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
第八讲力运动和力
考点1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
单位是牛顿(N)o
2.力的作用效果:(1)使受力物体形状改变;(1)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图。
【例题1】(2024年山东蒲泽中考题)如图所示,滑旱冰时小明
用力推墙,他便向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的;使小明后退的力
的施力物体是。
【解析】穿旱冰鞋的小明用手推墙,他自己也会后退。这是因为
手对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
【答案】相互墙
针对训练
1.(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在两辆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甲和乙,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B.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
C.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由于甲、乙两磁体没有接触,因此甲、乙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2.(2024年山西大同中考模拟题)下列四种运动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将弓拉弯B.举起杠铃C.奋力划艇D.踢出足球
3.(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模拟题)分别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上A、B、C
三处,在A处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力大一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有关。
4.(2024年河南中考题)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头脑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学
习物理后,要能运用事实证据进行质疑和修正。请参照示例,另外列举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
并通过实例进行反驳,写出正确观点。
【示例】错误观点:两个物体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磁铁靠近铁球,能将铁球吸引过来,因此两个物体不接触,也
能有力的作用。
错误观点:O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o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C2.A3.作用点大小4.错误观点:只要
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竖直放在竖直墙边的物体刚好
与墙面接触,没有力的作用,因此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例题2】(2023年湖南常德中考题)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卵与石斗,麋碎无疑”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C.“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击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
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飞流直下”是由于水受到方向竖
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及运动状态。
【答案】B
针对训练
1.(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阿波罗
盆地进行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降落月球实施制动减速时,要将发动机喷管朝向
(选填“前方”“侧方”或“后方”),使探测器减速的施力物体是(选填“燃
气”或“喷嘴”),此现象可以说明o
2.(2023年湖南益阳中考题)冬至打年糕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打年糕时,需要用木制
榔头反复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图所示,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
过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终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下砸榔头时,榔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年糕凹陷,说明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而年糕对椰头没有作用力
3.(2022年山东烟台中考题)踢足球是很多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运动员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飞向球门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4.(2023年云南中考题)我国传统节日有悬挂灯笼的习俗,请在图中画
出灯笼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L前方燃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性和弹力: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物体
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2.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作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
弹簧测力计。
【例题3】(2024年广州中考题)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
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x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弹簧受到的拉力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常量(设为外,则比值k的
弹簧的伸长量
单位是,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
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则弹簧
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F=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弹簧受到的拉力F/N01.02.03.04.05.0
弹簧的伸长量x/cm01.002.003.004.005.00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F-x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解析】(1)拉力的单位是牛顿(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厘米(cm),则弹簧受到
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k=#=O.5N/cm
6cm
(2)①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11.50cm-8.50cm=3.00cm
②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
码的拉力为F=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8.50cm-6.00cm=2.50cm
④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就得到F-x图像;
⑤图线b的k值为《=S5±N=lN/cm,大于原来图线a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
5cm
确的。
【答案】(1)N/cm0.5N/cm(2)①3.00②2.52.50
F/N
⑤丙
针对训练
1.(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在弹性限度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2.(2024年江苏盐城中考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
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3.(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小东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小东的四
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水平伸直。小东的四名同学中两臂水平伸直时对弹簧
拉力器的拉力最大的是【】
A.手臂最长的同学
B.体重最大的同学
C.身高最高的同学
D.力气最大的同学
4.(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题)小明计划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要求:
①测量范围为。〜30N;②分度值为1N;③用木板M做刻度板;④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
离相等且适当大一些。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小明对已有的四根弹簧做了如下测试:如图L把弹簧挂在竖直木
板M上,测出弹簧原长1。,如图2,把30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测出弹簧总长1.测试结果
如表。请你帮小明选择一根最合适的弹簧,并说明不选其他三根的理由。。
弹簧代号甲乙丙T
lo/cm2.004.004.008.00
1/cm20.0022.006.1035.00
取走重物后弹簧不能能能能
能否恢复原状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D2.D3.A4.乙最合适,因为把30N的重物
挂在弹簧下端,弹簧甲发生了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弹簧丙会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
离太小,不便读数;弹簧丁超过了最大测量范围。
考点3重力
L重力的大小: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
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建筑工人砌墙时使用的铅垂线利用物体所受重力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检查所砌墙壁是否竖直。
3.重心: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
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例题4】(2021年湖北黄石中考题)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
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
试验次数被测物体物体质量ni(kg)重力G(N)比值G/m(N/kg)
1物体10.10.999.9
2物体20.43.889.7
3物体30.5——
(2)第3次实验“物体3”的重力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
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
(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N/kg.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六
分之一。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
球表面,根据上面实验结果,月球对他的引力是—N.
(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
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
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
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解析】(1)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物体3”所受的的重力G=4.9N,重力
和质量的比值殳=9.8N/kg;
m0.5kg
(3)实验中物体1、2、3测量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不同,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求平均值,
则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9'―/kg+9.7g/kg+9.8N/kg=38N/kg.
(4)地球对航天员的引力G,g=90kgX9.8N/kg=882N,由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物
体的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工可得,月球对他的引力6月=工0,=1X882N
666
=147N;
(5)由图像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答案】(1)天平(2)4.99.8(3)9.8(4)147(5)大于
针对训练
1.(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题)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
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
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
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月壤的【】
A.质量不变B.质量变小
C.重力变小D.重力不变
2.(2024年河南濮阳中考一模题)过春节时蒸花馍是河南地区
的传统民俗之一,如图所示为花馍手工艺人蒸的“龙花馍”,若一
个“龙花馍”的质量相当于4〜5个鸡蛋的质量,则一个“龙花馍”
受到的重力约为【】
A.20NB.2N
C.IOND.200N
3.(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如图,用细线将质地均匀的小球系在金属支架上,可以通过
左右移动木块的方式改变木板的倾角a.
(1)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增大木板的倾角a,当小球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选填“向右倾斜”、“向左
倾斜”或“不变”)。
Or\
2'V,
II
第3题图第4题图
4.(2024年上海中考题)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
画出该球所受的重力G.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1.A2.B
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例题5】(2024年四川雅安中考题)某同学进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如图所示,他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
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毛巾棉布木板
甲乙丙
(1)实验时固定斜面,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
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通过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
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用的方法可以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
用,它将做;
(4)该实验结论可以说明(选填字母代号).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1)进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
上相同位置(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实验中用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反映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在毛巾表面上运动
时受到的阻力最大,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用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反
映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小车在水平面上速度减少量(速度变化)相同,在水平面上滑
行距离越大,滑行时间越长,速度减小(变化)的越慢。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
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在上述基础上,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匀
速直线运动。该实验结论可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答案】(1)相同相同(2)慢(3)科学推理匀速直线运动(4)B
针对训练
1.(2024年湖南中考题)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
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B.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题)图是马恒同学在公园里玩滑
板车的情形。他站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使滑板车沿水平方向前进,
关于此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断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停止蹬地滑板车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运动中的滑板车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当滑板车停下来时,它的惯性将会消失
3.(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
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
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上、
A.球从a点上升到6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6点的速度为零Y
c.若球在6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A----------尸十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2024年广西玉林中考一模题)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动车上竖直向上跳起,
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
【考点4针对训练题答案】1.C2.C3.C4.C
考点5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
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具有的惯性越大。
惯性有时对人们是有利的,人们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惯性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人们
需要防范。
【例题6](2024年广东汕头中考一模题)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洒水车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匀速直线行驶,所以惯性不变
B.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解析】物体的惯性由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匀速直线行驶的洒水车洒水时,
洒水车的质量变小,惯性变小;冲过终点的运动员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是为了使铁饼出手
时获取利用铁饼更大的速度,利用铁饼的惯性使铁饼能投掷得更远;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
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对物体力的作用。
【答案】B
针对训练
1.(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题)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
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舟会向
前运动,小丁同学觉得是因为【】
A.具有摩擦力向前运动
B.具有惯性向前运动
C.受到重力停止运动
D.受到质量停止运动
2.(2024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
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ABCD
3.(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
4.(2023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在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A.紧固锤头B.掷铅球C,开车系安全带D.跳远
【考点5针对训练题答案】1.B2.A3.C4.C
考点6二力平衡及其条件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
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
个力就彼此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例题7](2024年山东德州中考二模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
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中,当物体处于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
是平衡力;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祛码时,木块处于静止
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祛码
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祛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
或“不平衡”)的;
(3)如图乙是优化后的实验方案,该同学选用轻质小卡片,好处是;
(4)①A图中的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②将B图中的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后,保持两
个拉力的方向相反,此时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松开手小华是通过观察到小卡片
现象,来判断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是平衡力;③A图中的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时,小华
为了探究“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有可能是平衡力,接下来小华需要进行怎
样的操作:»
【解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当木块受
力平衡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
(2)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当把右盘中的祛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祛码时,发现木块仍然
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可能是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作用而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木块处于
平衡状态,所以木块此时受平衡力。
(3)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使用小卡片进行实验,可以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由
于小卡片比较轻小,所以减小了卡片的自重对实验产生的影响。
(4)将B图中的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后,由于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不是平
衡力,当松开手后,小卡片不能静止;实验中要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上,可以把小卡片用剪刀剪成两部分,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1)静止(2)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平衡(3)减小了卡片的自重对实
验产生的影响(4)②不能保持静止③从中间剪开小卡片
针对训练
•・'
1.(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同学认为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乙方案中使用小车时
对实验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同学们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依据的
现象是小车O
书均F
2F,।小车F2
甲乙
2.(2024年江苏盐城中考题)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是【】
3.(2023年黑龙江绥化中考题)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把小车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
车不动,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静止;
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
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
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一侧,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
个力«
(2)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祛码质量相等,使小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
角度后释放,观察到小车,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
(3)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选
填“大”或“小”)的祛码进行实验。
4.(2024年甘肃临夏中考题)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
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重心。己标出)。
【考点6针对训练题答案】1.摩擦力保持静止2.A3.
向相反(2)扭转回来同一条直线上(3)大
【例题8】(2024年上海中考题)小王坐电梯回家时,电梯匀速上升。若他对电梯的压
为电梯对他的支持力为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i>GB.F2>G
C.R和F2是平衡力D.F?和G是平衡力
【解析】小明和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小明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小明受到的
重力与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竖直方向)
上,即K和G是一对平衡力,F?=G;小明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即Fi=Fz;小明对电梯的压力Fi和小明受到的重
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D
针对训练
1.(2024年宁夏中考题)如图所示,B和F2是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其中受力情况属于二
力平衡的是【】
F2=2N
尸I=2N
ABC
选择理由:o
2.(2024年安徽中考题)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
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kg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瞬
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
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
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
3.(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题)如图所示,某同学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图甲是天蒙山索道的吊厢随钢索向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情景,图乙是吊厢及吊厢内物体的简图。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
体的重心。上)。
甲
【考点6针对训练题答案】1.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1003.B
考点7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摩擦的利用与防止: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等来增大摩擦;摩擦在很多情况下又是有害的,可以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
程度、使接触面分离、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例题9】(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冰壶是北方孩子喜爱的冰雪项目之一、如图甲
所示,小丹在体育课上进行冰壶训练时,老师发给她两只鞋套,一只是橡胶底面,另一只是
塑料底面。为探究其中的奥秘,她找来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橡胶表面橡胶表面橡胶表面
-Y,**中川上
塑料表面塑料表面塑料表面
木板丝绸棉布
乙丙T
(1)如图乙所示,将一个物块的塑料表面和橡胶表面分别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
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入表格。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
丝绸和棉布,重复上述步骤,如图丙、丁所示。
实验次数水平面材料物块不同表面弹簧测力计示数7N
1木板塑料表面0.2
2木板橡胶表面2.0
3丝绸塑料表面0.3
4丝绸橡胶表面2.5
5棉布塑料表面0.5
6棉布橡胶表面3.0
(2)通过比较两次数据,可以发现:在水平面材料相同时,物块
表面与之接触时的滑动摩擦力大。
(3)通过比较三次数据,可以发现:物块同一表面,在不同材料的水
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大小(选填“相同”或“不同”)。
(4)小丹进行冰壶训练,需要滑行时,穿底面鞋套的脚着地,另一只脚不
与地面接触。需要停下时,穿底面鞋套的脚接触地面进行控制。
【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与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分析比较1、2(或3、4或5、6)次的实验数据,水平面材料都是木板,当物块的
橡胶表面与木板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大。
(3)分析比较1、3、5(或2、4、6)次的实验数据,物块的同一表面,与不同材料的
表面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
(4)由(2)可知,相同的压力,橡胶面与水平面接触时的摩擦力较大,塑料面与水平
面接触时的摩擦力较小,所以小丹进行冰壶训练,需要滑行时,穿塑料底面鞋套的脚着地,
另一只脚不与地面接触;需要停下时,穿橡胶底面鞋套的脚接触地面进行控制。
【答案】(1)匀速(2)1、2(或3、4或5、6)橡胶(3)1、3、5(或2、4、
6)不同(4)塑料橡胶
针对训练
1.(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尸------L
的因素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卜黑帝;;;N
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滑
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再将毛巾平铺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可二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的关系;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飞一&&钩码
小与压力的关系,你的做法是:oi国产倘
2.(2024年江苏镇江中考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
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L2N和1.8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3.(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长方体木块在长木板上做(选填“匀
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F的大小;
(2)在图甲实验中发现,很难保持木块在(1)小题中的运动,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
稳定。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拉力
F'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木块放置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N
1平放1.2
2侧放1.2
3竖放1.2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为N,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图乙与图甲相比,图乙装置
的优点之一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选填“稳定”或“不稳定”)。
4.(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小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
所用实验器材及装置如下图所示。
木板表面木板表面毛巾表面
甲乙丙
(1)小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发现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有关;水平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2)在实验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此时弹
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小华按要求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多次实验后得
出结论: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
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在实验中,小华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转换
法和法;
(4)联想到“雨天路滑”,小华猜想:除了接触面材料,接触面上有水也可能影响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于是他在桌面上注水后再次实验,发现多次测出的摩擦力都比没注水时要
(选填“大”、“小”或“相等”)。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知道:在木块和桌面之
间形成一层水膜充当了润滑剂。
【考点7针对训练题答案】1.0.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木块上面放不同数量的钩
码,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D3.(1)匀速(3)1.2无关稳
定4.(1)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直线(3)越大越大控制
变量(4)小
【例题10](2025年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
大摩擦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垫上滚木搬运重物B.②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③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D.④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
【解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
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使接触面分离、用滚动摩擦代替
滑动摩擦。
垫上滚木搬运重物是通过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来减小摩擦的;磁悬浮列车悬浮行
驶是使互相接触的两个面分离来减小摩擦;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的。
【答案】C
针对训练
1.(2024年四川乐山中考题)以下四种实例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B.图乙轮滑鞋装有滚轮
C.图丙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车闸D.图丁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2.(2024年山东济南中考题)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
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3.(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题)自行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知
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C.轴承上加润滑油是为了消除摩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商用房屋使用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途中作业96课件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3课件
- 日式餐厅装修施工方案
- 中国人传统节日课件
- 中医技能用书课件
- 中专内科护理课件
- 酒店多功能会议室场地租赁合同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劳动课件
- 高二下学期《家校携手凝共识齐心协力创辉煌》家长会
- (二模)沧州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内部审计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
- 2025浙江1月卷读后续写及满分语料10类40句 (真假小偷) 原卷版
- 餐饮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B卷 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统编版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