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XXX日期2025-03-09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Contents目录运动学基础力学基础动量与冲量功与能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PART01运动学基础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即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速度-时间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直线运动规律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平抛运动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性质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与平抛运动01020304PART02力学基础力的概念与分类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的性质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同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作用效果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它揭示了力的瞬时效应,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意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它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030201PART03动量与冲量动量与冲量的概念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具有矢量性,单位为千克米每秒(kg·m/s)。动量描述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的物理量,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是一个过程量,单位为牛顿秒(N·s)。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动量的变化量。冲量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末动量减去初动量。动量与冲量的关系01020403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01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极小的系统内,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即系统初始动量之和等于末动量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02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系统内相互作用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03解决碰撞、爆炸、反冲等瞬间作用过程的问题;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求解未知量,如速度、质量等。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关系04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是物理学中的两大基本守恒定律,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各自独立,不能相互替代。PART04功与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当力与位移垂直时,功为零。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所做的功。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的定义功的公式功的正负功的单位动能与势能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公式E=1/2mv²,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如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PART05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的定义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即质点运动时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分类圆周运动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其中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圆周运动的实例电动机转子、车轮、皮带轮等都作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距离较远的物体,可以将其视为质点进行计算;对于距离较近的物体,需要考虑其形状和大小对引力的影响。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任何两个质点都存在通过其连心线方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F=G*m1*m2/r^2,其中F代表两个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计算天体的质量;解释潮汐现象等。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PART06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物体在受到与位移成正比的力的作用下,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按正弦规律作往复的运动。阻尼振动由于振动系统受到摩擦和介质阻力或其他能耗而使振幅随时间逐渐衰减的振动,又称减幅振动、衰减振动。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也称为驱动力或策动力)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这种外力可以是机械力、电磁力等,其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因为外力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物体的振动也是周期性的。机械振动的概念与分类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系统的振动幅度会急剧增大的现象。此时,系统的振动最为强烈,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破坏。机械振动的概念与分类机械波的形成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形成的。当物体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时,会引起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这种振动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横波与纵波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是指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电磁波、水波等;纵波是指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如声波、地震波等。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波速是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波长是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它等于波速与频率的比值。频率是波每秒钟传播的周期数,它等于波速除以波长。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波的叠加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