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政治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政治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政治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政治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作为中国文博界的“顶流”,故宫博物院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共藏有180余万件文物,一级藏品更是多达8000余件,堪称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谓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见证历史,承载文化,提供滋养。今天我们就云游“故宫博物院”,解读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文物仅仅是一件古老的物品吗?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何为人文,在古代主要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即诗书、礼乐、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也泛指人事,即人类社会的行为、习俗或状态。中国古人的许多思想尤其是政治、伦理思想,都基于“人”提出,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Chinesestyleeducationandtraining

目标导航道德修养:感悟“求同存异”“俭约自守”等生活智慧,提升个人道德情操和处世能力。责任意识:明确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谐、节俭等理念。政治认同: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人文精神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教学难点: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健全人格:通过"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想一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体现的人文精神有何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探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你从中领略到哪些人文精神?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勇于追梦坚韧不拔乐曲高妙知己相赏安贫乐道坚守本心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品茗经典-探究蕴含的人文精神课堂笔记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8-59+62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②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P58蓝字)③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生活观察: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下列同学的发言,分别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哪个方面的具体体现?请你填一填。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怎样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①内涵:A.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B.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2.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

管鲍之交:性格各异,但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负荆请罪:蔺廉两人若坚持相争,就不能共生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古今有哪些体现这一处世方法的典故和举措?②作用:A.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B.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活动2:读诗歌,品哲理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民族史诗《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有二十三万余行,讲述了传奇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七代带领柯尔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玛纳斯》经久流传、生生不息,以史诗的恢宏叙事主题和崇高演述风格凝聚民心、团结人民,给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绘画《踏歌图》宋马远“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陇上踏歌行》是河南卫视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的舞蹈,灵感来源于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踏歌图》描绘的是田间小道上四位老农踏歌欢庆的景象,传递出的都是丰年乐景下怡然自得的意境。这副《踏歌图》美吗?美在何处呢?除了舞蹈和绘画,还有什么能凸显中华文化的美学追求呢?瑰宝二:(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内涵作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文”指的是文学创作及作品;“道”指的是作品蕴含的道理或思想。“文”,主要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即诗书、礼乐、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创造;“化”,则是教化、教导民众,并使之改变。绘画诗词书法典籍著作校园文化长廊瑰宝三:从“千里江山图“中悟美学追求观看《千里江山图》时,你内心产生了何种感受?构图布局精妙色彩运用独特,艳而不俗绘画技艺精湛展现大自然的壮丽山河,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画家寄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构成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审美意象,使得这幅作品充满了生命力。瑰宝三:(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诗词创作绘画戏剧舞蹈表现作用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音乐议学结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内涵: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议题四诵诗词,体生活理念议学情境:诵诗词《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思考:你感受到了陶渊明怎样的生活理念?你还知道有哪些诗句体现了这种生活理念?相关链接

《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是事物间相互和谐的状态。在“中和”的状态下,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存发展,各得其所,繁荣兴旺。《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就是泰和,是天地万物和谐的最理想状态。对于人来讲,“太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之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文艺类节目诗词歌赋花中四君子四大名著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内涵意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课堂小结中华人文精神地位、主要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练习“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与该思想最吻合的中华人文精神是()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D练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体现了()A.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