1.实验装置: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3.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4.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5.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6.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尽可能用粉末状,便于物体受热均匀。7.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8.判断晶体的熔点。9.烧杯中水量的规定及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烧杯中水的量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所装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10.绘制熔化时温度-时间曲线。11.分析图像:判断吸、放热特点,各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规律。12.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例7(2019·改编题)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BC段该物质处于

态。受热均匀B晶体8固液共存【拓展设问】(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5)由图丙可知,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小”)。(6)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第7min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5min时的内能,这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0大小于热传递13.(2018·临沂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物质均匀受热2不变晶体(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CD实验十七探究水的沸腾特点[5年2考]1.实验装置及其安装:实验装置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侧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3.判断水是否沸腾。4.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总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水在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6.根据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环境的气压。7.注意事项:(1)实验时,烧杯内盛适量水,其中“适量”的含义:不宜过少,温度计的玻璃泡能全部浸没在水中,不宜过多,使实验时间太长。(2)实验时,可在烧杯上加带有小孔的硬纸板,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是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同。例8(2019·改编题)小明和小健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

的方式提高水的内能。某时刻温度计内的液柱位置如图乙所示,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应从

(选填“A”“B”或“C”)处观察。此时水的温度是

℃。自下而上热传递B85(3)小明继续给水加热,当观察到附着在杯底的气泡开始上升(如图丙所示),小健认为水沸腾了,他读出此时的温度是92℃;当杯内大量气泡上升并在水面处破裂时(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97℃。他能否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就得出“水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结论?

(选填“能”或“不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有气泡上升不能就判断水沸腾是错误的,92℃并不是水沸腾时的温度(4)小华组的实验方案不同,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2min,他们就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