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论语》十二章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孔子和《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
1.知人论世,了解孔子生平经历上的地位。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
3.学习《论语》的说理方式知识。
4.体会孔子思想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3、分析《论语》十二章说理特点
义。4、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
付诸实践的意识。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关键语句
【即学即练1】找出下面章节语句的理解重点
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重点: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知识点02论证特点
【即学即练2】分析选文说理的特点及效果
答案:
①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明确而详细。
②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运用整句散句,语言整饬,朗朗上口,简洁明确,言简意赅。
③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④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使说理深化。
⑤运用对比的手法,使语义更加鲜明。通过对比,说明道理深入浅出。运用比喻说理生动自然。
解析:
《论语》是语录体,所以在理解论语中的语句说理特点时可以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入手。内容是写
什么的问题,手法是用什么写的问题。内容相对简单具体,手法相对丰富而有共性,如从词、句、修辞和
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概括。
知识点03辨析评判
【即学即练3】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答案: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
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解析:
明白了君子和小人在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上的不同,理解上就比较容易,表达上就先概括,后分析,最后作
结。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
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
心标准——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
知识点04思想关系
【即学即练4】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答案: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
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
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
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
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解析:
①理解“仁”和“礼”“乐”分属于哪个层面,这里的层面大概是指社会制度还是道德规范,只有分
清了这方面的区别,才能解释二者的关系。当然这里还要分清“礼”“乐”的关系。
②同时要肯定“仁”作为孔子学说的核心,并突出“仁”高于“礼”和“乐”的重要意义。
能力拓展
考法01掌握文本的基本知识的能力
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
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
《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十三经,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
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
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在晚年整理“六经”: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六艺:六经;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
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
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叫做一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照周礼,天
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
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国君用天子之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
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
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
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
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
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
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八佾》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不知怎样对待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而不仁,如礼何?”
(2)在《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略显夸张的说法,表达了对“道”的
渴慕之情,也凸显了仁人志士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朝闻道,夕死可矣”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
值追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称赞你是仁人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6)在《论语·子罕》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
是因为“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吾止也”“吾往也”
考法02结合实际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答案:
①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
自我的行为。
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
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
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
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解析:
《论语》的当代价值: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确实需要论语的智慧。《论语》中很
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
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才能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
立一个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核心的“仁”,
更是现代社会应该首先实践和推行的。可以从自我修身、人际交往的内在外在这两个方面去思考和实践。
分层提分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知.者不惑温故而知.新
B.任重而道.远得道.者多助
C.迩之事.父不足以事.父母
D.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
答案:C
解析:
A项,同“智”,智慧、聪明;/懂得、知道。B项,路程、路途;/道义、正道。
C项,二者均为动词,侍奉。D项,勤勉;/聪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
答案:C
A项,表顺承,译为“就”;表转折,译为“却”。
B项,于是,于此,就;译为“……的样子”;
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
D项,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
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
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
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答案:A
解析:《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题组B能力提升练
1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不饱,住不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
以说是好学了。”
B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C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D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答案:A
解析:吃不饱,住不舒适有误。正确的理解时: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
2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A“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强调了
“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但孔子强调“兴观群怨”,目的是“事父”
“事君”,即为封建礼教、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有其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B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从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一个
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C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就是要宽恕别人,自己不喜欢的
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君子的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也
是“修己”。
D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
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
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
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答案:C
解析:“宽恕别人”理解有误,①在孔子看来,“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
“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②学会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
题组C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
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A.颜渊问仁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生经验交流试题及答案
- 市场趋势分析的基本工具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测的质量评估指标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中引进新技术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结果发布与验证试题及答案
- 新知分享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成就与试题答案
- PARP1-IN-34-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CFA考试经济政策影响试题及答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L∕T 1051-2019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 T-CPIA 0056-2024 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锚固系统设计规范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及事宜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公司供应商风险管理制度
- 2024北京市大兴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塑造阳光心态班会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煤矿+925东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 完整解读2024年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内容课件
- 石子的检验报告
- 浅谈抖音短视频对大学生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