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考点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

不同

4.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平面镜A

S\S,

B

A.变亮B.变暗C.不变D.偏离原位置

第1页共19页

5.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6.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向池

中注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会()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在原地不动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7.如图是小明眼睛在N点看到鱼缸内M点处鹅卵石的光路图.鱼缸内注入更多水后,小明

的眼睛在N点仍然可以看到鹅卵石。选项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原来的光路,能正确反映水

变多后小明看到鹅卵石的光路图是()

第2页共19页

8.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

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平■悔”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的移动速度

C.经过了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沿逆时针方向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9.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10.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NEOM是入射角

C.图甲、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

11.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至IJ"自己”,这是由于光发

第3页共19页

生_____而形成的像;走进电梯,“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

传感器通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12.唐代卢全《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

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形成的。

13.1905年,英国车手多萝西菜维发明了汽车后视镜,以便于观察后方来车。目前,汽车

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填“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物体通过该光学元件成________立的(填“实像”或“虚像”),选用该光学元件的

优势是o

14.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实验中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

解成各种颜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把红、、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

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若蜡烛以0.01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此过程

中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m/s,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6.“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4,实质是挡板后的演

员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P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

路图。

观众P・

挡板■

17.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

第4页共19页

位置,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18.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

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V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8;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A

B'

四、实验题

19.小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

的特点,便于确定—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A的像,如图所示,小滨

拿另一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

像,原因是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第5页共19页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

的位置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纤的奥秘

光纤电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

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这是为什么呢?

甲乙丙戊

如图甲所示,以某种玻璃为例,当一束激光从这种玻璃射入空气时,光线在玻璃与空气的分

界面同时发生折射与反射现象;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光线强度逐渐减弱,反射光线强

度逐渐增强;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

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并非光线在任何界面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介质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能发生。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如图丁所示,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

的透明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外套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

到光纤外。这样光就只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戊所示。

(1)图甲中,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角(大于/小于/等于)折射角。

(2)图乙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

A.折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B.折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C.折射光线逐渐增强,反射光线逐渐减弱

D.折射光线逐渐减弱,反射光线逐渐增强

(3)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增大入射角(有可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第6页共19页

(4)光线从光导纤维的外套斜射向内芯时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D.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5)如图所示,三棱镜由图甲中玻璃做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请

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考点练习题•教师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第7页共19页

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A

【详解】A.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

B.水浅是由于水底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射来的光

线看去,看到的是池底变高了的虚像,属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树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

的影子,故c错误;

D.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o

2.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因为灯里有稀有气体,不是光的色散,

故B错误;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一白塔,是由于白塔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使得人

看到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

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

第8页共19页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

不同

【答案】A

【详解】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两块碎裂的镜子都

能形成完整的像。

故选Ao

4.如图,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平面镜A

PS'

B

A.变亮B.变暗C.不变D.偏离原位置

【答案】C

【详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在镜子前面,后面没有反射光线,在

镜子后面放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镜面对光线的反射,所以像的亮度、位置等都不会受影响,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答案】D

第9页共19页

【详解】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是池塘底部发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

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向池

中注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会()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在原地不动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答案】A

【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

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面逐渐上升,入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不变,入射

点逐渐向左移动,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

左移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如图是小明眼睛在N点看到鱼缸内/点处鹅卵石的光路图.鱼缸内注入更多水后,小明

的眼睛在N点仍然可以看到鹅卵石。选项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原来的光路,能正确反映水

变多后小明看到鹅卵石的光路图是()

【答案】C

第10页共19页

【详解】鱼缸内注入更多水后,小明的眼睛在N点仍然可以看到鹅卵石,所以最终光线要

通过N点,因为水增加了,按照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最终折射光线不可能再过N点,需

要增大入射角,从而增大折射角,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

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k___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的移动速度

C.经过了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沿逆时针方向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答案】C

【详解】A.铅笔在平面镜中成虚像,且铅笔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像的尖端朝左,故A

错误;

B.铅笔是一个整体,整体的移动速度相同,故笔尖的像移动速度等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故B错误;

C.移动过程中,铅笔的长度不变,则此时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仍相距6cm,故C正确;

D.将M逆时针转动45。,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则此时铅笔的像是竖直且尖端朝下的,

故D错误。

故选CO

9.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第11页共19页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答案】B

【详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茶色玻璃可以使成像更清晰,

并不会成实像,故A错误;

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就不变,像的大小

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故C错误;

D.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NEOM是入射角

C.图甲、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B

【详解】A.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容易被看见,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

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图中E。是入射光线,ON是法线,贝吐EON是入射角,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图甲中,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光线沿着纸板入射时,纸板上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跟反

射光线和法线;图乙中纸板左右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沿着纸板做部分入射时,纸

板上不能看见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不符

合题意;

D.图甲中,当光线沿入射时,光线沿射出;图丙中当光线沿尸。入射时,光线沿

O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12页共19页

故选B。

二、填空题

11.幸福小区电梯内壁是抛光的不锈钢板。电梯门打开时,小玉看到“自己”,这是由于光发

生而形成的像;走进电梯,“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她。门上的

传感器通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感知乘客是否关门。

【答案】反射虚靠近红外线

【解析】略

12.唐代卢全《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

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形成的。

【答案】虚反射

【详解】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

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3.1905年,英国车手多萝西菜维发明了汽车后视镜,以便于观察后方来车。目前,汽车

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填“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物体通过该光学元件成立的(填“实像”或“虚像”),选用该光学元件的

优势是o

【答案】凸面镜正虚像扩大视野

【详解】[1]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为了扩大司机的视野,一般用的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

有反射发散作用,当平行光投射到凸面镜上,反射的光线发散,这样可以扩大司机的视野,

减少盲区。

⑵[3][4]物体通过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且物体离凸面镜越远,所成虚像越小;凸面

镜对光线有反射发散作用,可以扩大司机的视野。

14.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实验中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

解成各种颜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把红、、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

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答案】色散绿

【详解】口][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

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第13页共19页

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若蜡烛以0.01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此过程

中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m/s,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答案】0.02不变

【详解】口]蜡烛以O.Ol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则镜中的像也以O.Olm/s的速度像玻璃板

靠近,则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0.02m/s。

⑵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等大,所以当蜡烛向玻璃板移动时,像大小不变。

三、作图题

16.“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4,实质是挡板后的演

员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尸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

路图。

观众P・

挡板I•

【答案】

【详解】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连接44,做A4'垂直平分线即镜面的

位置,连接AP交镜面于。点,连接为入射光线,连接0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14页共19页

观众p

17.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

【答案】

【详解】因为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所以反射光线竖直向下,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

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60°+90°=150°

则入射角、反射角都为

150°

——=75°

2

18.小明用手机给水中的小鱼拍照,发现手机在水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的一条小鱼的像重合,

第15页共19页

图中A点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皮点是小明看到的小鱼和手机的像重合的位置。请画出:

(1)手机的位置8;

(2)小明看到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3)水中鱼的大致位置C及看到鱼的光路图。

A

【答案】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手机

的位置B。

(2)由题知,小明看到手机在鱼缸中的像刚好与鱼缸中一条小鱼重合在8点,手机在鱼缸

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鱼缸中一条小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的虚像。连接3N交水面于点O,则点。为入射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连接0A即为

反射光线。

(3)水中鱼“射向”水面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

鱼的像在皮点,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鱼的实际位置C应该在像的下侧,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19.小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6页共19页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

的特点,便于确定—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A的像,如图所示,小滨

拿另一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

像,原因是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

的位置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答案】像相同不能虚不变不变

【详解】(1)口]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能透过玻璃板观察玻璃板后面的操作,所以在水平

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⑵拿另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后面,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

合,证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3][4]由于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平面镜后面没有光线会聚成实像,故

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4)[5]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大小

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也不变。

(5)⑹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将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A的位置不

变,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也不变。

五、综合题

20.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