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语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1.通过任务一,理解《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把握课文内容2.通过任务二,感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精神3.通过任务三,分析《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艺术特色及写作技巧1.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中,作者通过记述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的两件童年趣事,来说明他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阅读全文,完成下表。课题段落段落大意结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1段总提两件趣事对“我”的教育作用总第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1218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研究分2.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从童年到高中的“历程”,是谁“教育”“我”最终成为一位物理学家?①父母——带“我”走进自然。②老师——用科学家的故事激励“我”。③科学前辈——爱因斯坦的理论和精神的引领感召。④自己——作者的自我教育和培养,他对想象力、好奇心、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等科学品质的培养、保护与坚持,说明自我培育、自我教育和自我努力是作者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关键。明结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童年的两件事高中时的做法鲤鱼“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未完成的工作想象力兴趣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建造原子对撞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任务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把握课文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的深刻含意是什么?作者由“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想到人类自己,“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可见人类的视野狭窄。“只包含……”表现了人类对世界的肤浅认识,也进一步表明了进行科学研究、探求未知世界、开拓人类视野的重大意义。析重点2.(理解文章内容)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说明什么?(1)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②“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④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是“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的。(2)作者想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①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②“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③“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3.[情境]转折复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表述者的心理,其表意重点是由表述者的语意侧重点决定的,因此,转折复句有着极高的语用价值。比如:①张三虽然是个热心肠,但有时肚量却很小。②张三虽然肚量很小,但有时却是个热心肠。这两个都是转折复句,但表意重点显然是不同的。如果强调张三的“肚量小”,则应该用①句;如果强调张三的“热心肠”,则应该用②句。[问题](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这句话中的“许多东西”指什么?“撒手人寰”包含的是什么内容?“许多东西”指人们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爱因斯坦的思想、爱因斯坦的发现引起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的改变,爱因斯坦的伟大等。“撒手人寰”包含了人们对伟大科学家去世的痛心和遗憾。“但是”的转折和“最”的强调,表明爱因斯坦“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对“我”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突出了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对“我”走上科学道路的强有力的引领作用。4.(理解文章内容)作者对待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是怎样看待和怎样做的?①作者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这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②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并且“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③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的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任务二感悟文中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精神(体会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本文的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作者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并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这些因素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极为重要。①想象力。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②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

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③实验精神。有想象力和乐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就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虽然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并不是纯粹空想出来的。任务三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写作技巧1.(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本文最大的一个艺术特色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请简要分析。①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按照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展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涉及其他成长的经验。②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关于统一场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呢?想必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对此只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对制造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态度,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这就使得文章叙述不蔓不枝,重点突出,也便于读者理解。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及其作用)课文中的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