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_第1页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_第2页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_第3页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_第4页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史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发展1840—1949年的一百余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一定增加,种植业结构的改善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的产生等方面。近代中国农业的近代化并没有实现,传统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仍然被保持下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政府对农业的推动及其所采取的农业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一、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推广

1.农作物品种的改良选种育种和种植方法的改进是农业增产的一个重要途径。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兴办农事试验场,意在倡导改良种子,改进种植方法。虽然总体来讲收效甚微,但相对而言,棉花、水稻、小麦、花生和烟草等作物在引进和选育良种方面是较为成功的。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推广(续1)

2.引进化肥以农业集约化最发达的无锡为例,据1933年3个村121户生产成本的调查,肥料一项竟占一半以上,而雇用农工、畜工、机器工合计只占1/3。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推广(续2)

3.生产工具的进步

中国引进的西方近代农机具主要包括:洋犁、马耙、玉蜀黍播种机、抽水机、刈麦器、刈草器、玉蜀黍自束器及脱粒器、缫丝机、制茶机、渔轮等。除引进机械外,这一时期国内也开始有人创制和改良新式农具。例如,扬州铁匠自制的提水器。

4.农业金融的发展二、种植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在土地利用、地力保持和单位面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近代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在精耕细作方面仍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耕地开垦、粮食总产出乃至农业产值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但在人均产出和整个农业生产率方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种植业的发展(续1)

(一)耕地面积及其增长近代时期的耕地面积增长幅度近50%,年均增长率大约为3.4‰。但也存在很强的区域差异。种植业的发展(续2)

(二)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是粮食,常占种植总面积的80%左右,粮食总产量、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亩产量)无疑是衡量农业生产的最核心的指标。种植业的发展(续3)

表8-2为近代时期粮食生产的总产量和亩均产量的具体数值,这里的粮食统计包括了稻米、小麦、高粱、小米、玉米和其他杂粮的合计。20世纪以来粮食的总产量是增长的,并于1936年到达高点,其增长速度大体可以与人口的增长相当。农产品剩余最多的东北地区,1931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使粮食和大豆生产大受影响。1937年后,广大华北和华中也遭日寇蹂躏,农业生产衰退。全国粮食产量的最低谷1949年比1939年时减少20%强,经济作物损失更多。种植业的发展(续4)稻、麦、杂粮各自的产量以及它们的总产量在1924—1929年度处于高峰时期。种植业的发展(续5)

就人均粮食产量而言,20世纪20年代依旧是农业发展最好的时期,此后的30年代和40年代都呈现出衰落的态势。主要粮食作物稻、小麦和杂粮的人均劳动力产量也是在1924—1929年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点。种植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量)(三)劳动生产率与人均粮食产量近代农业虽然总产值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略有下降。由于近代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大约为6.7‰,而年均耕地的增长率只有3.4‰,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耕地,必然会造成人多地少、人口压力日益严重。再加上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人均粮食产量必然呈现下降趋势。种植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量·续1)种植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量·续2)1822—1833年的人均产量为558市斤,太平天国战争及之后有所下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恢复和增长,并在20年代到达最高的578市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低至440多斤,多处饥馑。种植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量·续3)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农业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就人均来讲,增长十分缓慢,相应的土地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是高复种率和精耕细作,即以最少的土地生产最多的农作物,从而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近代时期农业生产率的停滞,人均产量和亩产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灾人祸等外部原因造成的,但也明显显露出农业生产本身的危机。三、畜牧业的发展在欧洲,畜牧业与种植业结为一体,但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却比较低。农耕与游牧在生态上也存在极大的互补性。中东地区的游牧民,与农业甚至灌溉农业密切结合。我国的情况迥异,长期的民族斗争形成农区与牧区的对立、分割局面,广大牧区与农业区长期以来都是相分离的。广大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始终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畜牧业的发展(续1)

1.牧区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西北广大地区。近代时期,中国游牧区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地农业和近代商品经济渗透,传统的游牧地区逐渐发展为半农半牧、农牧交错的地区农业,游牧业本身也逐步走向集约化。当然,由于在商业化和畜牧经济的开发过程中,过度放牧和采集,也造成了草原和土地资源的破坏。畜牧业的发展(续2)

2.农业区的养殖业在农耕地区,畜牧业的经营与北方牧区存在很大不同。由于人多地少和人口压力,农民通常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通过饲养家禽等副业来补充种植业的收入。由于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可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农作物秸秆、糠麸、饼渣类以及农民家庭的剩菜剩饭等,同时还为农业生产积贮大量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地权分配与经营方式的变化

在近代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缓慢的提高,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也逐渐改变,农业生产逐渐被纳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但相对于工业化而言,近代中国农业的近代化进程是迟滞的,也是不成功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经济中的地权关系、租佃关系与赋役制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就趋势而言:农村中原有的土地兼并和集中并没有得到遏制,封建的土地租佃关系仍然是基本的生产关系,地租与赋役仍然是农民身上沉重的负担。一、地权分配与农业生产方式就地权的占有情况而言:首先,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是近代时期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只是土地占有者的身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次,国家占有的土地特别是官田大为减少,官田私化加速发展。最后,由于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他们将土地分割成零星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以剥削地租,土地租佃制度仍然是中国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从全国来看,土地租给农民耕种的一般占到80%左右,而地主和富农雇工经营的仅占20%左右。近代时期,地租形态仍然以实物地租为主,其中分成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货币地租则有增加的趋势。除了正常的地租之外,由于人地矛盾突出,押租、预租、转租和各种附加租在近代进一步普遍化。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地位,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分散的小农经营。但是,随着农村自然经济的加剧解体和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也使中国农村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因素。旧中国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虽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滋长,但却不可能沿着正常的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经营地主

1.经营地主

经营地主是指地主购置牲畜、农具,雇工经营的生产方式。经营地主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但是中国近代的经营地主并不是把其占有的土地全部雇工经营,而是将一部分土地出租,其余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地主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经营地主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这种经营方式在近代中国并不普遍,没有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从地域上讲,北方多于南方,到20世纪30年代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左右。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富农经济

2.富农经济富农是由农民内部分化出来的富裕农民,按其经营状况的不同,通常分为旧式富农和新式富农两种。所谓旧式富农,是指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自己或家属虽参加劳动,但主要依靠雇工劳动来为其增值财富的土地经营形式。所谓新式富农,即马克思所说的租地农场主或农业资本家。新式富农投资农业的目的就是为市场而生产,生产使用价值只是其获取更多价值的一个手段。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牧垦殖公司

3.农牧垦殖公司

近代时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又一变化就是出现了新式农垦公司,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业向近代农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近代中国农垦公司的产生,始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但当时为数甚少,规模很小。以1901年张謇开办通海垦牧公司为主要标志,规模较大的农垦公司才真正在全国各地陆续诞生。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牧垦殖公司(续)新式农垦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非生产性的垦务组织,一般由官僚、豪绅、巨贾或地方垦务机关组成,这类农垦公司纯属土地投机组织;二是兼有自垦和出租双重业务,主要由商人投资,承担土地,进行一定的水利、交通工程建设后,部分由公司雇工垦殖,大部分则出租给农民,或者直接分给股东再自行出租,这种类型的垦殖公司数量最多;三是主营园艺、果树以及饲养等业务的公司,由商人出租,雇工经营,专供城市所需,此类垦殖公司的规模一般较小。

第三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商品化

一、农业生产的结构(一)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近代时期,粮食所占比重是下降的,由20世纪初的87%~88%降至30年代前期的80%~81%,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有所改善。抗日战争时期,情况逆转,这时只有牺牲其他作物以保障民食,但这种逆转在新中国成立后旋即恢复。虽然经济作物的增长更快些,农业生产的结构略有改善。但无论从单位亩产还是人均生产的角度来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趋势都是下降的。农业生产的结构(续1)(二)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区域

(1)棉花

(2)大豆

(3)花生

(4)烟叶

(5)茶叶

(6)蚕丝

农业生产的结构(续2)

(三)罂粟的种植与鸦片生产在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并没有鸦片生产。鸦片战争之后,在罂粟商品化发展过程中,国内的种植很快便替代了从国外的进口。广植罂粟,必然占据良田沃土,侵夺农田,造成粮食生产的锐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鸦片与各地军阀的财政有着紧密的关系。二、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化,是推动经济作物种植乃至整个种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总体而言,1840—1936年的近百年间,我国农产品的产值、商品量和商品值,都得到了很大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续1)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进程、政治历史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近代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生产在区域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对外贸易也较为发达。第二,江南较之华北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要高。第三,沿江地区和铁路沿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第四,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比粮食作物集中种植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续2)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是土地耕种(种植业)与家庭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密切结合,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包括三个方面的环节和特征,一是植棉和纺织相结合,或“棉与纺”结合;二是纺纱和织布相结合,或“纺与织”结合;三是纺织和粮食生产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耕织结合”。虽然传统的“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的商品化得到很大发展,但农业在全部国民生产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本章小结总体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对于近代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研究与评价不仅是中国经济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各地的差异性很大,各地的发展进程又很不一致,按照不同地区的材料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关于中国近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记载均非常有限,且不成体系。近代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无疑是非常缓慢的,甚至在一些时期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危机。在中国近代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农业的近代化并没有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也决定了整体经济的结构和近代化发展进程。思考题1.在近代时期,政府出台了哪些推动农业发展的新政策?其效果如何?为什么?2.近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3.近代时期的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何在?4.近代中国农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