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考点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
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
A.重力B.空气C.热量D.磁场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B.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C.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3.如图所示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单位:Hz),根据这些频率范围,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B.人发出的声音狗不一定能听到
C.狗能听到的声人不一定能听到
D.狗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4.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
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
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第1页共17页
C.微小振动的音叉不具有能量
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5.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对于这两个音,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音调一定不同
B.音色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可能相同
6.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7.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歌唱
山河辽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都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
很快
C.笛子和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8.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9.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
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
第2页共17页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10.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
11.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古筝发
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产生的;改变拨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
度”或“音色
12.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PVC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演奏简单的音乐,PVC管发出的声
音是由空气—产生的。拍击不同长度的PVC管,发出声音的—不同,由于和其他乐器
的材料、结构不同,PVC管发出声音的—不同。
13.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
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
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传过来的。
14.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
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
第3页共17页
15.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上课。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铃声是
通过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
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越短,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2)钢尺紧按在桌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
尺震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
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选填“强”或“弱”);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音
的,听到声音的强弱还跟有关;
(4)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有(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对比法”)。
17.跨学科:小华在观察弦乐团演奏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
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设计探究实验,
琴弦的编号及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情况如表所示。
编号弦的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n?
①钢300.3
②钢300.6
③尼龙丝400.5
④铜500.5
⑤尼龙丝500.5
第4页共17页
(1)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选用表中编号为和的琴弦。
(2)通过查询资料,小华知道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实验
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的琴弦振动时音调低。
四、计算题
18.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
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最近陆地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小明跑步的速度为6m/s,则最近陆地上仪器从接收到地
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这段时间内,小明能跑多远?
19.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距离一隧道口正前方某处鸣笛一下,2s
后司机听到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多远?(空气中声速取340m/s)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l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著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lD的
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
第5页共17页
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
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
例如汗水、护手霸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⑴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音,人耳通常能听到—Hz到—Hz的声音;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A.蝙蝠B.蜘味C.青蛙D.猫
⑷某手机利用Sensel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x10%,可知
Sensel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不计SenseD
系统的大小)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
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第6页共17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考点练习题•教师版
一、单选题
1.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
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
A.重力B.空气C.热量D.磁场
【答案】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直接交谈,是因为空间站内充满空气,空
气可以作为介质传递声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
B.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C.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答案】B
【详解】A.声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
B.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C.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小提琴和二胡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单位:Hz),根据这些频率范围,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能听到的声音狗不一定能听到
第7页共17页
B.人发出的声音狗不一定能听到
C.狗能听到的声人不一定能听到
D.狗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答案】C
【详解】AC.由图可知,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00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
因此人听到的声音狗也能听到,狗听到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所以A错误,C正确;
B.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H00Hz,狗的听觉频率为15~50000Hz,人发出的声音都在狗的
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发出的声音狗能听到,故B错误;
D.狗的发声频率范围为452~180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狗发出的声音都在人
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狗发出的声音人也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
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
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微小振动的音叉不具有能量
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答案】A
【详解】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但是不易观察,放一个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
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故A正确;
B.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故B错误;
C.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微小振动的音叉也能发声具有能量,故C错误;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Ao
5.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对于这两个音,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第8页共17页
A.音调一定不同
B.音色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可能相同
【答案】A
【详解】A.由音乐常识可知,3(mi),1(dou)这两个音阶的音调不同,即1(dou)的音
调低,3(mi)的音调高;所以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其音调一定不同,故
A正确;
BCD.同一架钢琴发出的两个音,其音色一定相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这两个音的响度
可能相同,故BCD错误。
故选Ao
6.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广播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居民
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广播声产生后通过空
气传入居民耳中,故C正确;D.调节音量时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喇叭的振幅发生了改变,
物理学中用响度来描述声音的这一特征,故D错误。
7.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画卷》,用笛子、古筝、琵琶和中国大鼓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歌唱
山河辽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都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
很快
C.笛子和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详解】A.笛子、古筝、琵琶和鼓中,古筝、琵琶和鼓是由固体振动发声的,笛子是空气
柱振动发声的,故A错误;
B.鼓声响度很大,是因为鼓面振动幅度大,故B错误;
C.笛子和古筝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音乐让人热血沸腾,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第9页共17页
故选c。
8.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答案】A
【详解】A.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
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
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答案】A
【解析】略
10.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第10页共17页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详解】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
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古筝发
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产生的;改变拨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
度”或喑色”)。
【答案】振动响度
【详解】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所以古筝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⑵改变拨弦的力度弹拨琴弦,则振动的振幅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
12.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PVC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演奏简单的音乐,PVC管发出的声
音是由空气—产生的。拍击不同长度的PVC管,发出声音的—不同,由于和其他乐器
的材料、结构不同,PVC管发出声音的—不同。
【答案】振动音调音色
【详解】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PVC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⑵拍击不同长度的PVC管,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
第11页共17页
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不同。
[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PVC管和其他乐器的
材料、结构不同,所以PVC管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3.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
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
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传过来的。
【答案】振动人耳处空气
【详解】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⑵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所以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
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过来的。
14.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
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
【答案】音色噪声
【详解】口]不同乐器由于材料,结构不同,故音色不同,即人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演奏声
是由于音色不同。
⑵从环保的角度,只要妨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5.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上课。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铃声是
通过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答案】信息空气
【详解】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上课铃声将“上课”这一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这是利用
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
里的。
第12页共17页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
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越短,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2)钢尺紧按在桌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
尺震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
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选填“强”或“弱”);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音
的,听到声音的强弱还跟有关;
(4)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有(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对比法”)。
【答案】快高振动的快慢小弱频率振幅距发声
体的远近控制变量法
【详解】(1)口]⑵⑶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说明音调
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2)⑷⑸用力拨动锯条,使物体振动幅度变大,当振幅变小时,声音的响度变小;响度的
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
(3)⑹⑺⑻实验表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即与频率有关;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
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小,说明声音的
响度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9]该实验中,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控制了振幅不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
量法。
17.跨学科:小华在观察弦乐团演奏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
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设计探究实验,
第13页共17页
琴弦的编号及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情况如表所示。
编号弦的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n?
©钢300.3
②钢300.6
③尼龙丝400.5
铜500.5
⑤尼龙丝500.5
⑴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选用表中编号为和的琴弦。
(2)通过查询资料,小华知道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华的实验
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的琴弦振动时音调低。
频率
°长度
【答案】⑴①②
⑵⑤③
【详解】(1)口][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时,应应控
制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弦的粗细(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①、②
的琴弦。
(2)口]⑵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琴弦越长
振动频率越低。在研究琴弦的长度与频率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材料相同,综
上所述,结合数据可以确定的是编号为⑤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③的琴弦振动时音调低。
四、计算题
18.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
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最近陆地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第14页共17页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小明跑步的速度为6m/s,则最近陆地上仪器从接收到地
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这段时间内,小明能跑多远?
【答案】(1)200s;(2)7800m
【详解】解:(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
s300x103m
t———="-A.——;—=200s
。声1500m/s
(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s300x103m
t灌=———T———;—=1500s
浪u浪200m/s
逃生的时间
△t=t淳-t声=1500s-200s=1300s
小明跑出路程
s小用=vAf=6m/sxl300s=7800m
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2)小明能跑7800m。
19.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距离一隧道口正前方某处鸣笛一下,2s
后司机听到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多远?(空气中声速取340m/s)
【答案】315m
【分析】,
【详解】汽车的速度v车=25m/s,由v=:得:s车=¥车xt=25m/sx2s=50m,声音通过的
路程s声=¥声1=34001小乂2s=680m,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s=号生=
680m-50m…l
------------=315m.
2
【点睛】根据s=vt分别求出声音和汽车通过的路程,两者之差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距
离的2倍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保证与补救课件
- 生活用品租赁协议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细分的原则课件
- 河池脱硫塔防腐施工方案
- 中国主要旅游线路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分销商合同框架协议
-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影视传媒法律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理工学院《建筑结构抗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仁爱学院《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预应力张拉安全操作规程
- 常见眼压计对比分析文档
- 呼吸科常用吸入药物介绍
- 人行道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 《自相矛盾》的说课课件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室内线路的安装-课件
- 儿科学:21-三体综合征课件
-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题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铜陵恒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铝锭和5万吨铝棒项目(重新报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