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视频导入《见字如面》发起了全民征信活动,有上万人推荐了同一封信——林觉民的《与妻书》。现开展以声传情、以情抉择、以文致敬、读革命家书等活动,特邀我们班同学参与。“见字如面”是一个很美的词,我不能与你相见,但在用心写下的书信里集合了我对你所有的想念、嘱托、真情与温柔。活动情境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与妻书林觉民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对古代的书信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中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4.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情激情,用烈士对妻子和民族的真情激发学生对烈士的敬仰和爱国热情,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天下第一情书文体知识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原文写在一方布帕上。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长子依新后夭折)献给人民政府,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台甫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2.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3.用于师长:函丈、道席等。4.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5.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6.用于夫妇:俪鉴等。7.用于女性:芳鉴、淑鉴等。古代书信的提称语书信格式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④祝颂语: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此致敬礼”。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此致”二字之后不加标点,“敬礼”二字之后可加感叹号表示诚意。⑤署名和日期:另起一行,在右下方位置署名,日期写在名字下方。林觉民(1887一1911),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14岁入全闽大学堂,后留学日本,不久加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中,担任“敢死队队长”,随黄兴一部攻打两广总督衙门,不幸中弹被俘。面对审讯,慷慨陈词,最后从容就义,年仅24岁。《与妻书》是林觉民于起义前三天,在香港滨江楼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陈意映读罢,当场昏厥,两年后抑郁而死。长子伯新(依新)不幸夭折,《与妻书》手稿由次子仲新献出,现存福建省博物馆。婴儿被嗣林觉民尚未学会说话,就过继给了叔父林孝颖。叔父林孝颖是个饱学多才的廪生,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以才闻名;嗣母温柔敦厚,是个端庄的贤妻良母。天资敏慧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且少有大志,不屑于科举。13岁应父命参加科举童生考试,可他志不在求取功名,提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愤而离开考场。胸怀大志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新式学堂),接触了民主革命思想与自由平等学说,大量阅读了当时的进步书刊,如《民报》《浙江潮》《猛回头》等。思想激进,致力于暴力推翻满清政府。眼见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林觉民四处传播革命思想。在一次活动中,他声泪俱下的演讲了一篇名为《挽救垂危之中国》,大呼“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他口齿伶俐,演讲极具煽动性,引得台下学生热血沸腾,当时学堂的一位教员见此场景,惊叹到:“亡大清者,必此辈也。”夫妻恩爱18岁的林觉民听从父亲的安排迎娶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陈意映。时年陈意映15岁,父亲是清末举人,两家书香门第,门当户对。婚后两人志趣相投、心意相通,举案齐眉,生活很惬意。投身立业林觉民崇尚新思想,兴办了一所女学,实践邹容提出的“革命与教育并行”;又动员同族女眷接受新式教育,包括他的妻子陈意映和堂妹林孟瑜。除了教她们旧学,还传授西方的思想文化,介绍世界局势,抨击封建礼教,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女同学们放脚。在林觉民的影响下,女学学员中有很多人放开小脚,走出家门,求学于刚成立的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林觉民认为读新报能充实头脑,建立了一个读报所,号召大家聚集一处共同阅读进步报刊。陈意映为了支持他,挤出家用充作活动的经费,购买了《革命军》《猛回头》等革命读物供大家阅读。两人不仅在生活中琴瑟和鸣,在思想观念方面,更是一拍即合。1907年,林觉民奉父命自费去日本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留学。当时两人的长子依新才满周岁,正是最需要找人照顾的年龄,陈意映却告诉丈夫,尽管去追求学问,家里的事情无需挂怀,有自己一人就够了。林觉民进入日本应庆大学学习哲学,兼修英文与德文。他翻译了《六国宪法论》,还积极发声,在康有为、梁启超来日宣传君主立宪时奋笔写下《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的文章,敢于和权威唱反调。在日本留学期间,林觉民深受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影响,成为了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依旧发挥着他的演讲才华,以同盟会代表的身份在日本各地巡回演讲,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日本留学积极起义1911年1月底,林觉民得知黄兴等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遂义无反顾回国响应。先赴香港,后回福建老家召集革命志士。其间,林觉民曾返乡一次,他躲藏于福建西禅寺中制造炸药,将炸药装到棺木中,打算运往广州,支援起义。陈意映曾挺身而出,要求装扮成寡妇护送棺材随行掩护,可是因为怀孕只能作罢。两人决定,林觉民一人奔赴广州,陈意映则在福建待产。4月初林觉民一趟趟地在香港与广州之间来来往往,负责把这批人护送进广州。1911年4月24日在九龙岛醉人的夜色中,在狭小的赁屋内,林觉民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慷慨赴义在起义前动员大会上,林觉民登台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最后他神情坚毅地说道:“此举若败,死者必多,但定能感动同胞。”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在双方激烈的巷战中,林觉民被流弹击中腰部,倒地竭力被俘。当时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问林觉民,已经受到了严刑拷打的林觉民,虽然遍体鳞伤,依旧态度从容,侃侃而谈,从世界形势讲到革命道理,从清吏暴政讲到百姓疾苦,最后他说清朝不过是苟延残喘,日薄西山,不用多久,便会倒在革命的浪潮之下。张鸣岐不禁叹道:“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若留给革命党人,实为后患,必杀之。”就这样,年仅24岁的林觉民,5月3日在广州天字码头英勇就义,他面不改色,大笑道:“吾今日登仙矣。”补充说明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去世的时候,林徽因七岁。林觉民牺牲后,其父林孝颖将闽县老宅出卖避难。买主叫谢銮恩,他带着十一岁的孙女住进杨桥巷17号。这个小女孩叫谢婉莹,即后来的冰心。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十六字纲领。在我国南方,“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春,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的黄兴、赵声,写信给身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林文,号召旅日革命志士回国举义。留学日本东京的学生所组成的同盟会第14支部(即福建支部)经商议决定,派林文去香港与黄兴接洽,派林觉民回福建组织响应起义。
林觉民由此回福建家中,与老父、妻子等家人见了最后一面(即文中的“前十余日回家”),却并未告知家人自己可能要牺牲的实情。后为集中力量组织广州起义,决定停止在福州起事的计划,林觉民便离开福建,受命赴广州、香港筹备起义。在起义前三天,忙碌一天回到住处的林觉民无法入睡,连夜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这封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后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就义,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而他的这封“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的情书也是遗书,被后人命名《与妻书》,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名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背景简述会晤眷属称心彀中栖息筛子肖像应和旁午模拟哀恸禁受qīwùjuànchèngòubàngxiàotòngjīnshāi
móhè读情之音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作者的妻子陈意映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见字)如同见面介词,用完成察觉,了解苦衷舍得,舍弃就书信写随着,伴随放下笔,停笔认为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接近,走向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使动,使……愉快同“够”用典,比喻极度悲伤。意为:我像白居易那样眼泪打湿了青衫用典,比喻没有感情扩充极,特别;最特指夫妻血腥阴云老、幼:皆作动词,尊敬、爱护。推己及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顾念意动用法,以……为乐语气副词,表祈使,可译为“千万”体谅自己幸福和利益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曾经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与使……无宁:与其……不如为:动词,是。是:正确,对的。大概凭借(jīn)禁受;经得住劝解最终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是正赶上,适逢农历每月十五回转;转变方向比喻夫妻共处漏下彼此遮掩,互相映照、衬托同“窃窃”,形容声音轻细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只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既:已经;许:答应。yù,告诉等到因为介词,把于之乘机,趁机禁不住、受不了只有身孕谓沽酒(痛饮)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指笔,钢笔。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只是确实相当于“而”,表修饰人使动用法,使(人)死国家同一代的人,我辈,我们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此)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还是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即使白白地古代传说,“望夫石”的代称者,定语后置标志钟情如我辈者: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定语后置句使动,使……死亡。即望眼欲穿,形容盼望得迫切比喻夫妻失散后又重新团圆形容数量很多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的原因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任性代词,代前文“腹中之物”。以……为:把……当作林觉民的字,表示其后继有人像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用哭声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应和同“傍”,靠近依恋不舍的样子介词,因为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不推脱,不拒绝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实在、的确以……为配偶,嫁给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设想、谋划多么,如此替,给到了极点不对的地方名词做动词,追求介词,把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指作者写这封信时所用的白布方巾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想象、揣摩大恸,痛哭失声四鼓即四更,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指今天的凌晨1点至3点各位伯母、叔母大概,语气副词,表推测为幸,就是“为幸事”“为幸运”,是一个敬请别人的谦词通晓了解透彻同“廿”,二十通假字(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3)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一词多义其:(1)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它,代有鬼的事)(2)卒不忍独善其身(代词,自己的)(3)吾亦望其言是实(代词,这,代心电感应)(4)汝其勿悲(副词,表示祈使,规劝)(5)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示揣测,或许,大概)书:(1)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书信)(2)意洞手书(动词,书写)望:(1)适冬之望日前后(名词,农历每月十五)(2)吾亦望其言是实(动词,期望,希望)幸:(1)当尽吾意为幸(名词,幸事)(2)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副词,幸亏,幸而)词类活用(1)泪珠和笔墨齐下(名词作动词,落下)(2)汝幸而偶我(名词作动词,嫁)(3)意洞手书(名词作状语,亲手)(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者为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后者为形容词作名词,老人)(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者为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后者为形容词作名词,小辈)(6)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7)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古今异义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特殊句式(1)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省略句,省略了宾语,望(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吾与并肩携手(省略句,省略宾语,吾与(汝)并肩携手)(4)钟情如我辈者(定语后置句,如我辈钟情者)【探究题】【任务一】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任务二】找出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任务三】第二段运用了哪三个典故?【任务四】作者在抒写“吾至爱汝”的感情时,主要回忆了哪几件事?作用是什么?【任务五】林觉民对妻子的叮嘱有哪些?【任务六】提到了作者的三愿是哪“三愿”?这三愿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题】【任务一】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第一部分(第1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已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第2~5段):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第三部分(第6、7段):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第四部分(第8段):希望妻子读懂书信,理解自己。行文总结构【探究题】【任务二】找出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主旨句?爱汝就死推己及人以天下人为念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愿望现实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表达了自己由至爱妻子推而爱天下人,将疼爱妻子的情感升华为天下谋永福,尽显志士胸怀与内心悲壮。【探究题】【任务三】第二段运用了哪三个典故?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典故一:司马春衫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典故二:太上忘情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典故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探究题】【任务三】第二段运用了哪三个典故?①“司马春衫”②“太上之忘情”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探究题】【任务四】作者在抒写“吾至爱汝”的感情时,主要回忆了哪几件事?作用是什么?汝忆否——夫妻谁先死的谈话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再回忆——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1)三忆(2)作用:为妻子着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论说“吾至爱汝”,抒发对妻子的挚爱深情。【探究题】【任务五】林觉民对妻子的叮嘱有哪些?一嘱抚养孩子二嘱子承父志三嘱清静过日【素养提升】【任务六】提到了作者的三愿是哪“三愿”?这三愿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灵魂常相依(2)思想感情:个人幸福——全民幸福儿女之情——革命豪情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示例:文中
让我读出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探究思考这篇书信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情书”,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读出了林觉民对妻子浓浓的情和深沉的爱?知识链接:安丰侯王戎的妻子常常称王戎为卿。王戎说:“妻子称丈夫为卿,在礼节上算做不敬重,以后不要再这样称呼了。”妻子说:“亲卿爱卿,因此称卿为卿;我不称卿为卿,谁该称卿为卿!”(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于是索性任凭她这样称呼。按礼法,夫妻要相敬如宾,而王妻认为夫妻相亲相爱,不用讲客套。林觉民对妻子的称呼——意映卿卿为了抒情,书信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段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
记叙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
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1.本质不同议论的本质是以理服人,多以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
而抒情的本质是以情动人,多以感性的语言,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2.表达方式不同议论的常用表达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等等。抒情的表达方式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咏物言志、直抒胸臆、融情于事法融情于理等。怎样区分议论和抒情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抒情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些话语,正是作者在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感情浪涛。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议论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一种温暧为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 矿物加工厂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公司激励机制与绩效管理考核试卷
- 批发市场线上线下融合趋势考核试卷
- 书香校园初二语文作文
- 碱性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一年级语文试题-(下册)识字3
- 文化机械行业的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技术进展-石墨滑石分离考核试卷
- 厦门高三质检语文作文2021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无锡市锡山环保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八十天环游地球-完整版PPT
- 康佳led彩电电路原理图
- 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课件
- 江西省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DB32∕T 2915-2016 化工园区(集中区)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 (西北)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 文体学eecummings诗歌分析
- 针织毛衫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