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2(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2(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2(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2(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2(北京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北京专用)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填空题时,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解答题时,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

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Si-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

C.氮气D.二氧化碳

【答案】C

【详解】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所以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Co

2.缺钙会影响身体健康。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答案】A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

体形态无关。

故选Ao

3.下列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储水B,矿泉水C.自来水D.河水

【答案】A

【详解】A、蒸储水中除水外,不含其它物质,即蒸储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

B、矿泉水中除水外,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即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自来水中除水外,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微生物等,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D、河水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故选Ao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矿石粉碎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答案】A

【详解】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故选Ao

5.下列行为不管令"低碳"理念的是

A.自备购物布袋B.按需取餐不浪费C.使用一次性餐具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答案】C

【详解】A、自备购物布袋,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理念,故

A不符合题意;

B、按需取餐不浪费,可以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理念,故C符合题意;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CaB.MgC.HgD.Ag

【答案】A

【详解】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

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Ca。

故选Ao

7.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燃料。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B.木炭C.乙醇D.煤

【答案】D

【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D„

8.化肥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Ca3(P04)2B.NH4NO3C.CO(NH2)2D.K2cO3

【答案】A

【详解】A、Ca3(P04)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B、NH4NO3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CO(NH2)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K2CO3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符号是化学学科中一种重要的表征。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下皇的是

A.银(Ag)B.钙(Ca)C.镁亿n)D.镒(Mn)

10.下列物质中,俗称纯碱的是

A.Na2cO3B.NaClC.NaOHD.NaHCO3

1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2-

A.O2B.2O2C.20D.O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气燃

A.4P+5O2==2P2O5B.NaOH+CO2=Na2CO3+H2O

高温

C.Zn+HSO=ZnSO+HT

2442D.3CO+Fe2O3^2Fe+3CO2

13.月井(NRJ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下图为肺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氮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L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答案】9.C10.A11.B12.B13.D

【解析】9.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

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A、银元素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正确;

B、钙元素元素符号是Ca,故选项正确;

C、镁元素元素符号是Mg,故选项不正确;

D、铸元素元素符号是Mn,故选项正确;

故选:Co

10.A、碳酸钠俗称纯碱,符合题意;

B、氯化钠俗称食盐,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1.A、02表示一个氧分子,故A错误;

B、25表示2个氧分子,故B正确;

C、20表示两个氧原子,故C错误;

C、。2-表示氧离子,故D错误;

故选:Bo

12.A、磷燃烧俗称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故选

项不正确;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T,故选项正确;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故选项正确;

故选:Bo

13.朋(N2HQ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O2=2H2O+N2;

A、甲(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28:4=7:1,故选项不正确;

B、乙(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x2=32,故选项不正确;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不正确;

D、该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氧气和氮气都是单质,月井和水都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向4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后,结果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6g蔗糖

20℃

10mL水

①②

14.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g的是

A.①B.②C.③D.@

15.所得溶液中,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关系是

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确定

16.所得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加蔗糖还能继续溶解,说明①是不饱和溶液

B.加水能将②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能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的实验是③和④

D.同温下,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答案】14.A15.B16.C

【解析】14.A、①中温度为20回,水的体积为10mL,蔗糖的质量为6g,完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为6g,

符合题意;

B、②中温度为20回,水的体积为10mL,食盐的质量为4g,没有完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4g,不符合题

后-zfc、.;

C、③中温度为20国,水的体积为10mL,食盐的质量为6g,没有完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6g,不符合题

思;

D、④中温度为20回,酒精的体积为10mL,蔗糖的质量为6g,没有完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6g,不符合

题意;

故选:

Ao

15.②中温度为200,水的体积为10mL,食盐的质量为4g,没有完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③中温度为20回,水的体积为10mL,食盐的质量为6g,没有完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

所得溶液中,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相等;

故选:Bo

16.A、①中加蔗糖还能继续溶解,说明①是该稳定性蔗糖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中温度为20团,水的体积为10mL,食盐的质量为4g,没有完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加水能将②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④中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均不同,不能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①④对比,①中6g蔗糖能完全溶于20如0mL水中,6g蔗糖不能完全溶解于20回10mL酒精中,则

说明同温下,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17.下列操作不正颂的是

,~=>

7

.

▼..

.

.

.

A.读取液体体积.

-

-

-

q

【答案】A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或打火机,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防止发生火灾,图示操作正

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

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

正确;

故选:Ao

18.铜能加工成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抗腐蚀性B.导电性C.导热性D.延展性

【答案】D

【详解】铜能加工成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Do

19.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潜水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氢氧化钙用作干燥剂D.酚麟用作指示剂

【答案】C

【详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潜水,故A正确;

B、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

C、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故C不正确;

D、无色酚醐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可用作指示剂,故D正确;

故选:Co

2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盐酸B.大理石C,浓硫酸D.氢氧化钠

【答案】A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则溶液质量会减少,符合

题意;

B、大理石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则溶液质量会增多,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会潮解同时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则质量会

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睛】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

21.下列Na2c03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B.白色C.能与盐酸反应D.固体

【答案】C

【详解】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有易溶于水、白色固体,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

22.下列化学式的读法正确的是

A.FeCL氯化亚铁B.Nq二氧化氮

C.Na2sO3硫酸钠D.H2c碳酸

【答案】D

【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

【详解】A、FeCb读作氯化铁,故A错误;

B、m。读作一氧化二氮,故B错误;

C、NazSCh读作亚硫酸钠,故C错误;

D、H2c03读作碳酸,故D正确;

故选:Do

23.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D.氯化钠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不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不与水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与氯化钠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4.如图为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刍一小卵石

1-石英砂

L活性炭

一蓬松棉

T

A.过滤B.沉降C.吸附D.蒸储

【答案】A

【详解】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故选A。

25.如图1,密闭容器内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观察到高处蜡烛比低处蜡烛先熄灭。利用数字传感器

测定实验中高(a)、低(b)处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A.蜡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高处蜡烛先熄灭是因为其周围氧气先被耗尽

C.蜡烛熄灭还可能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关

D.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最终高、低处氧气浓度相同

【答案】B

【详解】A.蜡烛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高处氧气的浓度的最低点浓度大于15%,小于17%,说明氧气没有被耗尽,故选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蜡烛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蜡烛熄灭还

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在不断运动,因此,最终形成图2两条曲线合一的情况,即最终高、低处

氧气浓度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5分。)

26.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

⑴国画与油画一一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

性质«

(2)茶与咖啡一一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徵耶隼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答案】⑴不活泼或稳定

⑵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详解】(1)保存珍贵的名画需要隔绝氧气,防止其被氧化,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稳定),不易

发生反应,能够隔绝氧气,能防止书画被氧化,所以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2)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茶与咖啡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

闻到香味。

27.以研促学,知行合一。

⑴劳动体验研学

①生火煮饭。点燃天然气,其主要成分C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煮熟灭火。关闭天然气灶的阀门使火焰熄灭,该灭火原理是o

(2)传统文化研学

《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之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水杨酸中

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⑶科普文化研学

参观自来水厂时,用活性炭除去颜色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作用。

⑷绿色生态研学

研学结束后,下列废弃物应投入如图所示垃圾桶的是(填字母序号)。

A.矿泉水瓶B.水果皮C.纸质包装袋

【答案】⑴CH4+2O2-CO2+2H2O隔离可燃物

12x7

⑵xlOO%

12x7+1x6+16x3

(3)吸附

(4)B

【详解】(1)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②煮饭结束,关闭天然气灶的阀门,使火焰熄灭,此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17x7

(2)水杨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X1OO%;

(3)参观自来水厂时,用活性炭除去颜色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4)A、矿泉水瓶可回收利用,应投放到标有可回收垃圾标志的垃圾箱内,不符合题意;

B、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应投入标有厨余垃圾标识垃圾箱内,符合题意;

C、纸质包装袋可回收利用,应投放到标有可回收垃圾标志的垃圾箱内,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甲醇(CH3OH)作为低碳燃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运输

及使用相对安全、便捷,是全球公认的新型能源。

2023年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甲醇做火炬燃料,实现了"零碳排放"。甲醇是利用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工业废

气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原理如图1所示。因为甲醇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合成甲醇时

消耗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所以又被称为"零碳甲醇"。为探究影响甲醇产率的因素,研究人员在一定条件下,

测定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o-

甲醇和水

甲醇作为一种能够破解能源安全和“双碳"难题的"超级燃料",极具开发潜力,是中国能源多样化的“新灯塔"。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甲醇的一条物理性质:

⑵补全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

⑶对比图2中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200吃250回范围内,

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生产“零碳甲醇〃使用的原料不含碳元素。

②"零碳甲醇"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⑸参加反应的H?质量_________(填">"或"="或"<")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答案】⑴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2)4H2O

⑶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比无分子筛膜时的高

(4)错对

⑸〉

【详解】(])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甲醇的物理性质有在常温常压下为无

色液体;

(2)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C、8

个H、8个0,反应后有2个C、4个。,则未知物中含有8个H和4个。,则其化学方程式补充为4H2。;

(3)对比图2中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200回〜250团范围内,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比

无分子筛膜时的高;

(4)①甲醇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合成甲醇时消耗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所以又被称为"零碳甲醇",生

产“零碳甲醇”使用的原料含碳元素,故错;

②"零碳甲醇"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对;

(5)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记甲醇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H2

质量等于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和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故参加反应的电质量〉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29.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中含有Nai,从卤水中提取碘(12)的工艺流程如图。

H,SO,Cl,Na2sO3

高分子树脂

(1)①中调节溶液的pH为2〜3时,溶液显___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

⑵②中CL将Nai氧化为卜。③中高分子树脂将12从混合溶液中吸附出来,该变化属于(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

⑶④中反应为:U+NazSOs+HQuNa2so4+2HI,其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是。

【答案】⑴酸

(2)物理

⑶I、s

【详解】(1)pH<7的溶液显酸性,则①中调节溶液的pH为2〜3时,溶液显酸性;

(2)③中高分子树脂将L从混合溶液中吸附出来,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④中反应为U+Na2s(VHzONa2so4+2HI,该反应中12fH为碘元素化合价由。价价,

Na2s。3-Na2so4,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6价,钠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没有发

生变化,故该反应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是KSo

30.印刷电路板(PCB)是用腐蚀液将覆铜板上的部分铜腐蚀掉而制得。一种用FeCb溶液制作PCB,并将腐

蚀后废液回收再生的流程如下。

PCBFe粉(过量)

⑴配平腐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_FeCb=_CuCI2+FeCb(2分)

⑵置换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①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Fe+2FeCl3=3FeCl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⑴1212

(2)Fe+CuCl2=Cu+FeCl2化合反应

【分析】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过量的铁粉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过滤得到铜,氯化亚铁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

【详解】(1)反应前有3个氯原子,反应后有4个氯原子,且3是奇数,4是偶数,FeCb前面化学计量数

为2,这样反应前有6个氯原子,2个铁原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则FeCb前面化学计量数为2,检验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

(2)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铁和氯化铜溶液

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CL=Cu+FeC12。

②多种物质参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Fe+2FeCl3=3FeCl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

合反应。

3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CDE

⑴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中药品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D,原因是o

⑷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答案】⑴试管

A

(2)B2KMnO4=K2MnO4+MnO2+O2个

⑶。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⑷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A中药品是高铳酸钾,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B;高锌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zMnOd+MnOz+Oz个;

(3)装置D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D,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E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2.用下图研究Ca(OH)2的性质。

Ca(OH)2溶液

向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醐溶液,再将一小块干冰放入烧杯中。

⑴滴加无色酚酥溶液后变红,Ca(OH)2溶液显_____(填"酸性"或"碱性")。

⑵放入干冰后一段时间,红色褪去,溶液变浑浊,其原因是(请结合方程式解释)。

【答案】⑴碱性

(2)CO2+Ca(OH)2=CaCO3+H2O,产生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氢氧化钙被消耗完,碱性消失

【详解】(1)无色酚献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滴加无色酚献溶液后变红,说明Ca(OH”溶液显碱性;

(2)放入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后一段时间,红色褪去,溶液变浑浊,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产生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可观

CO2+Ca(OH)2=CaCO3^+H2O,

察到溶液变浑浊;当氢氧化钙消耗完全,碱性消失,则溶液红色褪去。

33.用如图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

⑵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检验正极产生气体的现象是

【答案】⑴氢气/H2

通电小小

(2)2H2O^2H2^+02T

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

【详解】(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通电本小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r+O2r;

(3)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4.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下表。

盐酸体积/mL024681012141618

溶液pH13.112.812.311.510.47.02.72.32.22.1

(l)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H为2.1时,溶液中的溶质为o

【答案】(1)NaOH+HCl=NaCl+H2O

(2)NaCLHCI

【详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bNaCl+H?。;

(2)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一开始溶液的pH大于7,随着稀盐

酸的加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碱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再继续加

入稀盐酸,稀盐酸显酸性,所以溶液酸性逐渐增强,当pH为2.1时,说明溶液呈酸性,稀盐酸过量,则此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即NaCLHCL

35.为验证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如右图两组实验。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第一组能证明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证据是o

CuSC)4溶液稀盐酸

II

第一组第二组

⑶第二组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理由是o

【答案】(l)Fe+2HCl=FeCL+H2T

⑵①中有红色固体析出,②中无明显现象

⑶未比较出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详解】(])③中,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U+H2T。

(2)第一组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

成铜和硫酸亚铁,银不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Ag。所以第一组能证明铜、银、铁的金属活

动性顺序,证据是①中有红色固体析出,②中无明显现象。

(3)比氢活泼的金属能从稀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气,反应越剧烈则金属越活泼。铁和稀盐酸反应说明活动性

Fe>H,Cu、Ag不和稀盐酸反应,说明活动性H>Ag、Cu,未比较出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所以第二组

不能得出铜、银、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6.利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二氧化镒红磷白磷

实验步骤如下:

①通入氮气,排出管内空气;

②将装置下方浸泡在80℃的热水中,红磷、白磷均不燃烧;

③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推入装置内,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l)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⑶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

MnO2

【答案】(1)2凡。2=^2凡0+。2个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⑶②中白磷不燃烧,③中白磷燃烧

MnO2

【详解】(l)a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T;

(2)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推入装置内,b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而c处

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

即与氧气接触,依据的现象是②中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白磷(与

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

37.下图是银镜反应(在试管内壁镀银)的实验过程。实验小组对银镜反应的成镜时间和银镜效果的影响

因素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10滴AgNC)3溶液,然后滴加1滴16%的NaOH溶液,产生褐色沉淀;逐滴滴加氨水,边加边

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滴加1mL乙醛溶液后置于70回水浴中加热。记录不同条件下的成镜时间和银镜效果,

见表2。(银镜外观等级标准,见表1)

表1银镜外观等级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

效漂亮的银白色银镜,均匀致密,灰白色(或灰黑色)银镜,比较均匀致密,局部或斑点状银镜,较

果最佳较好差

表2不同条件下的成镜时间和银镜效果

溶液乙醛溶液

AgNO3

序号氨水浓度/%成镜时间/min银镜效果

浓度/%浓度/%

①1224.5三级

②2223.5二级

③4222.5二级

④4421一级

⑤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