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王辉wangh102102@主要内容
一、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定义
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诊断与鉴别标准
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一)美国的定义
1.美国《障碍者教育法案》的有关定义
A、情绪障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并持续较长的时间,程度较为严重,已经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表现出学习障碍,但不能以智力、感官或其他健康因素来解释;(2)无法与老师及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在正常情况下,有不恰当的感受和行为表现;(4)心境表现出弥散性的沮丧和抑郁;(5)在个人和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出现生理症状或恐惧的倾向。B、情绪障碍的定义还包括精神分裂症。
2.美国学术界的定义美国全国心理健康和特殊教育联合会组成的跨专业小组委员会,研究拟定的情绪或行为障碍的定义:A、情绪与行为障碍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或行为反应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以及同一文化背景、同一种族的平均水平相比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反应对学习成绩、社会适应、职业技能和个人技能的发展都有极为不利的影响。(2)对周围环境中有压力的事件,表现出非暂时性的过激反应。(3)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一致的障碍,至少其中之一是在学校。(4)对普通教育的直接干预的反应效果很差,或者说普通教育的干预对这种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充分的。B、情绪或行为障碍可能与其它几方面的障碍并存。C、情绪与行为障碍可能伴随精神分裂症,情绪失调,焦虑性症,或其他行为或适应方面相类似的失调。(二)台湾地区的定义严重情绪障碍:系指非因压力情境造成个人长期在学校中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明显的异于其年龄或文化,且严重影响其学业、社会生活、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者。情绪障碍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惧性疾患、焦虑性疾患、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或其它持续性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者。(三)我国的定义
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这一类人群部分地归入了精神残疾,并将精神残疾定义为: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情绪与行为障碍泛指儿童或青少年持续性的表现外向性的攻击、反抗、冲动、过动等行为,内向性的退缩、畏惧、焦虑、忧郁等行为,或其它精神疾病等问题,以致造成个人在生活、学业、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显著困难,而需提供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者。
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一)智力和成就方面1.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智力中等(90左右),只有少数智商在中等以上;2.缺乏理性和灵活的思维、恰当的判断和选择;3.自我认识能力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能正确评估自己;4.有能力,但学业成绩差。(二)人际关系方面1.多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互动能力欠佳、经常发脾气、攻击他人,所以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较妥善的互动关系;2.独来独往,不加入同伴的游戏;3.大多数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通常不受同伴的欢迎。4.在家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到外面却闭嘴不说话。5.只对特定的人开口说话。(三)言语表达方面大多数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表达能力欠缺,经常说些与情境无关的事情,常会用显著尖锐或特别低沉的音调讲话。(四)日常生活方面部分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自理能力不足,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也不晓得清楚的表达及要求。(五)生理机能方面1.知觉反应薄弱。对外界光线、声音的刺激反应较迟钝,或出现过当的反应;2.饮食或睡眠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身体的不适反应比较迟钝。(六)社会适应方面1.控制能力较弱、常发脾气,对外在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经常喜怒无常,且不合情境及时宜,以自伤、攻击、破坏做最直接的表现;2.常会重复做一些不自觉而可能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如:摇头、抓发、摆身、扭衣角等,这些自我刺激的举动,渐渐会成为习惯性的动作很难加以控制;3.大多数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可能发现攻击和退缩行为;4.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常出现异常行为,诸如打架、戏弄、碰撞、大叫、不顺从、哭泣、破坏及野蛮作风等。5.表现出退缩行为的儿童基本上是行为幼稚或不愿意与他人互动。表现出社会性孤立,很少与同伴玩耍,缺乏玩乐的能力。有些会有幻想和白日梦;6.有些表现出退缩行为的儿童会有幻想和白日梦;有些会产生害怕;有些会退化到先前的发展阶段,同时要求不断的协助和注意,有些则会产生莫名的沮丧,而造成自杀。(七)兴趣与注意力方面大多数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无法静坐,被所有事物分心,白日梦过度,不做劳务,记忆力差,注意力短暂,好像没听见,昏昏欲睡,缺乏兴趣。
三、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诊断与鉴别标准
情绪或行为障碍有许多不同的临床表现,医学上常把它分为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等。(一)广泛性焦虑障碍1.美国的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994)中提出的有关广泛性焦虑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是:(1)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于不少事件和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忧虑的期望)。(2)患儿发现难以控制住自己不去担心。(3)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伴有下列6种症状之一项以上(在6个月中,多数日子里至少有几种症状)。①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②容易疲倦。③思想难以集中或头脑一下子变得空白。④激惹。⑤肌肉紧张。⑥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常醒转,或辗转不安地令人不满意的睡眠)。(4)这种焦虑和担心不仅限于某种轴I精神障碍上。例如,这种焦虑或担心不在于患有惊恐发作(如惊恐性障碍),不在于在公众场合感到难堪(如社交恐怖症),不在于被污染(如强迫症),不在于离家或离开亲人(如分离性焦虑障碍),不在于体重增加(如神经性厌食),不在于多种躯体诉述(如躯体化障碍),不在于患严重疾病(如疑病症),而且这种焦虑和担心并不是发生在创伤的应激障碍之时。(5)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直接生理性效应),也排除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可能。2.我国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一3)中提出的儿童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是:A、症状标准(1)以烦躁不安,整日紧张,无法放松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2项:①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②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③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④感到易疲倦、精疲力竭。⑤肌肉紧张感。⑥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⑦睡眠紊乱(失眠、易醒、嗜睡却又睡不深等)。(2)焦虑与担心出现在2种以上的场合、活动或环境中。(3)明知焦虑不好,但无法自控。B、严重标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C、病程标准起病于18岁以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D、排除标准不是由于药物、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所致。(二)注意缺陷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诊断与鉴别标准,《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1992)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994)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一3)是基本一致。(1)A或BA、注意缺陷:有下列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a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的错误。b在学习、工作或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c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d往往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不理解教导)。e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f往往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或工作,如做功课或家务。g往往遗失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铅笔或其他学习工具。h往往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i往往遗忘日常活动。
B、多动一冲动:有下列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
a手或足往往有很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
b往往在教室里,或在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c往往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或成年人,可能只是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d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
e往往一刻不停地活动,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
f往往讲话过多。
g往往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
h往往难以静等轮换。
i往往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断或插嘴。(2)多动-冲动或注意问题都出现于7岁以前。(3)某些表现存在于两个以上场合,如在学校、在工作室(或诊室)、在家。(4)在社交、学业或职业等功能上,有临床缺损的明显证据。(5)排除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进行解释,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或人格障碍等。特殊教育领域——台湾严重情绪障碍的鉴定标准:1.行为或情绪显著异于同年龄或社会文化的常态者,得参考精神科医师的诊断认定之。2.除在学校外,至少在其它一个情境中显现适应困难。3.在学业、社会、人际、生活等适应有显著困难,并经评估后确定一般教育所提供的辅导无显著成效者。综上所述,根据ICD—10和DSM—IV的诊断标准,构成情绪与行为障碍有三个决定性的条件:1.情绪与行为的困扰已干扰到这个儿童的日常生活、社会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学习活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则干扰到职业上的表现);2.问题的出现已经有一段历史,通常是指超过六个月;3.问题已演变为固定的模式而且经常发生,也就是说,这个儿童在某种情境中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会经常出现。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评估流程1.转介2.筛选一是利用检核表或简单的评估工具客观的了解问题的类型与严重的程度;二是利用访问或数据审查等方式,进行可能干扰因素的排除3.临床评估4.专业团队评估5.决策(二)评估项目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评估项目与内容评估项目评估内容1.生理评估健康状况检查、视觉检查、听觉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检查、血液化验检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检查、家庭与个人病史检查等。2.智力评估(1)画人测验(2)儿童智力筛查测验(3)魏氏学前儿童智力测验(WPPSI)(4)学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测验(5)中国比内智力测验(BS)(6)魏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R)(7)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CMMS)(8)考夫曼儿童智力测验(K-ABC)3.成就评估(1)小学儿童语文能力测验(2)小学儿童数学能力测验4.情绪行为评估(1)学生行为评估表(2)问题行为筛选量表(3)情绪障碍量表(4)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5)儿童社交焦虑量表(6)行为与情绪评量表(7)行为的功能性评估5.社会适应性评估(1)文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2)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3)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4)儿童适应行为量表6.个性、自尊和自我调节能力评估(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2)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测验(CPQ)(3)儿童自我态度问卷(4)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5)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产业与绿色消费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报告
- 2025年折扣零售业态数字化转型下的员工培训与发展研究报告
- 2023驾驶员安全责任书15篇
- 中职高考英语一轮练习(感叹句)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600字中央空调销售与精密安装合同
- 2025版地砖材料批发采购及售后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铝合金结构改造工程承包合同标准范本
- 2025房屋租赁租赁期内租赁物转租规定补充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穿戴设备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说明
- NB/T 11431-2023土地整治煤矸石回填技术规范
- 国企集团公司各岗位廉洁风险点防控表格(廉政)范本
- JGJ257-2012 索结构技术规程
- 佛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带答案】
- 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五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巡察下沉调研工作方案
- 骨科显微外科出科小结
- c90温控表说明书
- PCN、ECN变更管理流程
- 数控车床安全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