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夏代早期的都城迁徙十分频繁,后期则相对稳定,其迁徙范围大抵在华山以东至豫东平原的横长地带,且与中原铜、锡矿的分布几乎完全吻合。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南部发现了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铸铜遗址。据此推知,夏代都城迁徙应主要基于()A.早期社会局面的动荡 B.青铜冶铸发展的需要C.农业耕作区域的扩大 D.都邑防御功能的衰退2.在两汉资料汇编《西汉会要》和《东汉会要》中,列在“民政”标题下内容共26项,其中涉及救助的就有置三老、尊高年、赐孝悌、力田钱帛、恤鳏寡孤独、恤流民、崇孝行等12项之多。这可用于佐证,当时()A.社会保障颇受政府重视 B.租税赋役来源稳定C.慈善组织作用逐渐增大 D.地方治理效能提升3.下列古代钱币组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形制与钱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最适于探究,中国古代()A.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B.钱币文化的传承交融C.商贸支付手段的沿革 D.农耕方式的扩展传播4.与汉代“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相比,明清时期,粮食、棉花、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高产作物的引进与传播 B.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勃兴C.商品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D.资本性借贷关系的发展5.“通商大臣”这一官名,始于1844年10月清政府设置的“五口通商大臣”。初设时由两广总督兼任,1858年底改由两江总督兼职,其后又经历了从“五口通商大臣”到“南洋通商大臣”、从“三口(天津、牛庄、登州)通商大臣”到“北洋通商大臣”的名称沿革。上述变化主要缘于,这一时期()A.汉族官僚的崛起 B.外交体制的转型C.洋务运动的推进 D.列强侵略的加剧6.有学者认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该论断重在强调,维新变法运动()A.实证了改良主义的破产 B.削弱了顽固守旧势力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近代思想启蒙7.下表是民国初年部分内阁任期一览表,下表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名称任期唐绍仪内阁1912.3.131912.6.29陆徵祥内阁1912.6.291912.9.30赵秉钧内阁19129.301913.7.19,其中1913.51913.7.19由段祺瑞代理段祺瑞内阁(代理)1913.7.191913.7.31熊希龄内阁19137.311914.2.12A.革命党人面临内外交困 B.政党林立,党争不断C.行政中枢的独立性缺失 D.军阀割据,分崩离析8.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为“耕者有其田”,但又明确要求:“对待一般富农、中小地主与对待大地主、豪绅、恶霸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决不可侵犯中农利益”。当时这些政策调整旨在()A.顺应农民的土地要求 B.改变战局以实现战略反攻C.贯彻土地革命路线 D.动员民众力量巩固解放区9.深圳特区设立之初,只有1家县办企业,但到1994年,深圳特区仅“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就已超8000家,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产品种类也从不足10种发展到近千种,构成了以视听产品为主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但在1993年底,深圳特区却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该决议的出台反映出,特区当时()A.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B.发展的地理空间相对狭小C.劳动者的素质亟待提升 D.在全国的排头兵作用弱化10.在古代,中国从秦朝开始就将铜钱标准单位规定为文(1文钱)、陌(100文)、贯或吊(1000文),将金、银单位分为钱、两、斤等;西方亦将金、银单位分为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磅等,还制作必要的廉价金属辅币。上述做法均反映了()A.规范化法定货币的产生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贵金属货币职能的加强 D.国家货币信用的提升1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和辣椒等传入欧洲,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与此同时,很多欧亚作物也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等。促使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十字军东征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英法殖民争霸12.据语言学研究,“民族”在西方最初是指血统来源,中世纪的城市中“民族”是指外来者,16世纪,“民族”出现了人民、民众等含义。但到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在各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不仅领土相对固定的主权国家得到承认,连族群的区域也相对地明晰化。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确定了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B.结束了欧洲各国长期的混战局面C.促进了民族概念向国家化的转变 D.确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3.如下图是英国政治漫画家大卫·洛发表于1947年6月5日的新闻漫画《来自德里的黑马》,漫画配文:“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据此推知,《蒙巴顿方案》()A.是英国调整殖民政策的产物 B.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亚洲终结C.是解决印度问题的最佳方案 D.推动了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14.1954年12月31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致驻外使领馆的电报中说,国务院意识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杜勒斯这一表述,意在()A.阻挠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的实施 B.遏止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C.推动美国冷战对峙重心的转移 D.凸显东西方社会制度的差异15.下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出口商品数量与价格年均增长情况(单位:%)。据此推知,这些国家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数量价格1961—19701970—19821961—19701970—1982铜2.70.39.57.2咖啡4.31.00.31.8花生油5.47.10.14.0棕榈油9.76.7233.2A.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改善本地经济结构与交通条件C.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 D.取消出口关税以降低交易成本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商社会”概念提出的初衷,是试图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生动史实出发,重新总结中华文明史演进脉络及其阶段性特征,以凸显自身民族风范,而社会经济形态则是一个可行的分析视角。如果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划分,中华文明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农业社会、近世农商社会、现代工商社会。我们认为,“农商社会”起始于两宋时期,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长达千年之久。至少从北宋中叶以降,江南农村经济正在逐步演变为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有机体系。——摘编自葛金芳《从“农商社会”看南宋经济的时代特征》材料二时人对农商关系的几则理解◆司马光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欧阳修吐策献天子,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异钛厥趾。工作而商行,末本相表里。臣请通其流,为国扫泥滓。——《欧阳修文集》◆郑至道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不能此四者,则谓之浮浪游手之民。——《宋元方志丛刊》◆蔡京商农相因以为生者也。……农商不能交相养、庇四海之民于平安之时,而未免流离于水旱之际,则非所谓和万邦也。——《续资治通鉴长编》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有关两宋的观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19世纪末的八股之争观点论述出处甲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康南海自编年谱》乙今之訾议八股者,以中国无可用之人材故也。人材何以知其不可用?以中东之役战败故也。姑弗论近世科第进身人员,非加捐保,多半束之高阁,朝廷并非专用八股人材,官吏非以八股治地方,将士非以八股筹守御,试问平壤等处之败,粮饷垂诸草野,是八股之咎乎?旅顺之失险要,让诸敌兵,是八股之咎乎?刘公岛之降,举数十年经营,数百万资财之海军,委诸邻国,是八股之咎乎?它若机器总办之潜遁,电报学生之漏师,皆与八股人材无涉。……何犹以今此之败,集矢于八股,此不可解一也。《八股辩》(载《中报》1898年8月6日)材料二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1905年9月2日),慈禧与光绪帝批准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请废科举折》的奏请,并颁发《清帝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的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丙午官制改革开始后,农工商部、法部等相继合并或设置的部院,均以“专门人才乃业务所需、职责所系”为借口,试图摆脱吏部以掌控选官用人权。——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19世纪末“八股之争”的认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筑路禁区”的奇迹成昆铁路沿线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河川展览室”之称,近代美英法等列强及民国政府都曾先后多次规划成昆铁路,并进行勘察,但均未如愿。新中国成立后,重启成昆铁路建设项目,但在开建前就曾有外国专家断言这是一条“修不成”的铁路。材料一下表是成昆铁路建设大事记时间事件1952年根据党中央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构想,铁道部在重庆成立西南设计分局.开始选线勘测。1953年西南设计分局提出了东线、中线、西线三个建设方案。1954年经勘探发现,攀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周恩来总理召集各部门反复研究决定采用难度最大的经过攀枝花的西线方案。1958年7月,成昆铁路开工仪式在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沙木拉打隧道举行,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历经“三上三下”。1964年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基地和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被定为三线建设标志性的“一线两基”工程。9月,中央决定成立西南铁路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统一领导西南铁路建设的大会战。工程施工总人数约36万人,各项物资供应充足,地方支援及时到位。1969年5月,周总理主持召开三线建设会议,决定西南铁路建设由铁道兵统一组织指挥。12月,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了“成昆铁路务必于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命令。1970年6月底,南北两段铺轨工程队在西昌礼州胜利会师。7月1日,在西昌举行了隆重的成昆铁路通车典礼。1984年成昆铁路和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阿波罗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一道被联合国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1985年成昆铁路建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据张杨《成昆铁路:“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等整理材料二成昆铁路辐射的川西、滇北地区,长期聚居着以彝、藏、回、纳西、傈僳、白为代表的众多少数民族。成昆铁路建设,以国家力量长时段、大规模助推地方经济设施建设的方式介入沿线民族地区的社会基层治理。据学者统计,三线建设时期,成昆铁路沿线仅四川建成的450个三线企业中,就有106个受到成昆铁路的直接影响,其中机械工业36个,冶金工业25个,化学工业11个,电子工业18个,能源工业8个,航空工业3个,航天工业1个,兵器工业1个,核工业3个。同时,沿着成昆铁路,分布着成都航空工业基地、乐山核工业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它们共同组成川西核工业及战略武器研究带。——严鹏程《成昆铁路建设(1952—1970)与四川攀西地区开发研究》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筑路禁区’的奇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人的茶之缘材料英国人本来不喝茶,也不知道茶是什么东西。直到17世纪50年代,喜欢喝茶的英国人仍寥寥无几。1664年,东印度公司搜罗国王喜欢豢养的珍禽异兽无果,硬着头皮用茶叶这种来自中国的珍稀植物来代替,未曾想送给国王的这包重2磅2盘司、价值4.5英镑的茶叶,却成了打开英国茶叶市场的敲门砖。查理二世很快就迷上了喝茶,并把茶叶当作与大臣和贵族分享的、与啤酒并重的宫廷饮料,随即贵族、富豪和知识分子等先后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