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图目录1.1制图的基本规定
1.1.1图纸幅面和格式1.1.2比例1.1.3字体1.1.4图线1.2尺寸注法1.2.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1.2.2尺寸的要素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3尺规绘图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1.3.3手柄的画法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1.1.1图纸幅面和格式标准图纸基本幅面分:A0、A1、A2、A3、A4五种。1.幅面幅面代号幅面尺寸周边尺寸B×LaceA0841×1189251020A1594×841A2420×59410A3297×4205A4210×297表1-1基本幅面及图框格式尺寸图1-1图纸幅面及其尺寸
必要时可选用加长幅面,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图框是指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图框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样应绘制在图框内部。图框的格式有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如图1-2、1-3所示。2.图框格式和尺寸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图1-2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1-3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同一产品的所有图样只能采用同一种格式。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微缩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必要时,可使标题栏位于右上角。同时为了明确绘图和看图方向,在图纸下边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如图所示。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
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与看图方向一致,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3.标题栏图1-4标题栏格式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学生练习用标题栏格式1.1.2比例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分原值、缩小、放大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比例,图形中尺寸数值均应标注实际尺寸。表1-2绘图比例1.1.3字体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1.汉字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图样上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字,字的大小应按字号规定,字体的字号代表字体的高度。长仿宋体汉字的书写要领是: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均匀、填满方格。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2.字母和数字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在图样中字母和数字一般写成斜体。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1.1.4图线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1.图线的线型及应用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2.图线的画法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1)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应相交于画。如图1-5a所示,画中心线时,圆心应相交于画,细点画线两端应超出轮廓2~3mm;细点画线不应相交于点或间隔,两端不应过长,如图1-5b所示;当细点画线较短时,允许用细实线代替细点画线,如图1-5c所示。a)b)c)图1-5圆中心线的画法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2)细虚线直接在粗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细虚线应留出空隙,如图1-6a所示;细虚线与粗实线垂直相接时则不留空隙,如图1-6b所示;细虚线圆弧与粗实线相切时,细虚线圆弧应留出空隙,如图1-6c所示。a)b)c)图1-6细虚线画法1.2.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2
尺寸注法1.机件的真实大小是以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2.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必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或名称。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上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表示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1.2.2尺寸的要素
1.2
尺寸注法
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是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三个要素组成。1.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界线由图形的轮廓线、对称中心线、轴线等处引出,也可利用图形的轮廓线、轴线、对称中心线作为尺寸界线,如图1-7所示。
图1-7标注尺寸的要素
1.2
尺寸注法
尺寸线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他图线延长线上。尺寸线终端有箭头(图1-8a)和斜线(图1-8b)两种形式。通常,机械图样的尺寸线终端画箭头,土木建筑图的终端画斜线。当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可用小圆点(图1-8c)或斜线代替(图1-8d)。2.尺寸线
a)箭头(d为粗实线宽度)b)斜线(h为字高)c)小圆点代替d)斜线代替图1-8尺寸线的终端
1.2
尺寸注法
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1.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左向右书写,字头朝上。2.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下向上书写,字头朝左。3.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上的趋势。
1.2
尺寸注法3.尺寸数字正确注法错误注法
1.2
尺寸注法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30°角范围尽量不标注尺寸1.线性尺寸数字方向数字在尺寸线上方数字在尺寸线中断处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2.线性尺寸注法
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线穿过。数字处的线要断开
1.2
尺寸注法数字处的线要断开直径数字前面加Φ半径数字前面加R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3.圆及圆弧尺寸注法
用小圆点代替箭头箭头由外指向内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4.小尺寸注法
小圆弧尺寸的标注小圆尺寸的标注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4.小尺寸注法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5.角度和弧长尺寸注法三种标注的区别
尺寸数字76表示什么?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6.对称机件的尺寸注法尺寸数字54表示什么?标注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7.角度数字的标注标注球面尺寸前面加S
1.2
尺寸注法1.2.3尺寸注法示例8.圆球面的标注
1.3尺规作图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1.图板及图纸的固定
1.3尺规作图2.用丁字尺画水平线和铅垂线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画15°的倍数角
1.3尺规作图3.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画斜线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3尺规作图4.画某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直线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3尺规作图5.圆规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3尺规作图5.圆规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用于量取线段、等分线段和截取尺寸
1.3尺规作图6.分规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b是粗实线的线宽
1.3尺规作图7.铅笔1.3.1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1.等分直线段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2.等分圆周与正多边形(1)圆周四等分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2.等分圆周与正多边形(2)圆周五等分
1.3尺规作图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2.等分圆周与正多边形(3)圆周六等分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3.斜度与锥度(1)斜度图1-9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3.斜度与锥度(2)锥度图1-10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4.圆弧连接(1)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1.3尺规作图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4.圆弧连接(2)圆弧连接已知直线和圆弧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4.圆弧连接(3)圆弧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1.3尺规作图1.3.2常见平面图形画法4.圆弧连接(4)圆弧内连接两已知圆弧1.3.3手柄的画法
1.3尺规作图图1-11手柄1.3.3手柄的画法
1.3尺规作图图1-12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第一节
投影法基本知识一、中心投影法二、平行投影法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第二节
三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第二章投影法和三视图基础
第一节投影法基本知识图2-1中心投影法特点: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立体感,广泛用于绘制建筑、机械产品等效果图一、中心投影法
第一节投影法基本知识二、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正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面倾斜在工程图中,根据相关标准绘制的多面正投影图称为“视图”斜投影法
第一节投影法基本知识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1、真实性
物体上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P),其投影反映实形;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AB)的投影反映实长。
第一节投影法基本知识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积聚性
物体上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Q),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CD)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第一节投影法基本知识三、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类似性
物体上倾斜于投影面的平面(R),其投影是原图形的类似形;倾斜于投影面的直线(EF)的投影比实长短。
第二节三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可得到相同投影要表示物体完整的形状,就需要从多方向进行投射,画出几个视图。工程上通常采用三视图来表示
第二节三视图1、三投影面体系一、三视图的形成
第二节三视图2、三视图的形成主视图:将物体由前向后往正面投射得到的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前面形状俯视图:将物体由上向下往水平面投射得到的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上面形状。左视图:将物体由左向右往侧面投射得到的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左面形状一、三视图的形成
第二节三视图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投影对应关系
第二节三视图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1、投影对应关系三等规律(1)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2)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3)宽相等:俯视图和左视图宽相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第二节三视图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方位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物体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由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第一节
点的投影一、点的投影规律二、点的坐标与投影关系三、重影点与可见性第二节直线的投影一、投影面平行线二、投影面垂直线三、一般位置直线第三节平面的投影一、投影面平行面二、投影面垂直面三、一般位置平面
第三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点的投影1、点的投影规律a)b)c)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一节点的投影2、点的坐标与投影关系a)b)
第一节点的投影3、重影点与可见性重影点的可见性判别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有三种1.投影面平行线(1)正平线(2)水平线(3)侧平线2.投影面垂直线(1)正垂线(2)铅垂线(3)侧垂线3.一般位置直线一、投影面平行线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投影面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水平线: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正平线:平行于正面的直线侧平线:平行于侧面的直线一、投影面平行线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
二、投影面垂直线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的直线铅垂线: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正垂线:垂直于正面的直线侧垂线:垂直于侧面的直线二、投影面垂直线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
三、一般位置直线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一般位置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任何任何一个投影面,即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图3-4一般位置直线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有三种1.投影面平行面(1)正平面(2)水平面(3)侧平面2.投影面垂直面(1)正垂面(2)铅垂面(3)侧垂面3.一般位置平面一、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水平面: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正平面:平行于正面的平面侧平面:平行于侧面的平面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一、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二、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铅垂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正垂面:垂直于正面的平面侧垂面:垂直于侧面的平面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二、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铅垂面正垂面侧垂面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三、一般位置平面一般位置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a)b)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4.1平面立体的投影4.1.1棱柱4.1.2棱锥4.1.3平面体的尺寸标注4.2曲面立体的投影4.2.1圆柱4.2.2圆锥4.2.3曲面体的尺寸标注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交线的投影4.3截交线的投影4.3.1平面体的截交线4.3.2曲面体的截交线4.3.3被截切基本体的尺寸标注4.4相贯线的投影4.4.1圆柱与圆柱相贯4.4.2圆柱与圆锥相贯4.4.1相贯线的特殊情况4.4.4相贯体的尺寸标注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常见的基本体类型: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平面立体回转体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1.1棱柱正六棱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 正六棱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1.1棱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例4-1已知K点和M点是五棱柱表面上的点,根据正投影上的已知点k'和m',试求K和M的其余投影。图4-2 五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1.2棱锥四棱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3 四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1.2棱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例4-2已知三棱锥棱面上点K的正面投影k',求在另外两面的投影。图4-4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1.3平面体的尺寸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表4-1常见平面立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名称轴测图名称轴测图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三棱锥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1圆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5 圆柱三视图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1棱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例4-3已知圆柱曲面上点K和点M的正面投影k'和m',求它们在另外两面的投影。图4-6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2圆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7 圆锥三视图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2圆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8 圆台三视图例4-4根据立体图和圆台的主视图,完成圆台三视图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2圆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例4-5已知圆锥面上点K正面投影k',求它们在另外两面的投影。图4-9 辅助线法求点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2圆锥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例4-5已知圆锥面上点K正面投影k',求它们在另外两面的投影。图4-10 辅助圆法求点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2.3曲面体的尺寸标注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表4-2常见曲面立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名称尺寸标注名称尺寸标注圆柱
圆锥
圆台
圆球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截交线的投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截交线的特征:(1)截交线是封闭的平面图形。(2)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图4-11 截交线与截断面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1平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2 六棱柱被切割1、
棱柱的截交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1平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3 三棱锥被切割2、棱锥被截切如图4-9(a)所示为一带切口的三棱锥,已知切口的正面投影,画出三棱锥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表4-3圆柱的截交线1、圆柱被截交
截平面位置与轴线平行与轴线垂直与轴线倾斜截交线形状矩形圆形椭圆轴测图
投影图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4 圆柱被切割例题4-6补全圆柱被截切的三面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表4-4圆锥的截交线2、圆锥的截交线截平面位置过圆锥顶点行垂直于圆锥轴线倾斜与圆锥轴线平行于圆锥素线平行于圆锥轴线截交线形状三角形圆形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轴测图
投影图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5 圆锥被切割例题4-7补齐圆锥被正平面切割后的正面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表4-5圆球的截交线3、球的截交线截平面位置与V面平行与H面平行与V面垂直截交线形状圆圆圆轴测图
投影图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3.2曲面体的截交线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6 半球被切割例题4-8作出图4-16(a)所示半球切口的截交线投影(a)(b)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相贯线的投影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相贯线的基本性质1)封闭性:由于立体的表面是封闭的,因此相贯线在一般情况下的封闭的线框。2)共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立体表面的分界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个立体表面的共有点。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1圆柱与圆柱相贯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8 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例题4-9两个不等径圆柱相交,求作相贯线的投影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1圆柱与圆柱相贯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9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如果两轴线平行于V面的正交圆柱直径不相等且相差不大时,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可以用大圆柱的半径画圆弧来代替;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当小圆柱与大圆柱半径相差很大时,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可以用直线来代替。4.4.1圆柱与圆柱相贯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19 圆柱直径变化时相贯线的变化a:两圆柱相交b)圆柱与圆柱孔相交c)两圆柱孔相交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1圆柱与圆柱相贯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20 两圆柱(或圆柱孔)正交时相贯线的三种形式a:两圆柱相交b)圆柱与圆柱孔相交c)两圆柱孔相交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22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一)(1)两曲面具有公共轴线时,相贯线为与轴线垂直的圆。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4.4.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图4-2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二)(2)当两圆柱轴线平行或两圆锥共顶相交时,相贯线为直线。第4章基本体及其常见表面的投影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5.1.1叠加5.1.2切割5.1.3组合5.2画组合体视图5.2.1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5.2.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第五章组合体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3.1基本要求5.3.2常见形体的尺寸注法5.3.3尺寸种类5.3.4尺寸布置5.3.5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5.4看组合体视图5.4.1形体分析法5.4.2线面分析法5.5.3读图示例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
组合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物体。叠加式切割式综合式组合体按其构形方法可分为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形式。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
相接是指两形体以平面的方式相互接触。5.1.1叠加1.相接图5-1叠加式组合体叠加式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叠加而成。按照形体表面不同的接触方式可分为相接、相切和相贯。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图5-2两形体共面无交线图5-3两形体不共面两形体相邻表面共面时,相邻表面处无交线。两形体相邻表面不共面时,相邻表面处有交线。有交线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当两形体相切时,在相切处是光滑过渡,二者之间没有分界线,所以相切处不画切线。
图5-4相切
2.相切
相切无交线无交线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两形体相交称为相贯,表面形成的交线称为相贯线。图5-5相贯
3.相贯
相贯有交线有交线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
切割式组合体可以看成是在一个完整的基本体上经过切割、钻孔、挖槽等所构成的形体。
5.1.2切割图5-6切割式组合体
5.1组合体构形的基本方法常见的组合体大都是综合式组合体,既有叠加又有切割。5.1.3综合图5-7综合式组合体
5.2画组合体视图5.2.1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1.形体分析图5-8轴承座圆筒肋板底板支承板有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5.2画组合体视图2.选择视图A选择主视图的原则:(1)位置原则组合体处于自然放置位置(2)特征原则能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特征,能明显的反映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
。5.2画组合体视图3.定比例,选图幅,合理分布视图4.画底稿(1)画图的先后顺序,一般是从主视图到俯视图和左视图;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看得见的部分,后画看不见的部分;先画主要的圆弧或圆,后画直线。(2)画图时,尽可能把同一基本体的三面投影联系起来同时画。尽量选用1:1比例,图幅大小应为标注尺寸、画标题栏和写技术要求等留有余地。
5.2画组合体视图图5-9轴承座的画图步骤a)布置视图画基准线b)画圆筒和底板c)画支承板d)画肋板5.检查描深,完成全图5.2画组合体视图5.2.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图5-10切割型组合体由四棱柱经三次切割而成该组合体是怎样切割而成的?1、截去前后两个三棱柱2、截去左侧棱柱3、截去下方棱柱5.2画组合体视图图5-11切割型组合体的画图步骤a)作四棱柱三视图b)截去前后两个三棱柱c)截去左侧棱柱d)截去下方棱柱画图时应注意,作每次切割投影时,应先从反映形体特征轮廓且具有积聚性投影的视图开始,再按投影关系画出其他视图。5.2画组合体视图e)检查描深完成全图图5-11切割型组合体的画图步骤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3.1基本要求正确----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尺寸数值不能有差错完整----标注尺寸既不遗漏也不多余清晰----尺寸布局要整齐、清晰5.3.2常见形体的尺寸注法1、基本体的尺寸注法一般只需注出反映其自身形状大小的定形尺寸。
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图5-12基本体的尺寸注法参考尺寸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尺寸,不应在截交线上标注尺寸。2、切割体的尺寸注法图5-13切割体的尺寸注法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应注出确定两基本体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而相贯线不需再注尺寸。
3、相交体的尺寸注法图5-14相交体的尺寸注法正确错误××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板类零件的尺寸注法图5-15板类零件的尺寸注法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3.3尺寸种类定形尺寸是确定组合体各基本形状大小的尺寸。
1.定形尺寸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标注定位尺寸时,须在长、宽、高三个方向分别选定尺寸基准。所谓基准,即确定尺寸位置的点、直线或平面。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标注时,通常选择组合体的底面、端面、对称面、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基准。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如何选择?图5-16轴承座的尺寸标注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总体尺寸总体尺寸是确定组合体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1)尺寸应标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且定形尺寸及与之相关的定位尺寸尽量集中标注。2)尺寸尽量避免标注在细虚线上。3)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侧,布置在两相关视图之间。
5.3.4尺寸布置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底板尺寸标注在俯视图竖板尺寸标注在左视图图5-17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4)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5)圆柱的直径一般标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而圆弧的半径则应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6)同一视图中多个尺寸平行标注时,应使较小的尺寸靠近视图,较大的尺寸依次向外分布,避免交叉。
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图5-17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R121.进行形体分析2.选择尺寸基准3.标注各形体的定形尺寸4.标注各形体的定位尺寸5.标注或调整总体尺寸R3086034R10
10长度基准高度基准宽度基准交线不注尺寸该组合体不注总长和总高2个形体形体1--3个,形体2--3个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3.5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5.4看组合体视图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体,分别分析各基本体的形状及其组合形式,再综合想象组合体的整体形状。
5.4.1形体分析法5.4看组合体视图图5-18形体分析法看图
1、按线框,分形体5.4看组合体视图图5-18形体分析法看图2、对投影,想形状
5.4看组合体视图图5-18形体分析法看图3、合起来,想整体5.4看组合体视图线面分析法是指运用线面的投影特征,分析视图中线条和线框的含义,推想出线面的形状及空间位置,最后想象出组合体形状。
5.4.2线面分析法1、形体分析图5-19线面分析法看图四棱柱切割而成5.4看组合体视图ABC图5-19形体分析法看图2、线面分析5.4看组合体视图根据支座的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5.4.3读图举例图5-20补画支座左视图5.4看组合体视图1.画底板的外形
2.画竖板的外形
4.画槽
画图步骤:3.画半圆头棱柱
图5-21补画支座左视图5.4看组合体视图1.画底板的外形
2.画竖板的外形
3.画半圆头棱柱
4.画槽
画图步骤:6.校对视图,检查加深5.画孔
图5-21补画支座左视图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6.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6.1.1轴测图的形成6.1.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1.3轴测图的分类6.1.4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6.2正等轴测图6.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2.2正等轴测图画法6.3斜二轴测图6.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3.2斜二测画法
第6章轴测图6.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影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图形,称为轴测图。如图6-1所示。6.1.1轴测图的形成
图6-1轴测图的形成a)轴测图的形成过程b)轴测图的轴测轴和轴间角
6.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6.1.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轴测轴空间直角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轴测轴,如图6-1b中的OX、OY、OZ轴。2、轴间角轴测图中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如图6-1b中的∠XOY、∠YOZ、∠XOZ。3、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相应直角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6.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根据投射方向和轴测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得到多种轴测图。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轴测图采用下列三种:1、正等轴测图,简称正等测。2、正二等轴测图,简称正二测。3、斜二等轴测图,简称斜二测。本章仅介绍最常用的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6.1.3轴测图的分类
6.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由于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绘制的,所以其投影具有平行投影的特性:1、平行性物体在空间互相平行的线段,其轴测投影仍互相平行;在空间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其轴测投影仍平行于相应的坐标轴。2、度量性
凡物体上与轴测轴平行的线段的尺寸,在轴测轴上的长度等于沿该轴的轴向伸缩系数与该线段的长度的乘积。所谓“轴测”,就是指沿轴向才能进行测量的意思,这一点也是画图的关键。物体上不平行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上变成原形的类似形。如正方形的轴测投影为菱形,圆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6.1.4轴测图的基本性质6.2正等轴测图6.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正等测:当物体上三根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的倾角均相等时,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正等轴测图。
轴间角:∠XOY=∠YOZ=∠Z0X=120°
简化的轴向伸缩系数:即p=q=r=1。
图6-2正等轴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6.2正等轴测图6.2.2正等轴测图画法1.平面体的正等轴测图例6-1根据图6-3a所示正六棱柱的两视图,画出其正等测。
图6-3正六棱柱的正等测画法6.2正等轴测图例6-2作楔形块的正等轴测图(图6-4)。
图6-4楔形块的正等轴测法6.2正等轴测图2.曲面体的正等轴测画法例6-3依据圆柱的主俯视图,画出圆柱的正等轴测图(图6-5)。
图6-5圆柱的正等测画法6.2正等轴测图例6-4根据给出的主俯视图,作出带圆角的平板的正等轴测图(图6-6)。
图6-6圆角的正等测画法6.3斜二轴测图6.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将物体的一个坐标面平行于轴测投影面放置,然后用平行投影法中的斜投影法(即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倾斜)向轴测投影面投影,绘制的轴测投影图称为斜轴测图。
图6—7斜二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XOZ=90°,∠XOY=∠YOZ=135°轴向伸缩系数:p1=r1=1,q1=0.5
图6-8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3斜二轴测图6.3.2斜二测画法
图6-9带圆孔的六棱柱的斜二测画法1.带圆孔的正六棱柱6.3斜二轴测图6.3.2斜二测画法
图6-10圆台的斜二测画法2、圆台机械制图目录第一节
视图一、基本视图二、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四、斜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二、剖视图的种类三、剖切面的种类
第七章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第三节断面图一、断面图的概念二、移出断面图三、重合断面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一、局部放大图二、简化画法第五节第三角画法一、第三角画法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
第一节视图视图: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绘制出物体的多面正投影图形称为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视图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基本视图:物体在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
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方向代号abcdef投射方向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由下向上由后向前视图名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六个基本投射方向及视图名称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和方位对应关系
第一节视图二、向视图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向视图: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第一节视图三、局部视图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a)直观图b)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第一节视图三、局部视图当机件上的某一局部形状没有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用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表达时,可将这一部分单独用局部视图表示。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规定如下:(1)局部视图按基本视图位置配置,中间若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2)局部视图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在适当位置。(3)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
第一节视图四、斜视图a)直观图b)斜视图
倾斜结构斜视图的形成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第一节视图四、斜视图画斜视图时应注意:(1)斜视图常用于表达机件上的倾斜结构。画出倾斜结构的实形后,机件的其余部分不必画出,此时可在适当位置用波浪线或双折线断开即可,如图7-5b所示。(2)斜视图的配置和标注一般遵照向视图相应的规定,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此时仍按向视图标注,且加注旋转符号。
第二节剖视图当零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用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图中会出现许多细虚线,影响了图形的清晰性。既不利于看图,又不利于标注尺寸。为此,国家标准规定用“剖视”的方法来解决机件内部结构的表达问题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1.剖视图的形成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2.剖面符号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剖面线的方向在机械设计中,金属材料使用最多。为此国家标准规定用简明易画的平行细实线作为剖面符号,且特称为剖面线。绘制剖面线时,同一机械图样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剖面线的间隔应按剖面区域的大小确定。剖面线的方向一般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1)剖切机件的剖切面必须平行或垂直于某个投影面。(2)画剖视图时,剖切机件是假想的,并不是把机件真正切掉一部分。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3)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用细虚线表示机件上的不可见结构,剖视图上不画不可见部分的轮廓线。当需要在剖视图上表达这些结构,又能减少视图数量时,允许画出必要的细虚线。3.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剖视图的标注有三个要素:(1)剖切位置:用粗实线的短线段表示剖切面起讫和转折位置。(2)投射方向:将箭头画在剖切位置线外侧指明投射方向。(3)对应关系:将大写拉丁字母注写在剖切面起讫和转折位置旁边,并在所对应的剖视图上方注写相同字母名称。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可分为三种情况,即全标、不标和省标。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1)全标:指上述三要素全部标出,这是基本规定,如图中的A-A。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4.剖视图的标注2)不标:指上述三要素均不必标注。但是,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方可不标,即: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平面剖切;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剖视图与相应视图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下图同时满足了三个不标条件,故未加任何标注。3)省标:指仅满足不标条件中的后两个条件,则可省略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如教材图7-8中的B-B。
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5.剖视图的配置剖视图应首先考虑配置在基本视图的方位。如图8的B-B;当难以按照基本视图的方位配置时,也可按照投影关系配置在相应位置上,如图7-8中的A-A;必要时才考虑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根据机件内部结构表达的需要以及剖切范围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1.全剖视图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一个或几个)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图形称为半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2.半剖视图画半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应以对称中心的细点画线为界,不能画成其它图线,更不能理解为机件被两个相互垂直的剖切面共同剖切将分界线画成粗实线,如图所示。(2)采用半剖视图后,不剖的一半一般不再画细虚线,但对孔、槽等结构要用点画线画出其中心位置。如图所示,左一半不应画出细虚线。
a)错误b)正确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3.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二、剖视图的种类3.局部剖视图
(2)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的数量不宜过多,在不影响外形表达的情况下,可在较大范围内画成局部剖视,以减少局部剖视的数量。如图所示机件,主、俯视图分别用两个和一个局部剖视表达其内部结构。(3)波浪线不应画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也不能用轮廓线代替,或与图样上的其他图线重合。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国家标准规定,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可选择以下剖切面: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1.单一剖切面2.几个平行的剖切面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第二节剖视图三、剖切面的种类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如图所示,在使用几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时,倾斜剖切平面所剖到的结构应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进行投射。第三节断面图一、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简称断面):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这种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断面图与剖视图的比较按照断面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第三节断面图二、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由两个相交的剖切面获得的移出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中间一般应断开第三节断面图二、移出断面图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图a),或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图b),则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第三节断面图配置及标注方法二、移出断面图第三节断面图三、重合断面图将断面图形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如图b所示。重合断面的标注规定不同于移出断面。对称的重合断面不必标注,如图a所示;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省略标注,如图b所示。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一、局部放大图当机件上的某一细小结构表达不清楚或难于标注尺寸时,可以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此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1.对称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1/4,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这种简化画法(用细点画线代替波浪线作为断裂边界线)是局部视图的一种特殊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2.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形中用细实线绘制的过渡线(图a)和用粗实线绘制的相贯线(图b),可以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图c),也可以用模糊画法表示相贯线(图d)。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3.当机件上有较小结构及斜度等已在一个图形中表达清楚时,在其他图形中可简化表示或省略。4.机件中与投影面倾斜角度不大于30°的圆或圆弧的投影可用圆或圆弧画出,如图所示。与投影面倾斜角度不大于30°的圆、圆弧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5.当不能充分表达回转体零件表面上的平面时,可用平面符号(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如图所示平面符号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6.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们与其邻接部分分开(图a)。当零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图b)。机件的肋、轮辐、孔等结构画法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7.当机件具有若干直径相同且按规律分布的孔(圆孔、螺孔、沉孔)时,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表示出其中心位置即可按规律分布的等直径孔第四节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二、简化画法8.当机件具有相同结构(齿、槽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应尽可能减少相同结构的重复绘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可用细实线连接。9.较长机件(轴、型材、连杆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但尺寸仍按机件的设计要求标注(图)。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一、第三角画法国家标准(GB/T14692)中规定,我国技术国样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世界各国都采用正投影法来绘制技术图样,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采用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采用第三角画法。如图所示为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每部分为一个分角,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分角。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角内(H面之上、V面之前、W面之左)进行投射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机件放在第三分角内(H面之下、V面之后,W面之左)进行投射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八个分角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与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有六个基本视图,将机件向正六面体的六个平面(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射,如图
所示。第三角画法的投影方向及名称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展开后即得六个基本视图,它们相应的名称与配置如图a所示。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对比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主要区别是:由于它们在各自的投影面体系中,观察者、机件、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决定了它们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射;第三角画法是将投影面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进行投射(把投影面看做透有的),如图
所示。第五节第三角画法
二、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在图样中必须画出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当采用第一角画法时,在图样中一般不必画出第一角投影的识别符号,但在必要时也需画出。投影识别符号如图a和图b所示。图a第一角画法的投影识别符号图b第三角画法的投影识别符号机械制图柳海强主编目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一、螺纹的基本知识
二、螺纹的画法规定及图样标注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四、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联接画法第二节齿轮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和尺寸计算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三、直齿锥齿轮四、蜗杆与蜗轮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第三节键和销一、键及其联接二、销及其联接第四节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方法二、滚动轴承的代号第五节弹簧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二、弹簧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熟悉各种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理解各种标记的含义以及在图样中的标注。
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培训学习目标
一、螺纹的基本知识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的形成与要素(1)螺纹的形成在车床上车削螺纹是螺纹形成的方法之一,如图8-1a所示。对于直径较小的内、外螺纹,也可以用丝锥或板牙加工而成,如图8-1b所示。(2)螺纹的分类1)按螺纹要素是否标准分类①标准螺纹②特殊螺纹③非标准螺纹2)按螺纹用途分类.①紧固螺纹②传动螺纹③管螺纹④专用螺纹
图8-1螺纹加工方法
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牙型通过螺纹轴线断面上的螺纹轮廓形状称为牙型。
2)螺纹直径大径(D、d)是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如图8-2所示。图8-2螺纹的直径(3)螺纹的要素表8-1常用标准螺纹的牙型及符号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3)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条数称为线数,线数用字母n表示。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以上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如图8-3所示。
图8-3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4)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用字母P表示。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用字母Ph表示,如图8-3所示。5)旋向螺旋线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图8-4螺纹旋向的判别
a)单线左旋螺纹b)三线右旋螺纹
内、外螺纹一般要成对使用。在内、外螺纹连接时,应满足内、外螺纹连接的条件:螺纹的五个要素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内、外螺纹不能互相旋合。注意: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二、螺纹的画法规定及图样标注
螺纹的牙顶和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并画到倒角处。外螺纹的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纹的画法规定内螺纹的画法
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螺纹牙型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当需要表示螺纹牙型时可采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画出几个牙型。如用剖视画法表示内、外螺纹的联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规定画法表示。螺纹联接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螺纹的标记规定螺纹按规定画法画出后,图上不能反映其牙型、螺距、线数和旋向等结构要素,必须按规定的标记在图样中进行标注。
(1)普通螺纹粗牙普通螺纹的代号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表示,如M10。细牙普通螺纹的代号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如M16×1.5。螺纹的旋合长度代号有三种:长旋合长度(L)、中等旋合长度(N)、短旋合长度(S)。常用的中等旋合长度可以省略标注。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3常用标准螺纹的标记规定
(续表1)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梯形螺纹梯形螺纹中的单线螺纹只标螺距,多线螺纹标注导程并在括号中给出螺距来体现出线数。右旋及中等旋合长度省略标注,左旋用符号“LH”表示。为保证传动的平稳性,旋合长度不能太短,所以没有短旋合长度(S)。表8-3常用标准螺纹的标记规定
(续表2)3.螺纹标记的图样标注表8-4常见标准螺纹标注示例(续表1)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4常用螺纹标注示例(续表2)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螺栓、螺母、垫圈等,如图所示。在国家标准中都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其具体结构和标记见表8-5。
常用螺纹紧固件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8-5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示例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四、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联接画法在装配体中,零件与零件或部件与部件间常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联接,最常用的形式有螺栓联接,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图8-7所示。
螺栓联接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图8-7螺栓、螺柱.螺钉联接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螺栓联接画法螺栓用于联接两个不太厚的并能钻成通孔的零件。图8-8螺栓联接动画2.螺柱联接画法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双头螺柱用于被联接零件之一较厚或不便钻通孔的地方。图8-9螺柱联接动画图8-10联接螺钉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3.螺钉联接画法(1)联接螺钉联接螺钉用于受力不大和经常拆卸的场合。动画第一节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用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使它们不产生相对运动。图8-11紧定螺钉
图8-12齿轮传动形式
a)圆柱齿轮传动b)锥齿轮传动c)蜗杆传动第二节齿轮齿轮是机器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传动零件,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改变轴的旋向和转速。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和尺寸计算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代号第二节齿轮(1)齿数z齿轮上轮齿的个数。(2)齿顶圆直径da通过齿顶的假想圆柱的直径。(3)齿根圆直径df通过齿根的假想圆柱的直径。(4)分度圆直径d分度圆是一个假想的圆,在该圆上齿厚s和槽宽e相等。
(5)齿高h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6)齿顶高ha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7)齿根高hf
齿根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8)齿距p在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9)齿厚s在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10)槽宽e在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11)压力角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12)模数m当齿轮的齿数为z,则分度圆的周长=zp=πd。
所以d=zp/π,p/π称为齿轮模数。(13)中心距a两啮合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图8-13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尺寸代号第二节齿轮第二节齿轮表8-6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系列单位:mm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参数的尺寸计算已知模数m和齿数z,齿轮其他参数的计算见表8-7。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齿距pp=πm分度圆直径dd=mz齿顶高haha=m齿顶圆直径dada=d+2ha=m(z+2)齿根高hfhf=1.25m齿根圆直径dfdf=d-2hf=m(z-2.5)齿高hh=ha+hf=2.25m中心距aa=(d1+d2)/2=m(z1+z2)/2表8-7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参数的尺寸计算图8-14单个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a)视图b)剖视图c)斜齿轮d)人字齿轮1.单个齿轮的画法第二节齿轮对于单个齿轮,一般用两个视图或一个视图加一个局部视图表达。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图8-15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画法2.齿轮的啮合画法第二节齿轮表达齿轮的啮合,一般采用两个视图。在垂直于圆柱齿轮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相切。
动画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采用剖视图表达时,在啮合区内有五条线。图8-16轮齿啮合区在剖视图中的画法第二节齿轮三、直齿锥齿轮图8-17直齿锥齿轮锥齿轮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有直齿、斜齿和曲线齿(圆弧齿、摆线齿)等多种形式。第二节齿轮图8-18直齿锥齿轮各部分名称及代号
1.单个直齿圆锥齿轮的画法
第二节齿轮图8-19直齿锥齿轮的啮合画法2.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画法锥齿轮的啮合画法与圆柱齿轮基本相同,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视图上,一个齿轮大端的分度线与另一个齿轮大端的分度圆相切,具体画法如图8⁃19所示。第二节齿轮动画四、蜗杆与蜗轮蜗杆蜗轮用于两交错轴之间的传动,交错角一般为90°。通常蜗杆主动,蜗轮从动,用作减速装置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蜗杆与蜗轮第二节齿轮1.蜗杆的规定画法其画法基本与圆柱齿轮相同,在两面视图中,齿根线和齿根圆均可省略不画,如图8⁃20所示。
图8-20蜗杆的主要参数及规定画法第二节齿轮2.蜗轮的规定画法在垂直于蜗轮轴线的视图中,只画出分度圆和齿顶外圆,齿顶圆和齿根圆不画,如图8⁃21所示。图8-21蜗轮的主要参数及规定画法第二节齿轮动画图8-22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
a)剖视图b)外形图3.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在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中,可以画成剖视图和外形图两种形式,如图8⁃22所示。第二节齿轮一、键及其联接第三节键和销键是联接轴和齿轮的传动件,使轴和传动件不产生相对转动。图8-23键的装配图动画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1.键的类型键的种类较多,常见形式有普通平键、半圆键、楔键等。键GB/T109618×11×100表示键宽为18mm,键高为11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2.键的标记图8-24键的类型图8-25键槽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3.键槽的画法及尺寸标注键是标准件,所以一般不必画出零件图,但要画出零件上与键相配合的键槽,键槽的宽度b可根据直径d查表确定,轴上的槽深t1和轮毂上的槽深t2可从键的标准中查得,键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轮毂的长度。图8-26键联接的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4.键联接画法普通型平键是以两侧面为工作面,起传递转矩作用。
二、销及其联接图8-27销联接的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销是标准件,通常用于零件间的连接或定位。常用的有圆柱销、圆锥销和开口销。表8-8销的类型、标记、画法第三节键联接和销联接第四节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旋转轴的部件,结构紧凑,摩擦阻力小,能在较大的载荷、较高的转速下工作,转动精度较高。图8-28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滚动轴承表8-9常用滚动轴承的表示法第四节滚动轴承二、滚动轴承的代号表8-10滚动轴承类型代号例:滚动轴承代号62046-类型代号,表示深沟球轴承。2-尺寸系列代号,原为02,“0”为宽度系列代号省略未写,“2”为直径系列代号,故两者组合时写成“2”。04-内径代号(内径尺寸4×5=20)即内径代号是轴承公称内径20mm除以5的商数4,再在前面加0成为“04”。第五节弹簧弹簧的特点是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去掉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原状。在工件中的作用是减震、夹紧、测力和储能。图8-29常用的弹簧第五节弹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师大第二附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汕头潮阳区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冠心病防治健康教育课件
- 宠物日常护理课件
-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多功能仓储中心托盘租赁及仓储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班班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合同
- 2025版旅游产业人民币担保书
- 陪诊员培训课件
- 氯苯唑酸葡胺软胶囊-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英语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安阳文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胆总管结石治疗
- 超声科临床操作中的伦理与法规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2025年天水市麦积区事业单位遴选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胸外科一病一品
- 非甾体抗炎药围术期镇痛专家共识(2024 版)解读
- GB/T 44828-2024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